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的字开头的诗句有这一句。的皪愁成水 咏水精 唐 韦应物 五绝 静物 映物随颜色,含空无表里。持来向明月,的皪愁成水。 少年游 作者:杨亿 朝代:宋 体裁:词 江南节物,水昏云淡,飞雪满前村。千寻翠岭,一枝芳艳,迢递寄归人。 寿阳妆罢,冰姿玉态,的的写天真。等闲风雨又纷纷,更忍向、笛中闻。 [念奴娇 张纲 宋 词 多情宋玉,值西风摇落,悲秋时节。赖有幽芳深解意,的皪枝头争发。欲语含羞,敛容微笑,心事如何说。暗香时度,卷帘留伴霜月。谁为赋写仙姿,挥毫落纸,有尊前词客。独倚阑干须信道,消得孤吟愁绝。补阙骚经,拾遗香传,顿许居前列。品题多谢,一枝当为君折。 浣溪沙 黄人杰 宋 词 的皪江梅共蜡梅。剪金裁玉一时开。黄姑相伴雪儿来。别驾公馀无个事,得将诗酒与栽培。为春留客小徘徊。 咏水精 唐 韦应物 五绝 静物 映物随颜色,含空无表里。持来向明月,的皪愁成水。 2.关于生日祝福的诗词有哪些1. 象服华年两鬓青。喜逢生日是嘉平。——张纲《浣溪沙》 2. 梦醒来、忽记鹤归时,翁生日。—— 吴泳《满江红·梦绕家山》 3. 今年生日,忽似还家模样。——程大昌《感皇恩·身寿又康强》 4. 生日近元宵,占早烧灯欢会。——朱敦儒《如梦令·好笑山翁年纪》 5. 年时生日宴高堂。欢笑拥炉香。——张纲《朝中措·年时生日宴高堂》 6. 凉生日观,极目送飞鸿。——王以宁《满庭芳·千古南阳》 7. 九九之年逢降庆,生年生日同时。——李石《临江仙·九九之年逢降庆》 8. 懒翁那记生日,兀兀度昏朝。——冯取洽《水调歌头·林叶润而密》 9. 方是闲堂寿宴开。今回生日胜前回。——郭应祥《鹧鸪天·方是闲堂寿宴开》 10. 老来生日,渐觉心情懒。——管鉴《蓦山溪·老来生日》 3.有什么好听的宋词全宋的词人名:潘阆,范仲淹,柳永 张先 晏殊 欧阳修 杜安世 张伯端 韩维 王安石 韦骧 晏几道 张舜民 苏轼 李之仪 舒 黄庭坚 晁元礼 郑仅 李元膺 刘 秦观 米芾 李甲 赵令 贺铸 晁补之 陈师道 张耒 周邦彦 陈 阮阅 谢逸 晁冲之 苏庠 毛滂 谢 沈蔚 葛胜仲 米友仁 曾纡 吴则礼 赵子发,徐俯,王安中,张继先,叶梦得,李光,刘一止,汪藻,曹组,王庭 ,陈克,朱敦儒,周紫芝,赵佶,李纲 李祁 张纲 李清照 吕本中 赵鼎 向子 沈与求 洪皓 蔡伸 王灼 李弥逊 王以宁 陈与义 张元干 邓肃 吕渭老 王之道 董颖 朱翌 欧阳澈 杨无咎 曹勋 刘子 胡铨 史浩 仲并 高登 李石 康与之 曾觌 黄公度 倪 王之望 葛立方 曾协 毛 洪适 韩元吉 朱淑真 张抡 侯?赵彦端 王千秋 李吕 李流谦 袁去华 朱雍 程大昌 曹冠 姚述尧 管鉴 陆游 姜特立 周必大 范成大 赵老 王质 沈瀛 杨万里 李洪 沈端节 张孝祥 李处全 (全宋词》辑录,共收词人一千三百余家,词章近两万首。 孔凡礼《全宋词补辑》,又增收词人百家,词作四百多篇。 4.求含“仕”的宋词徐经孙 水调歌头 客问矩山老,何事得优游。 追数平生出处,为客赋歌头。三十五时侥幸,四十三年仕宦,七十*归休。 顶踵皆君赐,天地德难酬。书数册,棋两局,酒三瓯。 此是日中受用,谁劣又谁优。寒则拥炉曝背,暖则寻花问柳,乘兴狎沙鸥。 知足又知止,客亦许之不。 苏轼 减字木兰花 贤哉令尹。 三仕已之无喜愠。我独何人。 犹把虚名玷搢绅。不如归去。 