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顾城《远和近》 鉴赏2楼顾城的是一首极其简单的小诗,短短的六句话,却在朦胧诗里为人称颂,非常著名。 诗里创造了“我”、“你”和“云”三个意象,用“远”和“近”来描述三者的距离。 这首诗很像摄影中的推拉镜头,利用“你”、“我”、“云”主观距离的变换,来显示人与人之间习惯的戒惧心理和人对自然原始的亲切感。这组对比并不是毫无倾向的,它隐含着“我”对人性复归自然的愿望。 第一次读这首诗的时候,就感觉淡淡的,是容易让人喜欢的那种隽永的感觉,再读几遍,更觉得意味无穷。 “我”和“你”,在彼此能看到对方的空间里,现实世界里的距离,相对“云”来说是很近的。“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你看我时很远,看云时很近。”是什么让我产生了这样的感觉呢? 在我们闲暇的时候,有没有常识过去抬头仰望天空,看蓝天白云呢?当我们抬头的时候,看云卷云舒,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呢?烦恼忧伤的时候,抬头看云,看那白白的浮云,感觉惬意很多。云,永远是那么轻柔,可以让人顿时忘却心中的不快与烦忧。而“云”这个意象所指向的,正是我们的自然。 中国有句话叫“咫尺天涯”,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近在咫尺的两个人,心却远隔天涯,这是怎样的一种悲哀呢? 不去考虑“我”和“你”是怎样的一种关系,或许,他们是相亲相爱的家人;或许,他们是携手同行的朋友;或许,他们是相濡以沫的爱人;或许他们是平行的陌路。但是,无论何种关系,“我”和“你”都是现实世界里的两个人,人与人之间却似乎产生了隔膜。 我们无从知晓顾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种感觉,或者说是错觉,会觉得“看我时很远,看云时很近”,所以就会有很多的理解,留给读者大量的想象空间。 我们错过了顾城的那个年代,而今天读他的诗,却依然能给我们很大的感动与感伤,他说“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很容易使人联想起20年代的徐志摩。一样的单纯,一样的清新,一样的执着,一样的深情。一个如此单纯的人,在他塑造的诗歌王国里,也必定是无邪的。 诗人产生这样的一种错觉,认为人和人的距离还不如人与云(或者说是自然)来得近。读这首小诗的时候,眼前很容易浮现出的是一对貌合神离的男女(只是我的理解),天上飘着些微云,卷着些微风,风吹动了她的头发,她望着他,然后抬头看云出了神,几乎可以在她脸上看到神往的表情,和他站在一旁的落寞神情。 这种“人远天涯近”的观点,在那个时代给读者很大的震惊。人心冷漠,爱人就在身边,却宁愿选择自然也不愿意选择“我”,相爱的人的隔阂是世界上最难跨越的沟渠。 顾城是一个活在梦里的诗人,他在自己的王国里构建美好的童话世界,做着天真的美梦。有人说:“顾城是沉沦在自造的幻象里,‘本真童心仍是一种很宝贵的艺术精神’。相较而言,或许顾城在气质上更多了些‘世纪末’的忧郁和偏执。”在这首诗里,表现出了一种“透明的美、纯净的美、神奇变幻的美”,“带有一种痛苦的思辩地忧伤”。在诗人单纯的世界里,见不得美梦的破碎,而现实就是如此残酷,人与人之间的诚信在远和近之间摇摆,诗人对社会提出了置疑。 2.远和近 顾城 诗中的你,我,云分别指什么《远和近》可以说是朦胧诗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篇,读后让人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感,确确实实具备一种“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朦胧美。在这首诗中,“你”和“我”两个代词作为所指与其能指之间其实有着相当大的距离;而“远”和“近”两个用来描述人对距离感受的词同样也具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正是因为对这种不确定性的准确把握,诗人通过极为简短的艺术形式却创造了含蕴极为丰富的艺术空间。 首先,“你”和“我”作为人称代词可以指代任意的两个人,所以我们可以把这首诗中对于“你”远近的难以把握看成是对人际关系的思考。诗人很像是使用电影中的推拉镜头,分别描写了“你”、“我”、“云”主观距离的变换。以现实的眼光看,“你”与“我”的距离不可能远于“你”与“云”的距离。可诗人为什么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呢?