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六年级上册古诗词默写题库

1.六年级古诗复习,把所有的古诗分类,便于复习,1

【一年级上册】 画 唐朝•王维 静夜思 李白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一年级下册】 春晓 唐•孟浩然 村居清•高鼎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所见 清•袁枚 小池 宋•杨万里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背诵或默写情况 家长签名: 【二年级上册】 赠刘景文 宋 苏轼 山行 唐 杜牧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回乡偶书 唐 贺知章 赠汪伦 唐 李白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二年级下册】 草 唐•白居易 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望庐山瀑布 唐 李白 绝句 唐 杜甫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背诵或默写情况家长签名: 【三年级上册】 夜书所见 宋 叶绍翁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 苏轼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三年级下册】 咏柳 唐•贺知章 春日 宋•朱熹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乞巧 林杰 嫦娥 李商隐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背诵或默写情况 家长签名: 【四年级上册】 题西林壁 宋 苏轼 游山西村 宋 陆游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李白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四年级下册】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望洞庭 唐 刘禹锡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忆江南 唐 白居易 渔歌子 唐•张志和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2.六年级古诗复习题全部答案

1.唐代韦庄《金陵图》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2.唐代杜牧《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3.李白《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灭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至今只有鹧鸪飞4.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5.元张养浩的小令《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6.岘山怀古(李白) 访古登岘首,凭高眺襄中。

天清远峰出,水落寒沙空。弄珠见游女,醉酒怀山公。

感叹发秋兴,长松鸣夜风。7.月夜金陵怀古(李白) 苍苍金陵月,空悬帝王州。

天文列宿在,霸业大江流。绿水绝驰道,青松摧古丘。

台倾鳷鹊观,宫没凤凰楼。别殿悲清暑,芳园罢乐游。

一闻歌玉树,萧瑟后庭秋。8.金陵怀古(刘禹锡) 潮满冶城渚,日斜征虏亭。

蔡洲新草绿,幕府旧烟青。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9.台城怀古(刘禹锡) 清江悠悠王气沉,六朝遗事何处寻。

宫墙隐嶙围野泽,鹳鶂夜鸣秋色深。10.游溧阳北湖亭望瓦屋山怀古赠同旅(李白) 朝登北湖亭,遥望瓦屋山。

天清白露下,始觉秋风还。游子托主人,仰观眉睫间。

目色送飞鸿,邈然不可攀。长吁相劝勉,何事来吴关。

闻有贞义女,振穷溧水湾。清光了在眼,白日如披颜。

高坟五六墩,崒兀栖猛虎。遗迹翳九泉,芳名动千古。

子胥昔乞食,此女倾壶浆。运开展宿愤,入楚鞭平王。

凛冽天地间,闻名若怀霜。壮夫或未达,十步九太行。

与君拂衣去,万里同翱翔。11.舜庙怀古 (陆游)云断苍梧竟不归,江边古庙锁朱扉。

山川不为兴亡改,风月应怜感慨非。孤枕有时莺唤梦,斜风无赖客添衣。

千年回首消磨尽,输与渔舟送落晖。1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13.西塞山怀古(刘禹锡)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14.公安县怀古(杜甫) 野旷吕蒙营,江深刘备城。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

