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两宋词坛概述

1. 两宋词坛

两宋词坛

1.两宋词坛填词数量最多的人

柳永(推测)

填词数量已不可考,按照历史贡献和“奉旨填词”、“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的情况来看,极有可能是柳永,他是北宋专力写词的第一人。他在扩大词境、发展慢词、丰富词作表现手法上都有杰出贡献。而且他至少活了60多岁,在古代也算是长寿了,有充足的创作时间。据《柳永全集》收录,柳永词现存211首。

辛弃疾(现存最多)

按照现存宋词数量最多来看,此人第一。辛弃疾是中国南宋的著名词人,现存词626首,是两宋现存词最多的作家。词中表现了他积极主张抗金和由南宋统一国家的爱国热忱。作品题材广阔,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善于用典,也善于白描,开拓了词的疆域,提高了词的表现力,成为南宋词坛最杰出的代表作家之一。人称他的词作“色笑如花,肝肠如火”。元大德年间编有《稼轩长短句》十二卷存世,是辛词中较完备版本。 词与北宋的苏轼有“苏辛”之称,被认为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被誉为词中之龙。

2.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

柳永一人就创作了慢词87首、调125首,为宋词的发展和后继者在内容上的开拓提供了前提条件唐五代时期,词的体式以小令为主,慢词总共不过十多首;到了宋初,词人擅长和习用的仍是小令。

与柳永同时而略晚的张先、晏殊和欧阳修,仅分别尝试写了17首、3首和13首慢词,慢词占其词作总数的比例很小;而柳永一人就创作了慢词87首、调125首,是第一个大量创制慢词的人。柳永大力创作慢词,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上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使慢词与小令两种体式平分秋色,齐头并进。

柳永还是两宋词坛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据统计,在宋词880多个词调中 ,属于柳永首创或首次使用的就有一百多个。词至柳永,体制始备,令、引、近、慢、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长调短令,日益丰富。

形式体制的完备,为宋词的发展和后继者在内容上的开拓提供了前提条件。

3.两宋词经历了怎样的一个发展过程

正好在看.总的来说,北宋的词继承了晚唐五代的遗风,以婉约为主.代表词人为晏殊周邦彦诸人.南宋词史大略经历四个阶段.一是词坛的转型期,这个时期的代表词人都是经历了靖康之变的一群,是南渡词人迅速适应环境、协调自我发展的过程,代表人物是李纲、赵鼎、岳飞、张元干、胡拴等。

第二个时期是高峰期,以辛弃疾为代表 ,他与陈亮、刘过等词人联手,扩大了豪放词的影响。第三是词史的深化期,以姜夔、吴文英为代表,通过这一过程,增强了婉约词的思想意蕴与艺术表现力,可以说,自此以后,词再无力有更大的发展了。

第四是结获期。刘克庄、吴潜、陈人杰为代表。

南宋灭亡以后,其遗民反复咏叹南宋灭亡后的哀痛与抗争。文天祥为其代表。

维系三百二十年的两宋词坛,在这英雄交响曲中落幕。

4.两宋词经历了怎样的一个发展过程

宋词,比宋诗更富于独创性。

“诗庄词媚”是宋人的普遍看法,这使宋词在艺术上比宋诗显得精妙而富有情韵。因为不那么庄重,就较少顾忌拘束,自由抒写便显出了作家的真性情、真面目。

宋词在题材、风格、手法的扩大演变上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宋词至柳永而一变,至苏轼而再变。

苏轼是词中大作家,也是词体文学的革新家,他将词变成一种能表现丰富的生活内容和复杂的思想感情,并不再依附于音乐的一种新诗体。创造了多种多样的艺术风格,苏词的创作直接开辟了辛弃疾豪放一派。

在两宋词坛上,比较重要的词人还有晏殊、秦观、周邦彦和李清照、陆游、姜夔等人。他们多有自己的创造与成就。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