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教育孩子”的诗句有哪些1、唐·孟郊《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唐·颜真卿《劝学诗》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3、唐·无名氏《金缕衣》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4、唐·郭茂倩《长歌行 》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5、南宋·朱熹《劝学》 少年易老学难成, 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 阶前梧叶已秋声。 2.关于“教育孩子”的诗句有哪些1,送莫甥兼诸昆弟从韩司马入西军(节选)【唐】孟浩然 饰装辞故里,谋策赴边庭。 壮志吞鸿鹄,遥心伴。所从文且武,不战自应宁。 2,五更读书示子(节选)【宋】陆游吾儿虽憨素业存,颇能伴翁饱菜根。万钟一品不足论,时来出手苏元元。 3,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节选)【清】林则徐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4,责子(节选)【东晋】陶渊明虽有五男儿,总不爱文术。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 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5,符读书城南(节选)【唐】韩愈木之就规矩,在梓匠轮舆。 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 6,题弟侄书堂【唐】杜荀鹤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堕寸功。 1,<释义>孟浩然的外甥即将投笔从戎,看着外甥等人马上就要出发,诗人写下了这首诗以寄托自己的期望,教导他们胸怀大志,在战场上团结战友、英勇杀敌、不怕牺牲、为国效力,并2,<释义>陆游在这首诗作中,教育自己的儿子们,读书不是为了高官厚禄,而是为了解除百姓疾苦、为国为民效力。3,<释义>这首教子诗,是林则徐因禁烟而被革职,将要离家去新疆伊犁充军时所作。 4,<释义>诗人用通俗的语言、幽默的笔调对五个儿子进行批评,严肃而又慈爱地指出他们的缺点,希望他们勤奋学习,不要懒惰贪玩。5,<释义>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在长安城南别墅读书的儿子韩符的。 既指出读书之重要,又指出勤读之可贵。6,<释义>诗人要求弟侄在青少年时要抓紧时间读书,为终身的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切不可面对宝贵的光阴,有一分一秒的蹉跎和懈怠。 诗的最后两句,为后人广泛引用,成为千古名句。其他诗句:1,示儿(节选)【清】庄德芬范相未遇时,帐中盈烟迹。 贵盛相门儿,贫贱无家客。青云与泥涂,勤苦同一辙。 志学抱坚心,岂为境所易。<释义>在这首诗中,诗人告诫儿子,历史上的贤相如范仲淹等,都是与他们少年时借光读书、帐中勤学分不开的。 对于每个人而言,无论贵贱尊卑,勤苦学习都是一样需要的。一个立志上进的人,应该抱定决心、勤攻苦读,不为客观环境所阻。 2,闲坐看书贻诸少年(节选)【唐】白居易劝君少干名,名为锢身锁。劝君少求利,利为焚身火。 <释义>白居易在诗中劝导年轻人“少干名”“少求利”,并把“名”“利”比作“锢身锁”“焚身火”,教育他们廉洁做人,不要成为追名逐利之徒,这不仅在当时有其进步意义,即使在今天对我们而言也有一定的警示作用。3,送次公子之官安仁监税【宋】杨万里汝仕今差晚,家庭莫恨离。 学须官事了,廉忌世人知。争进非身福,临民只母慈。 关征岂得已,垄断欲何为?<释义>杨万里的次子将去安仁这个地方做“监税”官,为此他特意写了这首诗,诗人用精练、概括的语言,教育儿子为官要做到几点:不要留念和牵挂家庭、要专心一意为国家办事,要注意学习、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和才干,要清廉奉公、不追求虚名、不谋取私利,要安守本分、不争权夺利,要爱惜民众、不能暴虐,不巧立名目征税、搜刮百姓。4,望耆儿二首【明】汤显祖,雨过杏花寒食节,秣陵春色也依然。 闲游不是儿家业,大好归来学种田。<释义>在这首诗中,诗人郑重地告诫远在异乡为仕途而奔走的孩子,不能游手好闲虚度时光,要及早返回故乡,参加生产劳动。 3.教育孩子的诗句志当存高远。”(诸葛亮) “志不强者智不达。”(墨翟) “谚云:世界无难事,只畏有心人。有心之人,即立志之坚者也,志坚则不畏事之不成。”(**) “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我确信这也是一个真理。”(高尔基) “立志、工作、成功是人类活动的三大要素。立志是事业的大门,工作是登堂入室的旅程,这旅程的尽头就有成功在等着,来庆祝你的努力结果……”(巴斯德) “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抛弃他。”(莎士比亚) “光景不待人,须叟发成丝。”(李白) “最浪费不起的是时间。”(丁肇中) “我以为世间最可宝贵的就是‘今’,最易丧失的也是‘今’。因为它最容易丧失,所以更觉得它宝贵。”(李大钊)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真正美丽的人是不多施脂粉,不乱穿衣服的。”(老舍) “朴素是美的必要条件。”(列夫·托尔斯泰) “真正的美,是美在它本身能显出奕奕的神采,爱好时髦是一种不良的风尚,因为她的容貌是不因她爱好时髦而改变的……”(卢梭) “人的美并不等于外貌、衣服和发式,而在他的心。