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煜<捣练子>翻译及赏析“捣练子”既是词牌,又是这首小词的题目。 练是一种白丝熟绢,须用木杵在砧石上捶击而成;令指小令,是短歌的意思。……百度百科 ?tp=0_11秋风送来了断续的寒砧声,在小庭深院中,听得格外真切。 夜深了,月光和砧声穿进帘栊,更使人联想到征人在外,勾起了绵绵的离恨和相思。因而长夜不寐,愁思百结。 “砧声不断”、“月到帘栊”,从景中透露出愁情,情景交融,轻柔含蓄,耐人寻思。这首小令,语言新,意境新,给人以极美的艺术享受。 这首小令通过对深院小庭夜深人静时断续传来的风声、捣衣声,以及映照着帘拢的月色,刻意营造出一种幽怨欲绝的意境,让人不觉沉浸其中,去感受长夜不寐人的悠悠情怀。尽管文字表面多是景物环境的烘托渲染,但思妇怀远的复杂心态还是被委婉曲折地表达了出来。 参考资料 2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捣练子”既是词牌,又是这首小词的题目。练是一种白丝熟绢,须用木杵在砧石上捶击而成;令指小令,是短歌的意思。 作者在这首仅有二十七个字的小令中,着力表现秋夜捣练声给一个因孤独苦闷而彻夜难眠者带来的内心感受,含而不露地传达了一种难言的心理隐秘与情绪气氛。 境界的鲜明如画与意象的深蕴含蓄是这首词在意境创造上的主要特征。 作者采取了类似电影推摄的手法,运用远、近景跳切镜头,从全景到近景,逐渐推出抒情主人公的特写。前面两个三字句,“院”与“庭”的遣词实际上并非同义反复,那是两个远、近景跳切镜头的巧妙组合。 “深院”显然是世家豪族的深宅大院,所谓“侯门一入深如海”、“庭院深深深几许”是也。这是着眼于全景。 “小庭”则是这整体中的一个单元,即千重万落中的一个独立小院,一个小天井。镜头从全景推近,把读者不知不觉地引入画面,置身于一个具体可感的环境之中。 以上还只是画面的形,属于表层特征,还未抓住其中的“神”,即画面所蕴内在的深层特征。两幅画面分别用两个极平凡的字“静”和“空”来点化,应细加体味。 借大宅院之“静”,当不仅仅是客观外在的安静、清静,在词语的深层结构中融入了强烈的主观情绪。那是静得让人恐惧,静得让人透不过气,显然是在心理压抑下而产生的一种深在的静谧感。 小庭“空”,更明显不是客观意义的空空荡荡。这样的贵族之家,仆人丫鬟总不会太少,花木池台、金井玉栏大约也是有的,作者偏偏用个“空”字,一笔抹去,就只能说是他的主观感觉在作怪,一切都视而不见了。 原来,处在巨大建筑群落中的一个小天井,本身就带有一种压抑感和冷落感,一个寂寥空虚,百无聊赖的人处身于这种氛围,那当然会加倍感到难以忍受的孤独、郁闷和焦虑。 “断续寒砧断续风”,更渲染了这种沉寂、静谧,那木杵捶击石砧的咚咚声被阵阵悲凉的秋风荡来,时轻时重,时断时续,无止无休更加深了主人公的孤寂感。 寒砧,即捣练的石板,这里指代寒秋中的砧声。“断续”一词的重复,是有意的安排,不仅体现了作者避巧就拙,崇尚素朴的语言风格,而且逼真地传达出捣练声在秋风中飘忽不定的神韵。 更为重要的,这种似往而还,若断若联,飘荡空灵的听觉效果,又与抒情主人公内在情绪的延展变化节奏完全合拍。接着作者进一步把镜头推近,画面上映出抒情主人公的特写:夜深了,秋月如水,随同寒砧声从门窗一起泻入,搅扰得他心神不宁,辗转反侧,无法入睡。 “无奈”二字,使我们似乎看见了他那紧皱的眉头和无限焦虑而又无可如何的眼神。这才是词境的核心,画幅的焦点,以上的镜头画面都是这个焦点的烘托和铺垫。 为什么几声寒砧会把主人公折磨得彻夜失眠呢?这是因为它是一个特定的情感符号,包含着特定的情感信息。在古代诗歌中,捣衣或捣练声常常用来表现征人妇对远戍边关的丈夫之思怨。 如,南朝刘宋文学家谢惠连有一首著名的《捣衣诗》,保存在《文选》里,写的就是这种征妇怨;北周庾信的《夜听捣衣诗》,主题是“谁怜征戎客,今夜在交河”;初唐诗人沈佺期的《古意呈补阙乔知之》一诗,其中有这样的句子:“九月寒砧催木叶,十月征戍忆辽阳”;李白的《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自是任人皆知了。 由此可见,寒砧声作为一种情感的形式或象征,逐渐抽象化、符号化,已经凝固到我们的文学传统之中。既是一种情感的符号,就有引发特定心理情绪的心理导向功能,当然就不仅仅限于征妇怨,也可以是一般夫妇、情人的思忆之情,甚或是实际并无具体对象而纯属某种心理感觉的类似情绪。 而这首小词却具有这样的特点:境界单纯,明晰,确定,而意象却扑朔迷离,模糊朦胧。那么,这里是指情人?征夫?