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斛字古诗词

1.带苓字的古诗词

《路逢襄阳杨少府入城,戏呈杨员外绾》杜甫

寄语杨员外,山寒少茯苓。

归来稍暄暖,当为劚青冥。

翻动神仙窟,封题鸟兽形。

兼将老藤杖,扶汝醉初醒。

《和杨明府早秋游法华寺》皎然

释事出县合,初闻兹山灵。

寺扉隐天色,影刹遥丁丁。

碧峰委合沓,香蔓垂蓂苓。

清景为公有,放旷云边亭。

秋赏石潭洁,夜嘉杉月清。

诵空性不昧,助道迹又经。

是以于物理,纷然若未形。

移来字人要,全与此道冥。

《酬答柳宗言秀才见赠》张祜

南下天台厌绝冥,五湖波上泛如萍。

江鸥自戏为踪迹,野鹿闲惊是性灵。

任子偶垂沧海钓,戴逵虚认少微星。

金门后俊徒相唁,且为人间寄茯苓。

《送阿龟归华》李商隐

草堂归意背烟萝,黄绶垂腰不奈何。

因汝华阳求药物,碧松根下茯苓多。

《酬道芬寄画松》刘商

闻道铅华学沈宁,寒枝淅沥叶青青。

一株将比囊中树,若个年多有茯苓。

《赠牛山人》贾岛

二十年中饵茯苓,致书半是老君经。

东都旧住商人宅,南国新修道士亭。

凿石养峰休买蜜,坐山秤药不争星。

古来隐者多能卜,欲就先生问丙丁。

2.斛字什么读的

斛读音:[hú]。

斛,中国旧量器名,亦是容量单位,一斛本为十斗,后来改为五斗。

源于敕勒族,出自古敕勒族斛律部族,属于以部族名称汉化为姓氏。据史籍《姓氏考略》记载:斛姓为斛律、斛斯等复姓所改,而斛律、斛斯均为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的姓氏,后来才逐渐改为单姓斛。

释义1:斛 (汉语拼音hú) 是古代容积单位。

唐朝之前,斛为民间对石的俗称,1斛=1石,1石=10斗=120斤。汉朝许慎.《说文解字》:“斛,十斗也。”

宋朝开始,改为1斛 = 5斗,而1石 = 2斛。明.张自烈.《正字通》:“斛,今制五斗曰斛,十斗曰石。”

释义2:姓氏,是一个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

3.带田字的古诗词

1、《江南》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译文:

江南水上可以采莲,莲叶多么茂盛,鱼儿在莲叶间嬉戏。

鱼在莲叶的东边游戏,鱼在莲叶的西边游戏,鱼在莲叶的的南边游戏,鱼在莲叶的北边游戏。

2、《悯农》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译文:

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粮食。

天下没有一块不被耕作的田,可仍然有种田的农夫饿死。

3、《归园田居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译文:

少小时就没有随俗气韵,自己的天性是热爱自然。偶失足落入了仕途罗网,转眼间离田园已十余年。

笼中鸟常依恋往日山林,池里鱼向往着从前深渊。我愿在南野际开垦荒地,保持着拙朴性归耕田园。

4、《过故人庄》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译文:

老朋友预备丰盛的饭菜,要请我到他好客的农家。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苍青的山峦在城外横卧。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手举酒杯闲谈庄稼情况。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再请君来这里观赏菊花。

5、《观刈麦》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译文:

