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梁启超集宋词32字对联

1. 梁启超集宋词

梁启超集宋词

1.梁任公(梁启超)搜集宋词中名句集成的几副对联

梁启超贺赠联 四十九年穷不死;

三百六日醉如泥。

——1926年集句贺蹇季常50岁寿诞 二十四考中书令;

万八千户冠军侯。

——集句贺段祺瑞寿诞

两脚踏中西文化;

一心评宇宙华章。

——梁启超赠林语堂 世事沧桑心事定;

胸中海岳梦中飞。

——赠著名女作家冰心 清诗不敢私囊箧;

明月傥肯留庭隅。

——赠友人上联谓清丽的诗句当与友人共赏,而不压书囊箧底。下联言明月或当肯留于庭角,亦足可供观赏。“傥”,谓或者。联语对仗虽不甚工稳,但在感情表达上飘逸自如,为其特点。 风波旧忆横身过;

世事今归袖手看。

——赠友人 以浅持博,以一持万;

自知者明,自胜者强。

——集句题赠陈达

上联集:《荀子》句;下联集:《老子》句。 忽相思,更添了几声啼鴂;

屡回顾,最可惜一片江山。

——集句赠刘崧生

上联集:姜白石《江梅引》、《琵琶仙》句;下联集:姜白石《法曲献仙音》、《八归》、辛稼轩《新荷叶》句。 人在画桥西,冷香飞上诗句;

酒醒明月下,梦魂欲渡苍茫。

——集宋词赠北京大学教授王力 蝴蝶儿,晚报春,又是一般闲暇;

梧桐院,三更雨,不知多少秋声.

——集句赠北京大学教授兼文学院院长胡适 临流可奈清癯,第四桥边,呼棹过环碧;

此意平生飞动,海棠花下,吹笛到天明。

——集句赠著名诗人徐志摩

最有味,是无能,但醉来还醒,醒来还醉;

本不住,怎生去,笑归处如客,客处如归。

——集句赠蹇季常 述先圣之玄意,整百家之不齐,入世以来年七十矣;

