1.古诗《画,小池,赠刘景文,山行,村居》的诗句1、画: 王维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2、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3、赠刘景文: 荷叶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4、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5、村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2.《小池》的古诗及诗意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古诗词今译 泉眼悄无声是珍惜细细的水流,树阴映水面是它喜欢晴日的温柔。小小的嫩荷刚露出紧裹的叶尖,早飞来可爱的蜻蜓站立在上头。 古诗词名句赏析——“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之情,通过对小池中的泉水、树阴、小荷、蜻蜓的描写,给我们描绘出一种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朴素、自然,而又充满生活情趣的生动画面:泉眼默默地渗出涓涓细流,仿佛十分珍惜那晶莹的泉水;绿树喜爱在晴天柔和的气氛里把自己的影子融入池水中;嫩嫩的荷叶刚刚将尖尖的叶角伸出水面,早就有调皮的蜻蜓轻盈地站立在上面了。全诗从“小”处着眼,生动、细致地描摹出初夏小池中生动的富于生命和动态感的新景象,用来形容初露头角的新人。 3.小池 古诗中泉眼的意思一、问题答案 泉眼:泉水的出口。 二、古诗赏析 原文: 《小池》 作者: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注释: 1、泉眼:泉水的出口。惜:吝惜。 2、照水:映在水里。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3、尖尖角:初出水端还没有舒展的荷叶尖端。 4、上头:上面,顶端。 为了押韵,“头”不读轻声。 诗意: 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 树阴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 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 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赏析: 诗人触物起兴,用敏捷灵巧的手法,描绘充满情趣的特定场景,把大自然中的极平常的细小事物写得相亲相依,和谐一体,活泼自然,流转圆活,风趣诙谐,通俗明快。 且将此诗写的犹如一幅画,画面层次丰富:太阳、树木、小荷、小池,色彩艳丽,还有明亮的阳光、深绿的树荫、翠绿的小荷、鲜活的蜻蜓,清亮的泉水。画面充满动感:飞舞的蜻蜓、影绰的池水,充满了诗情画意。 4.小池 古诗和诗意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注释 ①泉眼:泉水的出口。 ②惜:爱惜。 ③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④小荷:指刚刚长出水面的嫩荷叶。 ⑤尖尖角:还没有展开的嫩荷叶尖端。 ⑥头:上方 译文 小泉无声像珍惜泉水淌着细流, 映在水上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鲜嫩的荷叶那尖尖的角刚露出水面, 早早就已经有蜻蜓落在它的上头。 5.用小池这个古诗说一个小故事天刚蒙蒙亮,我在山间小河旁欣赏风景。清凉的早风吹过我的肩头,舒舒服服的;吹过小泉小河的肩头,水哗哗响;吹过柳枝荷叶的肩头,它们开心地唱起了歌。我在这美好的环境里,心情无比舒畅! 晨雾划过清清的小泉,我像站在仙境里一般。泉水叮叮咚咚像鸟儿在枝头唱歌,泉眼可不一样,它默默无闻,流淌着自己珍爱的泉水。几只小鸟飞来,停在小泉旁,用那红红的,小巧的嘴,去喝那清清的泉水。 河水十分的清澈,像镜子一样,它静静的,任凭它淘气的水孩子们流向大海。河这边,树阴倒影在水里。原来,树姐姐正在化妆呢!它摇曳着优美的身姿,好像在说:“这是我吗?太美了!”河那边,是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在河里游泳呢!他们组成的拉拉队在浅水边叫着:“加油,加油。”,脚下溅起了许多浪花,还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队员们已游到了河中心,比赛正激烈呢! 在小河与泉水的接口处,有几片刚出新芽的荷叶,那荷叶才刚刚从淤泥里探出头来。它一直是一种新鲜的绿,怪不得说是“出淤泥而不染”呢!当风吹来时,它们被风吹得东倒西歪,可是到最后还是倔强的站了起来,十分的可爱。 远处天上飞来一些淡灰色的圆点,仔细一看,原来是一群可爱的精灵——蜻蜓。它们立在那荷叶的尖角上,显得十分美丽。一个玩水的小孩轻轻向蜻蜓走去,想捉一只,拿回家去玩儿,可是蜻蜓灵巧的飞走了。 我看呆了,知道蜻蜓走了,孩子们回家了,我才恍惚回过神来。恋恋不舍得离开了这个美丽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