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古诗词卜算子宋苏轼

1. 古诗词卜算子

古诗词卜算子

1.关于卜算子的古诗词

卜算子·咏梅 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卜算子·不是爱风尘 严蕊不是爱风尘,似被前身误。

花落花开自有时,总是东君主(或总赖东君主)。去也终须去,住也何处住。

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李之仪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几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卜算子·答施 乐婉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

泪滴千千万万行,更使人愁肠断。要见无因见,了拼终难拼。

若是前生未有缘,待重结,来生愿。

2.古诗词中,卜算子,为何意

卜算子是词牌名,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等。

相传是借用唐代诗人骆宾王的绰号。骆宾王写诗好用数字取名,人称“卜算子”。 北宋时盛行此曲。万树撰《词律》以为取义于“卖卜算命之人”。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两仄韵。两结亦可酌增衬字,化五言句为六言句,于第三字豆。宋教坊复演为慢曲,《乐章集》入“歇指调”。八十九字,前片四仄韵,后片五仄韵。

《词律》引毛氏云:“骆义乌诗,用数名,人谓为卜算子,故牌名取之。”又云:“按山谷词‘似扶着卖卜算’,盖取义以今卖卜算命之人也。又因秦观词有:‘极目烟中百尺楼’之句,故《图谱》删‘卜算子’而名‘百尺楼’;然‘卜算子’之名,得知较早也。”

卜算子

卜算子又名《缺月挂疏桐》、《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等。 相传是借用唐代诗人骆宾王的绰号。骆宾王写诗好用数字取名,人称“卜算子”,词家遂取以为名。山谷词“似扶著,卖卜算”,取卖卜算命的意思。

宋教坊演为《卜算子慢》,双调八十九字,前片四仄韵,后片五仄韵。参阅《词律》卷三、《词谱》卷五。

另有《卜算子》曲牌名,属南曲仙吕宫。字数与词牌半阕同。用作引子。

3.卜算子咏梅古诗词

一、原文

《卜算子·咏梅》

宋代: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二、注释

①卜(bǔ)算子·咏梅:选自吴氏双照楼影宋本《渭南词》卷二。“卜算子”是词牌名。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缺月挂疏桐》等。万树《词律》卷三《卜算子》:“毛氏云:‘骆义鸟(骆宾王)诗用数名,人谓为“卜算子”,故牌名取之。’按山谷词,‘似扶著卖卜算’,盖取义以今卖卜算命之人也。”

②驿(yì)外:指荒僻、冷清之地。驿:驿站,供驿马或官吏中途休息的专用建筑。

③断桥:残破的桥。一说“断”通“簖”,簖桥乃是古时在为拦河捕鱼蟹而设簖之处所建之桥。

④寂寞:孤单冷清。

⑤无主:自生自灭,无人照管和玩赏。

⑥更:副词,又,再。著(zhuó):同“着”,遭受,承受。更著:又遭到。

⑦无意:不想,没有心思。自己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芳斗艳。

⑧苦:尽力,竭力。

⑨争春:与百花争奇斗艳。此指争权。

⑩一任:全任,完全听凭;一:副词,全,完全,没有例外。任:动词,任凭。

⑪群芳:群花、百花。百花,这里借指诗人政敌──苟且偷安的主和派。

⑫妒(dù):嫉妒。

⑬零落:凋谢,陨落。

⑭碾(niǎn):轧烂,压碎。

⑮作尘:化作灰土。

三、赏析

此词以梅花自况,咏梅的凄苦以泄胸中抑郁,感叹人生的失意坎坷;赞梅的精神又表达了青春无悔的信念以及对自己爱国情操及高洁人格的自许。

词的上半阕着力渲染梅的落寞凄清、饱受风雨之苦的情形。陆游曾经称赞梅花“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落梅》)。梅花如此清幽绝俗,出于众花之上,可是“如今”竟开在郊野的驿站外面,紧临着破败不堪的“断桥”,自然是人迹罕至、寂寥荒寒、倍受冷落、令人怜惜了。无人照看与护理,其生死荣枯全凭自己。“断桥”已失去沟通两岸的功能,唯有断烂木石,更是人迹罕至之处。由于这些原因,它只能“寂寞开无主”了,“无主”既指无人照管,又指梅花无人赏识,不得与人亲近交流而只能孤芳自赏,独自走完自己的生命历程而已。“已是黄昏独自愁”是拟人手法,写梅花的精神状态,身处荒僻之境的野梅,虽无人栽培,无人关心,但它凭借自己顽强的生命力也终于长成开花了。宝剑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野梅不平凡的遭遇使它具有不同凡响的气质。范成大《梅谱序》说:“野生不经栽接者,……谓之野梅,……香最清。”可是,由于地势使然,野梅虽历经磨难而独具清芬,却无人能会,无人领略其神韵。这犹如“幽居见。那么,野梅为何又偏在黄昏时分独自愁呢?因为白天,它尚残存着一线被人发现的幻想,而一到黄昏,这些微的幻想也彻底破灭了;这也如前人闺怨诗所说:最难消遣是黄昏!不仅如此,黄昏又是阴阳交替,气温转冷而易生风雨的时辰,所以;除了心灵的痛苦之外,还要有肢体上的折磨,“更著风和雨”。这内外交困、身心俱损的情形将梅花之不幸推到了极处,野梅的遭遇也是作者已往人生的写照,倾注了诗人的心血! “寂寞开无主”一句,作者将自己的感情倾注在客观景物之中,首句是景语,这句已是情语了。