奉觞豆于国叟,致欢欣于春酒,亲受业者盖三千焉。

——贺康有为70岁寿诞

2.梁启超集对联

春瘦三分轻阴便成雨 月明千里高处不胜寒 春水满塘生鸿鶒还相趁 东岸绿阴少杨柳更须栽 春水满塘生鸿鶒还相趁 蝴蝶上阶飞风帘自在垂 独上西楼天淡银河垂地 高斟北斗酒酣鼻息如雷 忽相思更添了几声啼鴂 屡回头最可惜一泛江山 忽相思更添了几声啼鴃 屡回顾最可惜一片江山 满地横斜梅花政自不恶 一春憔悴杜鹃欲劝谁归 水殿风来冷香飞上诗句 芳径雨歇流莺唤起春酲 水殿风来冷香飞上诗句 空江月堕梦魂欲渡苍茫 宿鹭圆沙又是一般闲暇 乱鸭斜日古今无此荒寒 西子湖边遥山向晚更碧 清明时节骤雨才过还晴 笑索红梅香乱石桥南北 醉眠芳草梦随蝴蝶西东 一晌销凝帘外晓莺残月 无限清丽雨余芳草斜阳 银汉是红墙一带遥相隔 鸾镜与花枝此情谁得知 月满西楼独鹤还自空碧 日烘晴昼流莺唤起春酲 芳草接天涯几重山几重水 坠叶飘香澈一番雨一番风 高处不胜寒见姮娥瘦如束 无情应笑我搂虚空睡到明 寒雁先还为我南飞传我意 江梅有约爱他风雪耐他寒 今夕是何年霜娥相伴孤照 轻阴便成雨海棠不分春寒 千里归艎山映斜阳天接水 一声长笛雁横南浦月当楼 曲岸持觞记当时送君南浦 朱门映柳想如今绿到西湖 人在画桥西冷香飞上诗句 酒醉明月下梦魂欲断苍茫 日暮更移舟望江国渺何处 明朝又寒食见梅枝忽相思 软语商量海燕飞来窥画栋 冷香摇动绿荷相倚满横塘 小楼吹彻玉笙寒自怜幽独 水殿风来暗香满无限思量 小院春寒燕子飞来窥画栋 空江岁晚柳花无数送舟归 燕子不归几日行云何处去 海棠依旧去年春恨却来时 燕子来时更能消几番风雨 夕阳无语最可惜一片江山 遥夜相思更漏残不如休去 群芳过后西湖好曾有诗无 亦爱吾庐买波塘旋栽杨柳 顿成轻别问后约空指蔷薇 有约不来空怅望兰舟客舆 劝春且住几回凭双燕叮咛 玉宇无尘时见疏星度河汉 春心如酒暗随流水到天涯 欲寄此情鸿雁在云鱼在水 偷催春暮青梅如豆柳如丝 海气百重楼岂独浮云能蔽日 文章千古事萧条异代不同时 蝴蝶儿晚春时又是一般闲暇 梧桐树三更雨不知多少秋声 我本楚狂人五岳寻山不辞远 地犹鄹氏邑万方多难此登临 细草和烟尚绿遥山向晚更碧 黄叶无风自落秋云不雨长阴 小楼昨夜东风吹皱一池春水 梧桐更兼细雨能消几个黄昏 春欲暮思无穷应笑我早生华发 语已多情未了问何人会解连环 酒醒帘幕低垂烛影摇红夜将半 雨过园林如绣东风吹柳日初长 楼上几日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西窗又吹暗雨红藕香残玉簟秋 满身花影倩人扶我欲醉眠芳草 几日行云何处去除非问取黄鹂 试凭他流水寄情却道海棠依旧 但镇日绣帘高卷为妨双燕归来 垂杨还袅万丝金又恐被西风惊绿 断红尚有相思字试凭他流水寄情 呼酒上琴台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 明朝又寒食正海棠开后燕子来时 冷照西斜正极目空寒故国渺天北 大江东去问苍波无语流恨入秦淮 泣残红谁分扫地春空十日九风雨 举大白为问旧时月色今夕是何年 酒酣鼻息如雷叠鼓清笳迤逦度沙漠 万里夕阳垂地落花飞絮随意绕天涯 临流可奈清癯第四桥边呼棹过环碧 此意平生飞动海棠影下吹笛到天明 罗衣特地春寒细雨梦回犹自听鹦鹉 殊乡又逢秋晚江上望极休去采芙蓉 笑倦游犹是天涯万里乾坤不如归去 惊客里又过寒食一桩心事会有诗无 最有味是无能但醉来还醒醒来还醉 本不住怎生去笑归处如客客处如归 歌扇轻约飞花高柳垂阴春渐远汀洲自绿 画桡不点明镜芳莲坠粉波心荡冷月无声 戏抛莲菂种横塘新绿生时水佩风裳无数 猛拍阑干呼鸥鹭五湖旧约烟蓑雨笠相过。

3.梁启超对联赏析

梁启超对联赏析梁启超自题联得剑乍如添健仆;闭门长似在深山。

——自题梁启超撰题联春尽花魂犹恋石;雨余山气欲吞湖。——题广东省南海县西樵山天湖枕流亭 枕流亭在西樵山天湖畔。

上联以一片深情描绘出暮春落红图,春天将尽,花瓣纷纷飘落在山间岩石上,迷人的景色中弥漫着一层伤春气氛,以“恋”字表现作者对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有秀丽、柔婉的阴柔美。下联以一腔豪情吟诵出雨气吞潮诗,描绘出雨后山林中雾气氤氲,翻腾奔涌,好像要吞没山溪春潮,隐寓作者当时有志不得申的愤激之情,以“吞”字抒发作者对壮志难酬的愤愤不平,具有雄奇、劲健的阳刚美。

联语一柔一刚,借景抒怀,柔婉中见雄奇,颇有意境,颇有深度。党庠塾序式千古;智水仁山在此堂。

——题宏文学社寿颂南山瑶池瑞;樽闻北海蓬莱春。——题云南省宾川鸡足山石刻门前学种先生柳;日暮聊为梁父吟。

——题北京袁崇焕祠细石平流,游鱼可数;小山芳树,珍禽时来。——题某园林 梁启超贺赠联四十九年穷不死;三百六日醉如泥。

——1926年集句贺蹇季常50岁寿诞二十四考中书令;万八千户冠军侯。——集句贺段祺瑞寿诞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华章。

