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中华古诗词大赛主持人

1. 中华古诗词大赛

中华古诗词大赛

1.综合性学习

(1)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中的词语含义的理解,阅读材料,根据“一方面运用舞美、动画、音乐等视听技术手段,对演播室进行360度意境营造,让诗词在演播室中‘活’起来”可以解释“活”的含义;“通过丰富多元化的方式‘热’呈现”,可以解释“热”的含义.(2)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所学古诗词的朝代风格的把握,A是唐代山水诗,C是唐代感怀诗,E是唐代现实主义叙事诗,F是唐代送别诗,J是明代绝命诗,K是背诵边塞诗,B、D、F、H、I、L是唐代边塞诗,据此即可解答.(3)本题考查的是对画面的布局的理解和象征意义的把握,阅读徽标,开放题,可从意象(月亮)、书法、构图等方面赏析,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活”:生动,指传统诗词在声光电的背景中变得生动起来;“热”:指多元的呈现方式.(2)B、D、F、H、I、L(答对四个即可,如有答错,在原有得分基础上每个扣0.5分,扣完2分为止)(3)示例:一轮明月,具有诗情画意,符合诗词大会的内涵;“中”字由一位对月吟诗的人变形而成,体现中国味;一个人的衣袖幻化为长长的卷轴,象征着源远流长的诗词文化。

2.中国诗词大会比赛规则是什么

每场比赛都由个人追逐赛和擂主争霸赛两部分组成。

1. 通过抽签产生的五位挑战者,将参加个人追逐赛的比拼,百人选手团与挑战者共同答题,如果百人选手团答错,其面前的战船将会被击沉,每道题的沉船数量即为挑战者的得分;

2. 每位挑战者最多可答十道题,五位挑战者中总分最高的一位,与百人选手团中答题正确率最高且最快的选手(从第二集起为守擂擂主),将进入擂主争霸赛,争夺本场擂主席位;

3. 观众可以通过扫描屏幕下方二维码或下载央视影音客户端,参与答题,赢取大奖;

扩展资料:

《中国诗词大会》是中央电视台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之后,由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CCTV-10)自主研发的一档大型演播室文化益智节目。

《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2016年6月10日,获得第22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综艺栏目。

第一季于2016年2月12日(正月初五)起每周五晚20:00分播出,至2016年4月15日,主持人是董卿,总共有10期,每期90分钟。

第二季于2017年1月29日(大年初二)至2017年2月7日期间连续在央视综合频道晚8点播出;科教频道晚10点随后播出,次日15点重播。

第三季于2018年3月23日至2018年4月1日期间连续在央视科教频道晚7点30播出。第四季于2019年2月5日至2月14日在CCTV-1央视综合频道20点档播出,陈更获得总冠军。

参考资料:

中国央视网中国诗词词大会规则

3.综合性学习活动2017这个春节,《中国诗词大会》让我们度过了一段难

(1)拟写宣传标语时,标语的内容一定要与主题相关,语意要简洁,要富于文采,可使用对偶或比喻的修辞.据此可拟写为:①含英咀华,品万世经典;穿越时空 悟百味人生.②纯净的心灵去感受古典诗文的意境;动人的声音去诠释古典诗文的韵致.③诵千古名句,享一生辉煌,传中华文化,受万人敬仰.(2)考查学生设计活动的能力.设计活动遵循的原则:①围绕主题设计活动;②活动可操作性强;③活动难度适中,易于开展.做此题要遵循以上原则.开展诗歌比赛,用诗歌写寄语答案:(1)①含英咀华,品万世经典;穿越时空 悟百味人生.②纯净的心灵去感受古典诗文的意境;动人的声音去诠释古典诗文的韵致.③诵千古名句,享一生辉煌,传中华文化,受万人敬仰.(2)开展诗歌比赛,用诗歌写寄语。

4.

