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赞美洛河古诗句《卧疾》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闲官卧疾绝经过,居处萧条近洛河。 水北水南秋月夜,管弦声少杵声多。 《和东川杨慕巢尚书府中独坐,感戚在怀,见寄》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我是知君者,君今意若何。穷通时不定,苦乐事相和。 东蜀欢殊渥,西江叹逝波。只缘荣贵极,翻使感伤多。 行断风惊雁,年侵日下坡。 [慕巢及杨九、杨十前年来,兄弟三人,各在一处。] 片心休惨戚,双鬓已蹉跎。 紫绶黄金印,青幢白玉珂。老将荣补贴,愁用道销磨。 外府饶杯酒,中堂有绮罗。应须引满饮,何不放狂歌。 锦水通巴峡,香山对洛河。将军驰铁马,少傅步铜驼。 深契怜松竹,高情忆薜萝。悬车年甚远,未敢故相过。 2.赞美漯河的诗句有哪些《漯河赞》 沙澧汇一处,漯河由此出; 中原灵秀地,人文底蕴足; 仓颉造汉字,许慎著名书; 宫商角徵羽,骨笛出贾湖; 商桥立水上,风雨经千古; 魏汉受禅台,耳边鸣金鼓; 抗战受降亭,见证胜倭奴; 城美城半水,景色引人目; 河面映杨柳,蜂蝶花间舞; 水陆占地利,双手迎五湖! 《说漯河》 许树人 平野难兼沙澧水, 依堤开建桂林河; 楼亭桥舫皆如画, 风雨千年精彩罗。 1.漯河,是沙河和澧河交汇的地方,小舟傍水,绿柳沿堤,颇似南方水乡……有一篇《漯河赋》这样赞美它—— 2.漯河,因水得名,依水而兴。古来商埠之地,今日食品名城,居中原之中,四方辐凑;融南北之萃,物阜民丰。 3.沙澧二河,汇于此地,蜿蜒东走,入淮河,通江达海; 4.水旱码头,显于当年,商贾云集,曾几度,繁华风流。 5.漯河历史悠久,古迹星罗。贾湖遗址,蜚声中外, 6.出七音骨笛,启华夏文明之先河; 隋朝商桥,屹立千年,驮古今沧桑,为中华拱桥之典范。 7/汉魏更替之碑,史称三绝: 8.春秋楚王之台,名日章化。 9.汉初樊哙,以建国之功,封侯舞阳: 10.中兴刘秀,率郾城之士,突围定陵。 11.孔子思归之处,风雪飘舞;许慎安眠之冢,芳草青青。 12.清波涟涟,有狄青饮马之湖; 13.北风呼啸,慰杨公再兴忠魂。 14.商桥鏊战,郾城大捷。 15.此可谓藏龙卧虎之地,兵家必争之城。 3.赞美漯河的诗句《漯河赞》沙澧汇一处,漯河由此出;中原灵秀地,人文底蕴足;仓颉造汉字,许慎著名书;宫商角徵羽,骨笛出贾湖;商桥立水上,风雨经千古;魏汉受禅台,耳边鸣金鼓;抗战受降亭,见证胜倭奴;城美城半水,景色引人目;河面映杨柳,蜂蝶花间舞;水陆占地利,双手迎五湖!《说漯河》许树人平野难兼沙澧水,依堤开建桂林河;楼亭桥舫皆如画,风雨千年精彩罗。 1.漯河,是沙河和澧河交汇的地方,小舟傍水,绿柳沿堤,颇似南方水乡……有一篇《漯河赋》这样赞美它——2.漯河,因水得名,依水而兴。古来商埠之地,今日食品名城,居中原之中,四方辐凑;融南北之萃,物阜民丰。 3.沙澧二河,汇于此地,蜿蜒东走,入淮河,通江达海;4.水旱码头,显于当年,商贾云集,曾几度,繁华风流。5.漯河历史悠久,古迹星罗。 贾湖遗址,蜚声中外,6.出七音骨笛,启华夏文明之先河;隋朝商桥,屹立千年,驮古今沧桑,为中华拱桥之典范。7/汉魏更替之碑,史称三绝:8.春秋楚王之台,名日章化。 9.汉初樊哙,以建国之功,封侯舞阳:10.中兴刘秀,率郾城之士,突围定陵。11.孔子思归之处,风雪飘舞;许慎安眠之冢,芳草青青。 12.清波涟涟,有狄青饮马之湖;13.北风呼啸,慰杨公再兴忠魂。14.商桥鏊战,郾城大捷。 15.此可谓藏龙卧虎之地,兵家必争之城。 4.关于洛河的古风句子用我三生烟火,换你一世迷离。 我自是年少,韶华倾负。 长街长,烟花繁,你挑灯回看;短亭短,红尘辗,我把萧再叹。 