——梁启超赠林语堂 林语堂(1895-1976),现代散文家、小说家。原名玉堂。

福建龙溪人。曾赴美、德留学,专攻语言学。

20世纪20年代在北京大学等校任英文教授,20年代后期寓居上海愚园路“有不为斋”。此联即为当时客厅墙壁上的悬联;当为梁氏后期作品。

此联十分贴切地写出了林氏的治学思想和成就。林语堂最精彩的文章是用中文写的《谈西洋文化》和用英文写的《谈中国文化》。

一般来说,用异国文字来写本国事情,最容易失之肤浅,林却避免了这个缺点;这不能不说是他超人的地方。此联正是写出了这一点,妙!梁氏善于集句联,也善于作联。

此联对仗工稳,不用典故,明白如话,当为其作联中的上乘。世事沧桑心事定;胸中海岳梦中飞。

——赠著名女作家冰心清诗不敢私囊箧;明月傥肯留庭隅。——赠友人 上联谓清丽的诗句当与友人共赏,而不压书囊箧底。

下联言明月或当肯留于庭角,亦足可供观赏。“傥”,谓或者。

联语对仗虽不甚工稳,但在感情表达上飘逸自如,为其特点。风波旧忆横身过;世事今归袖手看。

——赠友人以浅持博,以一持万;自知者明,自胜者强。——集句题赠陈达上联集:《荀子》句;下联集:《老子》句。

忽相思,更添了几声啼鴂;屡回顾,最可惜一片江山。——集句赠刘崧生 上联集:姜白石《江梅引》、《琵琶仙》句;下联集:姜白石《法曲献仙音》、《八归》、辛稼轩《新荷叶》句。

人在画桥西,冷香飞上诗句;酒醒明月下,梦魂欲渡苍茫。——集宋词赠北京大学教授王力蝴蝶儿,晚报春,又是一般闲暇;梧桐院,三更雨,不知多少秋声.——集句赠北京大学教授兼文学院院长胡适临流可奈清癯,第四桥边,呼棹过环碧;此意平生飞动,海棠花下,吹笛到天明。

——集句赠著名诗人徐志摩 徐志摩(1896-1931),近代诗人,新月派代表。诗作甚多,1931年11月由南京赴北平途中因飞机失事遇难。

此系集宋人词句为联。上联三句依次出自:首句陆壑《高阳台》、次句姜夔《点绛唇》、三句陈允平《秋霁·平湖秋月》,联语记述1924年4月12日,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泰戈尔应邀抵上海。

14日诗人徐志摩陪同畅游杭州西湖。23日又陪他到北京名刹法源寺欣赏丁香。

下联三句分别引自:首句李祁《西江月·云观三山清露》、二句王之道《青玉案·送张文伯还朝》、末句陈简斋《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联语描述了徐志摩曾在“海棠花下”通霄达旦作诗的佳话。为了纪念此事,梁启超便集词撰此联书赠徐志摩。

此联用八尺宣纸写成,书作北魏体,笺用朱丝画格,谨严古朴,在梁氏书法中推为上选。任公[即梁启超]好集词为联。

此联尤见剪裁之妙,语如己出,一副十五言联,集了宋代六位词人的六首词的词句,不仅对仗工稳,而且慷慨长歌,更饶意境,缘事而述,一气呵成,真是谈何容易!徐志摩为梁启超弟子,联语刻画宛然,甚合徐志摩性格。梁启超生前视此联为自己最得意的一副作品,在《饮冰室诗话附录》里曾这样写道:“我所集最得意的是赠徐志摩一联……此联极能看出志摩的性格,还带着记他的故事,他曾陪泰戈尔游西湖,别有会心。

