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黄鹤楼送孟浩然古诗词

1. 浩然古诗词

2. 黄鹤楼古诗词.

3. 黄鹤楼古诗词

浩然古诗词

1.含有浩然的诗词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文天祥《正气歌》 余囚北庭,坐一土室。

室广八尺,深可四寻。单扉低小,白间短窄,污下而幽暗。

当此夏日,诸气萃然:雨潦四集,浮动床几,时则为水气;涂泥半朝,蒸沤历澜,时则为土气;乍晴暴热,风道四塞,时则为日气;檐阴薪爨,助长炎虐,时则为火气;仓腐寄顿,陈陈逼人,时则为米气;骈肩杂遝,腥臊汗垢,时则为人气;或圊溷、或毁尸、或腐鼠,恶气杂出,时则为秽气。叠是数气,当之者鲜不为厉。

而予以孱弱,俯仰其间,於兹二年矣,幸而无恙,是殆有养致然尔。然亦安知所养何哉?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彼气有七,吾气有一,以一敌七,吾何患焉!况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气也,作正气歌一首。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

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

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

嗟予遘阳九,隶也实不力。 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

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阴房阗鬼火,春院闭天黑。

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

如此再寒暑,百疠自辟易。 哀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

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顾此耿耿存,仰视浮云白。

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

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2.带《浩然》两个字的诗词都有什么

《冥祥记》:“时积雨大水,懿 前望浩然,不知何处为浅,可得揭蹑.”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一》:“崖头之南,江流浩然自放.” 《坟·科学史教篇》:“洪波浩然,精神亦以振,国民风气,因而一新.”《管子·内业》:“精存自生,其外安荣,内藏以为泉原.浩然和平,以为气渊.”《淮南子·要略》:“诚通其志,浩然可以大观矣.”唐 李白 《日出入行》:“囊括大块,浩然与溟涬同科.” 明 方孝孺 《题后》:“发之为文章,则浩然而无涯.”鲁迅 《故事新编·理水》:“吾尝登 帕米尔 之原,天风浩然,梅花开矣,白云飞矣.” 陶潜 《扇上画赞》:“至於 於陵 ,养气浩然.”《金字经·偕王公实寻梅》曲:“浩然英雄气,塞乎天地间.”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三:“[ 赵忠节 ]有侠丈夫风,呼卢纵饮,意气浩然.” 《孟子·公孙丑下》:“夫出昼,而王不予追也,予然后浩然有归志.” 朱熹 集注:“浩然,如水之流不可止也.” 唐 温庭筠 《送人东游》诗:“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 清 徐士鸾 《宋艳·丛杂》:“ 杨蟠 宅在 钱塘湖 上,晚罢 永嘉郡 浩然挂冠.” 朱自清 《“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再到 南美洲 去看那茫茫的大沙漠……到 南沙群岛 去看那郁郁的大森林--于是浩然归国.”。

3.带“浩然”两个字的诗词都有什么

1.《冥祥记》:“时积雨大水,懿 前望浩然,不知何处为浅,可得揭蹑.” 2.《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一》:“崖头之南,江流浩然自放.” 3.《坟·科学史教篇》:“洪波浩然,精神亦以振,国民风气,因而一新.” 4.《管子·内业》:“精存自生,其外安荣,内藏以为泉原.浩然和平,以为气渊.” 5.《淮南子·要略》:“诚通其志,浩然可以大观矣.” 6.唐 李白 《日出入行》:“囊括大块,浩然与溟涬同科.” 7.明 方孝孺 《题后》:“发之为文章,则浩然而无涯.” 8.鲁迅 《故事新编·理水》:“吾尝登 帕米尔 之原,天风浩然,梅花开矣,白云飞矣.” 9.陶潜 《扇上画赞》:“至於 於陵 ,养气浩然.” 10.《金字经·偕王公实寻梅》曲:“浩然英雄气,塞乎天地间.” 。

4.浩然之气 诗词

“浩然之气”这个词,一般用来形容一种刚正宏大的精神,这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孟子创造的一个词语,是一个富有创新思维的哲学概念。

它对二千多年来中华民族思想道德的传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据《孟子·公孙丑上》记载,有一次,孟子的弟子公孙丑问孟子,说:“请问老师,您的长处是什么?”孟子说:“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

公孙丑又问,什么叫浩然之气?孟子说:“这很难描述清楚。如果大致去说的话,首先它是充满在天地之间,一种十分浩大、十分刚强的气。

其次,这种气是用正义和道德日积月累形成的,反之,如果没有正义和道德存储其中,它也就消退无力了。这种气,是凝聚了正义和道德从人的自身中产生出来的,是不能靠伪善或是挂上正义和道德的招牌而获取的。

