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古诗词鉴赏白鹭

1.咏白鹭 和白鹭图的古诗欣赏

《咏白鹭》是一首歌咏白鹭的诗,是宋末元初人陈普五岁时的作品。

诗句简洁如画,形象生动。当我正在这边坐着的时候,却发现你们正在不远的地方休息。

抬头看看天上没有云彩呀,为什么会落下这点点的雪花般的白鹭。《咏白鹭》我在这边坐,尔在那边歇。

青天无片云,飞下数点雪。《白鹭图》这首诗描绘了白鹭洁白美好、心存高洁但又孤独寂寞、无人理解的形象。

这首诗抒发了虽有高洁的志向却不被人理解的愁苦之情。《白鹭图》刘羽芳草垂杨荫碧流,雪衣公子立芳洲。

一生清意无人识,独向斜阳叹白头。翻译:芳草杨柳遮蔽碧绿的流水,白鹭独立芳香的水中陆地,一生心存高洁无人理解,独自面对斜阳悲叹年事已高。

作品鉴赏"雪衣公子"指"白鹭"。整首诗描绘了白鹭洁白美好、心存高洁但又孤独寂寞、无人理解的形象 。

首句,以"芳草"、"垂杨"、"碧流"组合成一幅春意盎然的画面,有声有色,动静结合,以优美的背景烘托白鹭美好的形象。次句,作者托物言志,通过描写白鹭的孤独、高洁的情操来表现诗人内心的孤单寂寞以及不被人理解的情感。

末句,"独"、"叹"两字直抒悲、愁之情。"斜阳"以景衬情。

作者刘羽(?-1490)一作翊,字叔温,号古直,又号文和,山东寿光人。明正统进士,成化(一四六五至一四八七)中官至户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

赠太保,谥文和。书法飘逸,行草尤长。

《徐溥谦斋集、列卿纪》。

2.对《咏白鹭》和白鹭图的古诗进行欣赏

一、《咏白鹭》

原文:

我在这边坐,尔在那边歇。

青天无片云,飞下数点雪。

作者:宋代-陈普

译文:

有的白鹭在这边坐着,有的在那边歇息。青天之上白鹭飞过,好像出现了无边的云彩,飞下来几点白雪,原来是百度的羽毛。

赏析:

在这里“我在这边坐,尔在那边歇。”运用了互文的手法,描写很多白鹭在休息。首先使用拟人手法,“坐”和“歇”描写白鹭休息的姿态。“青天无片云,飞下数点雪。”运用夸张和比喻的手法,描写的白鹭飞行的姿态,晴天里好像有无边的白云一样,飞下的的羽毛就像白雪一样。生动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于白鹭的喜爱之情。

《白鹭图》

原文:

芳草垂杨荫碧流,雪衣公子立芳洲。

一生清意无人识,独向斜阳叹白头。

作者:明-刘羽

译文:

清清溪流中,小洲耸立。芳草离离,鲜花开放。一只白鹭孤独站立其间。

一生的清廉正直,没有人能够发现,只有肚子向斜阳叹息,自己的年岁已高。

赏析:

诗人笔下的白鹭形象:孤傲,寂寞,追求清高而无人理解的形象。 从内容及表达手法两方面进行赏析。清清溪流中,小洲耸立。芳草离离,鲜花开放。使用衬托、烘托、比喻手法一只白鹭孤独站立其间, 环境的幽美衬托出了这只白鹭的清高,孤傲与寂寞。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就像白鹭一样虽有高洁的志向却不被人理解,无人赏识的愁苦之情。

扩展资料:

一、咏白鹭

创作背景:

据说,陈普少年家贫,勤奋好学,聪明过人;五岁在田间见白鹭群飞而过,作《咏白鹭》。诗句简洁如画,形象生动。

作者简介:

陈普(公元1244年至1315年)字尚德,号惧齐,宁德人。生于宋理宗淳祐四年,卒于元仁宗延祐二年,年七十二岁。居石堂山。南宋灭亡后,元朝朝廷听闻陈普多才,元世祖的谋士刘秉忠三次奏请授陈普为福建教授。陈普以陶渊明自励,三不赴诏。

二、白鹭图

创作背景:

作者于湖边游玩,看见一只白鹭孤独的站的小洲的中央,就好像自己一样,不被理解不被赏识,有感而发,表达了自己的无人赏识的感慨。

作者简介:

刘羽(?-1490)一作珝,字叔温,号古直,又号文和,山东寿光人。明正统进士,成化(一四六五至一四八七年)中官至户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赠太保,谥文和。书法飘逸,行草尤长。《徐溥谦斋集-列卿纪》

3.鹭鸶古诗阅读答案

《鹭鸶 宋•欧阳修》阅读答案 鹭 鸶 宋·欧阳修 激石滩声如战鼓,翻天浪色似银山。 滩惊浪打风兼雨,独立亭亭意愈闲。

9.诗中的前两句写出了水浪的特征 ;诗中的 ”一词表现出鹭鸶体态的高雅轻盈。(2分)

10. 诗中鹭鸶的“闲”字所表现的意趣更接近于以下哪一句?(2分)

A. 独钓寒江雪 B. 任尔东南西北风 C. 俏也不争春 D. 悠然见南山

参考答案:

9.(2分)声音响亮,水浪巨大。亭亭。

10.(2分)B.

4.关于白鹭的古诗词

1.《白鹭》 白居易 人生四十未全衰,我为愁多白发垂。

何故水边双白鹭,无愁头上亦垂丝?2.《宿白鹭洲寄杨江宁》 李白 朝别朱雀门,暮栖白鹭洲。波光摇海月,星影入城楼。

望美金陵宰,如思琼树忧。徒令魂入梦,翻觉夜成秋。

绿水解人意,为余西北流。因声玉琴里,荡漾寄君愁。

3.《赋得白鹭鸶送宋少府入三峡》 李白 白鹭拳一足,月明秋水寒。人惊远飞去,直向使君滩。

4.《白鹭鸶》 李白 白鹭下秋水,孤飞如坠霜。心闲且未去,独立沙洲傍。

5.《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白鹭》 刘长卿 亭亭常独立,川上时延颈。秋水寒白毛,夕阳吊孤影。

