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宋词中的鹰

1.关于鹰的诗词

画鹰 -------------------------------------------------------------------------------- 作者:【杜甫】 年代:【唐】 体裁:【五律】 类别:【未知】 【大 中 小】《画鹰》诗词全文 --------------------------------------------------------------------------------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耸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绦镟光堪摘,轩楹势可呼。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诗词注释 -------------------------------------------------------------------------------- 【注释】: ★浦评:与《胡马》篇竞爽。

入手突兀,收局精悍。 ★张上若:天下事皆庸人误之,末有深意。

★①孙楚《鹰赋》:“深目蛾眉,状如愁胡。” 画上题诗,是我国绘画艺术特有的一种民族风格。

古代文人画家,为了阐发画意,寄托感慨,往往于作品完成以后,在画面上题诗,收到了诗情画意相得益彰的效果。为画题诗自唐代始,但当时只是以诗赞画,真正把诗题在画上,是宋代以后的事。

不过,唐代诗人的题画诗,对后世画上题诗产生了极大影响。其中,杜甫的题画诗数量之多与影响之大,终唐之世未有出其右者。

这首题画诗大概写于开元末年,是杜甫早期的作品。此时诗人正当年少,富于理想,也过着“快意”的生活,充满着青春活力,富有积极进取之心。

诗人通过对画鹰的描绘,抒发了他那嫉恶如仇的激情和凌云的壮志。 全诗共八句,可分三层意思: 一、二两句为第一层,点明题目。

起用惊讶的口气:说是洁白的画绢上,突然腾起了一片风霜肃杀之气,这是怎么回事呢?第二句随即点明:原来是矫健不凡的画鹰仿佛挟风带霜而起,极赞绘画的特殊技巧所产生的艺术效果。这首诗起笔是倒插法。

何谓倒插法?试看杜甫《姜楚公画角鹰歌》的起笔曰:“楚公画鹰鹰戴角,杀气森森到幽朔。”先从画鹰之人所画的角鹰写起,然后描写出画面上所产生的肃杀之气,是谓正起。

而此诗则先写“素练风霜起”,然后再点明“画鹰”,所以叫作倒插法。这种手法,一起笔就有力地刻画出画鹰的气势,吸引着读者。

杜甫的题画诗善用此种手法,如《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的起笔曰:“堂上不合生枫树,怪底江山起烟雾。”《画鹘行》的起笔曰:“高堂见生鹘,飒爽动秋骨。”

《奉观严郑公厅事岷山沱江画图十韵》的起笔曰:“沱水临中座,岷山到北堂。”这些起笔诗句都能起到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

中间四句为第二层,描写画面上苍鹰的神态,是正面文章。颔联的“(sǒng耸)身”就是“竦身”。

“侧目”,句见《汉书·李广传》:“侧目而视,号曰苍鹰。”又见孙楚《鹰赋》:“深目蛾眉,状如愁胡。”

再见傅玄《猿猴赋》:“扬眉蹙额,若愁若嗔。”杜甫这两句是说苍鹰的眼睛和猢狲的眼睛相似,耸起身子的样子,好象是在想攫取狡猾的兔子似的,从而刻画出苍鹰搏击前的动作及其心理状态,真是传神之笔,把画鹰一下子写活了,宛如真鹰。

颈联“绦镟(tāo xuàn滔眩)”的“绦”是系鹰用的丝绳;“镟”是转轴,系鹰用的金属的圆轴。“轩楹”是堂前廊柱,此指画鹰悬挂之地。

这两句是说系着金属圆轴的苍鹰,光彩照人,只要把丝绳解掉,即可展翅飞翔;悬挂在轩楹上的画鹰,神采飞动,气雄万夫,好象呼之即出,去追逐狡兔,从而描写出画鹰跃跃欲试的气势。作者用真鹰来作比拟,以这两联诗句,把画鹰描写得栩栩如生。

此两联中,“思”与“似”、“摘”与“呼”两对词,把画鹰刻画得极为传神。“思”写其动态,“似”写其静态,“摘”写其情态,“呼”写其神态。

诗人用字精工,颇见匠心。通过这些富有表现力的字眼,把画鹰描写得同真鹰一样。

是真鹰,还是画鹰,几难分辨。但从“堪”与“可”这两个推论之词来玩味,毕竟仍是画鹰。

最后两句进到第三层,承上收结,直把画鹰当成真鹰,寄托着作者的思想。大意是说:何时让这样卓然不凡的苍鹰展翅搏击,将那些“凡鸟”的毛血洒落在原野上。

“何当”含有希幸之意,就是希望画鹰能够变成真鹰,奋飞碧霄去搏击凡鸟。“毛血”句,见班固《西都赋》:“风毛雨血,洒野蔽天。”

至于“凡鸟”,张上若说:“天下事皆庸人误之,末有深意。”这是把“凡鸟”喻为误国的庸人,似有锄恶之意。

由此看来,此诗借咏《画鹰》以表现作者嫉恶如仇之心,奋发向上之志。作者在《杨监又出画鹰十二扇》一诗的结尾,同样寄寓着自己的感慨曰:“为君除狡兔,会是翻上。”