由此我们不难理解,所谓浩然之气,就是刚正之气,就是人间正气,是大义大德造就一身正气。孟子认为,一个人有了浩气长存的精神力量,面对外界一切巨大的诱惑也好,威胁也好,都能处变不惊,镇定自若,达到“不动心”的境界。

也就是孟子曾经说过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情操。例如文天祥《正气歌》,诸葛亮的《出师表》……。

5.明礼的古诗

明礼的古诗 :《满江红》宋 岳飞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啊)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唱)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马上作明 戚继光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草笑平生。

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横戈马上行。《过零丁洋》年代: 宋 作者: 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正气歌》年代: 宋 作者: 文天祥余囚北庭,坐一土室。

室广八尺,深可四寻。单扉低小,白间短窄,污下而幽暗。

当此夏日,诸气萃然:雨潦四集,浮动床几,时则为水气;涂泥半朝,蒸沤历澜,时则为土气;乍晴暴热,风道四塞,时则为日气;檐阴薪爨,助长炎虐,时则为火气;仓腐寄顿,陈陈逼人,时则为米气;骈肩杂遝,腥臊汗垢,时则为人气;或圊溷、或毁尸、或腐鼠,恶气杂出,时则为秽气。叠是数气,当之者鲜不为厉。

而予以孱弱,俯仰其间,於兹二年矣,幸而无恙,是殆有养致然尔。然亦安知所养何哉?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彼气有七,吾气有一,以一敌七,吾何患焉!况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气也,作正气歌一首。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

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

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

嗟予遘阳九,隶也实不力。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

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阴房阗鬼火,春院閟天黑。

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

如此再寒暑,百疠自辟易。哀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

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顾此耿耿存,仰视浮云白。

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

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黄鹤楼古诗词.

1.关于黄鹤楼的诗句大全

《黄鹤楼》崔灏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射.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望黄鹤楼》

李白

东望黄鹤山,雄雄半空出.

四面生白云,中峰倚红日.

岩峦行穹跨,峰嶂亦冥密.

颇闻列仙人,于此学飞术.

一朝向蓬海,千载空石室.

金灶生烟埃,玉潭秘清谧.

地古遗草木,庭寒老芝术.

□予羡攀跻,因欲保闲逸.【□处为:搴手换足】

观奇遍诸岳,兹岭不可匹.

结心寄青松,永悟客情毕.

《醉后答丁十八以诗讥余槌碎黄鹤楼》

李白

黄鹤高楼已槌碎,黄鹤仙人无所依.

黄鹤上天诉玉帝,却放黄鹤江南归.

神明太守再雕饰,新图粉壁还芳菲.

一州笑我为狂客,少年往往来相讥.

君平帘下谁家子,云是辽东丁令威.

作诗调我惊逸兴,白云绕笔窗前飞.

待取明朝酒醒罢,与君烂漫寻春晖.

《江夏送友人》

李白

雪点翠云裘,送君黄鹤楼.

黄鹤振玉羽,西飞帝王州.

凤无琅□实,何以赠远游.【□处:王干】

徘徊相顾影,泪下汉江流.

《菩萨蛮·黄鹤楼》

**

莽莽九派流中国,

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

龟蛇锁大江.

黄河知何去?

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

心潮逐浪高.

《黄鹤楼》

贾岛

高槛危檐势若飞,孤云野水共依依.

青山万古长如旧,黄鹤何年去不归?

岸映西州城半出,烟生南浦树将微.

定知羽客无因见,空使含情对落晖!

宋之问

汉广不分天,舟行杳若仙.清江度暖日,黄鹤弄晴烟.

岳飞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跨黄鹤.

陆游

苍龙阙角归何晚,黄鹤楼中醉不知.汉江交流波渺渺,晋唐遗迹草离离.

范成大

谁家笛里弄中秋,黄鹤归来识旧游.汉树有情横北斗,蜀江无语抱南楼.

白居易

楚思渺茫云水冷,商声清脆管弦秋.白花浪溅头陀寺,红叶林笼鹦鹉洲.

刘禹锡

梦觉疑连榻,舟行忽千里.不见黄鹤楼,寒沙雪相似.

王维

城下沧浪水,江边黄鹤楼.朱阑将粉堞,江水映悠悠.