(1)①中国诗词大会因贴近生活,并注入时代精神,让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充满生机与活力.②中国诗词大会利用大众传媒等现代文化传播手段,依托电视、网络等现代技术手段,提供更方便、快捷的传递、选择、共享文化资源的方式,促进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交流和传播.③中国诗词大会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对抗性、参与性、互动性,诗歌与传媒、文化与科技的有机结合,促进了热播.④中国诗词大会展现了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见证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增强了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⑤中国诗词大会展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激励人们不断创造美好生活,增强精神力量.(2)①系统优化方法要求我们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促进系统功能最大化.将以诗词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时应注意系统性.②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要注重量的积累.我们应该循序渐进地给孩子建立一个传统文化的体系.③矛盾具有特殊性,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过程和阶段的特点不同,应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故诗词教育应区分年龄段.④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故应将诗词教育(喻指共性)落实到学校、家庭教育各个环节.(3)答案示例:①循序渐进,分朝代,有计划地研习古代不同诗词名家的诗词著作.②根据学生自身古文诗词基础、特点,选择不同难易度的古诗词进行研习、背诵.。

5.中国诗词大会作文800

2017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1】

一时,满屏竞传飞花令,一众争说武亦姝。人们的朋友圈被诗词曲赋刷屏,无数男女老少被诗词达人们圈粉……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中国诗词大会》以罕见的魅力把老中青三代人同时吸引到电视机前,不仅刷新了收视率新高,也在荧屏内外掀起了一波波诵读传统诗词经典的热潮。更多的人在领略到诗词之美、诗词之趣的同时,纷纷感到自己诗词知识的匮乏,惊呼“好想再学一遍古诗词”。

中国是诗的国度。而古典诗词,作为中文特有的一种文体,不仅是“六艺之一,群经之始”,也是每一个中国文人必备的文化技能,更是中国文化百花园中的一块靓丽瑰宝。孔子云: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千百年来,那些历久弥新的古典诗词,不仅凝聚着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志趣、气度、神韵、博大、精深,展示了古代文人墨客的多彩生活,更包含了中国国民精神的全部符码。

中国人的启蒙教育,多是从学诗开始。诸如珍爱粮食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寻求新机遇、新境界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教人顽强执着的“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身处逆境仍乐观打拼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达拳拳爱国心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等,历经时代的演绎和岁月的磨砺,更加熠熠生辉,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当今时代,会作古体诗词的人已是凤毛麟角,用网络流行语篡改恶搞古诗词的却屡见不鲜。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现行的教育制度也没给古诗词留下多少空间,默写古诗词在高考中只占6分比例。在此“指挥棒”下面,中小学语文教学正落入“工具理性”陷阱之中。但不管怎样,中国百姓对于诗词的喜爱,从来就没有停歇过。近年来,一些被“损坏”的文化环境和文化传统正在得以逐步修复。

6.中国诗词大会举办的原因,为什么这么火

一直以来,中华民族的诗词歌赋源远流长,为每个国人所自豪。在五千年文明史中,历代诗人留下了众多为人赞叹的诗句,今天读来亦让人赞叹。然而令人汗颜的是,在这样一个快餐时代,饱读诗书的人少了,在网络上吐槽争论的人多了。专注于文化内涵的人少了,重视颜值体型的人多了。即便开卷有益,带着功利目的去阅读文章的人多了,通过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去提升文化素养的人少了。步入书店,最显眼的地方往往摆放着成功学、职场技巧、商业推销等书籍,诗词歌赋和传统文化的书籍往往被束之高阁。

《中国诗词大会》圈粉无数,恰恰说明了在每个人的内心中都愿意亲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诗和远方”。在《中国诗词大会》上,选手们对古诗词的熟悉程度令人惊叹,学者嘉宾对诗词内涵、创作背景等内容的解读,更是一场文化大餐,让人如痴如醉。

既然每个人身上都有中华优秀文化的基因,但这样的基因为何常常被压抑,而不是被唤醒呢?毋庸置疑,这是一个快餐时代,浮躁的气息似乎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即便明白开卷有益的道理,许多人依然缺乏耐心与沉静,不愿去品味诗词歌赋带来的美好意境。

更重要的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上,我们走了弯路。一方面,传统文化的教育曾经被挤到了的边缘,近些年才再获重视。课堂中的诗词教育,往往抛却诗词的绝妙词句和美好意境,专注于反复咀嚼诗词的中心思想,专注于由此衍生的各种试题。这样的传授方式,往往让学生瞬间对诗词失去兴趣。另一方面,在许多家长的内心中,过度专注于对孩子“一技之长”的培养,让诗词歌赋等浸润心灵的知识不知不觉间受到冷落。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