总起来看,这首诗起笔突兀,先勾勒出画鹰的气势,从“画作殊”兴起中间两联对画鹰神态的具体描绘,而又从“势可呼”顺势转入收结,寄托着作者的思想,揭示主题。浦起龙《读杜心解》评曰:“起作惊疑问答之势。

……‘身’、‘侧目’此以真鹰拟画,又是贴身写。‘堪摘’、‘可呼’,此从画鹰见真,又是饰色写。

结则竟以真鹰气概期之。乘风思奋之心,疾恶如仇之志,一齐揭出。”

可见此诗,不唯章法谨严,而且形象生动,寓意深远,不愧为题画诗的杰作。 (孔寿山) 诗词出处 -------------------------------------------------------------------------------- 全唐诗卷224_24 醉落魄·咏鹰 -------------------------------------------------------------------------------- 作者:【陈维崧】 年代:【清】 体裁:【未知】 类别:【未知】 【大 中 小】《醉落魄·咏鹰》诗词全文 。

2.古代诗歌写老鹰的诗句有哪些

描写鹰的诗句“孤飞一片雪,百里见秋毫”出自《观放白鹰二首》,由李白创作。

《观放白鹰二首》之第一首:“八月边风高,胡鹰白锦毛;孤飞一片雪,百里见秋毫。”秋风正劲的时候,白鹰高飞。诗人很喜欢白色,于是就非常突出鹰之白。“孤飞一片雪,百里见秋毫。”就是反衬鹰之白的。百世纯洁的色泽,李白就像是纯洁的白鹰,孤飞在太空,给这个世界带来了一片洁白。

笼鹰词[1]

柳宗元

凄风淅沥飞严霜,苍鹰上击翻曙光[2]。

云披雾裂虹霓断,霹雳掣电捎平冈[3]。

砉然劲翮剪荆棘,下攫狐兔腾苍茫[4]。

爪毛吻血百鸟逝,独立四顾时激昂[5]。

炎风溽暑忽然至,羽翼脱落自摧藏[6]。

草中狸鼠足为患,一夕十顾惊且伤[7]。

但愿清商复为假,拔去万累云间翔[8]。

3.含有鹰字的古诗

笼鹰词

柳宗元

凄风淅沥飞严霜,苍鹰上击翻曙光 。

云披雾裂虹霓断,霹雳掣电捎平冈 。

砉然劲翮剪荆棘,下攫狐兔腾苍茫 。

爪毛吻血百鸟逝,独立四顾时激昂 。

炎风溽暑忽然至,羽翼脱落自摧藏 。

草中狸鼠足为患,一夕十顾惊且伤 。

但愿清商复为假,拔去万累云间翔 。

画鹰

杜甫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耸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绦碹光堪摘,轩楹势可呼。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鹰离鞲

薛涛

爪利如锋眼似铃,平原捉兔称高情。

无端窜向青云外,不得君王臂上擎。

放鹰

白居易

十月鹰出笼,草枯雉兔肥。

下鞲随指顾,百掷无一遗。

鹰翅疾如风,鹰爪利如锥。

本为鸟所设,今为人所资。

孰能使之然,有术甚易知。

取其向背性,制在饥饱时。

不可使长饱,不可使长饥。

饥则力不足,饱则背人飞。

乘饥纵搏击,未饱须絷维。

所以爪翅功,而人坐收之。

圣明驭英雄,其术亦如斯。

鄙语不可弃,吾闻诸猎师。

4.苍鹰在古诗中的意象以及对应诗句

苍鹰。

杜甫青年时代写过一首诗《画鹰》:“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掇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绦镟光堪摘,轩楹势可呼。何当击风鸟,毛血洒平芜。”

诗人通过描绘画鹰来抒发他那疾恶如仇的激情和搏击云霄的壮志。首联点明画鹰,矫健不凡的苍鹰挟风带霜,虎虎生威,使得洁白如雪的画绢上仿佛突然腾起一片风霜肃杀之气。

颔联、颈联描写苍鹰的神态。耸身抓兔,侧目传神,光彩照人,气雄万夫,几个简单而逼真的细节活画出苍鹰严阵以待,跃跃欲试的形象。

尾联顺势收笔,抒写心志:何时才能展翅云天,搏击凡鸟?何时才能搏杀平芜,大获全胜呢?诗歌题画赞鹰,借鹰喻人,发乘风思奋之心,抒疾恶如仇之志,气势磅礴,撼人心魄。

5.描写鹰的诗句

《画鹰》诗词全文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耸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绦镟光堪摘,轩楹势可呼。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醉落魄·咏鹰》诗词全文

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

秋空一碧无今古,

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

老来猛气还轩举。

人间多少闲狐兔,

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徐悲鸿画师来游牯岭,相与登鹞鹰嘴,下瞰洲

杜甫的“万里寒空只一日,金眸玉爪不凡材”

罗隠的“越海霜天暮,辞韬野草干。

俊通司隶职,严奉武夫官。

眼恶藏蜂在,心粗逐物殚。

近来脂腻足,驱遣不妨难。”

元稹的“秋鹰迸逐霜鹘远,鵩鸟护巢当昼啼。”

6.有关与唐诗宋词中的动物

【题目】:代鹤答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鹰爪攫**肋折,鹘拳蹴雁雁头垂。何如敛翅水边立,飞上云松栖稳枝?