2.有关写黄鹤楼的诗句

黄 鹤 楼崔 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沼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贾岛高槛危檐势若飞,孤云野水共依依.青山万古长如旧,黄鹤何年去不归?岸映西州城半出,烟生南浦树将微.定知羽客无因见,空使含情对落晖!宋之问汉广不分天,舟行杳若仙.清江度暖日,黄鹤弄晴烟.岳飞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跨黄鹤.陆游苍龙阙角归何晚,黄鹤楼中醉不知.汉江交流波渺渺,晋唐遗迹草离离.范成大谁家笛里弄中秋,黄鹤归来识旧游.汉树有情横北斗,蜀江无语抱南楼.白居易楚思渺茫云水冷,商声清脆管弦秋.白花浪溅头陀寺,红叶林笼鹦鹉洲.刘禹锡梦觉疑连榻,舟行忽千里.不见黄鹤楼,寒沙雪相似.王维城下沧浪水,江边黄鹤楼.朱阑将粉堞,江水映悠悠.崔灏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射.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李白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望黄鹤楼李白东望黄鹤山,雄雄半空出.四面生白云,中峰倚红日.岩峦行穹跨,峰嶂亦冥密.颇闻列仙人,于此学飞术.一朝向蓬海,千载空石室.金灶生烟埃,玉潭秘清谧.地古遗草木,庭寒老芝术.观奇遍诸岳,兹岭不可匹.结心寄青松,永悟客情毕.醉后答丁十八以诗讥余槌碎黄鹤楼李白黄鹤高楼已槌碎,黄鹤仙人无所依.黄鹤上天诉玉帝,却放黄鹤江南归.神明太守再雕饰,新图粉壁还芳菲.一州笑我为狂客,少年往往来相讥.君平帘下谁家子,云是辽东丁令威.作诗调我惊逸兴,白云绕笔窗前飞.待取明朝酒醒罢,与君烂漫寻春晖.江夏送友人李白雪点翠云裘,送君黄鹤楼.黄鹤振玉羽,西飞帝王州.凤无琅□实,何以赠远游.徘徊相顾影,泪下汉江流.菩萨蛮·黄鹤楼**莽莽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黄河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这里的几幅对联,是流传下来有关黄鹤楼的佳作.一楼萃三楚精神,云鹤俱空横笛在;二水汇百川支派,古今无尽大江流.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恨;大江东去,波涛洗尽古今愁.黄鹤飞去且飞去;白云可留不可留.对江楼阁参天立;全楚山河缩地来.楼未起时原有鹤;笔经搁后便无诗.何时黄鹤重来,且自把金樽,看洲渚千年芳草;今日白云尚在,问谁吹玉笛,落江城五月梅花!心远天地宽,把酒凭栏,听玉笛梅花,此时落否?我辞江汉去,推窗寄概,问仙人黄鹤,何日归来?水调歌头.游泳**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3.黄鹤楼的诗句

以下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关于描写黄鹤楼诗词历朝历代有很多,现在脍炙人口的黄鹤楼主楼壁画上

《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 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这首诗也成为咏诵黄鹤楼的绝句。

唐代崔颢的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唐代李白登临此楼,也是诗兴盎然,当他发现崔颢的这首诗后,连称“绝妙”,于是写了四名打油诗:

一 拳 捶 碎 黄 鹤 楼,

一 脚 踢 翻 鹦 鹉 洲,

眼 前 有 景 道 不 得,

崔 颢 题 诗 在 上 头。

便搁笔不写 , 现在黄鹤楼公园内有崔颢的题诗壁,对面即是李白搁笔亭。 后有好事之人据此在黄鹤楼东侧修建一座李白“搁笔亭”。

李白写下的诗词与黄鹤楼有关的不下五首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从此,“江城”便成为武汉的美称。

唐代文学家阎伯理在其《黄鹤楼记》中描述“耸构巍峨,上依河汉,下临江流。。”可谓:“ 危乎,高哉!”无怪李白以“黄鹤西楼月,长江万里情。春风三十度,空忆武昌城。送尔难为别,衔杯惜未倾。湖连张乐地,山逐泛舟行。诺谓楚人重,诗传谢眺清。沧浪吾有曲,寄语棹歌声。”抒发自己心头的感慨。

贾岛《黄鹤楼》

高槛危檐势若飞, 孤云野水共依依。

青山万古长如旧, 黄鹤何年去不归?

岸映西州城半出, 烟生南浦树将微。

定知羽客无因见, 空使含情对落晖!

