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他乡月古诗词

1.关于思乡含月的诗句40个

.《月下独酌》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2. 《竹里馆》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3.《山居秋螟》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4.《月夜》唐.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6.《新月》唐.徐寅 云际婵娟出又藏,美人肠断拜金方.嫦娥一只眉先扫,织女三分镜未光.珠箔寄钩悬杳霭,白龙遗爪印穹苍.更期十五圆明夜,与破阴霾照八荒.7.《望月怀远》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8.《秋月》唐.白居易 夜初色苍然,夜深光浩然.稍转西廊下,渐满南窗前.况是绿芜地,复兹清露天.落叶声策策,惊鸟影翩翩.栖禽尚不稳,愁人安可眠?13.霜月 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14.明月夜留别 李冶 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15.月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杨柳岸晓风残月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 明月夜,短松冈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月初东山之上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67.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铛。68.云随竹动,月共水注。

――陈后主《掖庭度雁赋》69.金马玉堂三学士,清风明月两闲人。――欧阳修《会老堂口号》70.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

――梁章钜71.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晏几道《鹧鸪天》72.又闻子规啼,愁空山。

――李白《蜀道难》73.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74.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75.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霞。――张若虚《春江花月夜》76.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77.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78.谁为含愁凭独观,更散明月照流黄。

――宋之问《独不见》79.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80.咏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孟浩然《岁暮归南山》81.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王昌龄《从军行》82.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83.峨眉山月半轮秋,影人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84.一夕瘴烟风卷尽,月明初上浪西楼。

――贾岛《寄韩潮州愈》85.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高山早行》86.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李白《忆秦娥》87.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曹植《白马篇》88.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89.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孟浩然《宿业师山房待丁大木至》90.高卧南斋时,升帷月初吐。――王昌龄《周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91.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

――綦毋潜《春泛若耶溪》92.松际露微月,涛光犹为君。――常建《宿王昌龄隐居》93.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关山月》94.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李白《子夜吴歌》95.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庆公栖隐处。

――孟浩然《夜泊鹿门歌》96.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李白《夜泊牛渚怀古》97.今夜麓州月,闺中只独看。

――杜甫《月夜》98.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杜甫《春宿左省》100、松冈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王维《西州张少府》101、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杜甫《奉济驿重进严公四韵》102、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戴叙伦《江乡故人偶集客舍》103、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韦庄《章台静思》104、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无题》105、谁知含愁独不见,使妾明月照流黄。――沈伶期《独不见》106、更深月色半入夜,北斗阑干南斗斜。

――刘方平〈月夜〉107、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108、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109、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张泌〈寄人〉110、若非群玉山头见,会问瑶台月下逢。

――李白〈清平调〉111、月斜空碧合,河汉几时生。――王夫子〈月斜〉112、凤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身。

――孟浩然〈宿桐庐江广陵旧游〉113、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宋之。

2.对月思乡的诗句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张九龄《望月怀远》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晏殊《中秋月》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陆龟蒙《中秋待月》

山中夜来月 ,到晓不曾看。——《倪庄中秋》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唐代诗人李白《静夜思》中的诗句。

原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赏析:诗的前两句,是写诗人在他乡的夜晚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心头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霜”字生动巧妙的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

3.关于月亮的古诗10首

1、唐·李白《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译文: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2、唐·刘方平《月夜》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译文:夜静更深,月光只照亮了人家房屋的一半,另一半隐藏在黑夜里。北斗星倾斜了,南斗星也倾斜了。今夜才知春天的来临,因为你听那被树叶映绿的窗纱外,唧唧的虫鸣,头一遭儿传到了屋子里来了。

3、唐·王维《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译文:独自闲坐幽静竹林,时而弹琴时而长啸。密林之中何人知晓我在这里?只有一轮明月静静与我相伴。

4、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译文: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

5、唐·李商隐《霜月》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译文:刚开始听到远行去南方的大雁的鸣叫声,蝉鸣就已经销声匿迹了,我登上百尺高楼,极目远眺,水天连成一片。霜神青女和月中嫦娥不怕寒冷,在寒月冷霜中争艳斗俏,比一比冰清玉洁的美好姿容。

6、唐·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译文:长安城内一片月光,千户万户都在捣衣。秋风吹送捣衣声声,家家怀念戍边之人。何时才能平息边境战争,让我丈夫结束远征。

7、宋·苏轼《阳关曲·中秋月》

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译文:夜幕降临,云气收尽,天地间充满了寒气,银河流泻无声,皎洁的月儿转到了天空,就像玉盘那样洁白晶莹。我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为风云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这样的美景,真是难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会到何处观赏月亮呢?