二顷良田无觅处。归去来兮。 待有良田是几时。 程大昌 韵令 是男是女,都有官称。 孙儿仕也登。时新衣著,不待经营。 寒时火柜,春里花亭。星辰上履,我只唤卿卿。 寿开八秩,两鬓全青。颜红步武轻。 定知前面,大有年龄。芝兰玉树,更愿充庭。 为询王母,桃颗几时赬。 程大昌 好事近 白屋到横金,已是蟠桃结子。 更向仕途贪恋,是痴人呆虑。水晶宫里饭莼鲈,中菰第一义。 留得鬓须迟白,是本来真贵。 程大昌 感皇恩 七十有三番,挂弧门首。 此事从来信希有。新来仕路,夸说一般高手。 肯从清要地,抛簪绶。何许分花,伊谁送酒。 得开口时且开口。无烦无恼,也没期程奔走。 但能安此乐,夷然寿。 葛胜仲 满庭霜*满庭芳 百不为多,一不为少,阿谁昔仕吾邦。 共推任笔,洪鼎力能扛。不为桃花禄米,雠书倦、一苇横江。 招寻处,徒行曳杖,曾不拥麾幢。山川,真大好,鱼矶无恙,密岭难双。 听讼诉多就,樵坞僧窗。岁月音容远矣,风流在、遐想心降。 云烟路,搜奇吊古,时为酹空缸。 张纲 临江仙 追想京都全盛日,蓬弧初记生时。 朝来朱绂照庭闱。谁知衰谢老,还有宁馨儿。 休记蓝田生美玉,举杯听取歌词。年方强仕未应迟。 高风轻借便,一鹗看横飞。 王之道 朝中措 州闾庠序少追随。 俯仰鬓成丝。仕宦孰逾君达,恩施遍及庭芝。 溪头春日,欢声和气,如见生时。好对高堂寿母,献酬同醉金卮。 史浩 青玉案 闲忙两字无多子。叹举世、皆由此。 逐利争名忙者事。廛中得丧,仕中宠辱,无限非和是。 谁人解识闲中味。雪月烟云自能致。 世态只如风过耳。三杯两盏,眼朦胧地,长向花前醉。 曹冠 满江红 味道韬光,伴耕钓、城南涧曲。吾不羡、炼丹金井,访仙王屋。 清洁无瑕通隐显,满堂岂肯贪金玉。向北窗、高卧水风凉,槐阴绿。 闲自赏,东篱菊。偏喜种,幽居竹。 信巍然良贵,有荣无辱。外物随缘姑泛应,无心仕止常知足。 喜圣时、协气屡丰年,西畴熟。 曹冠 木兰花慢 念行藏在道,仕宦岂为谋身。 自谤起营蝇,东山高卧,北海开尊。荣枯置之度外,得饶人处,谩也饶人。 须信吾躬道义,巍然良贵中存。浮名。 蜗角是非蚊。过耳总休论。 且啸傲幽居,清风皓月,光景常新。佩琴行吟胜景,访林泉、避暑赏烟云。 谁识怀忠畎亩,此心常不忘君。 陆游 破阵子 仕至千锺良易,年过七十常稀。 眼底荣华元是梦,身后声名不自知。营营端为谁。 幸有旗亭沽酒,何妨茧纸题诗。幽谷云萝朝采药,静院轩窗夕对棋。 不归真个痴。 赵长卿 朝中措 文章学业继家声。 名誉压群英。早岁掀腾膴仕,如公富贵难并。 定膺丹诏,朱轮迅召,陶冶苍生。自是盐梅姿质,伫看大手调羹。 辛弃疾 哨遍 一壑自专,五柳笑人,晚乃归田里。问谁知、几者动之微。 望飞鸿、冥冥天际。论妙理。 浊醪正堪长醉。从今自酿躬耕米。 嗟美恶难齐,盈虚如代,天耶何必人知。试回头五十九年非。 似梦里欢娱觉来悲。夔乃怜蚿,谷亦亡羊,算来何异。 嘻。物讳穷时。 丰狐文豹罪因皮。富贵非吾愿,皇皇乎欲何之。 正万籁都沈,月明中夜,心弥万里清如水。却自觉神游,归来坐对,依稀淮岸江涘。 看一时鱼鸟忘情喜。会我已忘机更忘己。 又何曾物我相视。非会濠梁遗意,要是吾非子。 但教河伯、休惭海若,大小均为水耳。世间喜愠更何其。 笑先生三仕三已。 史弥巩 失调名 羊左合人我。 左既绝粮甘自饿。羊仕楚王官职大。 依旧杀身蓬颗。颜公畴昔曾经过。 佳咏至今传播。 魏了翁 水调歌头 人道三十九,岁暮日斜时。 儿今如许,才觉三十九年非。昨被玉山楼取,今仗牛山挽住,役役不知疲。 