宋之问

汉广不分天,舟行杳若仙。

清江度暖日,黄鹤弄晴烟。

岳飞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却归来再续汉阳游,跨黄鹤。

陆游

苍龙阙角归何晚,黄鹤楼中醉不知。

汉江交流波渺渺,晋唐遗迹草离离。

范成大

谁家笛里弄中秋,黄鹤归来识旧游。

汉树有情横北斗,蜀江无语抱南楼。

白居易

楚思渺茫云水冷,商声清脆管弦秋。

白花浪溅头陀寺,红叶林笼鹦鹉洲。

刘禹锡

梦觉疑连榻,舟行忽千里。

不见黄鹤楼,寒沙雪相似。

王维

城下沧浪水,江边黄鹤楼。

朱阑将粉堞,江水映悠悠。

4.关于黄鹤楼的诗句(7句)

1,东望黄鹤山,雄雄半空出。

四面生白云,中峰倚红日。岩峦行穹跨,峰嶂亦冥密。

颇闻列仙人,于此学飞术。一朝向蓬海,千载空石室。

金灶生烟埃,玉潭秘清谧。地古遗草木,庭寒老芝术。

蹇予羡攀跻,因欲保闲逸。观奇遍诸岳,兹岭不可匹。

结心寄青松,永悟客情毕。——出自唐代李白的《望黄鹤楼》白话文释义:向东眺望黄鹤山,只见黄鹤山威势雄伟横出于半空之中。

山的四面环绕着白云,中间的山峰托春天上的太阳。山峦峭立高跨于空中,高峻的上峰深幽邃密。

多次听说过许多仙人在这里学习飞身升天之术,一朝成仙飞间蓬莱仙境,流下的石室千年以来空空荡荡。丹灶早已生出尘埃,清澈的水潭也早已寂静无声,失去了先前的生气。

地宅荒古长满了杂草,庭中苦寒,芝术之类的药草皆已老去。我很想登临此山,借以保有我的闲逸之致。

观览奇异遍及各个名山,所见却都不能与这座山匹敌。我寄心于山上青松,由此悟认不再会有客旅情怀了。

2,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出自唐代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白话文释义: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

3,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出自唐代崔颢《登黄鹤楼》白话文释义:昔日的仙人已乘着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返回这里,千万年来只有白云飘飘悠悠。

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可辨,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看江面烟波渺渺更使人烦愁!4,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

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

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兵安在?膏锋锷。

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出自宋代:岳飞《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白话文释义:登楼远望中原,只见在一片荒烟笼罩下,仿佛有许多城郭。想当年啊!花多得遮住视线,柳多掩护着城墙,楼阁都是雕龙砌凤。

万岁山前、蓬壶殿里,宫女成群,歌舞不断,一派富庶升平气象。如今,胡虏铁骑却践踏包围着京师郊外,战乱频仍,风尘漫漫,形势如此险恶。

士兵在哪里?他们血染沙场,鲜血滋润了兵刃。百姓在哪里?他们在战乱中丧生,尸首填满了溪谷。

悲叹大好河山依如往昔,却田园荒芜,万户萧疏。何时能有杀敌报国的机会,率领精锐部队出兵北伐,挥鞭渡过长江,扫清横行“郊畿”的胡虏,收复中原。

然后归来,重游黄鹤楼,以续今日之游兴。5,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出自唐代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 题北榭碑》白话文释义:一旦成为贬谪之人,就像贾谊到了长沙,日日西望,望不见长安,也望不见家。

黄鹤楼上传来了一声声《梅花落》的笛声,使这五月的江城又见到纷落的梅花。6,昔登江上黄鹤楼,遥爱江中鹦鹉洲。

洲势逶迤绕碧流,鸳鸯鸂鶒满滩头。滩头日落沙碛长,金沙熠熠动飙光。

舟人牵锦缆,浣女结罗裳。月明全见芦花白,风起遥闻杜若香。

君行采采莫相忘。——出自唐代:孟浩然《鹦鹉洲送王九之江左》白话文释义:昔日每次登上黄鹤楼,最爱的就是远眺鹦鹉洲。

沙洲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碧绿的江水绕过沙洲缓缓流去。鸳鸯和鸂鶒鸟在洲边水中嬉戏、漫游。

在长长的沙堤之上洒满了落日的余辉,金色的沙滩在夕阳的照耀下闪着熠熠夺目的光彩。岸边船夫正在系紧小舟缆绳,挽起罗裙的浣纱女正在水边忙碌。

月光皎皎远处白茫茫的芦花连成一片,夜风拂过带来阵阵杜若香。你此次离去不要忘了我呀!7,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

