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西湖夏天荷花的诗句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2、【采桑子】欧阳修 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 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3、【浣溪沙】张元干 山绕平湖波撼城,湖光倒影浸山青,水晶楼下欲三更。 雾柳暗时云度月,露荷翻处水流萤,萧萧散发到天明。4、【临江仙】叶梦得 不见跳鱼翻曲港,湖边特地经过。 萧萧疏风乱雨荷。微云吹尽散,明月堕平波。 白酒一杯还径醉,归来散发婆娑。无人能唱采菱歌。 小轩枕簟,檐影挂星河。5、【忆余杭】潘阆 长忆孤山,山在湖心如黛簇,僧房四面向湖开,清棹去还来。 芰荷香喷连云阁,阁上清声檐下铎。别来尘土污人衣,空役梦魂飞。 6、东坡守杭【宋】【秦观】十里荷花菡萏初,我公所至有西湖。欲将公事湖中了,见说官闲事亦无。 7、和马宜州卜居七首白莲池【宋】【王炎】处士幽居安在,荷花十里西湖。无谓一池褊小,以人为重何殊。 8、荷花【宋】【杨巽斋】翠盖红幢耀日鲜,西湖佳丽会群仙。波平十里铺云锦,风度清香趁画船。 2.描写西湖夏天荷花的诗句小池荷叶雨声 年代:【宋】 作者:【杨万里】 午梦西湖泛烟水,画船撑入荷花底。 雨声一阵打疏蓬,惊开睡眼初蒙松。乃是池荷跳急雨,散了真珠又还聚。 幸然聚作水银泓,泻入清波无觅处。游西湖 年代:【明】 作者:【张复亨】 山翠湖光昼染扉,珠宫缥缈晚钟微。 僧寻三竺沿堤过,鹤认孤山背水归。桥影乱分公子棹,荷花轻著美人衣。 繁华不醉飘零客,愁听啼鹃又夕晖。采桑子 年代:【宋】 作者:【欧阳修】 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 晓出净慈送林子方二首 年代:【宋】 作者:【杨万里】 出得西湖月尚残,荷花荡里柳行间。 红香世界清凉国,行了南山却北山。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西湖荷花有感 年代:【宋】 作者:【于石】 我昔扁舟泛湖去,四望荷花浩无数。 谁家画舫倚红妆,笑声逈入花深处。笙歌凄咽水云寒,花色似嫌脂粉污。 夜深人静月明中,方识荷花有真趣。水天倒浸碧琉璃,净质芳姿澹相顾。 亭亭翠盖拥群仙,轻风微颤凌波步。酒晕潮红浅渥唇,肤如凝脂腰束素。 一捻香骨薄裁冰,半破芳心娇泣露。湖光花气满衣襟,月落波寒浸香雾。 恍然人在蕊珠宫,便欲移家临水住。回首落日低黄尘,十年不到湖山路。 花开花落几秋风,湖上青山自如故。西湖四景 年代:【宋】 作者:【程安仁】 阳春三月天气新,湖中丽人花照春。 满船罗绮载花酒,燕歌赵舞留行云。五月湖中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靓妆玉面映波光,细袖轻裙受风举。芙蓉秋晓传清香,西施初洗匀新妆。 中秋月魄两相照,玉壶皎洁无纤芒。严冬凛凛霜雪天,银山玉树相钩连。 薄雪远草相掩映,似无似有虚无间。百年人事有尽处,四时景物无穷年。 忆与唐公游西湖 年代:【宋】 作者:【宋祁】 荷花深处放舟行,棹触荷珠碎又成。莫道使君迷醉曲,分明认得采莲声。 写林和靖梅花诗后 年代:【宋】 作者:【萧澥】 西湖幽处卧烟霞,湖里荷花匝四涯。何事先生得佳句,荷花却不似梅花。 西湖旧梦 年代:【宋】 作者:【汪元量】 南高峰对北高峰,十里荷花九里松。烟雨楼台僧占了,西湖风月属吾侬。 泖滨见荷花(二首) 年代:【元】 作者:【邵亨贞】 每爱西湖六月凉,水花风动画船香。碧筒行酒从容醉,红锦游帷次第张。 月殿承恩沾沆瀣,星槎流影下陂塘。江南秋冷红衣落,离立西风旧恨长。 夜泛西湖五绝 年代:【宋】 作者:【苏轼】 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西湖二首 年代:【宋】 作者:【曾巩】 湖面平随苇岸长,碧天垂影入清光。一川风露荷花晓,六月蓬瀛燕坐凉。 沧海桴浮成旷荡,明河槎上更微茫。何须辛苦求人外,自有仙乡在水乡。 和马宜州卜居七首·白莲池 年代:【宋】 作者:【王炎】 处士幽居安在,荷花十里西湖。无谓一池褊小,以人为重何殊。 己丑五月被召至行在,遇周畏知司直,和五年 年代:【宋】 作者:【范成大】 分袂悠悠尔许年,莫嗔蓬鬓两萧然。酒槽不奈青春老,经笥空供白昼眠。 暗绿千章新活计,软红三尺旧尘缘。相逢且作西湖客,山绕荷花舣画船。 至杭都洲湖上 年代:【宋】 作者:【方恬】 春闱试罢且徘徊,十里荷花浑未开。笑指西湖且归去,闲时应待我重来。 登吴王郊台作 年代:【明】 作者:【唐寅】 昔人筑此不论程,今日牛羊向上行。吴儿越女齐声唱,菱叶荷花无数生。 南山含雨眉俱润,西湖映日掌同平。本由万感销非易,讵言哀乐过群情。 西湖 年代:【宋】 作者:【林洪】 烟生杨柳一痕月,雨弄荷花数点秋。此景此时摹不尽,画船归去有渔舟。 荷花 年代:【宋】 作者:【吴龙翰】 花列千行彩袖,叶收万斛明珠。可惜坡仙不在,风情绝胜西湖。 采莲曲 年代:【宋】 作者:【俞桂】 西湖西畔荷花多,扣舷女儿娇歌。道旁骏马金叵罗,欲住不住横秋。 放船却入花深处,临流照妆噤不语。南山起云山山雨,折得荷花不归去。 弄波惊起鸳鸯双,水珠溅湿芙蓉裳。恨无飞羽致汝旁,朔洄从之云路长。 东坡守杭 年代:【宋】 作者:【秦观】 十里荷花菡萏初,我公所至有西湖。欲将公事湖中了,见说官闲事亦无。 3.