故旧?或是故国?作者或许当时确有具体所指,或许本来就是一种莫名的心理惰绪和感受,所谓“此情可行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是也。 有些作品,越是意象朦胧,留给读者参与想象、创造的余地就越大,其审美价值也越高。这首小词可以说就是这样一首优美的朦胧诗。 对于这一点,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已有所发现,他曾说李后主“兼饶烟水迷。 2.求贺铸的著名诗词.青玉案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年华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译文】你的玉步不肯来到横塘,我只有目送你离去。但现在不知你与谁相伴,共度这花样的美好年华?在那修着偃月桥的院子里,朱红色的小门映着美丽的琐窗。只有春风才能知道你的归处。天上飞云在空中拂过,长满杜蘅的小洲在暮色中若隐若现。佳人一去而不复返,我用彩笔写下断肠的诗行。如果要问我的忧伤有多深多长,就像烟雨一川青草,就像随风飘转的柳絮,梅子黄时的雨水,无边无际。 秦淮夜泊 官柳动春条,秦淮生暮潮。 楼台见新月,灯火上双桥。 隔岸开朱箔,临风弄紫箫。 谁怜远游子,心旆正摇摇。 捣练子·收锦字 收锦字,下鸳机。净拂床砧夜捣衣。马上少年今健否,过瓜时见雁南飞。 捣练子·砧面莹 砧面莹,杵声齐。捣就征衣泪墨题。寄到玉关应万里,戍人犹在玉关西。 3.短一点的宋词小令是五十八字以内的,估计不算长。 《捣练子·收锦字》,北宋贺铸词作。 收锦字,下鸳机。 净拂床砧夜捣衣。 马上少年今健否? 过瓜时见雁南飞。 《捣练子·砧面莹》,北宋贺铸词作。 砧面莹,杵声齐。 捣就征衣泪墨题。 寄到玉关应万里, 戍人犹在玉关西。 《捣练子》又被称为《捣练子令》或者《深院月》。单调,二十七字,三平韵 以上是同词牌名同格律的。 还有不是同样的格律的,有: 南乡子 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 烟锁凤楼无限事,茫茫。 鸾镜鸳衾两断肠。 魂梦任悠扬,睡起杨花满绣床。 薄幸不来门半掩,斜阳。 负你残春泪几行。 还有晏殊比较著名的 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4.唐诗、宋词、元曲各20首宋词(贺铸20首) 减字浣溪沙鼓动城头啼暮鸦,过云时送雨些些,嫩凉如水透窗纱。 弄影西厢侵月户,分香东畔拂墙花,此时相望抵天涯。 减字浣溪沙烟柳春梢蘸晕黄,并阑风绰小桃香,几时帘幕又斜阳。 望处定无千里眼,断来能有几回肠?少年禁取恁凄凉!愁风月·生查子风清月正圆,正是佳时节。不会长年来,处处愁风月。 心将熏麝焦,吟伴寒虫切。欲邃就床眠,解带翻成结。 减字浣溪沙青翰舟中祓禊筵,粉娥窥影两神仙.酒阑飞作非烟.重访旧游人不见,雨荷风蓼夕阳天.折花临水思茫然.点绛唇一幅霜绡,麝煤熏腻纹丝缕。掩妆无语,的是销凝处。 薄暮兰桡,漾下苹花渚,风留住。绿杨归路,燕子西飞去。 梦江南·太平时九曲池头三月三,柳毵毵。香尘扑马喷金衔,涴春衫。 苦笋鲥鱼乡味美,梦江南。阊门烟水晚风恬,落归帆。 减字浣溪沙落日逢迎朱雀街,共乘青舫度秦淮,笑拈飞絮金钗。 洞户华灯归别馆,碧梧红叶掩萧斋,愿随明月入君怀。 天门谣牛渚天门险,限南北、七雄豪古。清雾敛,与闲人登览。 待月上潮平波滟滟,塞管轻吹新阿滥。风满槛,历历数西州更点。 捣练子.夜捣衣收锦字,下鸳机,净拂床砧夜捣衣.马上少年今健否?过瓜时见雁南归.捣练子.杵声齐砧面莹,杵声齐,捣就征衣泪墨题.寄到玉关应万里,戍人犹在玉关西.捣练子.夜如年斜月下,北风前,万杵千砧捣欲穿.不为捣衣勤不睡,破除今夜夜如年.捣练子.剪征袍抛练杵,傍窗纱,巧剪征袍斗出花.想见陇头长戍客,授衣时节也思家.捣练子.望书归边堠远,置邮稀,附与征衣衬铁衣.连夜不妨频梦见,过年惟望得书归.唤春愁天与多情不自由,占风流.云闲草远絮悠悠,唤春愁.试作小妆窥晚镜,淡蛾羞.夕阳独倚水边楼,认归舟.忆秦娥.子夜歌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王孙何许音尘绝,柔柔陌上吞声别.吞声别,陇头流水,替人呜咽.采桑子东亭南馆逢迎地,几醉红裙.凄怨临分,四叠<阳关>忍泪闻.谁怜今夜篷窗雨,何处渔村.酒冷灯昏,不许愁人不断魂.菩萨蛮厌厌别酒商歌送,萧萧凉叶秋声动.小泊画桥东,孤舟月满篷.高城遮短梦,衾藉馀香拥.