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宋词辞格

1.常用的辞格有哪些

辞格就是修辞的方法或格式。

人们为了加强或改善表达效 果,常常用各种方法使语言表达更加准确、鲜明、生动、活泼, 有感染力和说服力,这些方法就是修辞(修整言辞)。具体的修 辞方法就是修辞格或简称辞格。

比如您常会说“累死我了”、“热死我了”、“气死我了”,其 实谁也没有真死,这“死”字原是极度的夸张。 “夸张”就是一 种辞格。

您在数落几个儿女时,可能会说“老大一个月没回来了,老 二娶了媳妇就忘了娘,老三出国半年了就来过几个电话,也不知 道他在外边习惯不习惯”,这种用三句话连用来表达对儿女的惦 记心情的方式就是一种辞格——“排比”。人们还常常使用比喻。

例如说“这天儿热得跟蒸笼似的”, 就既是夸张也是比喻。“天儿”是比喻的本体,“蒸笼”是比喻的 喻体。

人们把娇惯的小儿女称做“小皇帝”、“小公主”,也是 比喻。修辞是文人写诗填词写文章常用的方法,比如李白说“白发 三千丈”就是一种夸张,白居易形容琵琶弹奏的乐声如“大珠小 珠落玉盘”是比喻,杜甫用“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 乡”来形容兴奋的心情用的是“对仗”,成语接龙“公正廉明、明镜高悬、悬壶济世、世外桃源……”的辞格是“顶针”。

辞格 多达百种以上,常用的辞格也有几十种。辞格原本来自生活语 言,因此,哪怕是没有什么文化的人,也会不自觉地使用各种辞 格来加强自己的表达效果。

2.什么是辞格

修辞方式之一。

辞格也称辞式、修辞格,是为了使说话增强表达效果而运用的一些修饰描摹的特殊方法。 修辞格在修辞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1、修辞格是修饰描摹的特殊格式和方法,这种方法是长期以来在言语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2、修辞格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语言中准确、鲜明、生动的表达和表现形式的积累和总结。

3、修辞格具有广泛的社会性,是社会大众喜闻乐见的表达和表现形式,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4、修辞格是语言最佳表达形式的概括和总结,对丰富和发展民族语言的表达方式、提高语言的交际功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5、修辞格是语言艺术的精华,是语言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修辞学研究的重点。 辞格的综合运用 在语言实践中,辞格常常是综合运用的,常见的有连用、兼用、套用几种形式。

(一)连用 指使用两种以上同类或异类辞格,其间不出现交叉现象。例如: ① 江南的夏夜,蛙声如潮,月色似银。

②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它领着我们上前去。 ③ 春分刚刚过去,清明即将到来。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拥抱这个春天吧! 例①是同类辞格比喻连用。

例②是异类辞格比喻和比拟连用。例③是异类辞格对偶、引用、排比、比拟连用。

(二)兼用 指一种表达形式兼用两种以上辞格,即几个辞格有机的交织融合在一起。例如: ① 赶超,关键是时间,时间是生命,时间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

② 霎时间,四面八方,电灯明亮,就像千万颗珍珠飞上了天。 例①是排比和反复的兼用。

例②是比喻和比拟兼用。 (三)套用 指大辞格里包含着小辞格,即辞格里包含着辞格。

例如: ①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② 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摔到峭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水沫。

例①整个句子是对偶,上下两句都是比喻,同时还套着夸张。 例②整个句子是比拟,“大块的翡翠”是比喻,是比拟和比喻套用。

3.什么是诙谐的易色辞格

在王愿坚的《普通劳动者》中有这 样一段话:“小李偷偷地把绳子往后移 了半尺多。

这个‘舞弊’的做法被将军 发觉了,他扭回身抓住绳子往前移过 来,不满地说:‘这,这不行这段话中的“舞弊”一词原是贬 义,此处却是贬义词褒用了。这种修 辞手法就是“易色”。