原因是诗人所写的是一种非正常的生活,是一种被扭曲了的人际关系。在这扭曲了的关系中,一切都颠倒了。本应相亲相近的人与人的关系,由于心的阻隔而疏远了,显得那么孤寂而不可接近;因为人际关系的疏远,人与自然反而拉近了距离,显得十分亲近。也许,正是由于人与自然的亲切可近,更进一步显示出人的孤寂。也就是说这组“远与近”的对比并不是毫无倾向的,它显示人与人之间习惯的戒惧心理和人对自然原始的亲切感。“看云时很近”其实隐含着“我”对人性复归自然的愿望。 但是,仔细体会一下诗人描写的这种两人对看的细节,我们又可以说这是一个典型的恋爱场景。所以我们还可以把“你”和“我”看作是一对处于恋爱之中的男女。那么这首《远和近》就是一首描摹恋爱心理的爱情诗,它细腻地刻画两个初次恋爱的年青人独处无话时那种互相揣摩而又揣摩不透的心理。“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对方这种介于看与不看之间的举止,对于恋爱之中敏感脆弱的“我”来说,是意味深长的,必定会引起“我”无穷的联想:到底只是由于“她”的羞怯还是“她”又移情别恋了呢?抑或是还有其他的原因?但诗人把这一切都省略了,而仅仅写道: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我”此时的心理同样是意味深长,既有着可能是因为相识不久而难于启齿的羞涩,也可能包含着由于恋人不向自己坦露内心而微微产生的一丝不满,同时也可能是看到不能与相爱的人之间做到心心相印,息息相通而感到的苦恼。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通过对这种恋人之间心理距离的描画,顾城表达的是一种对于美和爱的得失的痛苦。近处的爱人却像远在天边,天上的云却在心灵近处。爱人可以亲近却不可能真正地做得心灵相通,自然被隔离在远方却在爱人的心旁。 如果我们把诗中的“你”、“我”、“云”看成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的三个意象的话,就会发现这首诗还保包涵着丰富的哲理内容。“你”、“我”都生活在客观现实中、同属于社会的组成人员,“云”则象征着美丽淳朴的大自然。“你看我时很远”,这是地近心远,咫尺天涯;“你看云时很近”,这是地远心近,天涯若比邻。诗人这种“人远天涯近”的辩证感情方式已成为人审美理想的发展的方式,即由客体的真实,趋向主体的真实,由被动的反映,趋向主观的创造。 由此看来,这首诗貌似信手拈来,实则匠心独运,给人的印象是:自然而不自然,工巧而不矫饰。 3.远和近的诗歌原文“远和近”的诗歌原文如下: 你 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赏析 《远和近》虽只有短短的六句,却容纳了对历史反思的丰富内涵。“远”、“近”:是物理距离概念,这是客观存在,有科学的衡量标准。但在情感作用下产生的心理距离却不同,“远”可以变“近”,“近”可以变“远”。诗中用“你”、“我”、“云”心理距离的变换,曲折地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戒备以及诗人对和谐、融洽的理想人际关系的向往、追求。 诗中的“你”、“我”、“云”三个意象都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你”、“我”都生活在客观现实中、同属于社会的组成人员,“云”则象征着美丽淳朴的大自然。“你看我时很远”,这是地近心远,“ 咫尺天涯”:“你看云时很近”,这是地远心近,“ 天涯若比邻”。诗人这种“人远天涯近”的辩证感情方式已成为人审美理想的发展的方式,即“由 客体的真实,趋向主体的真实,由被动的反映,趋向主观的创造。” 这首诗看似 信手拈来,实则匠心独运,给人的印象是:自然而不自然,工巧而不矫饰。 4.顾城的小诗《远和近》,解读远和近(顾城) 你, 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 这首诗很像摄影中的推拉镜头,利用“你”、“我”、“云”主观距离的变换,来显示人与人之间习惯的戒惧心理和人对自然原始的亲切感。 这组对比并不是毫无倾向的,它隐含着“我”对人性复归自然的愿望。 ——顾 城 【鉴赏一】 《远和近》虽只有短短的六句,却容纳了对历史反思的丰富内涵。“远”、“近”:是物理距离概念,这是客观存在,有科学的衡量标准。但在情感作用下产生的心理距离却不同,“远”可以变“近”,“近”可以变“远”。诗中用“你”、“我”、“云”心理距离的变换,曲折地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戒备以及诗人对和谐、融洽的理想人际关系的向往、追求。 