洒落君臣契,飞腾战伐名。维舟倚前浦,长啸一含情。

15.江南怀古(杜牧) 车书混一业无穷,井邑山川今古同。戊辰年向金陵过,惆怅闲吟忆庾公。

16.汴河怀古(杜牧) 锦缆龙舟隋炀帝,平台复道汉梁王。游人闲起前朝念,《折柳》孤吟断杀肠。

17.金谷怀古(杜牧) 凄凉遗迹洛川东,浮世荣枯万古同。桃李香消金谷在,绮罗魂断玉楼空。

往年人事伤心外,今日风光属梦中。徒想夜泉流客恨,夜泉流恨恨无穷。

18.登鹿门山怀古(孟浩然) 清晓因兴来,乘流越江岘。沙禽近初识,浦树遥莫辨。

渐到鹿门山,山明翠微浅。岩潭多屈曲,舟楫屡回转。

昔闻庞德公,采药遂不返。金涧养芝术,石床卧苔藓。

纷吾感耆旧,结缆事攀践。隐迹今尚存,高风邈已远。

白云何时去,丹桂空偃蹇。探讨意未穷,回艇夕阳晚。

19.白帝城怀古(陈子昂) 日落沧江晚。停桡问土风。

城临巴子国。台没汉王宫。

荒服仍周甸。深山尚禹功。

岩悬青壁断。地险碧流通。

古木一作树生云际。孤帆出雾中。

川途去无限。客思坐何穷。

20.岘山怀古(陈子昂) 秣马临荒甸。登高览旧都。

犹悲坠泪碣。尚想卧龙图。

城邑遥分楚。山川半入吴。

丘陵徒自出。贤圣几凋枯。

野树苍烟断。津楼晚气孤。

谁知万里客。怀古正踌蹰。

21.冀城北原作(白居易) 野色何莽苍,秋声亦萧疏。风吹黄埃起,落日驱征车。

何代此开国,封疆百里余?古今不相待,朝市无常居。昔人城邑中,今变为丘墟。

昔人墓田中,今化为里闾。废兴相催迫,日月互居诸。

世变无遗风,焉能知其初?行人千载后,怀古空踌躇。22.经溱洧(白居易) 落日驻行骑,沉吟怀古情。

郑风变已尽,溱洧至今清。不见士与女,亦无芍药名。

23.张九龄·商洛山行怀古 园绮值秦末,嘉遁此山阿。陈迹向千古,荒途始一过。

硕人久沦谢,乔木自森罗。故事昔尝览,遗风今岂讹。

泌泉空活活,樵臾独皤皤。是处清晖满,从中幽兴多。

长怀赤松意,复忆紫芝歌。避世辞轩冕,逢时解薜萝。

盛明今在运,吾道竟如何。24.元稹·卢十九子蒙吟卢七员外洛川怀古六韵 闻道卢明府,闲行咏洛神。

浪圆疑靥笑,波斗忆眉颦。蹀躞桥头马,空蒙水上尘。

草芽犹犯雪,冰岸欲消春。寓目终无限,通辞未有因。

子蒙将此曲,吟似独眠人。

3.六年级古诗及名言警句练习题

原发布者:weng888

六年级古诗及名言警句练习题一、把诗句补充完整。1.___________________,沙暖睡鸳鸯。2.___________________,燕山月似钩。3._____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4.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5.野火烧不尽,__________。6.谁言寸草心,__________。7.青山遮不住,__________。8.欲穷千里目,__________。9.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10.鸡声茅店月,_____________________。11.百川东到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13.东边日出西边雨,_________。14._________,飞入寻常百姓家。15.九曲黄河万里沙,_________。16.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17.天阶夜色凉如水,_________________。18.如今直上银河去,____________________。19.________,人间能有几回闻?20.欲把西湖比西子,__________________。21._________,只缘身在此山中。22.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__。23._______________,留取丹心照汗青。24._________________,西出阳关无故人。二、按要求写诗句。(1)描写儿童的有关诗句:

(2)歌颂情谊的有关诗句:

(3)蕴含哲理的有关诗句:

4.小学生六年级必背古诗200首

详情见/view/2951188.htm

1.江南 2.敇勒歌 3.咏鹅 4.风 5.咏柳 6.凉州词 7.登鹳雀楼 8.春晓 9.凉州词 10.出塞 11.芙蓉 12.鹿柴 13.送元二使安西 14.九月九日亿山东兄弟 15.静夜思 16.古朗月行(节选) 17.望庐山瀑布 18.赠汪伦 19.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0.早发白帝城 21.望天门山 22.别董大 23.绝句(之一) 24.绝句(之二) 25.春夜喜雨 26.江畔独步寻花 27.游子吟 28.江雪 29.寻隐者不遇 30.枫桥夜泊 31.渔歌子 32.塞下曲 33.望洞庭 34.浪淘沙 35.赋得古原草送别 36.池上 37.忆江南 38.悯农(之一) 39.悯农(之二) 40.山行 41.清明 42.江南春 43.乐游原 44.蜂 45.小儿垂钓 46.江上渔者 47.元日 48.泊船瓜洲 49.书湖阴先生壁 50.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51.饮湖上初晴后雨 52.惠崇《春江晓景》 53.题西林壁 54.夏日绝句 55.示儿 56.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57.四时田园杂兴(之一) 58.四时田园杂兴(之二) 59.小池 60.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61.春日 62.题临安邸 63.游园不值 64.乡村四月 65.村居 66.墨梅 67.石灰吟 68.竹石 69.所见 70.己亥杂诗 选背30首 71.大风歌 72.长歌行 73.七步诗 74.回乡偶书 75.从军行 76.独坐敬亭山 77.秋浦歌 78.月下独酌(其一) 79.竹里馆 80.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81.赠花卿 82.江南逢李龟年 83.宿建德江 84.商山早行 85.竹枝词 86.乌衣巷 87.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88.寒食 89.秋夕 90.赠别(其一) 91.望月怀远 92.登幽州台歌 93.劝学 94.梅花 95.朝天子·咏喇叭 96.无题 97.一望二三里 98.暮江吟 99.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00.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5.六年级语文古诗词测试卷是什么

六年级语文古诗词考试试卷 一 补全诗句 (14)1 接天莲叶无穷碧 _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淡妆浓抹总相宜。