4.古诗词鉴赏《卜算子》曹组

卜算子 兰 曹组 2010-05-26 11:16 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

幽径无人独自芳,此恨凭谁诉? 似共梅花语,尚有寻芳侣。著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

[1] 曹组 宋代词人。字彦章,一字元宠。

颍昌(今河南许昌)人。曹纬之弟。

以诸生为右列,六举未第。宋徽宗宣和三年特命就殿试,中甲,赐同进士出身。

后召试中书,换武阶,兼阁门宣赞舍人,睿思殿应制。其词作喜用俗语,多谑词、艳词。

也有清幽秀劲之作,风格近秦观、毛滂。有《箕颍集》,不传。

今有赵万里辑本《箕颍词》。[2] 赏析 此为咏空谷幽兰之词。

全词咏幽兰,多以淡墨渲染,结句稍加勾勒,托花言志。 上片起首一句写兰花幽处深谷,与松竹翠萝为伴,先从境地之清幽着笔。

句意化用杜甫《佳人》诗:“绝代有佳人,幽居空谷”、“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等语,借人喻花,不即不离。“迟日江山暮”,紧承上句,从时间着笔,和煦的春日黄昏,幽兰的倩影更见得淡雅清绝。

迟日,指和煦的春日。《诗·豳风·七月》:“春日迟迟。”

幽兰于春天吐芳,故以“迟日”暗点节候。 此句用杜甫《绝句二首》之一“迟日江山丽”,但易“丽”为“暮”,即化艳阳明丽之景为苍茫淡远之意,令人想见空山暮霭中的幽兰情韵。

这两句均点化老杜诗意,而浑然天成,语如己出,分别从时地两方面为空谷幽兰烘染出一种特定的氛围。 三、四两句首一“芳”字,先为兰花淡描一笔,然而“幽径无人”,兰花的芳馨无人领略,其芳心幽恨之欲诉无由亦可想而知。

这两句既有孤芳自赏、顾影自怜的意味,也透露出知音难觅的惆怅。这里是作者借花寓意,抒写志节坚芳而寂寞无闻的才人怀抱。

过片“似共梅花语,尚有寻芳侣”说的是既然无人欣赏芳馨,这脉脉的幽兰似乎只有梅花才堪共语了,但寂寞的深山中,也许还有探寻幽芳的素心人吧?与梅花共语,是抒其高洁之怀。古人称松、竹、梅为“岁寒三友”,以喻坚贞高洁的节操。

此词开头写“松竹翠萝寒”,已拈出松、竹,这里又写与梅花共语,正以“岁寒三友”来映衬幽兰坚芳之操。然而作者又复寄意于人间的“寻芳侣”,这也是古代士人夫知识分子渴望得到甄拔而见用于时的心声。

“着意闻时不肯香,香无心处”,是全词的警句,写出幽兰这所以为幽兰的特色,其幽香可以为人无心领略,却不可有意强求。 此词既写出了幽兰淡远清旷的风韵,又以象征,拟人和暗喻手法寄托作者对隐士节操的崇仰,流露出词人向往出世、归隐的心志。

5.古诗词中,卜算子,为何意

卜算子是词牌名,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等。

相传是借用唐代诗人骆宾王的绰号。骆宾王写诗好用数字取名,人称“卜算子”。

北宋时盛行此曲。万树撰《词律》以为取义于“卖卜算命之人”。

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两仄韵。两结亦可酌增衬字,化五言句为六言句,于第三字豆。

宋教坊复演为慢曲,《乐章集》入“歇指调”。八十九字,前片四仄韵,后片五仄韵。

《词律》引毛氏云:“骆义乌诗,用数名,人谓为卜算子,故牌名取之。”又云:“按山谷词‘似扶着卖卜算’,盖取义以今卖卜算命之人也。

又因秦观词有:‘极目烟中百尺楼’之句,故《图谱》删‘卜算子’而名‘百尺楼’;然‘卜算子’之名,得知较早也。” 卜算子 卜算子又名《缺月挂疏桐》、《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等。

相传是借用唐代诗人骆宾王的绰号。骆宾王写诗好用数字取名,人称“卜算子”,词家遂取以为名。

山谷词“似扶著,卖卜算”,取卖卜算命的意思。 宋教坊演为《卜算子慢》,双调八十九字,前片四仄韵,后片五仄韵。

参阅《词律》卷三、《词谱》卷五。 另有《卜算子》曲牌名,属南曲仙吕宫。

字数与词牌半阕同。用作引子。

6.关于卜算子的古诗词

1、原文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2、译文 驿站外断桥旁。

梅花寂寞地开放、孤孤单单.无人来欣赏。黄昏里独处已够愁苦.又遭到风吹雨打而飘落四方。

它花开在百花之首.却无心同百花争享春光,只任凭百花去总妒。即使花片飘落被碾作尘泥,也依然有永久的芬芳留在人间。

3、简析 《卜算子·咏梅》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以清新的情调写出了傲然不屈的梅花,暗喻了自己的坚贞不屈,笔致细腻,意味深隽,是咏梅词中的绝唱。那时陆游正处在人生的低谷,他的主战派士气低落,因而十分悲观,整首词十分悲凉,尤其开头渲染了一种冷漠的气氛和他那不畏强权的精神。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