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关野鹤的古诗词《赠王侍御》 年代: 唐 作者: 韦应物 心同野鹤与尘远,诗似冰壶见底清。 府县同趋昨日事,升沉不改故人情。 上阳春晚萧萧雨,洛水寒来夜夜声。 自叹独为折腰吏,可怜骢马路傍行。 奉和张舍人送秦炼师归岑公山(李群玉) 仙翁归卧翠微岑,一夜西风月峡深。松径定知芳草合, 玉书应念素尘侵。闲云不系东西影,野鹤宁知去住心。 兰浦苍苍春欲暮,落花流水怨离琴。 沁园春 呜鹤余音卷三(冯尊师) 旷劫威音,顿悟之时,不假外缘。任腾腾兀兀,天涯海角,闲云野鹤,岂管流年。月下风前,逍遥自在,兴则高歌困则眠。回头处,落花飞絮,远水轻烟。本来无说无传,道乃□强名岂有禅。这桃红柳绿,自然消息,何须扭捍,击竹拈莲。大相无形,真空非有,论甚纤毫与大千。石狮子,敢胡言貉语,说地谈天。 2.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出自哪首诗,全诗,诗名,作者,谢《南园十三首·其五》 唐代: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译文:男子汉大丈夫为什么不腰带武器,去收复黄河南北被割据的关塞河山五十州呢?请你暂且登上那凌烟阁去看一看,又有哪一个书生曾被封为食邑万户的列侯? 注释: ⑴吴钩:吴地出产的弯形的刀,此处指宝刀。 ⑵凌烟阁:唐太宗为表彰功臣而建的殿阁,上有秦琼等二十四人的像。 扩展资料 这首诗由两个设问句组成,顿挫激越,而又直抒胸臆,把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都淋漓酣畅地表达出来了。第一个设问是泛问,也是自问,含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豪情。 “男儿何不带吴钩”,起句峻急,紧连次句“收取关山五十州”,犹如悬流飞瀑,从高处跌落而下,显得气势磅礴。“带吴钩”指从军的行动,身佩军刀,奔赴疆场,那气概多么豪迈!“收复关山”是从军的目的,山河破碎,民不聊生,诗人怎甘蛰居乡间,无所作为呢。 因而他向往建功立业,报效国家。一、二两句,十四字一气呵成,节奏明快,与诗人那昂扬的意绪和紧迫的心情十分契合。首句“何不”二字极富表现力,它不只构成了特定句式(疑问),而且强调了反诘的语气,增强了诗句传情达意的力量。 诗人面对烽火连天、战乱不已的局面,焦急万分,恨不得立即身佩宝刀,奔赴沙场,保卫家邦。“何不”云云,反躬自问,有势在必行之意,又暗示出危急的军情和诗人自己焦虑不安的心境。此外,它还使人感受到诗人那郁积已久的愤懑情怀。 李贺是个书生,早就诗名远扬,本可以才学入仕,但这条进身之路被“避父讳”这一封建礼教无情地堵死了,使他没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能。“何不”一语,表示实在出于无奈。次句一个“取”字,举重若轻,有破竹之势,生动地表达了诗人急切的救国心愿。 然而“收取关山五十州”谈何容易?书生意气,自然成就不了收复关山的大业,而要想摆脱眼前悲凉的处境,又非经历戎马生涯,杀敌建功不可。这一矛盾,突出表现了诗人愤激不平之情。 3.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全诗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赏析 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山东省历城县人)。从小生长在金兵占 领地区。其祖父辛赞,经常给予抗今复地、洗雪国耻的教育。20岁那年,率领2000多人起义抗金,投奔耿 京为首的农民义军,为耿京掌书记。后归南宋,曾任建康符(今江苏省南京市)通判,知滁州(今安徽 省滁县),提点江西刑狱,湖北转运副使,湖南安抚使,江西安抚使等职。在历任地方官期间,重视发 展生产,训练军队,为北伐积极做好准备,表现出非凡的军事和政治才干。因此受到朝廷当权者忌恨。 被罢职,闲居在信州上饶(今江西省上饶市)前后近20年,中间虽短期出任福建安抚使等职,但很快就 被罢免。到了晚年,朝廷情势危急,被起用,但仍然得不到信任,最后含恨辞世。辛弃疾是南宋伟大的 爱国词人,词中深入的反应了当时尖锐的民族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表现了他积极主张抗金和实现国 家统一的爱国热忱。作品题材广阔,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善于用典,也善于白描,开拓了词的疆域, 提高了词的表现力,成为南宋词坛最杰出的代表作家。有《稼轩长短句》集。 4.东晋王康琚《反招隐诗》全文反招隐诗 王康琚 小隐隐陵薮, 大隐隐朝市。 伯夷窜首阳, 老聃伏柱史。 昔在太平时, 亦有巢居子。 今虽盛明世, 能无中林士。 放神青云外, 绝迹穷山裹。 鵾鸡先晨鸣, 哀风迎夜起。 凝霜凋朱颜, 寒泉伤玉趾。 周才信众人, 偏智任诸己。 推分得天和, 矫性失至理。 归来安所期, 与物齐终始。 