自己未能信,漫仕亦何为。亦何为,应自叹,不如归。 问归亦有何好,堂上彩成围。上下东冈南陌,来往北邻西舍,逖地看儿啼。 富贵适然耳,此乐几人知。 魏了翁 洞庭春色*沁园春 四十之年,头颅如此,岂不自知。 正东家尼父,叹无闻日,鄹人孟子,不动心时。顾我未能真自信,算三十九年浑是非。 随禄仕,便加齐卿相,於我何为。人间郁蒸难耐,谁借我五万蒲葵。 上玉台百尺,天连野*,*楼千里,江射晴晖。此意分明谁与会,但时把瑶笙和月吹。 吾归矣,有鸿相与和,鹤自由飞。 林正大 水调歌 仕宦至卿相,富贵好归乡。 高车驷马,都人夹道共瞻望。意气当年尤盛,荣比昔人衣锦,昼锦以名堂。 海内知名士,久矣望馀光。大丈夫,荣与贵,视寻常。 丰功令德,要将尧舜致君王。事业光施社稷,勋烈遍铭彝鼎,此志孰能量。 妙语勒金石,千古一欧阳。 葛长庚 贺新郎 仙鹊梁银汉。 见青原白鹭一点,秋光犹嫩。青鸟密传云外信,王母夜临香案。 与河鼓、天孙为伴。太素真人乘此景,到芗城、即嗣胡忠简。 南极上,星璀璨。松溪居士多词翰。 是神仙风骨,元自无心仕宦。人道月卿临总饷,便合机廷揆馆。 还又爱、山林萧散。玉女金钟萦暖响,指灵椿、仙鹤祈遐算。 公。 5.关于“生日祝福”的诗词有哪些1:浣溪沙(四之三)——张纲 象服华年两鬓青,喜逢生日是嘉平。 何妨开宴雪初晴,酒劝十分金凿落。 舞催三叠玉娉婷,满堂欢笑祝椿龄。 2:《满江红·梦绕家山》—— 吴泳 梦绕家山,曾访问、鹤林遗迹。 见老鹤、翩跹飞下,方瞳如漆。 蕙帐香消形色静,玉笙吹彻丰神逸。 梦醒来、忽记鹤归时,翁生日。 南陌杖,东山屐。红楼酒,青霄笛。 料中梁何似,涪江今夕。 君不见洛阳耆英会,花前雅放诗闲适。 独北都、留守未归来,七十一。 3:《感皇恩·身寿又康强》——程大昌 身寿又康强,谢天将并。 耳目聪明行步壮。 登高挥翰,不用瞠眉扶杖。 华堂偕老处,儿孙王。 只恨萍蓬,他乡浮荡。 回首故山便惆怅。 今年生日,忽似还家模样。 当缘风絮韫,来赓唱。 4:《如梦令·好笑山翁年纪》——朱敦儒 好笑山翁年纪。不觉七十有四。 生日近元宵,占早烧灯欢会。 欢会。欢会。坐上人人千岁。 5:《满庭芳·千古南阳》——王以宁 千古南阳,刘郎乡国,依约楚俗秦风。 英姿豪气,耆旧知谈中。 珰佩来从帝所,许洲花、潭菊从容。 霜秋晓,凉生日观,极目送飞鸿。 主公。天下士挥毫万字,一饮千钟。 醉高歌起舞,唤醒人龙。 我自人间漫浪,平生事、南北西东。 辞公去,寒眸激电,曾识小安丰。 6.大家来看看宋词也叫词的诸多名称,或因其音乐特征或因其独特形式而获得,诸如曲子词、乐府、长短句、诗余等等。 词的每一种“芳名”的讨论,都是对词的性质与特征的各个侧面的体认过程。 曲子词:曲子,是词的最早名称,与今时所说的“词”、“歌词”意义相同。 但在唐五代却很少使用“词”这一称谓。例如在敦煌藏经洞里发现最早的民间词集,其名称是《云谣集杂曲子》(共30首),一些单篇则称之为曲子《浣溪沙》、曲子《捣练字》、曲子《感皇恩》等。 “曲子”,即指倚谱所填之歌词而言。王重民在《敦煌曲子词集·叙录》中说:“是今所谓词,古原称曲子。 按曲子原出乐府,郭茂倩曲子所由脱变之乐府为‘杂曲歌辞’,或‘近代曲辞’。……是五七言乐府原称词(即辞字),或称曲,而长短句则称曲子也。 特曲子既成为文士摛藻之一体,久而久之,遂称自所造作为词,目俗制为曲子,于是词高而曲子卑矣。”