多谢五更风,犹闻城里钟.菩萨蛮彩舟载得离愁动,无端更借樵风送.波渺夕阳迟,销魂不自持.良宵谁与共?赖有窗间梦.可奈梦回时,一番新别离.忆秦娥晓朦胧,前溪百鸟啼匆匆.啼匆匆,凌波人去,拜月楼空.去年今日东门东,鲜妆辉映桃花红.桃花红,吹开吹落,一任东风.清平乐厌厌别酒,更执纤纤手.指似归期庭下柳,一叶西风前后.无端不系孤舟,载将多少离愁.又是十分明月,照人两处登楼.石州引薄雨收寒,斜照弄晴,春意空阔。长亭柳蓓才黄,倚马何人先折?烟横水漫,映带几点归鸿,平沙销尽龙荒雪。 犹记出关来,恰如今时节。将发,画楼芳酒,红泪清歌,便成轻别。 回首经年,杳杳音尘都绝。欲知方寸,共有几许新愁?芭蕉不展丁香结。 憔悴一天涯,两厌厌风月。 宛溪柳·六幺令梦云萧散,帘卷画堂晓。 残熏烬烛隐映,绮席金壶倒。尘送行鞭袅袅,醉指长安道。 波平天渺,兰舟欲上,回首离愁满芳草。已恨归期不早,枉负狂年少。 无奈风月多情,此去应相笑。心记新声缥缈,翻是相思调。 明年春杪,宛溪杨柳,依旧青青为谁好? 唐诗 1.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2.王维: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3.王维: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4.王维: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5.王维: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6.王维:杂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7.裴迪:送崔九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8.祖咏:终南望馀雪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9.孟浩然: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0.孟浩然: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1.李白: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2.李白:怨情 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13.杜甫:八阵图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14.王之涣: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5.刘长卿:送灵澈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16.刘长卿:弹琴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17.刘长卿:送上人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18.李端:听筝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19.孟郊: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 20.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元曲,内容太多,给你个网址吧 /,自己去看看。 5.谁能介绍一下贺铸得诗词得风格,谢谢特别是结尾处接连使用三个巧妙的比喻,自编《庆湖遗老诗集》时只存 9卷。 可见其写作之勤和数量之巨贺铸(1052~1125) 北宋词人,剑吼西风”、直抒胸臆的〔诉衷情〕、〔念良游〕等、李等人,他的某些词虽写传统题材,“兴中有比,愈发显得哀痛入骨,令人同情。由于题材内容有所突破,这类词的风格也大不同于从《花间》到北宋末的柔婉之调,显得豪放劲朗;比兴深者通物理;气出于言外;奇古不邻于怪僻,浑然不可镌,当时即以“语精意新,富于语言美与音律美,以致有“贺梅子”之称(《竹坡诗话》)。 他如〔踏莎行〕、〔石州慢〕、〔生查子〕等等,都是辞美而情深的婉约佳篇,而《秦淮夜泊》,他的诗词高于文,足见作者是北宋传统词家的庞大阵营之后劲,故其诗也“灏落轩豁。 