又尝在海棠花下做诗做个通霄。”这恐怕就出于梁启超“胸中有洪炉,皆归熔铸”的缘故吧。

最有味,是无能,但醉来还醒,醒来还醉;本不住,怎生去,笑归处如客,客处如归。——集句赠蹇季常 梁启超的别一副得意之作是赠其好友蹇季常的。

蹇季常好酒,无日不醉,于是他集以这样一联相赠。上联出自朱希真《江城子》和张梅厓《水龙吟》,下联出自刘须溪《贺新郎》和柴仲山《齐天乐》。

蹇季常的朋友见了此联,无不拍案叫绝,说是蹇季常的神态毕真描出。梁启超正是因为自幼苦读,胸有诗词无数,所以才能融会贯通,信手拈来如神来之笔。

述先圣之玄意,整百家之不齐,入世以来年七十矣;奉觞豆于国叟,致欢欣于春酒,亲受业者盖三千焉。——贺康有为70岁寿诞 民国十六年丁卯(1927年)夏历二月初五日(3。

4.梁启超对联赏析

梁启超自题联

得剑乍如添健仆;

闭门长似在深山。

——自题

梁启超撰题联

春尽花魂犹恋石;

雨余山气欲吞湖。

——题广东省南海县西樵山天湖枕流亭

枕流亭在西樵山天湖畔。上联以一片深情描绘出暮春落红图,春天将尽,花瓣纷纷飘落在山间岩石上,迷人的景色中弥漫着一层伤春气氛,以“恋”字表现作者对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有秀丽、柔婉的阴柔美。

下联以一腔豪情吟诵出雨气吞潮诗,描绘出雨后山林中雾气氤氲,翻腾奔涌,好像要吞没山溪春潮,隐寓作者当时有志不得申的愤激之情,以“吞”字抒发作者对壮志难酬的愤愤不平,具有雄奇、劲健的阳刚美。联语一柔一刚,借景抒怀,柔婉中见雄奇,颇有意境,颇有深度。