唐五代之所以把这种配乐歌词称之为“曲子”,任半塘认为:“其含义的主导部分是音乐性、艺术性、民间性、历史性,都较词所有为强。” (《关于唐曲子问题商榷》,《文学遗产》1980年第2期)直至宋代,人们还习惯于称词为“曲子”。如张舜民《画墁录》所载:柳永进见晏殊。 “晏公曰:‘贤俊作曲子么?’三变曰:‘只如相公亦作曲子。’”宋神宗熙宁间杨绘编了一册被视之为“最古之词话”的书籍,书名是《时贤本事曲子集》。 南宋王灼论词之起源时说:“盖隋以来,今之所谓‘曲子’者渐兴,至唐稍盛。”(《碧鸡漫志》卷一)朱熹在《朱子语类》中也说过“长短句今曲子便是”之类的话。 可见“曲子”之称,影响深远。称“曲子”为“词”,是文人词出现以后的事。 五代欧阳炯在《花间集叙》中最先提出“曲子词”这一名称:“因集近来诗客曲子词五百首,分为十卷。”与欧阳炯同时的孙光宪在《北梦琐言》中说:“晋相和凝,少年时好为曲子词。” 至宋,“词”才逐渐取“曲子”而代之。顾随说:“词之一名,至宋代而始确立。 其在有唐,只曰‘曲子’。……‘子’者,小义,如今言‘儿’。 故曰:曲子者,所以别于大曲也。奚以别乎?曰:大小之分而已。 又,‘曲’者,‘谱’义,指声,‘词’、‘辞’通,指文字。是故,曲子词者,谓依某一乐章之谱所制之辞。” (《释曲子词寄玉言》)在现存二百五十余种宋词之别集中,以“词”名集者约有一百六十五家(包括词作甚少近人广为搜集命名在内)。其著名者如潘阆《逍遥词》、晏殊《珠玉词》、张先《张子野词》、晏几道《小山词》、毛滂《东堂词》、陈与义《无住词》、李清照《漱玉词》、张元干《芦川词》、张孝祥《于湖词》、陈亮《龙川词》、史达祖《梅溪词》、刘过《龙洲词》、吴文英《梦窗词》、朱淑真《断肠词》、卢祖皋《浦江词》、戴复古《石屏词》、张炎《山中白云词》、刘辰翁《须溪词》、汪元量《水云词》、蒋捷《竹山词》等等。 如果剔除“词高曲子卑”的偏见与“词领导曲子”的误解,按约定俗成的惯例把“敦煌曲子”称为“敦煌曲子词”、“敦煌民间词”、“敦煌词”都是可以的。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把这部书称之为《北宋词史》。 乐府:原指汉武帝所设置的音乐机构,其所搜集创制合乐歌唱的诗称之为“乐府歌辞”,或称“曲辞”。后世则简称“乐府”。 因乐府机构的主要任务是创制乐谱、训练乐工、采集歌辞、受命演出,所以自汉及唐,凡郊祀、燕射、鼓吹、清商、舞曲、琴曲等均在乐府机关管辖范围之内。因之,汉魏六朝可以入乐的歌诗,包括后来袭用乐府旧题或摹仿乐府体裁而创作的新题乐府一般均称之为“乐府”。 而词被称之为“乐府”则与上述情况有所不同,它主要是用“乐府”这一名称表述其可以入乐歌唱这一特点,是填词以配乐的抒情诗。所以不少词人的别集用“乐府”来命名。 如苏轼的《东坡乐府》、周紫芝的《竹坡居士乐府》、徐伸《青山乐府》、赵长卿《惜香乐府》、康与之《顺庵乐府》、曹勋《松隐乐府》、姚宽《西溪居士乐府》、杨万里《诚斋乐府》、赵以夫《虚斋乐府》等等。有的词集为了强调并突出其音乐与作品的时代性,还另创“近体乐府”、“寓声乐府”之称。 如周必大《平园近体乐府》、贺铸《东山寓声乐府》等。 长短句:本指诗歌之杂言,与词之长短句有别,但前人则有用以代指词的创作。 汪森在《词综序》中说:“自有诗而长短句即寓焉,《南风》之操,《五子》之歌是已。周之《颂》三十一篇,长短句居十八;汉《郊祀歌》十九篇,长短句居其五;至《短箫铙歌》十八篇,皆长短句,谓非词之源乎?”