3 有花堪折只须折,________4 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5 _____________,千金散尽还复来。6 两情若是长久时,________7 衣带渐宽终不悔,______________二 选择(12)1 《江畔独步寻花》的作者是( )(1)孟郊 (2)高适 (3)杜甫2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中的“桃”和“符”指的是( )(1) 桃树 (2)鞭炮 (3) 对联3 ( )是宋朝女词人,( )是她的作品。

(1)温庭筠 (2)杜秋娘 (3) 李清照(4)《商山早行》 (5)《金缕衣》 (6)《一剪梅》4 表示相隔千里却心心相知,好似就在身边的诗句是( )(1)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2)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3)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5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的“姑苏”指的是( )(1)苏州 (2)杭州三 学以致用(15)1.遇到困难时我冥思苦想,终于找到了解决的办法,我高兴地说:“___________”2.我们常常用__________来形容不怕困难而执著的人。

3.遇到不顺心的事,我对自己说________。这样安慰自己,心情会好很多。

4.当我处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时,就会想起________________这 句诗。5.当我有了一点成绩时,妈妈常说___________以此告诉我: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

四 、古诗文中“游”名胜(11)(1)___瓜洲一水间,___只隔数重山。(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 ___无故人。

(3)朝辞____彩去间,千里____一日还。(4)即从____穿___,便下____向____。

(5)故人西辞_____,烟花三月下_____。(6)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_______。

五、默写描写风霜雨雪的古诗各一句,并注明作者和题目(16)风:________________诗人:_____题目_____霜:________________诗人:_____题目_____雨:________________诗人:_____题目_____雪:________________诗人:_____题目_____六、按要求默写古诗(5+15)1.一首描写儿童玩耍的诗2.写三国人物周瑜的词。七、人们常用“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来赞美黄河的雄伟气势。

你能借用古人的诗句来赞美下面的事物吗?6分(1)柳树: (2)小草: (3)春雨: (4)梅花: (5)黄鹂: (6)庐山: 八、选择题(在括号内填写上序号)7分⒈《江畔独步寻花》的作者是( )。〔①孟郊 ②高适 ③白居易 ④杜甫〕⒉《塞下曲》的作者是( ) 〔 ①刘禹锡 ②卢纶 ③张志和 ④柳宗元 〕⒊“姑苏城外寒山寺”中“姑苏”是指( )。

〔 ①杭州 ②苏州 ③扬州 〕⒋《山行》描绘了( )的景色。 〔 ①春季 ②夏季 ③秋季 ④冬季 〕5.于谦是( )诗人。

〔 ①唐朝 ②宋朝 ③清朝 ④明代 〕6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出自( )。〔 ①李白的《静夜思》 ②李白的《望庐瀑布》 ③李白的《赠汪伦》〕7“停车坐爱枫林晚”中的“坐”的意思是( )。

〔 ①乘、搭 ②同“座”③因为 〕九、按古诗内容填空。6分⒈在《登鹳鹤楼》《江上渔者》《望庐山瀑布》《绝句》《塞下曲》这五首诗中,描写劳动人民的艰苦生活,反映作者对劳动人民同情的诗句是 , 。

常用来说明“站得高,看得远”的诗句是 , 。运用夸张手法描写的诗句是 , 。

形容“箭法高超”的诗句是 , 。2、“时值清明,客居外地的人难免生出思乡之情,绵绵的春雨,更惹起行旅之人的愁绪”相对应的诗句是 , 。

它出自 代诗人 的《 》。

6.小学六年级语文试题 古诗

1、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见长江滚滚来。 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

2、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4、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5、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6、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7、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8、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9、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10、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1、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2、过雨荷花满院香,沈李浮瓜冰雪凉

3、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4、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

5、零落成泥碾作尘,唯有香如故。

6、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7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8、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9、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10、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1、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

12、劝君更尽酒一杯,西出阳关无故人。

13、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何人不识君。

14、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15、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16、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17、白马华山君,相逢平原里。

18、日照庐山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19、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

20、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7.根据画面默写杜甫的诗篇【(小学语文六年级古诗词练习卷)(人教版

内容 望天门山 体裁:七言绝句 作者:李白 朝代:唐代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格律 ○平声●仄声⊙可平可仄△平韵▲仄韵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 [编辑本段]注词释义 天门山:在今安徽当涂西南长江两岸,东名博望山,西名梁山。

两山夹江而立,形似天门,故得名。 楚江:流经湖北宜昌县至安徽芜湖一带的长江。

因该地古时属于楚国,所以诗人把流经这里的长江叫做楚江。 回:转变方向。

两岸青山:指博望山和梁山。 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好像来自天边。

[编辑本段]译文 第一种: 天门山从中间断开,给楚江让出奔泻的通道,碧绿的江水,滚滚东流到这里,可是又旋转向北流去。两岸青山相对峙,双峰耸立,在那天水相接之处,一片白帆沐浴着灿烂的阳光,从天边飘来。

