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侗族风雨桥的诗句

1.古人关于风雨桥的诗词

1、寄乐天

唐朝 元稹

闲夜思君坐到明,追寻往事倍伤情。

同登科后心相合,初得官时髭未生。

二十年来谙世路,三千里外老江城。

犹应更有前途在,知向人间何处行。

2、游云门寺

唐朝 宋之问

维舟探静域,作礼事尊经。

投迹一萧散,为心自杳冥。

龛依大禹穴,楼倚少微星。

沓嶂围兰若,回溪抱竹庭。

觉花涂砌白,甘露洗山青。

雁塔鶱金地,虹桥转翠屏。

人天宵现景,神鬼昼潜形。

理胜常虚寂,缘空自感灵。

入禅从鸽绕,说法有龙听。

劫累终期灭,尘躬且未宁。

摇摇不安寐,待月咏岩扃。

3、新楼诗二十首·灵汜桥

唐朝 李绅

灵汜桥边多感伤,分明湖派绕回塘。

岸花前后闻幽鸟,湖月高低怨绿杨。

能促岁阴惟白发,巧乘风马是春光。

何须化鹤归华表,却数凋零念越乡。

4、还珠桥

宋朝 华镇

溪上还珠太守家,小桥斜跨碧流沙。

清风不共门墙改,长与寒泉起浪花

5、五云桥

南宋 陆游

若耶北与镜湖通,缥缈飞桥跨半空。

陵谷双迁谁复识?我来徙倚暮烟中。

6、秋日杂咏

南宋 陆游

久雨初睛喜欲迷,青鞋踏遍舍东西。

忽然来到柳桥下,露湿蓼花红一溪。

7、柳桥

南宋 陆游

村路初晴雪作泥,经旬不到小桥西。

出门顿觉春来早,柳染轻黄已蘸溪。

2.描写风雨桥的诗句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唐·白居易《南湖春早》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

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7.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9.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10.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秋日杂咏》:“久雨初睛喜欲迷,青鞋踏遍舍东西。忽然来到柳桥下,露湿蓼花红一溪

《即事》:“小山榴花照眼明,青梅自堕时有声。柳桥东岸倚筇立,聊借水风吹宿醒。” 《柳桥》:“村路初晴雪作泥,经旬不到小桥西。出门顿觉春来早,柳染轻黄已蘸溪。”

3.描写风雨桥的诗句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唐·白居易《南湖春早》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 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 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7.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9.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无题》) 10.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秋日杂咏》:“久雨初睛喜欲迷,青鞋踏遍舍东西。

忽然来到柳桥下,露湿蓼花红一溪 《即事》:“小山榴花照眼明,青梅自堕时有声。柳桥东岸倚筇立,聊借水风吹宿醒。”

《柳桥》:“村路初晴雪作泥,经旬不到小桥西。出门顿觉春来早,柳染轻黄已蘸溪。”

4.描写凤凰古城风雨桥的诗句

1.《秋日杂咏》:“久雨初睛喜欲迷,青鞋踏遍舍东西.忽然来到柳桥下,露湿蓼花红一溪2.《即事》:“小山榴花照眼明,青梅自堕时有声.柳桥东岸倚筇立,聊借水风吹宿醒.” 3.《柳桥》:“村路初晴雪作泥,经旬不到小桥西.出门顿觉春来早,柳染轻黄已蘸溪.”4.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5.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 6.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7.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9.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10.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凤凰古城有好几座桥,风桥、雪桥、云桥、雾桥、虹桥、南华桥 风桥在豹子湾路万名塔附近,雪桥在南华大桥上面不远,云桥在豆腐湾,雾桥在风桥下游,虹桥在古城中心区江天广场,南华大桥在南华门。

5.描写广西三江风雨桥的作文

畅游风雨桥

春如梦,夏如滴,秋如醉,冬如玉,这是中国柳州三江侗族自治县美丽风光真实写照。三江侗族以秀丽的山水风光,别具风格的木构建筑,浓郁的民族风情,优美动听的山歌,绚丽多彩的服饰,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走进侗乡。而三江风雨桥是侗族的代表建筑物,今天我就来游三江风雨桥。