汪森只从词的字句长短错落这一方面与古代诗歌相类比,并由此而探词之本源,自然会流于形式表面而失其根本。 故王昶在《国朝词综序》中对此作了补充:“汪氏晋贤叙竹垞太史《词综》,谓长短句本于‘三百篇’并汉之乐府,其见卓矣,而犹未尽也。盖词实继古诗而作,而诗本乎乐,乐本乎音,音有清浊、高下、轻重、抑扬之别,乃为五音十二律以著之,非句有长短,无以宣其气而达其音。” 从音乐乐谱的旋律高下抑扬变化来看词之句式长短,就科学得多了。因为它从是否合乐这一本质上。 7.我要找一 些历史资料是关于宋词的宋词的发展历史 大西洋 北宋词的发展共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晏殊、张贤、晏几道、欧阳修等承袭“花间”余 绪,为由唐入宋的过渡;第二个阶段,柳永、苏轼在形式与内容上所进行的新的开拓以及秦观、赵令畤、贺铸等人的艺术创造,促进宋词出现多种风格竞相发展的繁荣局面;第三个阶段,周邦彦在艺术创作上的集大成,体现了宋词的深化与成熟。这三个阶段在时间上非截然分开,而是互相交错在一起的;就其发展演变的实际情况看,继承与创新也不是相互脱节的。 晏殊与欧阳修生当承平之世,二人喜爱南唐冯延巳词,而又无有冯延巳的经历与感慨,其所作 词,或“风流蕴藉”、“温润秀洁”而多带“富贵气”,或“疏隽”、“深婉”而兼有“鄙亵之 语”,与西蜀“花间”并有许多共通之处。晏殊的《珠玉词》以及欧阳修的《近体乐府》和《醉翁琴趣外篇》,在思想内容上,未曾突破传统题材,在艺术形式上,也未见新的创造。 在北宋词发展的第一个阶段中,晏殊、欧阳修的创作,主要在于继承;张先、晏几道的创作,则已稍露宋人特色。张先、晏几道二人,在承袭“余绪”的同时,已出现“革新”的苗头。 张先歌词创作,宛转典丽,思想内容虽未曾突破“花间”范围,但他创制了若干慢词,在艺术形式上,为词体的变革作了准备。晏几道的创作,在艺术形式上,虽仍为“花间”式的令词小曲,但其“寓以诗人句法,清壮顿挫,能动摇人心”(黄庭坚《小山集序》),在思想内容上为宋词的革新开了先例,不可视之为“追逼花间”(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二十一)而已。 宋词发展至张先、晏几道,真正完成了由唐入宋的过渡。然而,在这一过渡阶段中,宋词的变革已经开始。 其中,第一位变革者就是柳永。柳永比晏殊大4岁,比欧阳修大12岁,三人同属于北宋前期的歌词作家。 但是,柳永的影响却不限于北宋前期,而波及于整个北宋词坛。柳永所走的道路与晏、欧完全不同。 晏、欧是政界、文坛的显要人物,柳永却是个“失意无聊,流连坊曲”的落拓文人。但正因如此,柳永有机会深入社会下层,他的创作广泛地接触了社会人生,除了男女恋情,还反映了都市生活的某些侧面,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部分城市下层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情感。 而且,他还善于吸取民间歌词的养分,采摘民间曲调入词,大量创作慢词,有效地扩大了词的体制。因此,柳永的创作获得了广泛的社会基础,对宋词的发展起了奠 基的作用。 北宋中后期,苏轼登上词坛,为北宋词的发展打开了新的局面。