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关于中秋月亮的诗句大全

1. 关于中秋月亮的诗句

关于中秋月亮的诗句

1.描写中秋节明月的古诗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 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6.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8.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9.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0.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咏月名句积累: 1、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蟾兔:月亮. 《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 2、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三国魏��曹植《怨歌行》 3、月皎疑非夜,林疏似更秋 南朝梁��庚肩吾《奉和春夜应令》 4、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唐��陈子昂《春夜别友人》 5、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6、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7、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8、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9、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唐��王维《鸟鸣涧》 10、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 唐��刘长卿《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 11、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唐��李白《关山月》 12、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唐��李白《子夜吴歌四首》 13、月色醉远客,山花开欲燃 唐��李白《寄韦南陵冰,余江上乘兴访之,遇寻颜尚书,笑有此赠》 14、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 唐��李白《忆山东二首》 15、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唐��李白《把酒问月》 16、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 唐��李白《把酒问月》 17、斫(zhuó)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 唐��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 18、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唐��杜甫《漫成一首》 19、春去秋来不相待,水中月色长不改 唐��岑参《敷水歌送窦渐入京》 20. 月色更添春色好,芦风似胜竹风幽. 唐 贾至 《别裴九弟》 21.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唐 白居易 《暮江吟》 22.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唐 白居易 《琵琶行》 23.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唐 白居易 《春题湖上》 24. 万影皆因月,千生各为秋. 唐 刘方平 《秋夜泛舟》 25.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唐 刘方平 《月夜》 26.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唐 韩愈 《山石》 27. 晴云如擘絮,新月似磨镰. 唐 韩愈 《晚寄张十八助教周郎博士》 28.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唐 徐凝 《忆扬州》 29.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宋 晏殊 《寓意》 30. 明月却多情,随人处处行. 宋 张先 《菩萨蛮》 31. 云破月来花弄影 宋 张先 《天仙子��送春》 32. 明月净松林,千峰同一色. 宋 欧阳修 《自菩提步月归广化寺》 33. 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琼瑶. 宋 苏轼 《西江月》 34.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宋 苏轼 《前赤壁赋》 35.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宋 苏轼 《中秋月》 36.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宋 辛弃疾 《西江月》 37. 明月有情还约我,夜来相见杏花梢. 清 袁枚 《春日杂诗》 38. 一夜梦游千里月,五更霜落万家钟. 清 濮淙 《闻梁蘧玉已寓京口。

2.描写中秋节月亮的诗句有哪些

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出自:宋代苏轼《水调歌头》。

译文:只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健康长寿,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亮。

赏析:“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这里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共婵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让对于明月的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

2、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出自:宋代晏殊《中秋月》。

译文:中秋月圆,月光洒在庭院,院中梧桐树影婆娑,我一人羁旅异乡,节日里看这月亮下的树影,时间缓缓过去,影子不知不觉的移动着。

3、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出自:唐代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译文:桂花从天而降,好像是月上掉下来似的。拾起殿前的桂花,只见其颜色洁白、新鲜。

4、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出自:宋代苏轼《阳关曲·中秋月》。

译文:此生的此夜不易始终这样美好,明年的明月将在什么地方赏观?

赏析:这首词从月色的美好写到“人月圆”的愉快,又从当年当夜推想次年中秋,归结到别情。形象集中,境界高远,语言清丽,意味深长。

5、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出自:宋代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译文:明月什么时候出现的?(我)端着酒杯问青天。

赏析: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

3.【求关于描写中秋月亮的词句.不是古文是现代优美的词句.】

中秋的月亮在夕阳西下的地方遥望云霞隐去的脚步跨过古老的传说一盏明灯照亮岁月的葱茏月光映着孑然的身影伴着满天闪烁的星星看一轮明月圆在中秋时刻一颗祈祷的心在游子的心中升起大地的梦境舒展在太白与东坡的词典里在装饰嫦娥的夜夜思绪中将漂泊的心圆在中秋之夜中秋的月放纵千万里的长线将远方憧憬的心拉回到亲人身边藏在父母的泪痕里浸在兄弟酒杯的对峙里印在爱人的心窝里★----------------------------------------★中秋的月亮,光洁美丽的容光送给人们桂花的馨香带给人们久远的期望送给人们美好难忘的时光宁静的月宫张果老砍伐梭椤陪伴美丽的嫦娥漫游仙宫田园美景天国牧歌令人神往天宫殷勤的玉兔捣制良药根治人间的抑郁和忧伤人们走出不安的阴影走向温暖的金色阳光年年岁岁如水月光春风满面幸福安祥迢迢银河遥远天堂绚丽彩虹金桥飞架牛郎织女正在为美满幸福的生活奔忙天上宫阙莺歌燕舞金壁辉煌神仙美景人心欢畅中秋的月亮,美丽光洁的容光但愿人们好运长久年年岁岁幸福的人们共同拥有难忘的中秋共同沐浴美丽的月光银色的月光托起人们宁静的心境明净的月亮弥漫月饼醉人的清香晶莹美丽的月亮飘荡在九天之上悠闲的轻舟载着人们的美好祝愿载着人们的幸福憧憬在茫茫的天际远航★----------------------------------------★皓 月皓月闪烁在树林,枝干上 树叶下发出一种声音啊,心上的人.池塘像深邃的明镜,倒映着黑色的柳影,风在柳梢啜泣嘤嘤……梦幻吧,是时候了.辽阔,温馨的宁静似乎走下星光闪烁的苍穹这正是美满的时刻.。

4.关于中秋月亮的古诗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 温庭筠《梦江南·千万恨》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 李白《三五七言 》

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 秦观《八六子·倚危亭》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 白居易《望月有感》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 刘方平《夜月 》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 白居易《忆江南词三首》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 苏轼《阳关曲 》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 苏轼《海棠·东风袅袅泛崇光》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 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5.一.月亮别称二.月亮的神话,故事,传说三.中秋节习俗四.月亮诗句五

一、关于月亮的别称: 玉兔、夜光、太阴、素娥、冰轮、玉轮、玉蟾、桂魄、蟾蜍、顾兔、婵娟、玉弓、玉桂、玉盘、玉钩、玉镜、冰镜、广寒宫、嫦娥、玉羊等. 中秋传说之一——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中秋传说之二——吴刚折桂 关于中秋节还有一个传说: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以示惩处.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中秋习俗 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影响到民间. 文人赏月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与唐人不同,宋人赏月更多的是感物伤怀,常以阴晴圆缺,喻人情事态,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饰不住宋人的伤感.但对宋人来说,中秋还有另外一种形态,即中秋是世俗欢愉的节日:“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东京梦华录》).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游人,达旦不绝.。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