5.梁启超集对联

春瘦三分轻阴便成雨月明千里高处不胜寒 春水满塘生鸿鶒还相趁东岸绿阴少杨柳更须栽春水满塘生鸿鶒还相趁蝴蝶上阶飞风帘自在垂独上西楼天淡银河垂地高斟北斗酒酣鼻息如雷忽相思更添了几声啼鴂屡回头最可惜一泛江山忽相思更添了几声啼鴃屡回顾最可惜一片江山满地横斜梅花政自不恶一春憔悴杜鹃欲劝谁归水殿风来冷香飞上诗句芳径雨歇流莺唤起春酲水殿风来冷香飞上诗句空江月堕梦魂欲渡苍茫宿鹭圆沙又是一般闲暇乱鸭斜日古今无此荒寒西子湖边遥山向晚更碧清明时节骤雨才过还晴笑索红梅香乱石桥南北醉眠芳草梦随蝴蝶西东一晌销凝帘外晓莺残月无限清丽雨余芳草斜阳银汉是红墙一带遥相隔鸾镜与花枝此情谁得知月满西楼独鹤还自空碧日烘晴昼流莺唤起春酲芳草接天涯几重山几重水坠叶飘香澈一番雨一番风高处不胜寒见姮娥瘦如束无情应笑我搂虚空睡到明寒雁先还为我南飞传我意江梅有约爱他风雪耐他寒今夕是何年霜娥相伴孤照轻阴便成雨海棠不分春寒千里归艎山映斜阳天接水一声长笛雁横南浦月当楼曲岸持觞记当时送君南浦朱门映柳想如今绿到西湖人在画桥西冷香飞上诗句酒醉明月下梦魂欲断苍茫日暮更移舟望江国渺何处明朝又寒食见梅枝忽相思软语商量海燕飞来窥画栋冷香摇动绿荷相倚满横塘小楼吹彻玉笙寒自怜幽独水殿风来暗香满无限思量小院春寒燕子飞来窥画栋空江岁晚柳花无数送舟归燕子不归几日行云何处去海棠依旧去年春恨却来时燕子来时更能消几番风雨夕阳无语最可惜一片江山遥夜相思更漏残不如休去群芳过后西湖好曾有诗无亦爱吾庐买波塘旋栽杨柳顿成轻别问后约空指蔷薇有约不来空怅望兰舟客舆劝春且住几回凭双燕叮咛玉宇无尘时见疏星度河汉春心如酒暗随流水到天涯欲寄此情鸿雁在云鱼在水偷催春暮青梅如豆柳如丝海气百重楼岂独浮云能蔽日文章千古事萧条异代不同时蝴蝶儿晚春时又是一般闲暇梧桐树三更雨不知多少秋声我本楚狂人五岳寻山不辞远地犹鄹氏邑万方多难此登临细草和烟尚绿遥山向晚更碧黄叶无风自落秋云不雨长阴小楼昨夜东风吹皱一池春水梧桐更兼细雨能消几个黄昏春欲暮思无穷应笑我早生华发语已多情未了问何人会解连环酒醒帘幕低垂烛影摇红夜将半雨过园林如绣东风吹柳日初长楼上几日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西窗又吹暗雨红藕香残玉簟秋满身花影倩人扶我欲醉眠芳草几日行云何处去除非问取黄鹂试凭他流水寄情却道海棠依旧但镇日绣帘高卷为妨双燕归来垂杨还袅万丝金又恐被西风惊绿断红尚有相思字试凭他流水寄情呼酒上琴台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明朝又寒食正海棠开后燕子来时冷照西斜正极目空寒故国渺天北大江东去问苍波无语流恨入秦淮泣残红谁分扫地春空十日九风雨举大白为问旧时月色今夕是何年酒酣鼻息如雷叠鼓清笳迤逦度沙漠万里夕阳垂地落花飞絮随意绕天涯临流可奈清癯第四桥边呼棹过环碧此意平生飞动海棠影下吹笛到天明罗衣特地春寒细雨梦回犹自听鹦鹉殊乡又逢秋晚江上望极休去采芙蓉笑倦游犹是天涯万里乾坤不如归去惊客里又过寒食一桩心事会有诗无最有味是无能但醉来还醒醒来还醉本不住怎生去笑归处如客客处如归歌扇轻约飞花高柳垂阴春渐远汀洲自绿画桡不点明镜芳莲坠粉波心荡冷月无声戏抛莲菂种横塘新绿生时水佩风裳无数猛拍阑干呼鸥鹭五湖旧约烟蓑雨笠相过。

6.描述梁启超的诗句

金缕曲(梁启超)

瀚海飘流燕。乍归来、依依难认,旧家庭院。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双剪。相对向、斜阳凄怨。

欲诉奇愁无可诉,算兴亡、已惯司空见。忍抛得,泪如线。

故巢似与人留恋。最多情、欲黏还坠,落泥片片。我自殷勤衔来补,珍重断红犹软。又生恐、重帘不卷。十二曲阑春寂寂,隔蓬山、何处窥人面?休更问,恨深浅。

读陆放翁集(梁启超)

诗界千年靡靡风,

兵魂销尽国魂空。

诗中什九从军乐,

亘古男儿一放翁。

太平洋遇雨(梁启超)

一雨纵横亘二洲,浪淘天地入东流。

却余人物淘难尽,又挟风雷作远游。

自励(梁启超)

平生最恶牢骚语,作态呻吟苦恨谁。

万事祸为福所倚,百年力与命相持。

立身岂患无余地,报国惟忧或后时。

未学英雄先学道,肯将荣瘁校群儿。

7.赞美梁启超的诗词

少年中国说 梁启超 日本人之称我中国也,一则曰老大帝国,再则曰老大帝国。

是语也,盖袭译欧西人之言也。呜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梁启超曰:恶,是何言!是何言!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

