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宋词的拼音 宋词的拼音1.宋词怎么读[1]推荐楼主看一看《原来宋词可以这样读》 辛然 著,网上购书只要不到15元。 [2]诗词对写作确实有帮助,培养你的文学修养,但是仅仅是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已就如楼上所说,其中的典故等等,都对写作有好处。所谓书读百遍其意自现,现代人往往忽略了读的重要性,建议楼主多读读自己感兴趣的宋词,其实宋词也分几大类的,像婉约派,豪放派,等等。你要做出选择的,当然选择不同最终会影响你的气质,那就是后话了。 [3]下面是一个帖子,你自己也可以上网查查帖子,有很多。 诗词,不知道从何时起看上去有点像阳春白雪了.曲高了,自然会落的和寡的地步.但这不是她本身出了什么问题,而是读她的人出了问题.诗词本身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我相信没人会贬低她.假如中国文化有三分天下一说的话,那么她一定会占的一分的,我想这点是没人会反对.诗词讲究语句简练,短短的几十上百字就可以描绘千里江山和浩淼宇宙.诗词最重要的还是她的意境,短短的几行可以带给人无限的遐想和美妙的感觉.另外她还有一定的节奏感,有时会像一首待唱的歌谣. 举个列子:李白的<;静夜思>;,就那么几个字,写出多少的思乡之愁,看上去淡白的几句充满了无限的意味.其实读诗也应该就像你看其他的文体一样,不过体会的不一样,诗文是意境!你读一部小说,故事的情节或许你了解的淋漓尽致,但你能全部了解文中所有人的思想以及故事给带来的意味吗?我想是不能的,就算你读的懂了,但也不能全部理解作者的个中意味.你读一篇散文,或许你会惊讶于文中美妙如画的语句,倾倒于作者那么细腻情深的笔法,但我想你是不能把作者所有在文中隐含的意思全部理解的,因为所处的环境不同,感受也就不一样了.你读一篇评论文,或者是一篇有战斗意味的檄文时,大概也就只是体验一下此中批人的快乐,我想你一般不会因此而去批东批西,或者说有时你根本不知道到底这里面说的对不对?或许你只是觉得他观点有可取的地方.看小说是看故事,看散文是看文笔,看评论文是看快意,那么这样说来看诗词不也就是看一个意味或者说是意境吗?直白点就是看点感觉,那种欲言又止的感觉.诚然近百年诗词的发展有了变化,新诗的出现导致了诗文格式的突变,猛一看,是从原来的讲究变成了不讲究.有人说现在的诗文就是把一句话竖起来写了,当然他说的没错,诗文是竖起来写的.但这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她这竖起来写的是不是比横着写多了一份意味.假如有,那么就成了诗;假如没有,真的只是竖起来说话了.所以在此,写诗的人一定要讲究起诗文的意境来. 这些年来,好像真的没什么好的诗人,或者说是有好的诗人没写出什么好的诗词来.这也难免会让读的人产生怀疑,这个时代还要诗词吗?其实这个问题就像问:这个时代还有真爱吗?我想,答案当然都是肯定的.难道你不觉得诗中的天地宇宙是另一番世界?难道你不觉得诗中的风花雪月的充满了想像?难道你不觉得诗中的爱情是千古的绝唱?难道你忘了诗情画意的由来?假如你是一个读者,请你不要去侮辱诗词,体验她的意境才是重要的.所以假如你是一个诗人,请你不要为了诗词去作秀,写出好诗才是出路.大家都来读读诗词吧!她不需要你多么的理解她,只需要你去感受她.不要再诋毁她了,她真的是一颗明珠.就算是有瑕疵,她也是一颗闪亮的明珠. 2.宋词里的几个读音问题1.骑 念ji 第四声 2. huan 第二声 重念 chong第二声,表示多的 意思 3. 干 念gan 平声 4.散 念san 第三声 解念 jie第三声(很少情况才念 xie第四声) 5。