终是谁使弦断,花落肩头,恍惚迷离 多少红颜悴,多少相思碎,唯留血染墨香哭乱冢。 苍茫大地一剑尽挽破,何处繁华笙歌落。 斜倚云端千壶掩寂寞,纵使他人空笑我。 任他凡事清浊,为你一笑间轮回甘堕。 谁将烟焚散,散了纵横的牵绊。 听弦断,断那三千痴缠。 坠花湮,湮没一朝风涟。花若怜,落在谁的指尖。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相忘谁先忘,倾国是故国。 泠泠不肯弹,蹁跹影惊鸿。 昔有朝歌夜弦之高楼,上有倾城倾国之舞袖。 待浮花浪蕊俱尽,伴君幽独。 一朝春去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静水流深,沧笙踏歌;三生阴晴圆缺,一朝悲欢离合。 灯火星星,人声杳杳,歌不尽乱世烽火。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回得了过去,回不了当初。 夜蔽月,人迹踪绝,说不出如斯寂寞。 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 天不老,情难绝。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蝴蝶很美,终究蝴蝶飞不过沧海。 终于为那一身江南烟雨覆了天下,容华谢后,不过一场,山河永寂。 风华是一指流砂,苍老是一段年华。 几段唏嘘几世悲欢 可笑我命由我不由天。 经流年 梦回曲水边 看烟花绽出月圆。 雾散,梦醒,我终于看见真实,那是千帆过尽的沉寂。 生生的两端,我们彼此站成了岸 。 缘聚缘散缘如水,背负万丈尘寰,只为一句,等待下一次相逢。 既不回头,何必不忘。 既然无缘,何须誓言。总在不经意的年生。 回首彼岸。纵然发现光景绵长。 有一种隐忍其实是蕴藏着的一种力量,有一种静默其实是惊天的告白。 只缘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朝与暮。 举杯独醉,饮罢飞雪,茫然又一年岁。 转身,一缕冷香远,逝雪深,笑意浅。 来世你渡我,可愿?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追寻。一曲一场叹,一生为一人。 尘缘从来都如水,罕须泪,何尽一生情?莫多情,情伤己。谁应了谁的劫谁又变成了谁的执念。 你若撒野 今生我把酒奉陪。 人生若只如初见 当时只道是寻常。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盛宴之后,泪流满面。 终于为那一身江南烟雨覆了天下,容华谢后,不过一场,山河永寂。千秋功名,一世葬你,玲珑社稷,可笑却无君王命。 凤凰台上凤凰游,负约而去,一夜苦等,从此江南江北,万里哀哭。嗟叹红颜泪、英雄殁,人世苦多。 山河永寂、怎堪欢颜。风华是一指流砂,苍老是一段年华。 夜雨染成天水碧。有些人不需要姿态,也能成就一场惊鸿。 你要记得,紫檀未灭,我亦未去。谁在岁月里长长叹息。 汉霄苍茫,牵住繁华哀伤,弯眉间,命中注定,成为过往。红尘初妆,山河无疆。 最初的面庞,碾碎梦魇无常,命格无双。江南风骨,天水成碧,天教心愿与身违。 山河拱手,为君一笑。如是颠簸生世亦无悔。 荏苒岁月覆盖的过往,白驹过隙,匆匆的铸成一抹哀伤。那被岁月覆盖的花开,一切白驹过隙成为空白。 褪尽风华,我依然在彼岸守护你。那些繁华哀伤终成过往,请不要失望,平凡是为了最美的荡气回肠。 你的路途,从此不见我的苍老。 长歌当哭,为那些无法兑现的诺言,为生命中最深的爱恋,终散作云烟。 随你走在天际,看繁花满地。我自是年少,韶华倾负。 你要记得,那年那月,垂柳紫陌洛城东。苍茫大地一剑尽挽破,何处繁华笙歌落。 寄君一曲,不问曲终人聚散。谁将烟焚散,散了纵横的牵绊;听弦断,断那三千痴缠。 清风湿润,茶烟轻扬。 