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词嘉忆麦观刈麦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译文 农家很少有空闲的月份,五月到来人们更加繁忙。 夜里刮起了南风,覆盖田垄的小麦已成熟发黄。 妇女们担着竹篮盛的饭食,儿童手提壶装的水, 相互跟随着到田间送饭,收割小麦的男子都在南冈。 他们双脚受地面的热气熏蒸,脊梁上烤晒着炎热的阳光。 精疲力竭仿佛不知道天气炎热,只是珍惜夏日天长。 又见一位贫苦妇女,抱着孩儿站在割麦者身旁, 右手拾着遗落的麦穗,左臂上悬挂着一个破筐。 听她望着别人说话,听到的人都为她感到悲伤。 因为缴租纳税,家里的田地都已卖光,只好拾些麦穗充填饥肠。 现在我有什么功劳德行,却不用从事农耕蚕桑。 一年领取薪俸三百石米,到了年底还有余粮。 想到这些内心感到惭愧,整天也不能淡忘。 注释 ⑴刈(yì):割。题下注“时任盩厔县尉”。 ⑵覆(fù)陇(lǒng)黄:小麦黄熟时遮盖住了田埂。覆:盖。陇 :同“垄”,这里指农田中种植作物的土埂,这里泛指麦地。 ⑶妇姑:媳妇和婆婆,这里泛指妇女。荷(hè)箪(dān)食(shí):用竹篮盛的饭。荷:背负,肩担。箪食:装在竹篮里的饭食。 ⑷童稚(zhì)携壶浆(jiāng):小孩子提着用壶装的汤与水。浆:古代一种略带酸味的饮品,有时也可以指米酒或汤。 ⑸饷(xiǎng)田:给在田里劳动的人送饭。 ⑹丁壮:青壮年男子。南冈(gāng):地名。 ⑺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双脚受地面热气熏蒸,脊背受炎热的阳光烘烤。 ⑻但:只。惜:盼望。 ⑼其:指代正在劳动的农民。傍:同“旁”。 ⑽秉(bǐng)遗穗:拿着从田里拾取的麦穗。秉,拿着。遗,遗失 ⑾悬:挎着。敝(bì)筐:破篮子。 ⑿相顾言:互相看着诉说。顾:视,看。 ⒀闻者:白居易自指。为(wèi)悲伤:为之悲伤(省略“之”)。 ⒁输税(shuì):缴纳租税。输,送达,引申为缴纳,献纳。 ⒂我:指作者自己。 ⒃曾(céng)不事农桑:一直不从事农业生产。曾:一直、从来。事:从事。农桑:农耕和蚕桑。 ⒄吏(lì)禄(lù)三百石(dàn):当时白居易任周至县尉,一年的薪俸大约是三百石米。石:古代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古时候念dàn)。 ⒅岁晏(yàn):年底。晏,晚。 ⒆念此:想到这些。 ⒇尽日:整天,终日。 2.有关记忆的古诗词有哪些1、《喜李翰自越至》 年代:唐作者:刘长卿 南浮沧海上,万里到吴台。久别长相忆,孤舟何处来。 春风催客醉,江月向人开。羡尔无羁束,沙鸥独不猜。 2、《蓟北旅思》 年代:唐作者:张籍 日日望乡国,空歌白苎词。长因送人处,忆得别家时。 失意还独语,多愁只自知。客亭门外柳,折尽向南枝。 3、《江上寄山阴崔少府国辅》 年代:唐作者:孟浩然 春堤杨柳发,忆与故人期。 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 山阴定远近,江上日相思。 不及兰亭会,空吟祓禊诗。 4、《乌夜啼》 年代:唐作者:李白 黄云城边乌欲栖,归飞哑哑枝上啼。 机中织锦秦川女,碧纱如烟隔窗语。 停梭怅然忆远人,独宿孤房泪如雨。 5、《冬夜听雨戏作》 年代:宋作者:陆游 遶檐点滴如琴筑,支枕幽斋听始奇。 忆在锦城歌吹海,七年夜雨不曾知。 6、《君难托》 年代:宋作者:王安石 槿花朝开暮还坠,妾身与花宁独异。 忆昔相逢俱少年,两情未许谁最先。 感君绸缪逐君去,成君家计良辛苦。 人事反复那能知,谗言入耳须臾离。 嫁时罗衣羞更著,如今始悟君难托。 君难托,妾亦不忘旧时约。 7、《念奴娇•醉魂乍醒》 年代:宋作者:周邦彦 醉魂乍醒,听一声啼鸟,幽斋岑寂。 淡日朦胧初破晓,满眼娇晴天色。 最惜香梅,凌寒偷绽,漏泄春消息。 池塘芳草,又还淑景催逼。 因念旧日芳菲,桃花永巷,恰似初相识。 荏苒时光,因惯却、觅雨寻云踪迹。 奈有离拆,瑶台月下,回首频思忆。 重愁叠恨,万般都在胸臆。 8、《永遇乐•长忆别时》 年代:宋作者:苏轼 长忆别时,景疏楼上,明月如水。 美酒清歌,留连不住,月随人千里。 别来三度,孤光又满,冷落共谁同醉。 卷珠帘,凄然顾影,共伊到明无寐。 今朝有客,来从淮上,能道使君深意。 凭仗清淮,分明到海,中有相思泪。 而今何在,西垣清禁,夜永露华侵被。 此时看,回廊晓月,也应暗记。 9、《别诸弟三首--辛丑二月并跋》 年代:近代作者:鲁迅 梦魂常向故乡驰,始信人间苦别离。 夜半倚床忆诸弟,残灯如豆月明时。 日暮舟停老圃家,棘篱绕屋树交加。 怅然回忆家乡乐,抱瓮何时更养花? 春风容易送韶年,一棹烟波夜驶船。 何事脊令偏傲我,时随帆顶过长天。 10、《沁园春•长沙》 年代:现代作者:**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3.有关“回忆”的古诗词有哪些有关“回忆”的古诗词如下: 1.《渡江云·山阴久客一再逢春回忆西杭渺然愁思》 宋 张炎 山空天入海,倚楼望极,风急暮潮初。