招隐诗在《文选》卷二十二中有专门的条目,为“招隐诗”,其中收录陆机《招隐诗》一首,左思《招隐诗》两首,此外还有就是王康琚的《反招隐诗》一首,即这首。在钟来茵编集的《中古仙道诗精华》,江苏文艺出版社,1994年。其中还收录陆机《招隐诗》两首残篇,张载《招隐诗》一首(此张载与宋朝理学家非一人,此张载是西晋永嘉前后人,当时文名显,与其弟张协、张亢并称“三张”。) 5.唐诗江畔寻梅,全诗《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共七首。 其一 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颠狂。 走觅南邻爱酒伴,经旬出饮独空床。 其二 稠花乱蕊畏江滨,行步欹危实怕春。 诗酒尚堪驱使在,未须料理白头人。 其三 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 报答春光知有处,应须美酒送生涯。 其四 东望少城花满烟,百花高楼更可怜。 谁能载酒开金盏,唤取佳人舞绣筵。 其五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其六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其七 不是爱花即肯死,只恐花尽老相催。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6.描写株洲古诗词写株洲县的诗,较为被大家熟传的,有杜甫诗九首。 相传诗人,这株洲游历期间,三天两夜,写下了7首行诗,又传为九首诗。其中五首与株洲相关地区地名有关的诗为《宿凿石浦》、《过津口》、《 次空灵岸 》、《宿花石戍》、《次晚洲》。 宿凿石浦 (浦在湘潭县西) 早宿宾从劳,仲春江山丽。飘风过无时,舟楫敢不系。 回塘澹暮色,日没众星嘒。缺月殊未生,青灯死分翳。 穷途多俊异,乱世少恩惠。鄙夫亦放荡,草草频卒岁。 斯文忧患馀,圣哲垂彖系。 早行 歌哭俱在晓,行迈有期程。孤舟似昨日,闻见同一声。 飞鸟数求食,潜鱼亦独惊。前王作网罟,设法害生成。 碧藻非不茂,高帆终日征。干戈未揖让,崩迫开其情。 过津口 (又名咏津口,津口,即今渌口) 南岳自兹近,湘流东逝深。和风引桂楫,春日涨云岑。 回首过津口,而多枫树林。白鱼困密网,黄鸟喧嘉音。 物微限通塞,恻隐仁者心。瓮馀不尽酒,膝有无声琴。 圣贤两寂寞,眇眇独开襟。 ——船过渌口,雷打石 次空灵岸 (空灵岸,位于株洲县城渌口南霞石埠) 沄沄逆素浪,落落展清眺。幸有舟楫迟,得尽所历妙。 空灵霞石峻,枫栝隐奔峭。青春犹无私,白日亦偏照。 可使营吾居,终焉托长啸。毒瘴未足忧,兵戈满边徼。 向者留遗恨,耻为达人诮。回帆觊赏延,佳处领其要。 ——空灵岸所感 解忧 减米散同舟,路难思共济。 向来云涛盘,众力亦不细。 呀坑瞥眼过,飞橹本无蒂。 得失瞬息间,致远宜恐泥。 百虑视安危,分明曩贤计。 兹理庶可广,拳拳期勿替。 宿花石戍 (花石戍,位于株洲县南王十万花石戍的湘江边) 午辞空灵岑,夕得花石戍。岸流开辟水,木杂古今树。 地蒸南风盛,春热西日暮。四序本平分,气候何回互? 茫茫天地间,理乱岂恒数?系痢盘藤轮,杖策古樵路。 罢人不在村,野圃泉自注。柴扉虽芜没,农器尚牢固。 山东残逆气,吴楚守王度。谁能叩君门,下令减征赋? 早发 有求常百虑,斯文亦吾病。以兹朋故多,穷老驱驰并。 早行篙师怠,席挂风不正。昔人戒垂堂,今则奚奔命。 涛翻黑蛟跃,日出黄雾映。烦促瘴岂侵,颓倚睡未醒。 仆夫问盥栉,暮颜腼青镜。随意簪葛巾,仰惭林花盛。 侧闻夜来寇,幸喜囊中净。艰危作远客,干请伤直性。 薇蕨饿首阳,粟马资历聘。贱子欲适从,疑误此二柄。 次晚洲 (晚洲,原株洲县观音岩(今株洲市天元区空灵圣地)八景之一) 参错云石稠,坡陀风涛壮。晚洲适知名,秀色固异状。 棹经垂猿把,身在度鸟上。摆浪散帙妨,危沙折花当。 羁离暂愉悦,羸老反惆怅。中原未解兵,吾得终疏放。 浅遇 春水满南国,朱崖云日高。舟子废寝食,飘风争所操。 我行匪利涉,谢尔从者劳。石间采蕨女,鬻菜输官曹。 丈夫死百役,暮返空村号。闻见事略同,刻剥及锥刀。 贵人岂不仁,视汝如莠蒿。索钱多门户,丧乱纷嗷嗷。 奈何黠吏徒,渔夺成逋逃。自喜遂生理,花时甘縕袍。 7.寻找一些有关隐居的诗句1、白发当归隐,青山可结庐。 ——陆游《思蜀》 释义:满头白发应该归隐山林,在青山出结庐而居。 2、扰扰平生成底事?镜湖归隐老黄冠。 ——陆游《题斋壁》 释义:人生中有纷纷扰扰的人和事,来来往往不停歇。 3、清溪深不测, 隐处唯孤云。 ——常建《宿王昌龄隐居》 释义:清溪的水深不可测,隐居的地方只见一片白云。 4、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释义:我在南山下种豆,杂草茂盛豆苗稀少。 5、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释义:早晨起来到地里清除杂草,傍晚顶着月色扛着锄头回家。 6、结屋水云村,车尘不及门。 ——王维《山居秋暝》 释义: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