贺铸有少数词能越出恋情闺思的范围,而着力抒写个人的身世经历和某些社会现实。 他的性格本近于侠、宋,常奔命不暇、《海陵西楼寓目》等诗奔放杰出,气格悲凉苍劲,较少触及社会矛盾。《黄楼歌》、《游金陵雨花台》,用事工者如己出:“不请长缨,叙事不病于声律,风格也是上承温,而妖冶如揽嫱、施之□;幽洁如屈。 他融化前人诗句的技巧,堪与周邦彦比美。他的许多描写恋情的词,显然受了苏轼的影响,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辞藻工丽,即景抒情、温庭筠。其中以深婉丽密之作为最多。 贺铸曾说,但他却能别开生面,从挖掘思妇的内心世界入手:“吾笔端驱使李商隐,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 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万杵千砧捣欲穿,写征妇的相思,这虽是唐人写得烂熟的题材,而词又高于诗。其词刚柔兼济。 只是题材内容不甚宽广,其作品以写个人生活经历为主,以旅途行役、登临游赏为多,不能入睡,只好用捣衣来消磨漫漫长夜,而隐然下接南宋前期的豪放诸家。再有;(曹庭栋《宋百家诗存》),“工致修洁,时有逸气”(《四库全书总目》),格调往往近于苏轼,慷慨悲壮。 最有代表性的是那首抒写自己政治感慨的〔六州歌头〕。贺铸词于思想境界有所开拓,风格多样,浩然不可屈。 这些词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兵役之苦,破除今夜夜如年”。思妇为思念久戍不归的丈夫,而脍炙人口,有气骨”",远过于词。 他曾自述学诗于前辈得八句云:“平澹不流于浅俗;题咏不窘于物象:烟草、风絮,有风度。”(《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十七)他的诗歌创作正遵循着这样的原则。 因其为人豪爽精悍,意味更长”(《鹤林玉露》卷七)、梅雨,形象新颖鲜明,都可以看出以功业自许的志士牢落无成的悲哀。这些作品,写得婉转多姿,饶有情致。 如名作〔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风格多样,所以张耒赞为“盛丽如游金、张之堂,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格见于成篇,以雄爽刚烈见称于士大夫之林,用心良苦”(《碧鸡漫志》卷二)。 他 7岁学诗,至元□三年,三十年间已逾五、六千首。经过不断删汰,北风前,因而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贺铸诗为词名所掩,其实也有相当成就,无愧为北宋大家。此外托意吊古的〔水调歌头〕,悲壮如苏、李”(《东山词序》),系取天骄种。 不为捣衣勤不睡,如“斜月下。”(《建康集》卷八《贺铸传》)这主要指他善于融化中晚唐诗句入词,但思想内容却有所突破。 如〔捣练子〕五首,写自己爱情上的失意“断肠”。但从实际成就看。 贺铸诗、文皆善、词、《杨柳枝词》等则清新雅丽。《清堂燕》等作格调又近于小词 参考资料:baike.baidu.com/view/68729.htm。 6.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青玉案贺铸【答案】 18.凌波微步,罗袜生尘//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19.设问结束,一问三答,以草、絮、雨三个喻体写闲愁之多,之纷乱,之绵长。 【解析】18.试题分析:“凌波微步”此言出于曹子建《洛神赋》:“休迅飞凫,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锦瑟华年” 此言出于李商隐《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9.试题分析:此句的意思是:要问此时的愁有多少,真好像一马平川的衰草 ,又如同满天飞舞的柳絮,也像是江南的梅雨,无有止期,将无形的情感化为有形的物体。 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手法。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