这座横跨浔江的木石结构大桥,建于1916年,总长398米,宽16米,高10.6米。设有七个楼亭,最高18米,堪称世界第一风雨桥。

风雨桥四周的景色非常美。走在风雨桥上,边走边欣赏路边桥旁的美景。那流过的江水淙淙作响,那深山老林油绿苍翠。早晨的阳光透过林隙,在水面上洒落斑纹似的影子。周围鸟语花香,惬意极了。站在风雨桥上放眼望去,千山一碧,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而且还能观赏到侗寨的风光呢,美景尽收眼底。水车在水中“哗哗哗”的转,好像在和小孩们打水仗。至于河岸边,当属花草的底盘咯!你看:那嫩绿的芽儿,那五颜六色、争芳斗艳的花儿,多美啊!我呼吸着,欣赏着,仿佛自己已融入美景中

三江程阳风雨桥在建筑结构上更为独特。它以其优美独特的古朴的木质艺术形象闻名遐迩。它的建筑惊人之处在于,整座桥梁不用一钉一铆,只在柱子上凿通无数大小不同的孔眼,大小条木,凿木相吻,以榫衔接,雄伟风姿,结实牢固,犹如长龙横卧在江面上,承载着侗族数百年的人文历史,是桥梁经典之作。桥墩以青石砌成,桥面铺设成排的杉木,上面建有长廊,覆以瓦顶,还建有楼亭五座。楼亭呈方形,多角重檐,共有房檐五层,层层而上,形似宝塔,气势宏伟,桥面通道两侧有栏杆。长廊两旁设有长凳,宛如游廊供行人观赏和休息。长廊和楼亭的瓦檐、柱头都雕花刻画,龙凤花草,秀丽玲珑,蔚为壮观。这是侗族建筑艺术的特色,也是侗族人民劳动智慧的结晶

说起风雨桥,它有一段神话传说。

古时候,侗家只有十几户人家,里面有个后生,名叫布卡,娶了个妻子,名叫培冠。夫妻两人十分恩爱,几乎形影不离。

有一天早晨,河水突然猛涨。他们急着去西山干活,也顾不了许多,同往寨前的小木桥走去。正当他们走到桥中心,忽然刮来一阵大风,刮得布卡睁不开眼睛,培冠跌落河中。

后来,一条花龙救出了培冠

这件事很快传遍了整个侗乡。大家把靠近水面的小木桥改建成空中长廊似的大木桥,还在大桥的四条中柱刻上花龙的图案,祝愿花龙常在。这时,天空中霞光万道,众人细看时,正是花龙回来看望大家。因此后人称这种桥为回龙桥。因桥上能避风躲雨,所以又叫风雨桥。

有人喜欢历史悠久的石拱桥,有人喜欢新奇的纸桥,有人喜欢简约的吊索桥,而我还是喜欢程阳风雨桥。

如果本题有什么不明白可以追问,如果满意记得采纳

如果有其他问题请采纳本题后另发点击向我求助,答题不易,请谅解,谢谢。

祝学习进步

6.求侗族风雨桥阅读理解

14.作者引用郭沫若的诗句一方面说明了程阳永济风雨桥的修建精湛奇妙;另一方面使得文章更具生动性和文学性。

15.桥面分为人行道和畜行道,两道设在不同高度的两层。这不但解决了交通问题,还解决了风雨桥兼负休憩场所人畜同道产生的不安全因素,确保了人的安全,也保证了桥面的清洁卫生。 16.(1)桥由三部分组成,结构严谨;(2)桥集多种功能于一体;(3)侗族风雨桥的空间设计与力学的运用很科学;(4)大多依山就势,处于环境优美的村寨周边。

17.“大多”表示这是大部分情况,不排除特殊情况,如果去掉不符合实际情况。

18.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 比如:“世界上桥梁功能的分工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钢铁广泛运用于桥梁后才出现的。”这句话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岜团桥的立体分工功能在世界的领先地位。

19.示例:走近侗乡风雨桥,领略中国桥梁艺术

7.关于描写芷江风雨桥的作文怎么写

今天,天气格外晴朗,于是我们就来参观侗族独特建筑物---风雨桥。

我们来到了湖边,那湖边对面就是风雨桥,三个桥墩是用大青石砌成的,桥梁是用又圆又大的木头叠成的,桥面上有走廊。廊中间有个像宝塔的一个亭子,这样就不用让雨淋了。

亭顶上有一个金光闪闪的宝葫芦,周围是一只只“小鸟”形态万千,活灵活现。两边有“小鱼”游动像真的一样!

