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词中往往通过哪些情景来表现亲情1.回忆临行前缝衣场景,歌颂母爱的伟大无私: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 2.佳节良辰,思念亲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借自然景物抒发情思: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2.有那些表现亲情的古诗亲情的古诗 1. (孟郊《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 (曹植《七步诗》)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3. (《木兰辞》)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4. (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5. (杜甫《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6. (张籍《秋思》)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7.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8. (自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9. (杜牧《归冢》) 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3.古诗词中体现亲情的名句1.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 报得 晖。( ) 2.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生,相煎何太急。( ) 3.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 ; 小弟闻姊来, 向猪羊。(《 》) 4.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白头搔更短, (杜甫《 》) 5.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 少一人。(王维《 》) 6.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 有弟皆分散, 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 》) 7. 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 》) 8.邯郸驿里逢 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自居易《 》)订阀斥合俪骨筹摊船揩 9.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杜牧《归冢》) 4.表达亲情的古诗词表达亲情的古诗有: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佚名《越人歌》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纳兰性德《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温庭筠《南歌子词二首 / 新添声杨柳枝词》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卓文君《白头吟》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折桂令·春情》 山无陵,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佚名《上邪》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李白《三五七言 / 秋风词》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纳兰性德《蝶恋花·出塞》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 / 迈陂塘》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佚名《击鼓》 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司马相如《凤求凰 / 琴歌》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高蟾《金陵晚望》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 ——白居易《长相思·汴水流》 怕相思,已相思,轮到相思没处辞,眉间露一丝。——俞彦《长相思·折花枝》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等等。 5.寻表达亲情的古诗词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 唐诗中的明月意象随处可见,其中绝大部份描写明月的诗句都是以表达离愁别绪,思乡怀人为主旨的,这在唐以后的诗歌仍比比皆是,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姜夔《杨州慢》)等等。 由此可以说唐诗中的明月意象已渗透了古人的思乡怀人情绪。由于文学作品中的审美传承,以致后来的文学作品中仍然保留和发展了这种审美意识,从而逐渐形成了我国民族文学中一种比较稳定而鲜明的审美情感和审美心理。 月亮——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2.“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 注释: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张九龄《望月怀远》) 注释:这是一首月夜怀念远人的诗。月下相思,情幽怨重;望月抒怀,思绪翩翩,自古皆然。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背景阔大,由景入情,意境雄浑,是千古传诵的佳句。它没有一个华丽的字眼,却自然天成。 当我们望见一轮明月从海面上冉冉升起之时,这样的诗句就会脱口而出,带我们进入一个静美的境界。也许,这就是名诗名作那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之所在吧。 诗人将思念远人的相思之情寓托于月光,月光脉脉无语却善解人意,牵人相思又给人抚慰。它把自己的光辉温柔而均匀地洒向天涯海角的每一处,让人在心中祈祷:“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注释:历来备受人们推崇,经久不衰,成为写月的千古绝唱。据《唐诗选注》解释:露无夜不白,但感在今夜,又适逢白露节,故曰,露从今夜白。 月无处不明,但心在故乡,故曰,月是故乡明。两句诗情景交融,读来历历在目。 从结构上,这两句是上一下四句式:“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顿挫抑扬极富音韵美。 即使到了现在,还常常可以听到人们发“月是故乡明”之感慨。 5.“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注释:开始四句暗示我们所吟咏的月夜位于长江下游,因为从诗中可以看出这里水面宽阔,春潮高涨,江海相连,更有那一轮明月伴随着海潮一同升起。月渐升高,皎洁的清辉随春潮奔涌,光耀千万里。 这里明为写景,其实是寓情于景的。因为潮水涨落有定时,所以在中国传统古典诗歌中海潮往往与信誓相连。 这首诗中所写的“ 明月共潮生”,应该在望日前后。潮生,使离人想起离别时的信约誓言;月圆,更使离人渴望亲人团聚 。 “何处春江无月明”以设问的形式,透露出了不知亲人今夜飘零何处的相思之情,同时也使我们联想到客人面对潮信明月,倍受思亲之苦袭扰的情景。 展开浩如烟海的诗卷,咏月诗词俯拾皆是,更不乏名篇佳作:或描绘其绰约妩媚的姿影,或抒发相思和离别之情,或感伤身世和流离之苦,或倾诉旷达潇洒之胸襟,或寄托济世报国之壮志,或是借以抒发对宇宙、社会人生的思考。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亮这一意象常常成了人类思想情感的载体,她的意蕴十分丰富。在很多咏月诗歌中,诗人将月融于的内心思想情感之中,并使月与内心的思想情感互为辉映,创造了许多优美的审美意境,并将诗的文学品位、思想内涵与艺术造诣提升到一个极高的水平。 由于作者心境不同,在不同的古诗词中,月亮这一意象表现出的意蕴也往往不尽相同,体现出其意蕴的丰富性。月亮这一意象在诗人们的心中有着多种不同的意蕴:幽美、自由、纯洁、美好、永恒、凄凉、悲惨、悲欢离合等等,无不表达。 月亮的不同意蕴,形成不同的审美意境,烘托出诗人们的不同情怀。在这方面,我们应当引导学生有所积累。 否则,就容易犯囫囵吞枣、生搬硬套的错误。 一、以月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旷达的情怀 在恬淡闲适、乐观旷达的人的眼里,月亮这一意象成了清幽雅致、悠闲自在的代名词。 在不少古诗词中,文人墨客常常以明月来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超脱旷达的情怀。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是一幅多么幽雅、明净而又充满情趣的画面啊!在这里,一切都显得自在安然、新鲜活泼,洋溢着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隐逸山水间的飘逸情怀。 又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在这首诗中,月亮以动态的形式出现,一个“惊”字打破了宁静,唤醒了一个息息相通的世界。在这夜静春山空中,一轮明月的出现,更加渲染了清幽与雅致! 其它咏月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旷达的情怀的古诗词还有很多,如: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明月未出群。 6.唐代有那些表现亲情的古诗【送卢戡】 唐元稹 红树蝉声满夕阳,白头相送倍相伤。老嗟去日光阴促,病觉今年昼夜长。顾我亲情皆远道,念君兄弟欲他乡。红旗满眼襄州路,此别泪流千万行。 【别李十一五绝】 唐元稹 巴南分与亲情别,不料与君床并头。为我远来休怅望,折君灾难是通州。 【酬乐天闻李尚书拜相以诗见贺】 唐元稹 初因弹劾死东川,又为亲情弄化权。百口共经三峡水,一时重上两漫天。尚书入用虽旬月,司马衔冤已十年。若待更遭秋瘴后,便愁平地有重泉。 【醉题东武】 唐元稹 役役行人事,纷纷碎簿书。功夫两衙尽,留滞七年馀。病痛梅天发,亲情海岸疏。因循未归得,不是忆鲈鱼。 【牛相公留守见示城外新墅有溪竹秋月亲情多往宿游恨不得去因成四韵兼简洛中亲故之什兼命同作】 唐刘禹锡 别墅洛城外,月明村野通。光辉满地上,丝管发舟中。堤艳菊花露,岛凉松叶风。高情限清禁,寒漏滴深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