重温旧梦,故人已去。 染火枫林,琼壶歌月,长歌倚楼。岁岁年年,花前月下,一尊芳酒。 水落红莲,唯闻玉磬,但此情依旧。 玉竹曾记凤凰游,人不见,水空流。 他微笑着,在岁月的流失中毁掉自己。 还能不动声色饮茶,踏碎这一场,盛世烟花。 红尘嚣 浮华一世转瞬空。我不是我 你转身一走苏州里的不是我 。 几段唏嘘几世悲欢 可笑我命由我不由天。经流年 梦回曲水边 看烟花绽出月圆。 人生在世,恍若白驹过膝,忽然而已。然,我长活一世,却能记住你说的每一话。 雾散,梦醒,我终于看见真实,那是千帆过尽的沉寂。 纸张有些破旧,有些模糊。 可每一笔勾勒,每一抹痕迹,似乎都记载着跨越千年万载的思念。生生的两端,我们彼此站成了岸。 缘聚缘散缘如水,背负万丈尘寰,只为一句,等待下一次相逢。 握住苍老,禁锢了时空,一下子到了地老天荒 人永远看不破的镜花水月,不过我指间烟云 世间千年,如我一瞬。 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虚幻大千两茫茫,一邂逅,终难忘。 相逢主人留一笑,不相识,又何妨。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皇图霸业谈笑间,不胜人生一场醉。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看那天地日月,恒静无言;青山长河,世代绵延;就像在我心中,你从未离去,也从未改变。就这样吧,从此山水不相逢。 人天自两空,何相忘,何笑何惊人。既不回头,何必不忘。 既然无缘,何须誓言。 今日种种,似水无痕。 明夕何夕。 5.描写洛阳的古诗词1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2洛阳三月花如锦,多少功夫织得成。唐·刘克庄《莺梭》 3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唐·张籍《秋思》 4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5挂林风景异, 秋似洛阳春 。 唐·王绩《野望》 6花开花落二十日, 一城之人皆若狂 唐 白居易 7唯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 唐 刘禹锡 8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 唐 欧阳修 9当春天地争奢华, 洛阳园苑尤纷拏。 唐 韩愈 10香车倾一顾, 惊动洛阳尘。 唐·韩愈《李花二首》 11北邙山头少闲土, 尽是洛阳人旧墓。 唐 王建 12洛阳城里春光好, 洛阳才子他乡老。 唐 韦庄 13争得大裘长万丈, 与君都盖洛阳城。 白居易 14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朱敦儒(宋) 15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唐 杜甫 16洛阳春日最繁花,红绿荫中十万家。 宋 司马光 17何人不爱洛阳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清 刘灏 18曾为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唐 欧阳修 19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唐 武元衡 20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唐 李白 21直须看尽洛阳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唐 欧阳修 22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容颜十五余。 