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人生态度的诗句答乐天所寄咏怀,且释其枯树之叹 刘禹锡 衙前有乐馔常精,宅内连池酒任倾。 自是官高无狎客,不论年长少欢情。 骊龙颔被探珠去,老蚌胚还应月生。 莫羡三春桃与李,桂花成实向秋荣。 反白头吟 白居易 炎炎者烈火,营营者小蝇。火不热真玉,蝇不点清冰。 此苟无所受,彼莫能相仍。乃知物性中,各有能不能。 古称怨报死,则人有所惩。惩淫或应可,在道未为弘。 譬如蜩鷃徒,啾啾啅龙鹏。宜当委之去,寥廓高飞腾。 岂能泥尘下,区区酬怨憎。胡为坐自苦,吞悲仍抚膺。 北园 徐夤 北园干叶旋空枝,兰蕙还将众草衰。 笼鸟上天犹有待,病龙兴雨岂无期。 身闲不厌频来客,年老偏怜最小儿。 生事罢求名与利,一窗书策是年支。 满江红 辛弃疾 汉水东流,都洗尽,髭胡膏血。人尽说,君家飞将,旧时英烈。破敌金城雷过耳,谈兵虎帐冰生颊。想玉郎、结发赋从戎,传遗业。 腰间剑,聊弹铗。尊中酒,堪为别。况故人新拥,汉坛旌节。马革裹尸当自誓,蛾眉伐性休重说。但从今、记取楚楼风,裴台月。 2.形容对待人用不同态度的成语厚此薄彼 hòu cǐ bó bǐ 【解释】重视或优待一方,轻视或怠慢另一方。比喻对两方面的待遇不同。 【出处】《梁书·贺琛传》:“所以然者,出嫁则有受我,出后则有传重,并欲薄于此而厚于彼,此服虽降,彼服则隆。” 【结构】联合式。 【用法】形容对人、对事不一视同仁;待遇上彼此不同;有偏向。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 【正音】薄;不能读作“báo”。 【辨形】薄;不能写作“博”或“簿”。 【近义词】另眼相看、薄彼厚此、厚彼薄此 【反义词】不偏不倚、天公地道、一视同仁 【例句】 (1)他对待同事一视同仁;从不~;所以威信很高。 (2)我们要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对待汉族和少数民族要一碗水端平;不能~。 3.表示淡然人生态度的诗句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诸葛亮《 诫子书》 释义:不追求名利,生活简单朴素,才能显示出自己的志趣;不追求热闹,心境安宁清静,才能达到远大目标。 2、纵使山僧真厌客,淡然相对有维摩。——宋代赵蕃《题中团寺柱》 释义:哪怕真的山中僧侣不喜好宾客;淡如水般的心境去面对,才有达到维摩境界。 3、莫听竹林穿叶声, 何妨徐行且沉吟。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宋代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释义:不要害怕树林中风雨的声音,何妨放开喉咙吟唱从容而行。拄竹杖曳草鞋轻便胜过骑马,这都是小事情又有什么可怕?披一蓑衣任凭湖海中度平生。 4、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唐代慧能《菩提偈》 释义:原本就没有菩提树,也并不是明亮的镜台。只要性空,哪会有什么尘埃! 5、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明代杨慎《临江仙》 释义:古往今来的多少事,都付诸于(人们的)谈笑之中。 4.描写人的心态的诗词名句积极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数英雄人物,还看今朝 平和的:禅心以作沾泥絮,不逐春风上下狂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