欲言国之老少,请先言人之老少: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

惟留恋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进取。惟保守也,故永旧;惟进取也,故日新。

惟思既往也,事事皆其所已经者,故惟知照例;惟思将来也,事事皆其所未经者,故常敢破格。老年人常多忧虑,少年人常好行乐。

惟多忧也,故灰心,惟行乐也,故盛气。惟灰心也,故怯懦;惟盛气也,故豪壮。

惟怯懦也,故苟且;惟豪壮也,故冒险。惟苟且也,故能灭世界;惟冒险也,故能造世界。

老年人常厌事,少年人常喜事。惟厌事也,故常觉一切事无可为者;惟好事也,故常觉一切事无不可为者。

老年人如夕照,少年人如朝阳;老年人如瘠牛,少年人如乳虎;老年人如僧,少年人如侠;老年人如字典,少年人如戏文;老年人如鸦片烟,少年人如泼兰地酒;老年人如别行星之陨石,少年人如大洋海之珊瑚岛;老年人如埃及沙漠之金字塔,少年人如西伯利亚之铁路;老年人如秋后之柳,少年人如春前之草;老年人如死海之潴为泽,少年人如长江之初发源:此老年与少年性格不同之大略也。梁启超曰:人固有之,国亦宜然。

梁启超曰:伤哉,老大也!浔阳江头琵琶妇,当明月绕船,枫叶瑟瑟,衾寒于铁,似梦非梦之时,追想洛阳尘中春花秋月之佳趣;西宫南内,白发宫娥,一灯如穗,三五对坐,谈开元、天宝间遗事,谱霓裳羽衣曲;青门种瓜人,左对孺人,顾弄孺子,忆侯门似海珠履杂遝之盛事;拿破仑之流于厄蔑,阿刺飞之幽于锡兰,与三两监守吏或过访之好事者,道当年短刀匹马,驰骋中原,席卷欧洲,血战海楼,一声叱咤,万国震恐之丰功伟烈,初而拍案,继而抚髀,终而揽镜。呜呼!面皴齿尽,白发盈把,颓然老矣。

若是者舍幽郁之外无心事,舍悲惨之外无天地,舍颓唐之外无日月,舍叹息之外无音声,舍待死之外无事业,美人豪杰且然,而况于寻常碌碌者耶?生平亲友,皆在墟墓,起居 饮食,待命于人,今日且过,遑知他日,今年且过,遑恤明年,普天下灰心短气之事,未有甚于老大者。于此人也,而欲望以拏云之手段,回天之事功,挟山超海之意气,能 乎不能? 呜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立乎今日,以指畴昔,唐虞三代,若何之郅治;秦皇 汉武,若何之雄杰,汉唐来之文学,若何之隆盛;康乾间之武功,若何之烜赫;历史家 所铺叙,词章家所讴歌,何一非我国民少年时代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之陈迹哉。

而今颓然 老矣,昨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处处雀鼠尽,夜夜鸡犬惊,十八省之土地财产,已为 人怀中之肉,西百兆之父兄子弟,已为人注籍之奴,岂所谓“老大嫁作商人妇”者耶? 呜呼!凭君莫话当年事,憔悴韶光不忍看,楚囚相对,岌岌顾影,人命危浅,朝不虑夕,国为待死之国,一国之民为待死之民,万事付之奈何,一切凭人作弄,亦何足怪。 梁启超曰: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是今日全地球之一大问题也。

如其老大也,则是 中国为过去之国,即地球上昔本有此国,而今渐渐灭,他日之命运殆将尽也;如其非老大也,则是中国为未来之国,即地球上昔未现此国,而今渐发达,他日之前程且方长也。欲断今日之中国为老大耶?为少年耶?则不可不先明国字之意义。

夫国也者何物也?有土地;有人民;以居于其土地之人民而治其所居之土地之事;自制法律而自守之,有主权,有服从,人人皆主权者,人人皆服从者。夫如是斯谓之完全成立之国。

地球上之有完全成立之国也,自百年以来也。完全成立者,壮年之事也;未能完全成立而渐进于完全成立者,少 年之事也。

故吾得一言以断之曰:欧洲列邦在今日为壮年国,而我中国在今日为少年国。夫古昔之中国者,虽有国之名,而未成国之形也。

或为家族之国,或为酋长之国, 或为诸候封建之国,或为一王专制之国,虽种类不一,要之其于国家之体质也,有其一 部而缺其一部。正如婴儿自胚胎以迄成童,其身体之一二官支,先行长成,此外则全体 虽粗具,然未能得其用也。