描写夏天观赏荷花的诗句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 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泉眼无声细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宋·杨万里《小池》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唐·王昌龄《采莲曲》 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 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 ——欧阳修《采桑子》 4.用哪写诗句来赞美夏天西湖的荷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低头弄莲叶,莲子清如水 莲花复莲花,花叶何重叠。叶翠本羞眉,花红强如颊。 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 脉脉荷花,泪脸红相向。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露荷翻处水流萤,萧萧散发到天明。 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 5.杨万里的,描绘出夏日西湖荷花与荷叶的独特与迷人的诗句是什么接天莲来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出自:宋代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译文:六月里西湖的风光景色到底和其他时节的不一样: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与蓝天相连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绽蕾盛开,在阳光辉映下,显得格外的鲜艳娇红。 赏析:以“毕竟”二字领起,一气而下,既协调了平仄,又强调了内心在瞬间掠过的独特感受。然后顺理成章,具体描绘这使他为之倾倒与源动情的特异风光,着力表现在一片无穷无尽的碧绿之中那红得“别样”、娇艳迷人的荷花,将六月西湖那迥异于平时的绮丽景色,写得十分传神。 扩展资料: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创作背景: 此词当作于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林子方举进士后,曾担任直阁秘书,杨万里是他的上级兼好友。此时林子方赴福州任职,zd杨万里清晨从杭州西湖附近的净慈寺送别送林子方,经过西湖边时写下这组诗。 杨万里的诗以白描见长,就这点来说,这首诗不失为他的代表作之一。从艺术上来说,出了白描以外,此诗还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虚实相生。前两句直陈,只是泛说,为虚;后两句描绘,展示具体形象,为实。虚实结合,相得益彰。 6.求描写夏日里的荷花的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译文 到底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 风光与其它季节确实不同。 荷叶接天望不尽一片碧绿, 阳光下荷花分外艳丽鲜红。 诗词鉴赏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果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映日”与“荷花”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读过之后,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 诗人驻足六月的西湖送别友人林子方,全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极度赞美,曲折地表达对友人深情的眷恋。诗人开篇即说毕竟六月的西湖,风光不与四时相同,这两句质朴无华的诗句,说明六月西湖与其他季节不同的风光,是足可留恋的。然后,诗人用充满强烈色彩对比的句子,给读者描绘出一幅大红大绿、精彩绝艳的画面:翠绿的莲叶,涌到天边,使人感到置身于无穷的碧绿之中;而娇美的荷花,在骄阳的映照下,更显得格外艳丽。这种谋篇上的转化,虽然跌宕起伏,却没有突兀之感。看似平淡的笔墨,给读者展现了令人回味的艺术境地。[3] 隐喻含义 在这首诗中,“毕竟”一词表现出杨万里的急切心情。“西湖”是指西湖所在地南宋首都临安。“六月中”指朝廷。诗歌第二句“风光不与四时同”的含义是:在朝廷里任职和其他地方任职是不一样的。“天”和“日”都指皇帝。“接”有“挨着”的意思。“映”映衬,在太阳下。“莲叶”、“荷花”都指林子方。“无穷碧”、“别样红”是说前途大好,一片光明。 整首诗的隐喻含义是: 毕竟是朝廷里面,和外面官场不一样。你只有在皇帝身边,才能有所成就,前途光明。 但林子方并没看懂,大喊“好诗”便去福州了。从此林子方淹没在历史长河之中。[2] 希望可以帮到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