唐 王维 23金谷园中柳,春来似舞腰。 那堪好风景, 独上洛阳桥。 唐 李益 24郑国游人未及家,洛阳行子空叹息。 唐 李颀 25洛阳吹别风, 龙门起断烟。 唐 李贺 26俯视洛阳川, 茫茫走胡兵。 唐 李白 27柳絮飞时别洛阳,梅花发后在三湘。 唐 贾至 28今我不乐思洛阳,身欲奋飞病在床。 唐 杜甫 29寄语洛阳使, 为传边塞情。 唐 崔颢 30悠悠洛阳去, 此会在何年。 唐 陈子昂 31白玉谁家郎,回车渡天津。看花东陌上,惊动洛阳人。 唐 李白 32汉有洛阳子, 少年明是非。 宋 王安石 33洛阳城东西, 长作经时别。 昔去雪如花, 今来花似雪。 34洛阳名工见咨嗟, 一翦一刻作琵琶。 唐 吴均 35河中之水向东流, 洛阳女儿名莫愁。 晋 萧衍 36既乏琅邪政, 方憩洛阳社。 唐 谢珧 37悠悠远行归,经春涉长道。 幽冀桑始青,洛阳蚕欲老。 唐 崔颢 38洛阳三月梨花飞, 秦地行人春忆归。 唐 崔颢 39传闻合浦叶, 远向洛阳飞。 唐 江左 40洛阳谁不死? 戡死闻长安。 唐 白居易 41陶令门前四五树, 亚夫营里百千条。 何似东都正二月, 黄金枝映洛阳桥. 唐 白居易 42风起洛阳东, 香过洛阳西. 三国 曹邺 43洛阳之兴衰,天下治乱之喉也。 宋 李格非 44惶惶祖宗业, 永怀河洛间. 宋 陆游 45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周易》 46长安重游侠, 洛阳富财雄。 唐 卢照邻 47欲问古今兴废事, 请君只看洛阳城! 宋 司马光 48步登北邙阪,遥望洛阳山。 洛阳何寂寞,宫室尽烧焚。 三国魏 曹植 50崤函有帝皇之宅,河洛为王者之里。 晋 左思 《三都赋》 51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 汉 司马迁 52人间佳节惟寒食, 天下明园重洛阳。 宋 邵雍 53洛阳牡丹甲天下。 宋 54汉魏文章半洛阳。 汉魏 55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 三国魏 曹植 56生在苏杭,葬在北邙。 唐 57洛阳名园歌舞沉, 乱鸦啼破林几深。 宋 58追本溯源,根在河洛。 59终童山东之英妙,贾生洛阳之才子。 晋 潘岳 60朝来渡口逢京使,说道烟尘近洛阳。 唐 白居易 61洛阳访才子,江岑作流人。 唐 孟浩然 62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 洛中何郁郁,冠带自相索。《古诗十九首之三》 63洛阳三月飞胡沙,洛阳城中人怨嗟. 唐 李白 64华林满芳景,洛京遍阳春. 唐 李世民 65鼓吹威夷狄,旌轩溢洛阳. 唐 李隆基 66南渡洛阳津,西望十二楼。 明堂坐天子,月朔朝诸侯. 唐 王昌龄 67何如御京洛,流霰下天津. 唐 许敬宗 68三年一上计,万国趋河洛。唐 张九龄 69京洛皇居,芳禊春馀. 唐 崔智贤 70铭开武岩侧,图荐洛川中. 唐 武则天 71洛阳东风几时来,川波岸柳春全回。 唐 韩愈 72今到白氏诗句出,无人不咏洛阳秋。 唐 徐凝 73记得归诗章,花多属洛阳. 唐 白居易 74洛阳芳树映天津,灞岸垂杨窣地新. 唐 李隆基 75洛京千里近,离绪亦纷纷. 唐 武元衡 76行看洛阳陌,光景丽天中. 唐 张九龄 77东岳封回宴洛京,西墉通晚会公卿. 唐 苏颋 78缘忧武昌柳, 遂忆洛阳花。 唐 李商隐 79回首洛阳花石尽,烟渺黍离之地,更不复、新亭堕泪. 宋 文及翁 80人间何曾识姚魏,相公新移洛中裔。 宋 杨万里 81千娇百媚看不够,魂牵三月洛阳花。 