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黄鹤楼前月华白,此中忽见峨眉客。

峨眉山月还送君,风吹西到长安陌。长安大道横九天,峨眉山月照秦川。

黄金狮子乘高座,白玉麈尾谈重玄。我似浮云殢吴越,君逢圣主游丹阙。

一振高名满帝都,归时还弄峨眉月。——出自唐代李白《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白话文释义:我以前在巴东三峡之时,曾西望明月遥想家乡峨眉。

遥忆家乡的峨眉山月从峨眉而出,普照沧海,长与人万里相随。在黄鹤楼前的月光下,我忽然遇到了您这位从家乡峨眉来的客人。

如今,峨眉山月又将随风伴送您西入长安。长安的大道直通九天,峨眉山月也随您朗照八百里秦川。

在京师,皇帝与达官贵人们登上席次乘坐高座,手执麈尾,高谈重玄之道。我像浮云一样在吴越游荡,而您却能遭逢圣主,一游丹阙。

等您一振高名,誉满帝都之时,再旧来故地,与我一起玩赏峨眉的山月吧。

5.【黄鹤楼写云的诗句是什么象征的意义是什么】

黄鹤楼 / 登黄鹤楼朝代:唐代作者:崔颢原文: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本句具有一种普遍包举的意味,抒发了诗人岁月难再、世事茫然的空幻感,也为下文写乡关难归的无限愁思铺垫,因而成为深值关注和反复品味的名句。

诗中“黄鹤”所指甚明,除了实体“仙鹤”之外,它的指向应该是即“一切”之意。“不复返”,更是涵覆了生不逢时、岁不待人的无尽感伤。

“白云”变幻难测,寓托着作者世事难料的吁嗟叹喟。如果说这个词和“空悠悠”使人看到空间的广袤,那么“千载”则使人看到了时间的无限性。

时间和空间的组合产生了历史的纵深感和空间的开阔感,更加催生了乡愁。

黄鹤楼古诗词

1.黄鹤楼的诗句

黄鹤楼诗作5首 1送康太守 唐/王维 城下沧江水,江边黄鹤楼。

朱栏将粉堞,江水映悠悠。 铙吹发夏口,使君居上头。

郭门隐枫岸,侯吏趋芦洲。 何异临川郡,还劳(原注:一作来)康乐侯。

注:唐开元九年(721年)状元王维,他的《送康太守》一诗中最早直接出现了黄鹤楼3字。 此诗含有写景、叙事、抒情、议论,但总的看来思想性、艺术性都不突出,所以古今研究者都不曾关注,各种选本均未选,不过它至少可以证明王维是到过黄鹤楼的。

2黄鹤楼 南唐/卢郢 黄鹤何年去杳冥,高楼十载倚江城。 密云朝卷四山景,流水夜传三峡声。

柳暗西州供写望,草芳南浦偏离情。 登临一向须回首,看却乡心万感生 注:宋乾德四年(966年)南唐进士试(当时南唐奉宋正朔),考《王度如金玉赋》,卢郢高居榜首。

此诗当写于开宝八年(975年)三月南唐灭亡、卢郢入宋之后,离王维写《送康太守》诗240年左右。 3李公择求黄鹤楼诗,因记旧所闻于冯当世者 宋/苏轼 黄鹤楼前月满川,抱关老卒饥不眠。

夜闻三人笑语言,羽衣著履音空山。 非鬼非人意其仙,石扉三叩声清圆。

洞中铿鋐落门关,缥渺入石如飞烟。 鸡鸣月落风驭还,迎拜稽首原执鞭。

汝非其人骨腥膻,黄金乞得重莫肩。 持归包裹蔽席毡,夜穿茆屋光射天。

里闾来观已变迁,似石非石铅非铅。 或取而有众忿喧,讼归有司令几年。

无功暴得喜欲颠,神人戏汝哀可怜。 原君为考然不然,此语可信冯公传。

注:此诗见《东坡居士集》。 诗题中的“冯当世”就是状元冯京。

冯京是湖北人,且居于江夏(即今湖北武汉),对黄鹤楼及相关传说自然是十分熟悉的,但是冯京本人未留下与黄鹤楼相关的文字,他跟人讲的一位看守黄鹤楼老卒的传说的内容却通过苏轼的诗记载下来。 4黄鹤楼 宋/游景仁 长江巨浪拍天浮,城郭相望万景收。