旋 念xuan第二声 琤琮 念 cheng第一声cong第二声,表示玉器撞击声 7.棹 念zhao第四声,表示撑船用 的桨之类 9. 钿念dian 第四声,表示装饰的花纹 10. 帏 念wei第二声,表示房间 里面的帘子 有些不懂的 话,可以根据 词的平仄来推的。 希望对你有帮助。~ 3.宋词啊读呀,你这个涉及到的问题是发音中啊的变音,具体的变化如下: 语气词“啊”出现在句末或句中时,由于受到前面音节末尾音素的影响,其读音会发生变化。 “啊”的音变规律如下: 1、前面的音素是a、o(不包括ao、iao)e、i、ü、ê时,“啊”读作ya,同“呀”。 2、前面的音素是u(包括ao、iao)时,“啊”读作wa,同“哇”。 3、前面的音素是-n时,“啊”读作na,同“哪”。 4、前面的音素是-ng时,“啊”读作nga。 5、前面的音素是i(舌尖后元音)和er时,是儿化韵时,“啊”读作ra; 6、前面的音素是i(舌尖前元音)时,“啊”读作[ZA]。 “啊”的音变例说: 1、ya—(在a、o、e、i、ü、ê音素后面时,不包括ao、iao): 快打啊! 就等你回家啊! 夸啊! 大家快来吃菠萝啊! 都是记者啊! 好新潮的大衣啊! 日子过的真快啊! 快帮我解围啊! 你怎么不吃鱼啊? 这孩子多活跃啊! 2、wa—(在u音素后面时,包括ao、iao): 您在哪儿住啊? 他普通话说得真好啊! 还这么小啊! 屋顶还漏不漏啊? 看你一身油啊! 3、na—:(在-n音素后面时) 这件事儿可不简单啊! 笑得真欢啊! 买这么些冷饮啊! 发音真准啊! 4、nga—(在-ng音素的后面时) 小心水烫啊! 小点儿声啊! 行不行啊? 不管用啊! 5、ra—(在舌尖后元音-i、卷舌元音er的后面时,在儿化韵后面时) 没法治啊! 随便吃啊! 什么了不起的事啊! 他是王小二啊! 这儿多好玩儿啊! 6、[ZA]—(在舌尖前元音-i的后面时) 烧茄子啊! 这是第几次啊? 他就是老四啊! 综合练习: 巴根草(哇)根连着根 天下穷人(哪)心连这心 十个指头(哇)肉连着肉 阶级兄弟(呀)情义深 我三叔哇、三婶儿啊,合办了个畜牧场啊, 养马呀,养牛哇,养羊啊,养猪哇; 还养鹅呀、鸭呀、鸡呀、兔哇、狗哇。 我三叔哇、三婶儿啊,他们还承包了动物园哪, 什么狮啊、虎哇、豹哇、狼啊、熊啊、猴哇,纷纷从各地引进哪。 搞假山哪,让猴儿们哪,在山上爬呀、跳哇、玩哪; 建水池啊,让狮啊、虎哇、豹哇、狼啊、熊啊,天天有澡洗呀。 4.宋词平仄到底是什么意思宋词平仄(拼音:píngzè,英文:level and oblique tones),是中国诗词中用字的声调。平指平直,仄指曲折。根据隋朝至宋朝时期修订的韵书,如《切韵》、《广韵》等,中古汉语有五种声调,称为平(阴平、阳平)、上、去、入。除了平声,其余三种声调有高低的变化,故统称为仄声。诗词中平仄的运用有一定格式,称为格律。平声和仄声,代指由平仄构成的诗文的韵律。平仄是四声二元化的尝试。四声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所谓声调,指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 平仄是在四声基础上,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来的,平指平直,仄指曲折。 在古代上声,去声,入声为仄,剩下了的是平声。 自元朝周德清后,平分阳阴,仄归上去。逐步形成阴平、阳平归平,上声、去声归仄,入声取消的格局。 5.宋词词牌中的平音,仄音,韵脚是什么宋词的平仄可以用现代普通话辨认大部分,还有小部分需用特殊的方法辨认。 方法如下: 一、用现在普通话念宋词中的字,如果是上声、去声(即第三、第四声)的,是仄声。 