诗中的“你”、“我”、“云”三个意象都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你”、“我”都生活在客观现实中、同属于社会的组成人员,“云”则象征着美丽淳朴的大自然。“你看我时很远”,这是地近心远,“咫尺天涯”:“你看云时很近”,这是地远心近,“天涯若比邻”。诗人这种“人远天涯近”的辩证感情方式已成为人审美理想的发展的方式,即“由客体的真实,趋向主体的真实,由被动的反映,趋向主观的创造。” 这首诗看似信手拈来,实则匠心独运,给人的印象是:自然而不自然,工巧而不矫饰。 【鉴赏二】 《远和近》一诗,是诗人对不正常生活的本质发现。此诗初发表时,被视为难懂的怪诗。按照当时僵化的阅读方式,人们已被习惯钝化的思维模式,此诗确实难于解读。因为在目光可视之间,你与我的距离不可能远于你与云的距离。可诗人为什么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呢?原因是诗人所写的是一种非正常的生活,是一种被扭曲了的人际关系。在这扭曲了的关系中,一切都颠倒了。本应相亲相近的人与人的关系,由于心的阻隔而疏远了,显得那么孤寂而不可接近;因为人际关系的疏远,人与自然反而拉近了距离,显得十分亲近。也许,正是由于人与自然的亲切可近,更进一步显示出人的孤寂;也许,正是这孤寂,常使顾城想到梦的天国。可顾城应该知道,在这个充满矛盾的世界上,梦的天国是不存在的。 【鉴赏三】 这首诗是朦胧诗里非常著名的诗篇,是被许多人传诵的诗歌。 在诗歌中顾城表达了人对于远近的哲理思考,人和自然,人和人的关系。 这种关系充满了一种辨证的距离、一种美和对爱的得失的痛苦。近处的爱人却是远在天边,天上的云却在心灵近处。爱人可近却不可能真正地接近,自然被隔离在远方却在爱人的心旁。 诗歌里表现出一种透明的美、纯净的美、神奇变幻的美,带有一种痛苦的思辩地忧伤。 顾城说他想“用心中的纯银,铸一把钥匙,去开启那天国的门,向着人类。”可是“时间的马,累倒了。”即使在他最好的美丽诗篇里,他的悲伤和失望也淡淡地透露出来。 5.顾城的《远和近》赏析(言简意赅)个人理解: 你,一会儿看我,一会儿看云。 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 看云时很近。 即对方即使和自己近在咫尺,却仍然由于各种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或是其他原因难以交心两个人无法如一个人一样。。。距离横亘在两个人之间。 而对方的心灵始终有她自己的向往,即诗中的“云”,却正仅仅因为她看云时才露出最真实的自己,让作者感觉两个人的相似与相通,从而拉近两人距离。 (背了这么多年才第一次解析这首朦胧的现代诗。。。不知你满意否。。。) 6.简述顾城《远和近》一诗的主题这首诗是朦胧诗里非常著名的诗篇,是被许多人传诵的诗歌。 在诗歌中顾城表达了人对于远近的哲理思考,人和自然,人和人的关系。 这种关系充满了一种辨证的距离、一种美和对爱的得失的痛苦。近处的爱人却是远在天边,天上的云却在心灵近处。爱人可近却不可能真正地接近,自然被隔离在远方却在爱人的心旁。 诗歌里表现出一种透明的美、纯净的美、神奇变幻的美,带有一种痛苦的思辩地忧伤。 顾城说他想“用心中的纯银,铸一把钥匙,去开启那天国的门,向着人类。”可是“时间的马,累倒了。”即使在他最好的美丽诗篇里,他的悲伤和失望也淡淡地透露出来。 7.南园十三首唐李贺古诗 带拼音南园十三首唐李贺 xiǎo shù kāi cháo jìng ,zhǎng róng shī yè yān 。 小树开朝径,长茸湿夜烟。 liǔ huā jīng xuě pǔ ,mài yǔ zhǎng xī tián 。 柳花惊雪浦,麦雨涨溪田。 gǔ shā shū zhōng dù ,yáo lán pò yuè xuán 。 古刹疏钟度,遥岚破月悬。 shā tóu qiāo shí huǒ ,shāo zhú zhào yú chuán 沙头敲石火,烧竹照渔船。(其十三) 拼音已经标注 如果满意,望采纳 8.远与近 顾城 这首诗与爱情有关吗大多数人认为是说爱情的,但是说不是的也有 每首诗都有其特有的背景,他的创作都是在表达自己的心,只有当作者和读者在心灵上达到共鸣时,才会真正理解诗的寓意。 同一首诗,十个人可以有十种理解,原因很简单,每个人的心都是不同的,大部分人都认为他和爱情有关,但是我们从其他方面理解也未尝不可,或许诗人为的是写爱情,但我们也可以加以其他理解,这就是诗的特点,更何况是朦胧诗,意思跟是可以多种多样,可以使爱情,说友情也说得过去的啊,所以要看读诗人的心才是最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