汉水北吞云梦入,蜀江西带洞庭流。 角声交送千家月,帆影中分两岸秋。

黄鹤楼高人不见,却随鹦鹉过汀洲。 注:景仁名侣,广安人,南渡四贤相之一,有文集,今不传,独此诗见《楚志》。

5菩萨蛮·黄鹤楼 现代/** 茫茫九派流中国, 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 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 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 心潮逐浪高! 黄鹤楼 崔灏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射。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望黄鹤楼 李白 东望黄鹤山,雄雄半空出。

四面生白云,中峰倚红日。 岩峦行穹跨,峰嶂亦冥密。

颇闻列仙人,于此学飞术。 一朝向蓬海,千载空石室。

金灶生烟埃,玉潭秘清谧。 地古遗草木,庭寒老芝术。

□予羡攀跻,因欲保闲逸。 【□处为:搴手换足】 观奇遍诸岳,兹岭不可匹。

结心寄青松,永悟客情毕。 醉后答丁十八以诗讥余槌碎黄鹤楼 李白 黄鹤高楼已槌碎,黄鹤仙人无所依。

黄鹤上天诉玉帝,却放黄鹤江南归。 神明太守再雕饰,新图粉壁还芳菲。

一州笑我为狂客,少年往往来相讥。 君平帘下谁家子,云是辽东丁令威。

作诗调我惊逸兴,白云绕笔窗前飞。 待取明朝酒醒罢,与君烂漫寻春晖。

江夏送友人 李白 雪点翠云裘,送君黄鹤楼。 黄鹤振玉羽,西飞帝王州。

凤无琅□实,何以赠远游。【□处:王干】 徘徊相顾影,泪下汉江流。

2.有关写黄鹤楼的诗句

黄 鹤 楼崔 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沼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贾岛高槛危檐势若飞,孤云野水共依依.青山万古长如旧,黄鹤何年去不归?岸映西州城半出,烟生南浦树将微.定知羽客无因见,空使含情对落晖!宋之问汉广不分天,舟行杳若仙.清江度暖日,黄鹤弄晴烟.岳飞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跨黄鹤.陆游苍龙阙角归何晚,黄鹤楼中醉不知.汉江交流波渺渺,晋唐遗迹草离离.范成大谁家笛里弄中秋,黄鹤归来识旧游.汉树有情横北斗,蜀江无语抱南楼.白居易楚思渺茫云水冷,商声清脆管弦秋.白花浪溅头陀寺,红叶林笼鹦鹉洲.刘禹锡梦觉疑连榻,舟行忽千里.不见黄鹤楼,寒沙雪相似.王维城下沧浪水,江边黄鹤楼.朱阑将粉堞,江水映悠悠.崔灏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射.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李白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望黄鹤楼李白东望黄鹤山,雄雄半空出.四面生白云,中峰倚红日.岩峦行穹跨,峰嶂亦冥密.颇闻列仙人,于此学飞术.一朝向蓬海,千载空石室.金灶生烟埃,玉潭秘清谧.地古遗草木,庭寒老芝术.观奇遍诸岳,兹岭不可匹.结心寄青松,永悟客情毕.醉后答丁十八以诗讥余槌碎黄鹤楼李白黄鹤高楼已槌碎,黄鹤仙人无所依.黄鹤上天诉玉帝,却放黄鹤江南归.神明太守再雕饰,新图粉壁还芳菲.一州笑我为狂客,少年往往来相讥.君平帘下谁家子,云是辽东丁令威.作诗调我惊逸兴,白云绕笔窗前飞.待取明朝酒醒罢,与君烂漫寻春晖.江夏送友人李白雪点翠云裘,送君黄鹤楼.黄鹤振玉羽,西飞帝王州.凤无琅□实,何以赠远游.徘徊相顾影,泪下汉江流.菩萨蛮·黄鹤楼**莽莽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黄河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这里的几幅对联,是流传下来有关黄鹤楼的佳作.一楼萃三楚精神,云鹤俱空横笛在;二水汇百川支派,古今无尽大江流.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恨;大江东去,波涛洗尽古今愁.黄鹤飞去且飞去;白云可留不可留.对江楼阁参天立;全楚山河缩地来.楼未起时原有鹤;笔经搁后便无诗.何时黄鹤重来,且自把金樽,看洲渚千年芳草;今日白云尚在,问谁吹玉笛,落江城五月梅花!心远天地宽,把酒凭栏,听玉笛梅花,此时落否?我辞江汉去,推窗寄概,问仙人黄鹤,何日归来?水调歌头.游泳**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3.黄鹤楼诗句