易色,顾名思义,就是色彩的变易,不过目前修辞学界 把“易色”主要集中在“感情色彩”的变 易上。如倪宝元在《修辞》中说:易色 sr变易词语感情色彩”,“褒词贬用,贬词褒用”这种看法很有代表性。

简 单说就是指变易词语附加意义即“色 彩”的修辞格。它包括变易词语的感 情色彩、时代色彩和语体色彩等。

运 用易色能使语言凝练简洁,诙谐幽默,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表达效果。

4.宋词词牌格式究竟有多少种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的格式和律诗不同,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则总共有

两千多种格式(按钦定词谱)。词的这些格式称为词谱。

关于词牌的来源,大概有下面三种情况:

(1)本来是乐曲的名称。如《菩萨蛮》、《西江月》、《风入松》、《蝶恋花》等

这些有的来自于民间,有的来自于宫廷或官方。

(2)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例如《忆秦娥》,因为依照这个格式写出的

最早一首词的开头两句是“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所以词牌叫《忆秦娥》,又叫

《秦楼月》。《忆江南》本名《望江南》,因为白居易的一首咏“江南好”的词,最后

一句是“能不忆江南”,所以又叫《忆江南》。《念奴娇》又叫《大江东去》,这由于

苏轼一首《念奴娇》的第一句是“大江东去”;又叫《酹江月》,因为苏轼这首词的最

后三个字是“酹江月”。

(3)本来就是词的题目。《浪淘沙》咏的是浪淘沙,《更漏子》咏夜,《抛球乐

》咏抛球,等等。这是最普遍的。凡是词牌下面注明“本意”的,就是说,词牌同时是

词题,不另有题目了。

但是,绝大多数的词都不是用“本意”的,因此,词牌之外还有词题。一般在词牌

下面或后面注明词题。这种情况下,词题和词牌没有任何联系。一首《浪淘沙》可以完

全不提到浪和沙;一首《忆江南》也可以完全不提到江南。这样,词牌只不过是词谱的

代号罢了。

词牌名的来历

渔歌子:又名《渔父》。唐教坊曲名,词调由张志和创制。

潇湘神:又名《潇湘曲》。唐代潇湘地带祭祀湘妃的神曲。

长相思:调名取自南朝乐府“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原唐教坊曲名。

望江南:本名《谢秋娘》,李德裕为亡妓谢秋娘作,因白居易词中有“能不忆江南”,而改名《忆江南》,又名《梦江南》《望江南》《江南好》等。

谒金门:原唐教坊曲名,敦煌曲辞有“得谒金门朝帝廷”句,疑为此词调本意。

苍梧谣:通称《十六字令》。

如梦令:后唐庄宗李存勖创制,因词中有“如梦,如梦”而定名。

青玉案:调名出自汉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

八声甘州:依唐边塞曲《甘州》改制而成,因上下片八韵,故名八声。

念奴娇:念奴,唐天宝年间著名歌妓,曲名本此。

天仙子:原唐教坊曲名,本名《万斯年》,因皇甫松词有《懊恼天仙应有以》句而改名。

水调歌头:唐大曲有《水调歌》,是隋炀帝开凿汴河时所作,此调是截取其开头一段另制的新曲。

菩萨蛮:原教坊曲名,又名《子夜歌》、《巫山一片云》等。据记载,唐宣宗时,女蛮国入贡,其人高髻金冠,璎珞被体,故称菩萨蛮队,乐工因作《菩萨蛮曲》。

钗头凤:取无名氏《撷芳词》“可怜孤似钗头凤”为调名。

西江月:调名取自李白《苏台览古》“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临江仙:原唐教坊曲名,最初是咏湘灵的。