要是人没有内心的美,我们常常会厌恶他漂亮的外表。”(奥斯特洛夫斯基)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人世间最美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严正的朋友。”(爱因斯坦)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即使一个人天分再高,如果他不艰苦操劳,他不仅不会做出伟大的事业,就是平凡的成绩也不可能做到。”(柴可夫斯基)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4.“教育孩子”的诗有哪些“教育孩子”的诗有: 1. 是以学道者,要先安其身。 坐欲安如山,行若畏动尘。 目不妄动视,口不妄谈论。 俨然望而畏,曝慢不得亲。 淡然虚而一,志虑则不分。 眼见口即诵,耳识且自闻。——宋·郑侠《教子孙读书*节选》 【释义】诗人在这首诗中,系统地讲述了一系列的读书方法:一要做到“身定”,要能耐心地坐下来;二要“神凝”,要聚精会神,不可心猿意马;三要“眼见”,一字一句老老实实看,不东张西望;四要“口诵”,边看边读加深印象;五要“耳闻”,就是要细心地听自己诵读,纠正阅读错误;六要“默省”,即要注重思考、熟记。 2.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堕寸功。——唐·杜荀鹤《题弟侄书堂》 【释义】诗人要求弟侄在青少年时要抓紧时间读书,为终身的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切不可面对宝贵的光阴,有一分一秒的蹉跎和懈怠。诗的最后两句,为后人广泛引用,成为千古名句。 3. 近村远村鸡续鸣,大星已高天未明。 床头瓦檠灯煜爚,老夫冻坐书纵横。 暮年於书更多味,眼底明明见莘渭。 但令病骨尚枝梧,半盏残膏未为费。 吾儿虽戆素业存,颇能伴翁饱菜根。 万锺一品不足论,时来出手苏元元。——宋·陆游《五更读书示子》 【释义】作者在这首诗作中,教育自己的儿子们,读书不是为了高官厚禄,而是为了解除百姓疾苦、为国为民效力。 4. 虽有五男儿,总不爱文术。 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 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东晋·陶渊明《责子*节选》 【释义】诗人用通俗的语言、幽默的笔调对五个儿子进行批评,严肃而又慈爱地指出他们的缺点,希望他们勤奋学习,不要懒惰贪玩。 5.木之就规矩,在梓匠轮舆。 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 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唐·韩愈《符读书城南*节选》 【释义】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在长安城南别墅读书的儿子韩符的。既指出读书之重要,又指出勤读之可贵。 6. 汝仕今差晚,家庭莫恨离。 学须官事了,廉忌世人知。 争进非身福,临民只母慈。 关征岂得已,垄断欲何为?——宋·杨万里《送次公子之官安仁监税》 【释义】杨万里的次子将去安仁这个地方做“监税”官,为此他特意写了这首诗,诗人用精练、概括的语言,教育儿子为官要做到几点:不要留念和牵挂家庭、要专心一意为国家办事,要注意学习、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和才干,要清廉奉公、不追求虚名、不谋取私利,要安守本分、不争权夺利,要爱惜民众、不能暴虐,不巧立名目征税、搜刮百姓。 5.本人急需关于教育的古诗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2.学非探其花,要自拨其根------唐.杜牧> 3.十年磨一剑------唐.贾岛> 4.不是虚心岂得贤------宋.王安石> 5.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唐.杜荀鹤 6.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宋.陆游> 7.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 8.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 9.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民歌> 10.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晋.傅玄> 11.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晋.陶渊明> 12.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唐.孟郊> 1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宋.岳飞> 14.逢事独为贵,历代非无才------唐.陈子昂> 15.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备,妾原老君家------宋.戴复古> 16.南山栋梁益稀少,爱材养育谁复议------唐.柳宗元> 17.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唐.白居易> 18.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宋.黄庭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