黄鹤楼诗词首推唐崔颢的《黄鹤楼》

昔 人 已 乘 黄 鹤 去,

此 地 空 余 黄 鹤 楼。

黄 鹤 一 去 不 复 返,

白 云 千 载 空 悠 悠。

晴 川 历 历 汉 阳 树,

芳 草 萋 萋 鹦 鹉 洲。

日 暮 乡 关 何 处 是,

烟 波 江 上 使 人 愁。

据说李白登临此楼,也是诗兴盎然,当他发现崔颢的这首诗后,连称“绝妙”,于是写了四名打油诗:

一 拳 捶 碎 黄 鹤 楼,

一 脚 踢 翻 鹦 鹉 洲,

眼 前 有 景 道 不 得,

崔 颢 题 诗 在 上 头。

便搁笔不写 ,后有好事之人据此在黄鹤楼东侧修建一座李白“搁笔亭”。 现在黄鹤楼公园内有崔颢的题诗壁,对面即是李白搁笔亭。

李白写下的诗词与黄鹤楼有关的不下五首,其中有一首《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从此,“江城”便成为武汉的美称。

唐代文学家阎伯理在其《黄鹤楼记》中描述“耸构巍峨,上依河汉,下临江流。。”可谓:“ 危乎,高哉!”无怪李白以“黄鹤西楼月,长江万里情。春风三十度,空忆武昌城。送尔难为别,衔杯惜未倾。湖连张乐地,山逐泛舟行。诺谓楚人重,诗传谢眺清。沧浪吾有曲,寄语棹歌声。”抒发自己心头的感慨。

黄鹤楼主楼壁画上有一首《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 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这首诗也成为咏诵黄鹤楼的绝句。

贾岛《黄鹤楼》

高槛危檐势若飞, 孤云野水共依依。 青山万古长如旧, 黄鹤何年去不归? 岸映西州城半出, 烟生南浦树将微。 定知羽客无因见, 空使含情对落晖!

宋之问

汉广不分天,舟行杳若仙。清江度暖日,黄鹤弄晴烟。

岳飞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跨黄鹤。

陆游

苍龙阙角归何晚,黄鹤楼中醉不知。汉江交流波渺渺,晋唐遗迹草离离。

范成大

谁家笛里弄中秋,黄鹤归来识旧游。汉树有情横北斗,蜀江无语抱南楼。

白居易

楚思渺茫云水冷,商声清脆管弦秋。白花浪溅头陀寺,红叶林笼鹦鹉洲。

刘禹锡

梦觉疑连榻,舟行忽千里。不见黄鹤楼,寒沙雪相似。

王维

城下沧浪水,江边黄鹤楼。朱阑将粉堞,江水映悠悠。

4.关于"黄鹤楼"的古诗

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射。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望黄鹤楼

李白

东望黄鹤山,雄雄半空出。

四面生白云,中峰倚红日。

岩峦行穹跨,峰嶂亦冥密。

颇闻列仙人,于此学飞术。

一朝向蓬海,千载空石室。

金灶生烟埃,玉潭秘清谧。

地古遗草木,庭寒老芝术。

□予羡攀跻,因欲保闲逸。【□处为:搴手换足】

观奇遍诸岳,兹岭不可匹。

结心寄青松,永悟客情毕。

醉后答丁十八以诗讥余槌碎黄鹤楼

李白

黄鹤高楼已槌碎,黄鹤仙人无所依。

黄鹤上天诉玉帝,却放黄鹤江南归。

神明太守再雕饰,新图粉壁还芳菲。

一州笑我为狂客,少年往往来相讥。

君平帘下谁家子,云是辽东丁令威。

作诗调我惊逸兴,白云绕笔窗前飞。

待取明朝酒醒罢,与君烂漫寻春晖。

江夏送友人

李白

雪点翠云裘,送君黄鹤楼。

黄鹤振玉羽,西飞帝王州。

凤无琅□实,何以赠远游。【□处:王干】

徘徊相顾影,泪下汉江流。

菩萨蛮·黄鹤楼

**

莽莽九派流中国,

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

龟蛇锁大江。

黄河知何去?

