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法律正义的诗句

1.形容“正义”的诗词有哪些

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2、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3、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

4、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5、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

6、以身许国,何事不可为。——岳飞

7、宁可玉碎,不能瓦全。——李百药

8、为善则预,为恶则去。——颜之推

9、不畏义死,不荣幸生。——韩愈

10、烈士之所以异于恒人,以其仗节以配谊也。——刘禹锡

11、立身一败,万事瓦裂。——柳宗元

2.关于法律的古诗

1、《长歌行》宋代梅尧臣

富贵拘法律,贫贱畏笞榜。生既若此苦,死当一切平。

白话译文:

富贵不应该拘束法律,贫贱的人,也不需要畏惧法律。

人生下来就是这样的痛哭,死去也应该一样的安静平和。

2、《秋怀》宋代陆游

颔须白尽愈落寞,始读法律亲笞榜。讼氓满庭闹如市,吏牍围坐高于城。

白话译文:

胡子头发已经全部发白,才开始发觉自己落寞孤独,开始研读法律为自己伸张正义。

诉讼的流氓在法庭上吵闹像在市场一样,小吏的案牍堆积在座位上跟城墙一样高。

3、《寄卢仝》唐代韩愈

先生事业不可量,惟用法律自绳己。春秋三传束高阁,独抱遗经穷终始。

白话译文

先生的事业没有办法丈量,只能由法律来约束自己。这个案件已经经过了春秋三代,却依然被放在高阁之上,自己一个人抱着遗留的经书,重新开始诉讼。

4、《自尤》宋代苏洵

此虽法律所无奈,尚可仰首披苍旻。天高鬼神不可信,后世有耳犹或闻。

白话译文

这就是法律的无奈了,我依然可以抬头问苍天为什么会这样。天这么高,鬼神没有办法相信,但是后世的人们一定还是会听闻我们现在听见的话。

5、《和郑闳中仙居十一首》宋代陈襄

我爱仙居好,公馀日在房。忧民极反覆,责已未周详。

白话译文:

我爱仙居好,你多天在房。忧虑百姓极其反复无常,责备自己没有周详。

法律行为随手,《诗》、《书》坐满箱子。老来要去学,多病喜平康。

6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出处:《出师表》汉·诸葛亮

译文:皇宫中和朝廷里的大臣,本都是一个整体。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有所不同。如果有做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和忠心做善事的人,应当交给主管的官,判定他们受罚或者受赏,来显示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而不应当有偏袒和私心,使宫内和朝廷奖罚方法不同。

7 褚先生曰:地形险阻,所以为固也;兵革刑法,所以为治也。犹未足恃也。夫先王以仁义为本,而以固塞文法为枝叶,岂不然哉!

出处:《陈涉世家》汉·司马迁

译文:褚先生(褚少孙)说:“地形险阻,是便于用来固守的;武器装备和法制规章,是便于统治国家的。但这些还不是最可靠的。先王以仁义道德作为治国的根本,而把巩固边塞制定法律条文看成枝叶,难道不是这样吗?”

3.关于法律的诗

1、和郑闳中仙居十一首

我爱仙居好,公馀日在房。

忧民极反覆,责已未周详。

法律行随手,诗书坐满箱。

老来须向学,多病喜平康。

2、赠督师曹将军

泰阶煌煌色已齐,祥飙为扫蚩尤旗。

幅员浩荡春台熙,不遗桴鼓惊锄犁。

羽林宿卫环三陲,居安节虑忘战危。

整暇自许忘其机,司马八法律以规。

3、咏史上·宣帝

不将法律作春秋,安得河南数国囚。

莫道汉家杂王霸,十分商鞅半分周。

4、秋怀

[宋] 陆游

少时本愿守坟墓,读书射猎毕此生。

断蓬遇风不自觉,偶入戎幙从西征。

朝看十万阅武罢,暮驰三百巡边行。

马蹄度陇雹声急,士甲照日波光明。

兴怀徒寄广武叹,薄福不挂云台名。

颔须白尽愈落寞,始读法律亲笞榜。

5、次韵子瞻见寄

[宋] 苏辙

我将西归老故丘,长江欲济无行舟。

宦游已如马受轭,衰病拟学龟藏头。

三年学舍百不与,糜费廪粟常惭羞。

矫时自信力不足,従政敢谓学已优。

闭门却扫谁与语,昼梦时作钧天游。

自従四方多法律,深山更深逃无术。

扩展资料:

1.法律需要被信仰,否则它形同虚设.没有任何行为比起法官的徇私枉法对一个社会更为有害的了.司法的腐败,既使是局部腐败,也是对正义的源头活水的玷污.司法独立是司法公正的大前提.每一个人都不可以成为自己事务的法官.在由意志而不是由法律行使统治的地方没有正义可言.程序决定了法治与恣意人治之间的基本区别.——【美】道格拉斯