唐 木兰花 82古来利与名,俱在洛阳城。 唐 于邺。 6.描写黄河的古诗词李隆基:《登蒲州逍遥楼》长榆息烽火,高柳静风尘。 卜征巡九洛,展豫出三秦。昔是潜龙地,今为上理辰。 时平乘道泰,聊赏遇年春。 黄河分地络,飞观接天津。 一览遗芳翰,千载肃如神。 钱镠:《句》须将一片地,付与有心人。 黄河信有澄清日,后代应难继此才。传语龙王并水府,钱塘借与筑钱城。 李白:《相和歌辞·公无渡河》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吼万里触龙门。波滔天,尧咨嗟,大禹理百川,儿啼不窥家。 杀湍湮洪水,九州始蚕麻。其害乃去。 茫然风沙,被发之叟狂而痴。清晨径流欲奚为,旁人不惜妻止之,公无渡河苦渡之。 虎可搏,河难凭,公果溺死流海湄,有长鲸白齿若雪山。公乎公乎,挂骨于其间,箜篌所悲竟不还。 温庭筠:《相和歌辞·公无渡河》黄河怒浪连天来,大响谹谹如殷雷。龙伯驱风不敢上,百川喷雪高崔嵬。 二十五弦何太哀,请公勿渡立裴回。下有狂蛟锯为尾,裂帆截棹磨霜齿。 神锥凿石塞神潭,白马[*][*]赤尘起。公乎跃马扬玉鞭,灭没高蹄日千里。 高适:《九曲词三首》许国从来彻庙堂,连年不为在疆场。将军天上封侯印,御史台上异姓王。 万骑争歌杨柳春,千场对舞绣骐驎。到处尽逢欢洽事,相看总是太平人。 铁骑横行铁岭头,西看逻逤取封侯。青海只今将饮马,黄河不用更防秋。 冯著:《行路难》男儿轗轲徒搔首,入市脱衣且沽酒。行路难,权门慎勿干,平人争路相摧残。 春秋四气更回换,人事何须再三叹。君不见雀为鸽,鹰为鸠,东海成田谷为岸。 负薪客,归去来。龟反顾,鹤裴回,黄河岸上起尘埃。 相逢未相识,何用强相猜。行路难,故山应不改,茅舍汉中在。 白酒杯中聊一歌,苍蝇苍蝇奈尔何。 李白:《乐府杂曲·鼓吹曲辞·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酤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王昌龄:《横吹曲辞·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白花垣上望京师,黄河水流无尽时。 穷秋旷野行人绝,马首东来知是谁。 李贺:《相和歌辞·日出行》白日下昆仑,发光如舒丝。 徒照葵藿心,不照游子悲。折折黄河曲,日从中央转。 旸谷耳曾闻,若木眼不见。奈何铄石,胡为销人。 羿弯弓属矢那不中,足令久不得奔,讵教晨光夕昏。 刘长卿:《相和歌辞·王昭君》自矜妖艳色,不顾丹青人。 那知粉缋能相负,却使容华翻误身。上马辞君嫁骄虏,玉颜对人啼不语。 北风雁急浮清秋,万里独见黄河流。纤腰不复汉宫宠,双蛾长向胡天愁。 琵琶弦中苦调多,萧萧羌笛声相和。可怜一曲传乐府,能使千秋伤绮罗。 王偃:《相和歌辞·明妃曲》北望单于日半斜,明君马上泣胡沙。一双泪滴黄河水,应得东流入汉家。 虞世南:《相和歌辞·从军行二首》涂山烽候惊,弭节度龙城。冀马楼兰将,燕犀上谷兵。 剑寒花不落,弓晓月逾明。凛凛严霜节,冰壮黄河绝。 蔽日卷征蓬,浮天散飞雪。全兵值月满,精骑乘胶折。 结发早驱驰,辛苦事旌麾。马冻重关冷,轮摧九折危。 独有西山将,年年属数奇。爟火发金微,连营出武威。 孤城寒云起,绝阵虏尘飞。侠客吸龙剑,恶少缦胡衣。 朝摩骨都垒,夜解谷蠡围。萧关远无极,蒲海广难依。 沙磴离旌断,晴川候马归。交河梁已毕,燕山旆欲飞。 方知万里相,侯服有光辉。 刘希夷:《相和歌辞·从军行》秋来风瑟瑟,群马胡行疾。 严城昼不开,伏兵暗相失。天子庙堂拜,将军玉门出。 纷纷伊洛间,戎马数千匹。军门压黄河,兵气冲白日。 平生怀伏剑,慷慨既投笔。南登汉月孤,北走燕云密。 近取韩彭计,早知孙吴术。丈夫清万里,谁能扫一室。 贯休:《相和歌辞·苦寒行》北风北风,职何严毒,摧壮士心,缩金乌足。