8、唐·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译文: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那样白,树上的鸦雀停止了聒噪,进入了梦乡。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庭中的桂花。今夜,明月当空,人们都在赏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谁家?

9、唐·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译文:回乐峰前的沙地白得像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秋霜。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一夜间征人个个眺望故乡。

10、唐·张泌《寄人》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译文:别梦中隐约来到了谢家,徘徊在小回廊栏杆底下。只有天上春月最是多情,还为离人照着庭院落花。

扩展资料:

展开浩如烟海的诗卷,咏月诗词俯拾皆是,更不乏名篇佳作:或描绘其绰约妩媚的姿影,或抒发相思和离别之情,或感伤身世和流离之苦,或倾诉旷达潇洒之胸襟,或寄托济世报国之壮志,或是借以抒发对宇宙、社会人生的思考。

4.圆月思乡的诗句

中秋》 (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水调歌头》 (宋)苏东坡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太常引》 (宋)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 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

人道是清光更多。 台湾民谣: 《中秋旅思》 孤影看分雁,千金念弊貂;故乡秋忆月,异国夜惊潮。

手未攀丹桂,以犹卷缘蕉;登楼悲作赋,西望海天遥。 《月夜思乡》 星稀月冷逸银河,万籁无声自啸歌; 何处关山家万里,夜来枨触客愁多。

《煎熬》 夜深沉,明月高挂天正中,寂无声;睡眼朦胧, 恍若梦中;生卧徘徊以不宁,故国家园萦脑中; 苦煎熬,归去成空,如焚王衷。 汉魏诗 1、古诗明月皎夜光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

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 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

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 2、古诗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3、怨歌行 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唐诗 1.李白: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2.李白: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3.李白: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4.刘方平:月夜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5.李商隐: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唐诗 6.杜甫: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7.张九龄: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8.李商隐:霜月 初闻征雁已无蝉, 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 月中霜里斗婵娟 9.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宋词 1.秋夜月 当初聚散。便唤作、无由再逢伊面。

近日来、不期而会重欢宴。向尊前、闲暇里,敛著眉儿长叹。

惹起旧愁无限。 2. 秋蕊香引 留不得。

光阴催促,奈芳兰歇,好花谢,惟顷刻。彩云易散琉璃脆,验前事端的。

风月夜,几处前踪旧迹。忍思忆。

这回望断,永作终天隔。向仙岛,归冥路,两无消息。

3. 宣清 残月朦胧,小宴阑珊,归来轻寒凛凛。背银〔钅工〕、孤馆乍眠,拥重衾、醉魄犹噤。

永漏频传,前欢已去,离愁一枕。暗寻思、旧追游,神京风物如锦。

念掷果朋侪,绝缨宴会,当时曾痛饮。命舞燕翩翻,歌珠贯串,向玳筵前,尽是神仙流品,至更阑、疏狂转甚。

更相将、凤帏鸳寝。玉钗乱横,任散尽高阳,这欢娱 4. 长相思(京妓) 画鼓喧街,兰灯满市,皎月初照严城。

清都绛阙夜景,风传银箭,露叆金茎。巷陌纵横。

过平康款辔,缓听歌声。凤烛荧荧。

那人家、未掩香屏。 向罗绮丛中,认得依稀旧日,雅态轻盈。

娇波艳冶,巧笑依然,有意相迎。墙头马上,漫迟留、难写深诚。

又岂知、名宦拘检,年来减尽风情。 宋词 5. 望汉月 明月明月明月。

争奈乍圆还缺。恰如年少洞房人,暂欢会、依前离别。

小楼凭槛处,正是去年时节。千里清光又依旧,奈夜永、厌厌人绝。

6.鹧鸪天 吹破残烟入夜风。一轩明月上帘栊。

因惊路远人还远,纵得心同寝未同。 情脉脉,意忡忡。

碧云归去认无踪。只应曾向前生里,爱把鸳鸯两处笼。

7. 十二时(秋夜) 晚晴初,淡烟笼月,风透蟾光如洗。觉翠帐、凉生秋思。

渐入微寒天气。败叶敲窗,西风满院,睡不成还起。

更漏咽、滴破忧心,万感并生,都在离人愁耳。 天怎知、当时一句,做得十分萦系。

夜永有时,分明枕上,觑著孜孜地。烛暗时酒醒,元来又是梦里。

睡觉来、披衣独坐,万种无□。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