苏轼把词当作“诗之裔”(《祭张子野文》),在柳永开拓疆界、扩大体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加以“变革”。 《东坡乐府》中出现了〔沁园春〕“孤馆灯青”、〔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以及〔念奴娇〕“大江东去”等一类篇章,为北宋词坛增添异彩。词至苏轼,“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刘熙载《艺概》卷四),已成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在欧、晏时,词的创作已不仅仅为了应歌,为妓女立言,而且可以直接用以言情、述志。 苏轼的出现,促进了北宋词朝着多极方向发展。一方面,柳永的影响极为深远,北宋慢词创作,自苏轼、秦观继起之后,更加兴盛;另一方面,苏轼同时及稍后,若干追随者学其作词,虽各有所得,却不拘一格,各自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 柳、苏的“变革”及其相互竞争的结果,使得北宋词坛出现了多种风格竞相发展的繁荣局面。发展变革阶段中的北宋词,并非所谓“婉约”“豪放”两种风格、两种流派所能概括。 在这一阶段中,除了柳永、苏轼的“变革”,秦观、赵令畤、贺铸等人的艺术创造,也为北宋词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进作用。秦观出于苏轼门下,他“自辟蹊径,卓然名家”(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二)。 他的词“俊逸精妙”(王灼《碧鸡漫志》卷二),与苏轼并不相近。赵令畤为苏轼门客,学苏轼作词,亦未得其真髓。 但是,秦观所作〔调笑令〕10首(并诗),歌咏历史上许多美女的故事,赵令畤的商调〔蝶恋花〕12首,将张生、崔莺莺的故事谱入歌词,构成了大曲的雏形,不仅为后世戏剧之滥觞,而且也为多种风格的北宋词增加了品种。此外,贺铸的歌词,“高绝一世,盛丽如游金、张之堂,而妖冶如揽嫱、施之祛,幽洁如屈、宋,悲壮如苏、李”(张耒《贺方回乐府序》),这同样也为发展中的北宋词增添了姿态。 北宋后期,周邦彦兼采众家之所长,进行了一系列集大成的工作,促进词体的成熟。在歌词创作的思想内容上,周邦彦“以旁搜远绍之才,寄情长短句”(刘肃《片玉集》序),增强了词的“体质”;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周邦彦“多用唐人语檃括入律”(《直斋书录解题》卷二十一), 并注重词调的整理与规范化,为词的创作提供了典型。 南渡后,歌词创作出现了新的情况。一方面,江左偏安,出现了经济、文化的“繁荣”局面,社会上唱词之风仍然盛行,为歌词创作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社会历史的大变革,由北宋而南宋,政治上的动荡必然波及词坛与歌坛,对词体的发展演变产生一定的影响。 南宋时期的歌词作家,在各自不同的创作道路上,以各自不同的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