幽姿闲自媚,逸翮思一骋。如有长风吹,青云在俄顷。

6.《白鹭》 李嘉佑 江南渌水多,顾影逗轻波。落日秦云里,山高奈若何。

7.《白鹭汀》 顾况 靃靡汀草碧,淋森鹭毛白。夜起沙月中,思量捕鱼策。

8.《白鹭咏》李端 迥起来应近,高飞去自遥。映林同落雪,拂水状翻潮。

犹有幽人兴,相逢到碧霄。9.《白鹭儿》刘禹锡 白鹭儿,最高格。

毛衣新成雪不敌,众禽喧呼独凝寂。孤眠芊芊草,久立潺潺石。

前山正无云,飞去入遥碧。10.《白鹭鸶》 卢仝 刻成片玉白鹭鸶,欲捉纤鳞心自急。

翘足沙头不得时,傍人不知谓闲立。11.《思平泉树石杂咏一十首·白鹭鹚》 李德裕 余心怜白鹭,潭上日相依。

拂石疑星落,凌风似雪飞。碧沙常独立,清景自忘归。

所乐惟烟水,徘徊恋钓矶。12.《崔卿双白鹭》顾非熊 朝客高清爱水禽,绿波双鹭在园林。

立当风里丝摇急,步绕池边字印深。刷羽竞生堪画势,依泉各有取鱼心。

我乡多傍门前见,坐觉烟波思不禁。13.《咏双白鹭》雍陶 格律:七律 双鹭应怜水满池,风飘不动顶丝垂。

立当青草人先见,行榜白莲鱼未知。一足独拳寒雨里,数声相叫早秋时。

林塘得尔须增价,况与诗家物色宜。14.《崔卿池上双白鹭》年代:唐 作者:贾岛 格律:七律 鹭雏相逐出深笼,顶各有丝茎数同。

洒石多霜移足冷,隔城远树挂巢空。其如尽在滩声外,何似双飞浦色中。

见此池潭卿自凿,清泠太液底潜通。15.《白鹭》年代:唐 作者:陆龟蒙 格律:七绝 雪然飞下立苍苔,应伴江鸥拒我来。

见欲扁舟摇荡去,倩君先作水云媒。16.《又题白鹭洲江鸥送陈君》年代:唐 作者:徐铉 格律:七排 白鹭洲边江路斜,轻鸥接翼满平沙。

吾徒来送远行客,停舟为尔长叹息。酒旗渔艇两无猜,月影芦花镇相得。

离筵一曲怨复清,满座销魂鸟不惊。人生不及水禽乐,安用虚名上麟阁。

同心携手今如此,金鼎丹砂何寂寞。天涯后会眇难期,从此又应添白髭。

愿君不忘分飞处,长保翩翩洁白姿。17.《己未耿天骘著作自乌江来予逆沈氏妹于白鹭洲》年代:北宋 作者:王安石 格律:朔风积夜雪,明发洲渚净。

开间望锺山,松石皓相映。故人过我宿,未尽跻攀兴。

而我方渺然,长沙一归艇。款段庶可策,柴荆当未暝。

与子出东冈,墙西扫新径。18.《渔歌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19.《绝句》 杜甫 两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5.赏析<白鹭>

《白鹭》赏析

白鹭的美在于它洁白无瑕,在于它的窈窕。当你读到“那雪白的蓑毛”的语句的时候,你的眼中还仅仅是白鹭吗?不,她已幻作一只身着素衣的仙子,她亭亭玉立,她超凡脱俗,她可以随风起舞,她可以卓而独立,此时的白鹭,给我的是圣洁的美,是摄人心魂的美!

当你读到“在清水田里,时常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时,此时,我眼中的白鹭是一位垂钓的高手,他钓的是一田的清水,它钓的是悠然自得,它钓的闲情与逸事。他静然站立的姿势,如一幅清丽的图画让我耳目清新。

白鹭的美,在于它意味深长的美,在于它让人浮想联翩的美。白鹭“孤独地站在在小树的绝顶。”它哪里是不大安稳,它分明是站在生活的高处,在笑看花开花落,它静思的姿态如充满智慧的哲人,它是在了望?是在盼归?是在等待?它是在欣赏绚烂的朝霞?是在呼吸清新的气息?

白鹭的美,在于它那“低低的飞”,在晚霞燃烧的映衬里,“落霞与白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它在空中划出美丽的弧线,它把诗情引到乡村暮色。

6.唐代诗人罗隐的<鹭鸶>赏析

罗隐(833~909),唐代文学家。

原名横,字昭谏,号江东生。杭州新城(今浙江桐庐)人。

这是一首讽刺诗。鹭鸶主食鱼、蛙等,因头顶及胸、肩、背长有细长白羽,又称白鹭。

诗讽刺那些贪婪而又“此地无银三百两”者。道貌岸然,衣冠矨-K30bXEIMvZtsgxMEtCu~$$。

7.《白鹭》【唐】杜甫 的诗意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赏析】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两个黄鹂在鸣,这就有声音了。“一行白鹭上青天”,这就有一个行为、一个行动。一横一纵,“两”和“一”相对;一横一纵,就展开了一个非常明媚的自然景色。那么接下来杜甫又讲到“窗含西岭千秋雪”,我的窗子里包含了岷山千万年累积的雪,西面的岷山,是千年的积雪的一个岷山。“门泊东吴万里船”我的门口停着长万里的船只。这样就形成了一迎一送,迎这个积雪的山头来进入你的视野,送这个船到下游去。那么这个“万里船”能够通行,也说明这个“安史之乱”已经进入了尾声了,已经接近要平定了,这个时候那航船也可以通行了,做生意的人可以在这条江上来来往往了。 那么这么一首诗,它本身是非常有修饰之美的,在加之它四句都是对仗的。从六朝开始就有绝句,到了唐代以后绝句就形成了非常圆熟的一种艺术,我们很多著名的诗都用绝句。绝句就是四句,四句往往或者四句都不对仗,或者四句前面两句写景对仗后面两句抒情不对仗,或者是前面两句不对仗后面两句对仗,那么现在他这首诗四句都对仗,可以说是一首非常工整的、写得非常认真的一首诗。杜甫有一个写诗的时候让人“语不惊人誓不休”,所以他就把这首诗千锤百炼。

请采纳~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