南歌子:原唐教坊曲名,取自张衡《南都赋》“坐南歌兮起郑舞”。

一剪梅:因周邦彦词“一剪梅花万样娇”而定名。

水龙吟:调名取自李白诗句“笛奏水龙吟”。

沁园春:沁园本为汉代沁水公主园林,唐诗人用以代称公主园。

蝶恋花:原唐教坊曲名,取自梁简文帝诗句“翻阶峡蝶恋花情”,又名“鹊踏枝”“凤栖梧”。 破阵子:原唐教坊曲名,又名《十拍子》,出自唐初秦王李世民所制大型武舞曲《秦王破阵乐》。

5.宋词,词牌

这种形式词牌叫做一七令。唐白居易分司东都时,群贤会兴化亭送别。酒酣,各赋诗,自一字至七字为句,除第一句外,各二句,共五十五字。后谱为词,即以《一七令》为词牌,也叫宝塔诗。

词牌格律:

仄仄, 平平。

平仄仄, 仄平平。

平仄平仄, 仄平仄平。

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

平仄仄平仄仄, 仄平平仄平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写作规则:一、七句,每句尾字都押平声韵。

二、2、3、4、5、6句,每句都要对仗。

三、韵脚中不应出现同一个字。词中除特定的修辞语法需要,也不应出现同一个字。

下面这首就是白居易的一七令:

绮美 ,瑰奇 。

明月夜 ,落花时 。

能助欢笑, 亦伤别离。

调清金石怨,吟苦鬼神悲。

天下只应我爱,世间惟有君知。

自从都尉别苏句, 便到司空送白辞。

现在的一七令有四种格律,这只是其中的一种,还有仄韵的。

6.咏物诗常用辞格

托物言志。

如:金错刀行①陆游陆游(1125-1210) ,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

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陆游一生坚持抗金主张,虽多次遭受投降派的打击,但爱国之志始终不渝,死时还念念不忘国家的统一,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

他勤于创作,一生写诗60年,保存下来就有 9300多首。诗的题材极为广泛,内容丰富,其中表现抗金报国的作品,最能反映那个时代的精神。

诗的风格豪放,气魄雄浑,近似李白,故有“小太白”之称。有《渭南文集》、《剑南诗稿》等传世。

黄金错刀白玉装② ,夜穿窗扉出光芒③。丈夫五十功未立, 提刀独立顾八荒④。

京华结交尽奇士⑤ , 意气相期共生死⑥。千年史策耻无名⑦ , 一片丹心报天子。

尔来从军天汉滨⑧, 南山晓雪玉嶙峋⑨。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⑩ ,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①金错刀: 刀身纹饰镶有黄金。

错:装饰。行: 歌行,古诗的一种体裁。

②白玉装: 刀柄、刀鞘镶有白玉。 ③扉: 门。

④八荒: 指八方荒远之地。 ⑤京华: 京城,这里指南宋都城临安。

奇士:杰出的人物。⑥意气: 志趣。

相期: 相约。期:欺许。

⑦策: 通“册”,古代用竹片或木片记事著书,成编的叫册。③尔来: 近来。

天汉滨: 汉水旁边。陆游曾从军于汉水之滨。

⑨南山: 即终南山。玉嶙峋: 玉,形容雪色。

嶙峋(lín xún林旬):峻峭而层迭高耸的样子,这里形容积雪的终南山峰巅。⑩“楚虽”句: 战国末年,楚国为秦国所灭,楚人不屈,有民谣云:“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提示】这是一首七言歌行,是陆游至四川供职嘉州时所作。陆游生活在民族危机深重的时代,当时南宋国势衰微,恢复大业多次受挫,抗金志土切齿扼腕。

年将五十时,陆游得以供职抗金前线,大大激发出了心中蓄积已久的报国热忱。于是他托物寄兴、咏物言志,借金错刀来寓抗金报国之志,抒发了誓死抗金、“中国”必胜的壮烈情怀。

诗歌引用战国时“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楚国民谣作比,用反诘句表明:汉族人民定有英雄人物能赶走入侵者,收复中原。陆游虽生活于国力衰微偏安江左的南宋,但基于对民心、民力的正确认识,在述志时他坚信中国有人,定能完成北伐事业,其爱国精神感人至深。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