一帘鸠外雨,几处闲田,隔水动春锄。新烟禁柳,想如今、绿到西湖。犹记得、当年深隐,门掩两三株。 愁余。荒洲古溆,断梗疏萍,更漂流何处。空自觉、围羞带减,影怯灯孤。常疑即见桃花面,甚近来、翻笑无书。书纵远,如何梦也都无。 2.《大有·九日》 宋 潘希白 戏马台前,采花篱下,问岁华、还是重九。恰归来、南山翠色依旧。帘栊昨夜听风雨,都不似、登临时候。一片宋玉情怀,十分卫郎清瘦。 红萸佩、空对酒。砧杆动微寒,暗欺罗袖。秋已无多,早是败荷衰柳。强整帽檐欹侧,曾经向、天涯搔首。几回忆,故国莼鲈,霜前雁后。 3.《玉楼春》 宋 欧阳修 半辐霜绡亲手剪。香染青蛾和泪卷。 画时横接媚霞长,印处双沾愁黛浅。 当时付我情何限。欲使妆痕长在眼。 一回忆著一拈看,便似花前重见面。 4.《哭李尚书》 唐 杜甫 漳滨与蒿里,逝水竟同年。 欲挂留徐剑,犹回忆戴船。 相知成白首,此别间黄泉。 风雨嗟何及,江湖涕泫然。 修文将管辂,奉使失张骞。 史阁行人在,诗家秀句传。 客亭鞍马绝,旅榇网虫悬。 复魄昭丘远,归魂素浐偏。 樵苏封葬地,喉舌罢朝天。 秋色凋春草,王孙若个边。 5.《始背洛城秋郊瞩目奉怀台中诸侍御》 唐 苏味道 薄游忝霜署,直指戒冰心。 荔浦方南纪,蘅皋暂北临。 山晴关塞断,川暮广城阴。 场圃通圭甸,沟塍碍石林。 野童来捃拾,田叟去讴吟。 蟋蟀秋风起,蒹葭晚露深。 帝城犹郁郁,征传几駸駸。 回忆披书地,劳歌谢所钦。 4.关于回忆的古诗词有哪些1. 今看花月浑相似,安得情怀似昔时。 2.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4.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5.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1.今看花月浑相似,安得情怀似昔时。 出处:《偶成》——李清照 释义:今天看花月和以往完全相似,却怎么还会有往昔的情怀呢? 2.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出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释义:我和你都是离乡远游以求仕宦的人,你去蜀州,我留长安,去和留虽有不同,但此刻的惜别之意却是一样的啊! 3.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出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释义:作者送他的友人武判官东去,出城几十里后,来到了天山脚下,于是他们下入了一个驿站,作最后的道别,那天下着大雪,作者目送着友人走了很远直到看不见了,但是雪地上却留下了一串马蹄印。 4.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出处:《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释义:春草明年又将绿了,朋友,你回来还是不回来? 5.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出处:《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释义:昨天晚上,透着寒意的雨洒落大地,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清晨当我送别友人的时候,感到自己就像楚山一样孤独寂寞。 5.带有“忆”字的诗句是什么1. 忆昔娇妃在紫宸,铅华不御得天真。 2. 唯忆刘夫子,而今又到来。 3. 忆昨雨多泥又深,犹能携妓远过寻。 4. 忆戴何劳访,留髡不用猜。 5. 忆昔君前娇笑语,两情宛转如萦素。 6. 宛转复宛转,忆忆更未央。 7. 忆昔君初纳彩时,不言身属辽阳戍。 8. 忆昔君初纳采时,不言身属辽阳戍。 9. 忆昔君前娇笑语,两情宛转如萦素。 10. 忆昔西潭时,并持钓鱼竿。 “忆昔娇妃在紫宸,铅华不御得天真。”出自李隆基《题梅妃画真》。 全文: 忆昔娇妃在紫宸,铅华不御得天真。 霜绡虽似当时态,争奈娇波不顾人。 6.忆母亲的古诗词《忆母》 年代: 宋 作者: 陈藻 萧小八娘弃我去,我生方始十三年。 如今七十零单五,生死途分竟杳然。 《忆母二首》 年代: 宋 作者: 释云岫 胞衣瓶葬海南边,匝地鲸波到眼前。 有例可攀心未稳,蒲鞋卖不直多钱。 《忆母》 年代: 明 作者: 邵宝 手线缝衣欲问寒,慈颜时向梦中看。 世间尽道为官好,天下无如别母难。 读罢家音添鬓白,书成国事剩心丹。 青灯自照砖河夜,回首江南路渺漫。 《子熙两和诗寄再用韵以答》 年代: 明 作者: 道原法师 梁甫吟余自荷锄,南阳非复旧门闾。 春愁乱逐杨花起,秋兴频将柿叶书。 水落楚江寻瘗鹤,草荒吴苑问蒸鱼。 远游忆母还归省,安得云萍有定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