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宋词三百首上疆村民 宋词三百首上疆村民1.我看宋词三百首里面,那个编著是清朝的叫上疆村民那个写错了,是上强村民。 上强村民(1857——1931),本名朱孝臧,清代词人,字古微,后改名祖谋,号沤尹,又号强村,归安(今浙江省湖州市)人。光绪九年(1883)进士,改庶吉士。历任国史馆协修,会典馆总纂总校,侍讲学士,擢礼部侍郎。光绪三十年(1904)出任广东学政。后因故辞官,归隐于苏州。工诗词,通格律,著有《强村语业》等书。又曾编刻《强村丛书》二百六十卷,汇集唐、五代、宋、金、元人词总集五种,宋词别集一百十五种,馀为唐及金、元词别集。其中,他于1924年编定的《宋词三百首》,是目前同类作品中较具代表性、较精到的选本。 2.宋词三百首是什么同唐诗三百首一样,宋词也有三百首的版本。其最初的版本是清末四大词人之一的朱孝臧【上疆村民】所编制,其编选的词以其体格雅致,文字优美,意境自然和意味深长而著称,成为人们了解宋词的必读书籍之一。而后来的各种宋词三百首的版本,也基本上都以这个版本为基础。 《宋词三百首》是最流行的宋词选本,编者朱孝臧,(1857-1931),原名祖谋,字古微,好沤尹,又号强村、上强村民,浙江归安人,其选录标准,以混成为主旨,并求之体格、神致。 词学极盛于两宋,读宋人词当于体格、神致间求之,而体格尤重于神致。以浑成之一境为学人必赴之程境,更有进于浑成者,要非可躐而至,此关系学力者也。神致由性灵出,既体格之至美,积发而为清晕芳气而不可能掩者也。近世以小惠侧艳为词致斯道为之不尊;往往涂抹半生,未窥宋贤门径,何论堂奥!未闻有人焉,以神明与古会,而搜集择其至精,为来学周行之示也。上强村民先生尝选《宋词三百首》,为小阮逸南馨诵习之资;大要求之体格、神致、以浑成为主旨。夫浑成为遽诣极也,能循涂守辙于三百首之中,必能取精用闳于三百首之外,益神明变化于词外求之,则夫体格、神致间尤有无形之沂合,自然之妙造,即更进于浑成,要亦未为止境。 3.唐诗宋词三百首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沈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里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满庭霜 小阁藏春,闲窗锁昼,画堂无限深幽。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手种江梅更好,又何必、临水登楼。无人到,寂寥浑似,何逊在扬州。 从来,知韵胜,难堪雨藉,不耐风柔。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莫恨香消雪减,须信道、扫迹情留。难言处,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 玉楼春 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未。不知酝藉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渔家傲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沈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清平乐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南歌子 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凉生枕簟泪痕滋。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 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本文转自宋词网,原文地址: 4.《宋词三百首》为什么被称为文学皇冠上的巨钴《宋词三百首》是最流行的宋词选本,编者朱孝臧(1857〜1931年),原名祖谋,字古微,号沤 尹,又号强村,浙江归安人,其选录标准,以浑成为主旨,并求之体格、神致。 编选的词以其体格 雅致、文字优美、意境自然和意味深长而著称,成为人们了解宋词的必读书籍之一。 而后来的各 种宋词三百首的版本,也基本上都以这个版本为基础。 《宋词三百首》多为历代传诵的名家名作,选材广泛,有的表达豪情壮志,有的吟花咏月赞 美大自然,有的描绘社会风物人情,有的慷慨激昂、直抒胸臆,富有爱国热情。 到了宋代,词在形式上和内容上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尽管词在语言上受到文人诗作的影 响,而典雅雕琢的风尚并没有取代其通俗的民间风格。而词的长短句形式更便于抒发感情,所 以“诗言志,词抒情”的这种说法还是具有一定根据的。 宋词以其完美的艺术形式与唐诗、元曲相互辉映,同为我国古代文苑中的三株奇葩,几百年 来一直吸引着广大的读者,许多名篇名句家喻户晓,脍炙人口。 清代人上疆村民选注的《宋词三 百首》,正是备受宋词爱好者青睐的优秀版本,多少伟人英雄谈之以言志,达官贵族诵之以怡情, 家家户户持之以教儿童。 可以说,《宋词三百首》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在古代文学的阆苑 里,它是一块芬芳绚丽的园圃,千百年来一直为我国人民世代传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