农家很少有空闲的月份,五月到来人们更加繁忙。夜里刮起了南风,覆盖田垄的小麦已成熟发黄。

妇女们担着竹篮盛的饭食,儿童手提壶装的水,相互跟随着到田间送饭,收割小麦的男子都在南冈。

4.有关于带"娟"字的古诗词

1. 《官桥柳色》

明代:朱栴

桥北桥南千百树,绿烟金穗映清流。

青闺娟眼窥人过,翠染柔丝带雨稠。

没幸章台成别恨,有情灞岸管离愁。

塞垣多少思归客,留着长条赠远游。

2. 《清平乐》

宋代:黄庭坚

舞鬟娟好。白发黄花帽。醉任旁观嘲潦倒。扶老偏宜年小。

舞回脸玉胸酥。缠头一斛明珠。日日梁州薄媚,年年金菊茱萸。

3. 《南歌子·倭堕低梳髻》

唐代:温庭筠

倭堕低梳髻,连娟细扫眉。终日两相思。为君憔悴尽,百花时。

4. 《七夕穿针》

南北朝:柳恽

代马秋不归,缁纨无复绪。

迎寒理衣缝,映月抽纤缕。

的皪愁睇光,连娟思眉聚。

清露下罗衣,秋风吹玉柱。

流阴稍已多,馀光亦难取。

5. 《东都望幸》

唐代:章碣

懒修珠翠上高台,眉月连娟恨不开。

纵使东巡也无益,君王自领美人来。

6. 《相见欢》

宋代:李处全

新凉襟袂冷然。乍晴天。风送谁家羌管、月便娟。

云散尽,秋空碧,玉色悬。洗耳时听三弄、等团圆。

7. 《新晴爱月》

唐代:陆畅

野性平生惟爱月,新晴半夜睹蝉娟。

起来自擘纱窗破,恰漏清光落枕前。

5.带莫字和池字的古诗词

1、《再和三篇》

年代: 宋 作者: 苏颂

莫叹潜鳞久在池,已喧才誉满朝知。

雄辞自可吞云梦,博识应能对仲师。

荣辱早谙真采选,竞谦不校古儒棋。

使还即见金门召,况有中和乐职诗。

2、《方池》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莫笑方池小,清泉数斛宽。

照花红锦烂,洗研黑蛟蟠。

日取供茶鼎,时来掷钓竿。

秋风过栏角,也解作微澜。

3、《逢邻女》

年代: 宋 作者: 周濆

日高邻女笑相逢,慢束罗裙半露胸。

莫向秋池照绿水,参差羞杀白芙蓉。

4、《勉学诗(八首)》

年代: 明 作者: 方孝孺

莫驱屋上乌,乌有返哺诚。

莫烹池中雁,雁行如弟兄。

流观飞走伦,转见天地情。

人生处骨肉,胡不心自平。

田家一聚散,草木为枯荣。

我愿三春日,垂光照紫荆。

同根而并蒂,蔼蔼共生成。

5、《中春道中送别》

年代: 宋 作者: 周文

酒香衣袂许追随,何事东风送客悲。

溪遂飞花偏细细,津亭垂柳故丝丝。

征帆人与行云远,失侣心随落日迟。

满目流光君自惜,莫教春色共差池。

1、“莫”的基本释义:

[ mò ]

1.不要:~哭。

2.没有,无:~大。~非。~名其妙(亦作“莫明其妙”)。

3.不,不能:~如。~逆。~须有。~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爱~能助。

4.古同“漠”,广大。

5.姓。

[ mù ]

古同“暮”。

详细释义:

莫 [mò]

〈副〉

1、表示否定,相当于“不”

2、表示劝戒。不要;不可;不能 [don't]

〈代〉

1、没有谁;没有什么(指处所或事物)

〈名〉

1、通“膜”。生物体内部的薄皮组织

2、通“漠”。沙漠

〈动〉

1、通“谟”。谟划

2、通“劘”。削 [pare,cut]

莫 [mù]

〈名〉

1、(会意。甲骨文字形。从日,从茻( mǎng)。太阳落在草丛中,表示傍晚天快黑了。是“暮”的本字。本义:日落时)

2、同本义

2、“池”的基本释义:

1.水塘,多指人工挖的:~子。水~。~鱼之殃(喻因牵连而受到的灾祸。亦称“池鱼之祸”)。

2.湖:~盐(从咸水湖采取的盐,成分和海盐相同)。

3.像水池的:浴~。花~。乐(yuè)~。舞~。

4.护城河:城~。金城汤~。

5.旧时指剧场中正厅前部:~座。

6.姓。

详细释义:

〈名〉

1、(形声。从水,也声。本义:水停积处)

2、水塘

组词:

池子 、水池、电池、池沼 、城池、池座、汤池、乐池、盐池、差池 、浴池 、池汤、池塘

范文涉及成语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