故唐虞以前为胚胎时代,殷周之际为乳哺时代,由孔子而来 至于今为童子时代,逐渐发达,而今乃始将入成童以上少年之界焉。其长成所以若是之 迟者,则历代之民贼有窒其生机者也。

譬犹童年多病,转类老态,或且疑其死期之将至 焉,而不知皆由未完全未成立也。非过去之谓,而未来之谓也。

且我中国畴昔,岂尝有国家哉,不过有朝廷耳。我黄帝子孙,聚族而居,立于此地 球之上者既数千年,而问其国之为何名,则无有也。

夫所谓唐、虞、夏、商、周、秦、汉、魏、晋、宋、齐、梁、陈、隋、唐、宋、元、明、清者,则皆朝名耳。朝也者,一家之私产也;国也者,人民之公产也。

朝有朝之老少,国有国之老少,朝与国既异物, 则不能以朝之老少而指为国之老少明矣。文、武、成、康,周朝之少年时代也;幽、厉、桓、赧、则其老年时代也。

高、文、景、武,汉朝之少年时代也;元、平、桓、灵,则其老年时代也。

8.更能消几番风雨,只可惜一片江山

张中行先生去世后,钟叔河先生写了一篇怀念的文字。

其中谈到一副对联,引起我一点点考证的兴趣。 对联是钟先生请张先生书写的。

这是老派人的作风,有所仰慕,往往索一幅字以为留念。上联为“更能消几番风雨”,下联为“最可惜一片江山”。

这副对联值得一说。原联是梁启超先生集宋词而成,不知何故,钟叔河先生只是截取了其中一部分,又大约为了节省字数,张先生在书写时隐去了原始出处。

于是,呈现出来的这副对联,实则是一副残联,字数不整,且出处不明。 这里可以抄出梁启超先生的足本: 春已堪怜,更能消几番风雨; 树犹如此,最可惜一片江山。

这副对联非常有名,流传甚广。上联分别出自张炎《高阳台》和辛稼轩调寄《摸鱼儿》,下联则分别出自刘过《水龙吟》(典本出《世说新语》)和姜夔《八归》。

真是一副好对联,集得天衣无缝。梁启超是何等才华,看似信手拈来,而多少忧伤忧患在其中,意境苍茫,读来令人感慨唏嘘。

所谓伤心人别有怀抱,才可能单单摘出这几句词一浇心中块垒吧。按,此联集于1924年,斯时斯境,不难理解梁启超集联的心情和用意。

今天重读,即便忽略集联的大背景,单就对联本身而言,也还是能让人引起某种情感上的共鸣。钟叔河和张中行俩先生应该是对这副对联大有会意,才重新抄录的吧。

就我个人来说,自然没有梁启超那样的远大抱负,所以对“一片江山”少了很多“可惜”的感慨,但“春已堪怜,更能消几番风雨”一句,实在感同身受。

9.梁启超为何又叫“梁任公”

梁启超(1873一1929),字卓如,号任公.广一位导师”.是他“外江佬”朋友里东新会人,人们常称他为“梁任公”或“任公先头认得的第一个朋友,他们一见面就生”.梁启超何以要以“任公”为号呢?他在《亡谈学问,甚至常常争吵,直到意见一友夏穗卿先生》一文中,有过一段说明.他说:致为止,足见他俩是十分友善好学的. 穗卿为什么自名为别士呢?“别士”这句话从上述一段话中可以看出.梁、夏 出于墨子,是和“兼士”对称的.墨子主张兼爱.两人的别号虽出于墨.但由于看法不 常说“兼以易别”,所以墨家叫傲“兼士”,非墨同.所以称名互异.梁启超是位醉心 家便叫做“别士”.我是心醉墨学的人,所以于墨学的人.1921年他曾撰写过《墨 自己号称“任公”,又自命为“兼士”,穗卿子学案》认为我们中华民族舍己利人 说:“我却不能做摩顶放踵利天下的人.只好的优秀品质部分来自墨子思想的陶 听你们墨家排挤吧!”因此目号别士二冶.这一看法带有极大偏颇.但从中 梁启超说,夏穗卿是他“少年做学问。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