2. 在民主的国家里,法律就是国王;在专制的国家里,国王就是法律.——【德】马克思

4.求经典法律著作中关于正义的辞句

英国有句著名的法律格言:“正义不仅要实现,而且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实现”

培根有一句名言:“一次不公的司法裁判比多次不平的举动为祸尤烈。因为这些不平的举动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裁判则把水源败坏了。”

德国法学家古斯塔夫·拉德布鲁赫(1878-1949)所著《法律智慧警句》(1963年版)第22章。第一段话后标示的是拉德布鲁赫发表该言论的时间。

法律职业的要求之一是,必须每时每刻对该职业的高贵和深层的问题有所认识。(1947年)

对我们这些法律职业人而言,最难做到的事情是:既要对我们的赖以生存的职业有所信仰,而同时又在我们的深层本质中一再地对此加以审问。(1929年)

严谨的法律职业人不仅喜欢嘲讽者,其在法典的页边画上各式各样的讽刺性问号和惊叹号,而且喜欢诗人中的那些冥思苦想者,他们带着人性的疑问去触摸正义的基础,如托尔斯泰、妥思托耶夫斯基,或者那些伟大的司法讽刺漫画家,他们既是嘲讽者,又是冥思苦想者:如杜米埃(Daumier)。(1929年)

法律科学和法律价值的伟大怀疑者们:托尔斯泰、杜米埃、阿纳托尔·法朗士,还有基尔希曼(Kirchmann),对于那些正在成长的法律职业人来讲都是自我省视之弥足珍贵的警示者。因为只有那些具有内疚之心的法律职业人,才能成为好的法律职业人。(1949年)

没有任何一个年轻的法律职业人避免得了其内心与其知识(科学)之间的冲突,他们中间有些人直接经历过憎恨其职业的阶段,这本不是什么最坏的事情。(1929年)

法律职业人可能遭遇到这样的事:他有一天终于意识到,他以七种贫乏的基本色调而为世界奉献出丰富的色彩变幻。(1929年)

可是,法律职业人在其学习期间,也许在其整个一生都还不一定知道:法不仅是生活之需,而且也是一种精神;法律学术,不仅是一门手艺,而且也是一种陶冶价值;不能说这是对立的:严肃者,法术,轻快者,艺术;也有些法律学术,它们本身也是轻快的艺术,是法学经典作家的法律节日之书,人们学习这些书不是为了工作,而是为了陶冶身心和寻得乐趣。(1929年)

只有已受陶冶(训练)的人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有本领的法律职业人。(1929年)

重视法学方法中的逻辑原理(因素)就把那些偶入法律之门的法律职业人和天生的法律职业人区别开来了。(1904年)

法律职业人的工作是一种理智的工作,是通过概念的条分缕析来调控混乱模糊的人际关系。(1919年)

有一种戏谑语有点对的,说法律职业人无所不通,因为他实际上对任何意见争论都想介入,甚至对那些其还很陌生的话题(即掌握意见争论方式的办事经验)也愿意参与讨论。(1924年)

首先对法律职业人要提出这样的问题:在我们人类安身立命的这个星球之上,到底应由偶然性统制,还是应由理性统制。(1932年)

法律家阶层必须感到自己是凌驾于一切党派之上的庞大的人权联盟,必须具有一致的愤怒感,去反对不管由谁或针对谁的任何违法;反对总想去违法的人,不是为了受害者,而是为了受害的法本身,而这正是法律家阶层安身立命之所。(1919年)

只有天生要从事法官职业的人,才刻板地意识到:法官不是正义的奴仆,而是法的安定性的侍者。(1929年)

只有在法律共同体的确定成员不是以其特殊利益为根据,而是以法律秩序不基础来实践法律观念时,一个法律秩序才能够生存。(1947年)

假如民族中根本就没有一个核心的力量听候召用 ,他们熟悉法律并非为了担负起法律责任:即假如没有法律阶层,任何法律秩序都不可能存在。(1947年)

法律家的职业是男人的职业,那些在成长过程中的青年人,对这种职业总是怀有隔膜和抵触;他们愈想成为男子汉,对事业就愈少有很深沉而热烈的热爱;他们在年轻时期愈无病呻吟,则愈可能成为叛逆者。(1934)

我们可能会心平气和地承认:妇女通常比男人更缺少冷静的客观性标准,而这种标准对法律的应用的确是必不可少的;但同时也应断然强调:妇女在更高程度上比男子拥有其他一些特性,而这种特性对法律的应用并非完全是没有益处的。(1922年)

自己内在的法律感要求为当忆局的法律命令而献身;自己总是仅仅发问;到底什么是合法的,而从不问:它是否也应当是公正的;在自己的职业中,很有可能去为不正义服务,即便并不是不可能 主动热爱正义:这就是法律职业人的人任务和悲哀。(1929年)

5.古诗 描述正义 律师

正气歌 文天祥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嗟予遘阳九,隶也实不力。

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阴房阗鬼火,春院闭天黑。

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如此再寒暑,百疠自辟易。

嗟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

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