二、用现在普通话念宋词中的字,如果是阴平、阳平(即第一、第二声)的,其中鼻韵母的字(an、ian、uan、üan、ang、iang、uang、in、en、un、ün、eng、ong、iong)一定是平声。 第一、第二声中非鼻韵母的字多数是平声,但有部分是仄声(即古入声字),如“鸭、接、耷、八、逼、拔、达、笛、白、食、直、吉、合”等。 三、从上述第二点看,比较麻烦的是要在现在的第一、第二声非鼻韵母的字中辨别古入声字,有一个方法可以分别出一部分古入声来:记住一些做声符的古入声字,如“甲、白、直、吉、合”等,凡是以这些字作声旁的字,也是入声字,如“鸭、押、伯、泊、帛、柏、植、值、殖、洁、桔、佶、盒、颌、恰、洽”等等,属于仄声。 四、此外,也可以根据现在保留入声的方言来辨认,如粤语、客家话、吴语等,用这些方言来念,较短促而且尾巴不能拉长的便是,但要经过一定了解才能掌握。比较有效的办法是查韵书,如《词林正韵》等。 通过运用上述的方法,能辨别绝大多数字的平仄声,少数拿不准的,通过查韵书来解决。 五、宋词的押韵,原本是参照《切韵》、《广韵》而放宽一些的,南宋有了《平水韵》便依《平水韵》且宽些。 到清代,有人曾整理出词韵书来,较有影响的是清代一位名叫戈载的人编的《词林正韵》。有一点要注意:宋词的押韵绝对不依“十三辙”,因为“十三辙”已经把属于仄声的古入声字散混在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的字中了,那是元曲以后戏曲押韵用的。 补问补答: 1。宋词关于语音方面的要素就这些,无非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区分字的平仄,这是声调方面的问题,宋词时代的声调也是四类,即“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四类声调归并为“平声”和“仄声”两大类,“平声”本身为一大类,上、去、入又合并为一大类,统称“仄声”。 现在普通话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不等同于宋词时代的“平、上、去、入”,上面说的是用现代声调辨别宋词(现代填的词也一样)平仄的方法;第二个方面是押韵,宋词时代的语音与现代语音不同了,所以不能以现代的韵去衡量宋词的押韵,要按照《词韵》中的韵部来押韵。 2。 写词一般称为“填词”,因为要按词谱(每种词牌规定的格式)去写的。 3。 填词时要严格按照各种词牌的词谱规定的句数和各句的字数填,不能多一句或多一字,也不能少一句或少一字。所以,若要填词,请备一本《词谱》。 4。词谱中各句的每一个字都规定了平仄,有些位置上的字可用平声也可用仄声,但有些位置上的字则规定必须用平声或必须用仄声,要按规定来选相应平仄的字。 5。每一种词牌都规定了韵脚的位置,韵脚并不一定在双句之末,有些在单句之末。 韵脚也并不一定都是平声,有些位置规定要用仄声,还有的词牌规定韵脚要用仄声中的入声(如《忆秦娥》《念奴娇》等)。这些全都得按词谱所规定的格式来填词。 6。填词还要注意各个句子的句式,有“一字逗、一字句、二字句、三字句……十字句、十一字句”等,要注意各种词牌每一句所规定的节拍,如《沁园春》中的“数风流人物”和《念奴娇》中的“卷起千堆雪”都是五字句,但前者的节拍是“数 / 风流 / 人物”(1-2-2),而后者的节拍是“卷起 / 千堆 / 雪 ”(2-2-1)。 7。此外,还要注意对仗的位置。 8。如果要更详细了解词的规则,可以买一本王力编的《诗词格律十讲》或相应的《词律》一类的书阅读。 9。顺便提一下,“宋词”是专指宋代人填的词,非宋代人填的词不叫“宋词”,只称“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