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

心潮逐浪高。

5.有关黄鹤楼的古诗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诗人简介 崔颢,唐朝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氏,(公元704?—754年)唐玄宗开元11年(公元723年)进士。

他才思敏捷,擅于写诗,系盛唐诗人,《旧唐书·文苑传》把他和王昌龄、高适、孟浩然并提,但他宦海浮沉,终不得志。历史上对他的记述不多,故里汴州也很少有关他的传说和故事流传下来,旧《唐书·崔颢传》里非常简略,连他文学上的成就也未提及,这些都是为了什么?很值得人们思考。

作品激昂豪放、气势宏伟。 译文 传说中的仙人早乘黄鹤飞去,只留下了这空荡的黄鹤楼。

飞去的黄鹤再也没有归来了,唯有悠悠白云仍然千载依旧。 晴天从黄鹤楼遥望江对岸,汉阳的树木看得清清楚楚,鹦鹉洲上,草长得极为茂盛。

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才是我家乡?面对烟波渺渺,大江令人发愁! 赏析 原诗云“昔人已乘白云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首七律约略的可分成前后两层,前四句讲仙人已去的寂寥,后四句说俗人眼下的惆怅。至于诗中的神话传说和地理物事等解释,我就不赘言了,他人的好多解释都是精细得很,比我的瞎说要好得多,读者不妨自行去看。

我只是说因这首诗传下来的神道道的故事。唐人以后盛传此诗,认为它是七律的最优范式。

其实这诗照七律的戒律来比对,它的拗句和重字都是大忌。无奈这个崔颢造境、造意上乃是大家能手,那付仙人乘鹤悠然不返的寂寥引起的失意和失落让你有道不清的感怀和情怀,你还能顾得上什么拗不拗啊?接下来的就是眼前晴川历历在目、芳草萋萋可见,更增添了仙人何在的悠思。

于是,接踵而来的便是思仙引发的思乡之情,真真的烟波江上愁不断了。撇开后来李白评价的因素,你说这诗读了是不是要叫好?真正的好,好就好在它的意境之妙上。

后来有了李白评价的传说,更使本是上品之优的诗篇优而优之了。照《唐才子传》的说法,崔颢诗成且提之于黄鹤楼上后,某次李白亦赴彼游,“及李白来,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无作而去,为哲匠敛手云。”崔颢的这首诗竟然把个诗仙给羞走了,并且日后人人到此罢手,可见是诗之魅力!后人考证,认为这件事好象是想象杜撰而来。

我们也就相信这个“考证”,姑且算为想象杜撰而来的吧。但有两点是真实的:其一,李白真的是游过黄鹤楼,有诗为证:“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并且另有一首《望黄鹤楼》的五言十韵长律亦可为佐证。

其二,李白真的是羡慕崔颢的此诗,因为李白的诗作中至少有两首七律是仿效《黄鹤楼》的。一首是《鹦鹉洲》,诗云“鹦鹉来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

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

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另一首是《登金陵凤凰台》,诗云“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想一下,李白为什么要仿崔颢的模式来这么两首呢?一定是他真的是羡慕已极,定要找个题材试试身手,于是就选中了“鹦鹉洲和凤凰台”这两个所在作诗题比划这么一把。

结果如何呢?我想,这应该是两种评价,一个是李白自己,他一定认为,象崔颢那样写出来不成问题,更不成难题,崔的成功意境而已。我若有他种境界,会强于他的。

所以李白的诗在其后的时光中总是以意领先而必胜。外人的评价呢,觉得这李白之仿作实在是不如崔颢的好,应警告后代们,仿写为一大禁忌。

但也总觉得这崔颢除此诗外它诗已真的不是绝佳了,哪能比之于李白呢?后来的不如李白,是崔颢傲了呢,还是灵感不常在了?其实,崔颢之一诗仅是瞬间一感的“偶悟”,李白之一生则是通达坦荡的“彻悟”,二人的区别不过如此。所以,我就想起僧道界常有的一种称之为“慧根”的说法,认为慧根是先天所赋,但经后天的修炼方可得到激发而生成慧智---这是我说的。

我就琢磨这个慧智的生成条件:初生的孩子们彼此相差不多,应该说是都有着不错的慧根,余下来的问题就是以怎样的激发方式来出现慧智。宗教界的方法有二,一是专注式修炼,二是气功式修炼。

前者在于静思凝思后的感悟生慧,后者在于沉思静守后的智慧升华。可能友人问,如此烦难,怎能修持,难道还要出家不成?非也!不知你留心过书、画家们的入态情形没有,那种专注与气功的静守是相差不多的,所以,他们在为书作画时就有灵感相伴,于是,不但是生灵感,且长寿。

我们所说的来于慧根的慧智就是这种灵感,只不过气功下生发的慧智是个相对持续的过程,而专注于某事件生发的灵感是个短暂闪现的过程,区别仅此而已。到此大概算是说得清楚了,作任一种学问、写任一种东西,是要有慧智或灵感相伴的,有了这种东西才能出凡入圣,在为诗上才有可能。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