走上风雨桥,只见桥面都是用一块块均匀的木板铺成,非常整齐,光滑!桥两边立起一根根大圆木柱,撑起一道百米游廊。

梁上有条巨龙,腾空而起,活灵活现。还有无数争奇斗艳的花等等。横榄有侗族的民族画,画内有做家务的,有办喜事的等等.还有一些侗族风景

8.描写广西三江风雨桥的作文600字

畅游风雨桥春如梦,夏如滴,秋如醉,冬如玉,这是中国柳州三江侗族自治县美丽风光真实写照.三江侗族以秀丽的山水风光,别具风格的木构建筑,浓郁的民族风情,优美动听的山歌,绚丽多彩的服饰,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走进侗乡.而三江风雨桥是侗族的代表建筑物,今天我就来游三江风雨桥.这座横跨浔江的木石结构大桥,建于1916年,总长398米,宽16米,高10.6米.设有七个楼亭,最高18米,堪称世界第一风雨桥.风雨桥四周的景色非常美.走在风雨桥上,边走边欣赏路边桥旁的美景.那流过的江水淙淙作响,那深山老林油绿苍翠.早晨的阳光透过林隙,在水面上洒落斑纹似的影子.周围鸟语花香,惬意极了.站在风雨桥上放眼望去,千山一碧,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而且还能观赏到侗寨的风光呢,美景尽收眼底.水车在水中“哗哗哗”的转,好像在和小孩们打水仗.至于河岸边,当属花草的底盘咯!你看:那嫩绿的芽儿,那五颜六色、争芳斗艳的花儿,多美啊!我呼吸着,欣赏着,仿佛自己已融入美景中三江程阳风雨桥在建筑结构上更为独特.它以其优美独特的古朴的木质艺术形象闻名遐迩.它的建筑惊人之处在于,整座桥梁不用一钉一铆,只在柱子上凿通无数大小不同的孔眼,大小条木,凿木相吻,以榫衔接,雄伟风姿,结实牢固,犹如长龙横卧在江面上,承载着侗族数百年的人文历史,是桥梁经典之作.桥墩以青石砌成,桥面铺设成排的杉木,上面建有长廊,覆以瓦顶,还建有楼亭五座.楼亭呈方形,多角重檐,共有房檐五层,层层而上,形似宝塔,气势宏伟,桥面通道两侧有栏杆.长廊两旁设有长凳,宛如游廊供行人观赏和休息.长廊和楼亭的瓦檐、柱头都雕花刻画,龙凤花草,秀丽玲珑,蔚为壮观.这是侗族建筑艺术的特色,也是侗族人民劳动智慧的结晶 说起风雨桥,它有一段神话传说. 古时候,侗家只有十几户人家,里面有个后生,名叫布卡,娶了个妻子,名叫培冠.夫妻两人十分恩爱,几乎形影不离. 有一天早晨,河水突然猛涨.他们急着去西山干活,也顾不了许多,同往寨前的小木桥走去.正当他们走到桥中心,忽然刮来一阵大风,刮得布卡睁不开眼睛,培冠跌落河中. 后来,一条花龙救出了培冠 这件事很快传遍了整个侗乡.大家把靠近水面的小木桥改建成空中长廊似的大木桥,还在大桥的四条中柱刻上花龙的图案,祝愿花龙常在.这时,天空中霞光万道,众人细看时,正是花龙回来看望大家.因此后人称这种桥为回龙桥.因桥上能避风躲雨,所以又叫风雨桥. 有人喜欢历史悠久的石拱桥,有人喜欢新奇的纸桥,有人喜欢简约的吊索桥,而我还是喜欢程阳风雨桥.如果本题有什么不明白可以追问,如果满意记得采纳如果有其他问题请采纳本题后另发点击向我求助,答题不易,请谅解,谢谢.祝学习进步。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