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小学生雪梅古诗词配画

1.《雪梅》古诗

你这首雪梅不是古诗,是现代作的夸自己脚的诗。

雪梅

[宋] 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注释](1)降:投降。此处指让步,服输。(2)骚人:诗人。评章:评论,评判。逊:差;不如。

[译文]梅花和雪花互相争春,谁也不肯服输,这使诗人很作难,只好搁下笔来,费心加以评判。梅花虽白,但与雪相比,还差三分;雪虽清,较之于梅,则没有梅花的幽香。

雪梅·其二

宋代: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译文

只有梅花没有雪花的话,看起来没有什么精神气质。如果下雪了却没有诗文相合,也会非常的俗气。

当在冬天傍晚夕阳西下写好了诗,刚好天空又下起了雪。再看梅花雪花争相绽放,像春天一样艳丽多姿,生气蓬勃。

此诗阐述了梅、雪、诗三者的关系,三者缺一不可,只有三者结合在一起,才能组成最美丽的春色。诗人认为如果只有梅花独放而无飞雪落梅,就显不出春光的韵味;若使有梅有雪而没有诗作,也会使人感到不雅。从这首诗中,可看出诗人赏雪、赏梅、吟诗的痴迷精神以和高雅的审美情趣。

2.《雪梅》写了一幅什么图

飘飖的雪,总是不期而至。

天空的脸阴了又阴,终于在黄昏洒落一世繁花。在灰蒙的夜色里,在昏黄的灯光下,一簇簇、一团团宣泄而来。

不寒不暖,不缓不急,每年的冬日,注定相约。宋代卢梅坡的《雪梅》中有一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雪与梅不分伯仲,一样的俏皮可爱。不冷清,不无情,梅与雪的美好都从笔下流出。

各有各的好,无需妄自菲薄。岑参写过:“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冬的萧瑟,冬的凉薄,仿佛一夜之间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树树如梨花般盛开的莹润。银装素裹的寒冷,却有着千树万树的磅礴豪气。

边塞将士即便身处窘境,却依然乐观坚强,不惧苦寒,他们值得所有的赞美。“人生若只如初见”的纳兰,写得一首好词,他是人间羁旅,不是凡间常客。

他笔下的雪,空灵莹洁,“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作者喜欢的并不是雪花轻舞的姿态,而是它不惧寒冷的精神。无根却似有根,有着人间富贵花也比拟不了的高洁之姿。

它的根不在人世间,如自己漂泊无依的心一般,无处安放。“冷处偏佳”却愈显苍凉,飞雪纵然无依,却远比自己自由,天高地远,作者只感到倍受束缚,唯有独自惆怅。

李白的《北风行》中写道:“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清清浅浅,素静恬淡。

无声息地覆盖所有,来年以别样的姿态远离尘世羁绊。薛昂夫写道:“天仙碧玉琼瑶,点点扬花,片片鹅毛。”

晶莹如琼瑶,洁白若杨花,轻柔似鹅毛。一片片随风飘洒,无拘无碍,自由自在。

每一场雪,都是一场盛宴,用尽全力的妆扮,就是一袭素白,最美好的形态,就是六出飞花。不论你喜欢还是厌憎,它只会自我飘零。

不媚人,不自轻,随风停留,哪里都是归宿。雪似盖,又如尘,穿庭过户,云低薄暮。

来自古诗词的深韵,来自多情人的低吟,这凡尘,你点缀过,我欣赏过,来年我们再见。

3.梅花绝句诗配画

梅花绝句

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著花迟。

高标逸韵君知否?正是层冰积雪时。

《梅花绝句》是宋代诗人陆游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的前两句写梅花在黑暗艰苦寒冷的环境生长却异常娇艳。后两句借梅花的品质写自己身处乱世顽强不屈的爱国高尚情操。

"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着花迟。"这其实正是进入诗人更加切肤的感性世界的"诗眼"所在。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文武双全,年轻时意气风发,北宋灭国,是陆游一生中的痛,他一生忠贞,念念不忘北伐,但一直得不到南宋朝廷的重用直至死去。这实际是一首标准的况物自比的咏梅诗。

"高标逸韵君知否,正是层冰积雪时。"一幅雪压梅花、俏色生春的寒梅图跃然入目。出身苦寒,含笑冰雪,期待盛开。这是含苞之梅。寥寥数字便把梅之风骨、梅之清艳刻画的入木三分。

4.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古诗《雪梅》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xrp554553607

《雪梅》赏析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诗,背诵本诗。

2.了解诗的大意,领悟诗歌所蕴含的道理。

3.了解有关雪梅的古诗词,学习梅花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看图片、赏雪梅

1.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几张图片,我们一起来静静地欣赏。(放图片)

师:美吗?

师:你知道这是什么花吗?那你知道这种花在什么时节开吗?生回答。

师:说得对!这是梅花,在冬天开放,很美丽。特别是雪中的梅花更惹人喜欢。自古以来,人们把雪和梅作为报春的使者。可是,雪和梅却争执起来了,怎么回事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雪梅》这首诗中去探个究竟。

2.板书课题。“雪梅”就是雪中的梅花。

二、读古诗、诵雪梅

1.借助拼音,把这首诗诗读正确。

评:看到你们读书的认真样,真为你们高兴。

2.认读标拼音的字。

3.同桌互读,有读得不正确的请告诉他。

4.指名读,请其他同学认真听,听他注意读得怎么样。

5.去掉拼音指名读。

6.当小老师领读。

7.听老师读,注意节奏。

8.自己读,读出节奏。评:节奏感出来了,诗的韵味也就出来了。

9.男女生接读。

10.男女生合作读。男生读,女生做回音壁。

11.齐读。

12.背读。

13.领背。

14.同桌互背。2.

5.四年级古诗雪梅的诗意

诗人认为如果只有梅花独放而无飞雪落梅,就显不出春光的韵味;若使有梅有雪而没有诗作,也会使人感到不雅。从这首诗中,可看出诗人赏雪、赏梅、吟诗的痴迷精神以和高雅的审美情趣。

这两首诗阐述了梅、雪、诗三者的关系,缺一不可,结合在一起,才能组成美丽的春色。第一首诗前两句写梅雪争春,要诗人评判,后两句是诗人对梅与雪的评语。第二首诗首句写梅与雪之间的关系,次句写雪与诗之间的关系。后两句写梅、雪与诗之间的关系,梅花开放而还没下雪,所以还缺乏诗意。两首诗写得妙趣横生,富有韵味。

扩展资料:

梅、雪与诗共同使得春意昂然。需要说明的是第三句容易让人误解成“作完了诗,天正好下起了大雪”,实际的情况是触景生情,天下起了大雪,才写成了诗。

诗的题目是《雪梅》,不能说雪还没下,就将咏雪的诗写好了。“诗成”之所以放在“天又雪”的前面,是因为受到诗歌格律的限制。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雪梅二首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