冻云嚣嚣碍雪,一片下不得。 声绕枯桑,根在沙塞。 黄河彻底,顽直到海。 一气搏束,万物无态。唯有吾庭前杉松树枝,枝枝健在。 李白:《相和歌辞·北上行》北上何所苦,北上缘太行。磴道盘且峻,巉岩凌穹苍。 马足蹶侧石,车轮摧高冈。沙尘接幽州,烽火连朔方。 杀气毒剑戟,严风裂衣裳。奔鲸夹黄河,凿齿屯洛阳。 前行无归日,返顾思旧乡。惨戚冰雪里,悲号绝中肠。 尺布不掩体,皮肤剧枯桑。汲水涧谷阻,采薪陇坂长。 猛虎又掉尾,磨牙皓秋霜。草木不可餐,饥饮零露浆。 叹此北上苦,停骖为之伤。何日王道平,开颜睹天光。 王建:《舞曲歌辞·独漉歌》独独漉漉,鼠食猫肉。乌日中,鹤露宿,黄河水直人心曲。 孟郊:《杂曲歌辞·羽林行》朔雪寒断指,朔风劲裂冰。胡中射雕者,此日犹不能。 翩翩羽林儿,锦臂飞苍鹰。挥鞭决白马,走出黄河凌。 李白:《杂曲歌辞·北风行》烛龙栖寒门,光曜犹旦开。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怒号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7.有哪些形容“河岸”的诗句1. 望中迤逦,城阴度河岸。年代: 宋 作者: 周邦彦《绕佛阁》 2. 河岸微退落,柳影微雕疏。年代: 唐 作者: 杜牧《秋岸》 3. 花气清婉,望中迤逦,城阴度河岸。年代: 宋 作者: 周邦彦《绕佛阁》 4. 家寄征河岸,征人几岁游。年代: 唐 作者: 张仲素《春江曲二首》 5. 匹马黄河岸,射雕清霜天。年代: 唐 作者: 孟郊《送卢汀侍御归天德幕》 6. 访寺临河岸,开楼见海山。年代: 唐 作者: 喻凫《送石贲归吴兴》 7. 笠漫河岸雪,衣着虢城钟。年代: 唐 作者: 李洞《越公上人洛中归寄南孟家兄弟》 8. 河岸春生绿,斋扉雨送昏。年代: 宋 作者: 陆游《立春前后连日风雨》 9. 铁牛鞭起黄河岸,大洋海底食珊瑚。年代: 宋 作者: 释嗣宗《颂古二十六首》 10. 河岸风樯远,村陂牧笛长。年代: 宋 作者: 陆游《明日又来天微阴再赋》 11. 释义以及人物简介 1. 望中迤逦,城阴度河岸。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 2.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3. 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4.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 5.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爱国诗人,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个文集存世,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是我国现有存诗最多的诗人。 6. 孟郊,唐代诗人,汉族。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孟郊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父庭玢,任昆山县尉时生郊。孟郊早年生活贫困,曾周游湖北、湖南、广西等地,无所遇合,屡试不第。贞元中张建封镇守徐州时,郊曾往谒。46岁(一说45岁),始登进士第,有诗《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然后东归,旅游汴州(今河南开封)、越州(今浙江绍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