题目】:酬赠李炼师见招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几年司谏直承明,今日求真礼上清。曾犯龙鳞容不死,欲骑鹤背觅长生。刘纲有妇仙同得,伯道无儿累更轻。若许移家相近住,便驱鸡犬上层城。

【题目】:孟夏思渭村旧居寄舍弟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啧啧雀引雏,梢梢笋成竹。时物感人情,忆我故乡曲。故园渭水上,十载事樵牧。手种榆柳成,阴阴覆墙屋。兔隐豆苗肥,鸟鸣桑椹熟。前年当此时,与尔同游瞩。诗书课弟侄,农圃资童仆。日暮麦登场,天时蚕坼蔟。弄泉南涧坐,待月东亭宿。兴发饮数杯,闷来棋一局。一朝忽分散,万里仍羁束。井鲋思返泉,笼莺悔出谷。九江地卑湿,四月天炎燠。苦雨初入梅,瘴云稍含毒。泥秧水畦稻,灰种(上余下田)田栗。已讶殊岁时,仍嗟异风俗。闲登郡楼望,日落江山绿。归雁拂乡心,平湖断人目。殊方我漂泊,旧里君幽独。何时同一瓢,饮水心亦足。

【题目】:酬令狐留守尚书见赠十韵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长庆清风在,夔龙燮理余。太和膏雨降,周邵保厘初。嵩少当宫署,伊瀍入禁渠。晓关开玉兔,夕钥纳银鱼。旧眷怜移疾,新吟念索居。离声双白鹂,行色一篮舆。罢免无余俸,休闲有敝庐。慵于嵇叔夜,渴似马相如。酒每蒙酤我,诗尝许起予。洛中归计定,一半为尚书。

【题目】:放鹰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十月鹰出笼,草枯雉兔肥。下鞲随指顾,百掷无一遗。鹰翅疾如风,鹰爪利如锥。本为鸟所设,今为人所资。孰能使之然,有术甚易知。取其向背性,制在饥饱时。不可使长饱,不可使长饥。饥则力不足,饱则背人飞。乘饥纵搏击,未饱须絷维。所以爪翅功,而人坐收之。圣明驭英雄,其术亦如斯。鄙语不可弃,吾闻诸猎师。

【题目】:独坐二首

【年代】:唐 【作者】:杜甫

【内容】:亿容在线词典提供

竟日雨冥冥,双崖洗更青。水花寒落岸,山鸟暮过庭。暖老须燕玉,充饥忆楚萍。胡笳在楼上,哀怨不堪听。白狗斜临北,黄牛更在东。峡云常照夜,江月会兼风。晒药安垂老,应门试小童。亦知行不逮,苦恨耳多聋。

7.求几首赞美鹰的诗,最好能是古诗

咏架上鹰 【唐】崔铉 天边心胆架头身,欲拟飞腾未有因。

万里碧霄终一去,不知谁是解绦人。 放鹰 【唐】白居易 十月鹰出笼,草枯雉兔肥。

下鞲随指顾,百掷无一遗。 鹰翅疾如风,鹰爪利如锥。

本为鸟所设,今为人所资。 孰能使之然,有术甚易知。

取其向背性,制在饥饱时。 不可使长饱,不可使长饥。

饥则力不足,饱则背人飞。 乘饥纵搏击,未饱须絷维。

所以爪翅功,而人坐收之。 圣明驭英雄,其术亦如斯。

鄙语不可弃,吾闻诸猎师。 画鹰 【唐】杜甫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耸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绦镟光堪摘,轩楹势可呼。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咏鹰 【唐】高越 雪爪星眸世所稀,摩天专待振毛衣。

虞人莫谩张罗网,未肯平原浅草飞。 白鹰 【唐】刘禹锡 毛羽斒斓白纻裁,马前擎出不惊猜。

轻抛一点入云去,喝杀三声掠地来。 绿玉觜攒鸡脑破,玄金爪擘兔心开。

都缘解搦生灵物,所以人人道俊哉。 鹰 【唐】罗隐 越海霜天暮,辞韬野草干。

俊通司隶职,严奉武夫官。 眼恶藏蜂在,心粗逐物殚。

近来脂腻足,驱遣不妨难。 鹰 【唐】徐夤 害物伤生性岂驯,且宜笼罩待知人。

惟擒燕雀啖腥血,却笑鸾皇啄翠筠。 狡兔穴多非尔识,鸣鸠脰短罚君身。

豪门不读诗书者,走马平原放玩频。 鹰 【唐】章孝标 星眸未放瞥秋毫,频掣金铃试雪毛。

会使老拳供口腹,莫辞亲手啖腥臊。 穿云自怪身如电,煞兔谁知吻胜刀。

可惜忍饥寒日暮,向人鵮断碧丝绦。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