第二种: 天门山被长江从中断开,分为两座山,碧绿的江水向东流到这儿突然转了个弯儿,向北流去。两岸的青山相互对峙,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

[编辑本段]赏析 此诗为开元十三年(725)作者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所作。 第一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着重写出浩荡东流的楚江冲破天门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

它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由于楚江怒涛的冲击,才撞开了“天门”,使它中断而成为东西两山。

这和作者在《西岳云台歌》中所描绘的情景颇为相似:“巨灵(河神)咆哮擘两山(指河西的华山与河东的首阳山),洪波喷流射东海。”不过前者隐后者显而已。

在作者笔下,楚江仿佛成了有巨大生命力的事物,显示出冲决一切阻碍的神奇力量,而天门山也似乎默默地为它让出了一条通道。 第二句“碧水东流至此回”,又反过来着重写夹江对峙的天门山对汹涌奔腾的楚江的约束力和反作用。

由于两山夹峙,浩阔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如果说上一句是借山势写出水的汹涌,那么这一句则是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

有的本子“至此回”作“直北回”,解者以为指东流的长江在这一带回转向北。这也许称得上对长江流向的精细说明,但不是诗,更不能显现天门奇险的气势。

试比较《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

“盘涡毂转”也就是“碧水东流至此回”,同样是描绘万里江河受到峥嵘奇险的山峰阻遏时出现的情景。绝句尚简省含蓄,所以不象七古那样写得淋漓尽致。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两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上句写望中所见天门两山的雄姿,下句则点醒“望”的立脚点和表现诗人的淋漓兴会。诗人并不是站在岸上的某一个地方遥望天门山,他“望”的立脚点便是从“日边来”的“一片孤帆”。

读这首诗的人大都赞赏“两岸青山相对出”的“出”字,因为它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但却很少去考虑诗人何以有“相对出”的感受。如果是站在岸上某个固定的立脚点“望天门山”,那大概只会产生“两岸青山相对立”的静态感。

反之,舟行江上,顺流而下,望着远处的天门两山扑进眼帘,显现出愈来愈清晰的身姿时,“两岸青山相对出”的感受就非常突出了。“出”字不但逼真地表现了在舟行过程中“望天门山”时天门山特有的姿态,而且寓含了舟中人的新鲜喜悦之感。

夹江对峙的天门山,似乎正迎面向自己走来,表示它对江上来客的欢迎。 青山既然对远客如此有情,则远客自当更加兴会淋漓。

“孤帆一片日边来”,正传神地描绘出孤帆乘风破浪,越来越靠近天门山的情景,和诗人欣睹名山胜景、目接神驰的情状。它似乎包含着这样的潜台词:雄伟险要的天门山呵,我这乘一片孤帆的远方来客,今天终于看见了你。

由于末句在叙事中饱含诗人的激情,这首诗便在描绘出天门山雄伟景色的同时突出了诗人的自我形象。 [编辑本段]作者小传 李白(701-762),字太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被世人称为诗仙.他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他的诗对后人有深远的影响。

李白 (701—762年),汉族,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身长七尺有余约(1.83米)生于安西都护府碎叶城,幼年迁居四川绵川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风豪放飘逸洒脱,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

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大李杜”,又称为“诗仙”。 李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隋朝末年,迁徙到中亚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李白即诞生于此。

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五岁时,其家迁入绵州彰明县(今四川江油)。

二十岁时只身出川,开始了广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他到处游历,希望结交朋友,干谒社会名流,从而得到引荐,一举登上高位,去实现政治理想和抱负。

可是,十年漫游,却一事无成。他又继续北上太原、长安,东到。

8.六年级古诗复习题答案速度昂

1.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北风行》 :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3.赞美黄河雄伟气势的诗《浪淘沙》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赞美庐山瀑布的诗《望庐山瀑布》 唐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赞美柳树的诗 贺知章《咏柳 》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赞美小草的诗 《草》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赞美春雨的诗《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4.、《墨梅》、《竹石》、《石灰吟》三首古诗的共同特点是,看起来写的是物,实际上是在 言志,其中“梅”具有素净雅洁的特点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5.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6.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7.游子吟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8.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9.:《静夜思》中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泊船瓜州》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0.曹植《七步诗》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11.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反映了诗人炽热、深沉的爱国真情。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2.李杜 诗仙 诗圣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忽闻胜利消息之后的惊喜之情。万斛泉源,出自胸臆,奔涌直泻 《 望岳》和《 游龙门奉先寺》。

13. 赠汪伦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

赠别何邕 生死论交地,何由见一人?

送元二使安西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别董大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芙蓉楼送辛渐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