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你知有多幸运意林

1. 今天能读到唐诗

今天能读到唐诗

1.今天能读到唐诗,你知有多幸运吗

今天能读到唐诗,你知有多幸运吗?文 | 六神磊磊一距离今天大约四百年前,大明朝天启年间,魏忠贤公公正权势熏天的时候。

在浙江海盐县,有一位老人默默脱下了官袍,整齐叠好。这是一件绣着精致白鹇鸟的青袍,代表着他是五品官员。

外面有人喊:胡shu ji ,你怎么还不出来?我们等着接你去德州上任呢。“上任?”老先生淡淡一笑,自言自语:再见了,官场!对于你,我早已厌倦。

我要回到家乡,用剩余的岁月,去完成一件更重要的事。“编一部最全的唐诗集,不要再有遗漏,不要再有散佚,让后世子孙都能读到它!”让我们记住这位老先生的名字—胡震亨。

现在人可能很难理解,不就是编本唐诗的集子,很难吗,用得着这么发狠吗?事实是,在那个年代,真的好难。那时可没有这么多出版社、印刷厂、图书馆,没有那么多搜索引擎。

你要查找一首诗,就要翻无数的书,说不定还要跋涉千山万水去抄,也不一定能抄到。如果老胡偷懒,不编这本唐诗集,会怎么样?答案是:后果很严重。

那时候,唐诗正以今天物种灭绝般的速度在失传。据胡震亨估算,到他所处的年代,唐诗已经至少失传了一半。

你也许以为:诗怎么会失传呢?只要诗人够棒,写得够好,就会口口相传留下来。呵呵,你以为是你们家菜谱呢?先问一个好像不太严谨的问题:在所有唐诗里,最牛的是哪一首?可能有不少人会回答:《春江花月夜》,所谓“孤篇压全唐”嘛。

那么它的作者是谁?不少读者也能答上:张若虚。这位张先生写出了这么牛的作品,一定是个大名人了?没错,他当时就被人尊称为“吴中四士”之一。

要是拿武侠小说打比方,张先生的江湖地位就算不如明教四大护教法王,也差不多够“五散人”的级别了。然而,这么了不起的一位先生,到今天留下来了多少诗呢?一百首?八十首?答案令人震惊—只有两首。

由于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宋代人在编一本乐府诗集时,收录了张若虚的这首诗,让它得以流传下来。不然,我们压根不会知道这首诗。

此外,唐代的五言绝句里哪一首最牛?有很多人会脱口而出:《登鹳雀楼》,就是每个人小时候都背过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一般认为,它的作者是王之涣。

这个王猛人有多少诗留了下来?答案触目惊心,只有六首。一千多年里,也不知道有多少“白日依山尽”“海上明月共潮生”湮灭失传?李白画像二王之涣、张若虚同学的遭遇,并不是偶然的。

李白有多少诗留了下来?最惨的说法是:大概十分之一。这个伟大的天才写了一辈子诗,总数估计有五千到一万首,也许十之八九我们永远见不到了。

李白去世前整理了毕生稿件,郑重托付给了族叔李阳冰,请他为自己编集子,以便流传后世。李阳冰没有辜负他的期望,用心整理出了《草堂集》十卷,然后……失传了。

再说杜甫。这个同样伟大的诗人,四十岁之前的诗几乎全部失传,而他活了多少岁呢?只有五十八岁。

从这个意义上说,可谓大半辈子的诗白写了。同时期的另一个大腕儿王维也没有好到哪里去,开元年间他写了成百上千首诗,最后十成里留不到一成。

还有“初唐四杰”里坐第一把交椅的王勃,没错,就是写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的那个。他的集子艰难地流传了几百年,终于在明代彻底湮灭。

直到明朝都快亡了,人们才从别的图书里找出一些他的诗文,甚至要跑到日本去找一点抄本残卷,攒成集子,让我们感受王勃的风采。这就好比《金庸全集》全部失传了,你只能跑到六神磊磊的专栏里去找几段金庸原文来过瘾,想想都要哭。

伟大的孟浩然算是幸运的,死了没几年,就有人给他编诗集,但许多诗当时仍然已经散佚。还有伟大的李商隐,就是“春蚕到死丝方尽”“心有灵犀一点通”的那位,曾亲自编了四十卷诗文集,可惜全部失传,没一卷留下来。

他的诗是多年之后人们陆续一点点搜求到的。那些湮灭掉的诗文,都是因为水平糟糕,大家才记不住吗?不是的。

即便是名动一时、口口相传的诗文,也照样会亡佚。比如唐代人记载说,李白的《大鹏赋》和《鸿猷文》特别伟大,比汉代辞赋霸主司马相如和扬雄的水平都高。

今天,《大鹏赋》幸运地流传了下来,但《鸿猷文》呢?对不起,没有了,永远淹没在了历史中。又比如晚唐诗人韦庄,不少读者都知道他那首浪漫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但韦庄还有一首非常珍贵的长篇叙事诗,叫作《秦妇吟》,详细描绘了唐末黄巢起义前后的历史画面,其中有一句,是写农民军进入长安后的景象的,尤其有名,叫“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可是《秦妇吟》的全文却不幸亡佚了,宋、元、明、清四代人都没能读到它。

万幸的是,后来在敦煌石室发现了一首长诗的抄本,仔细一辨认,居然就是传说中的《秦妇吟》,我们这才有机会见到它的真面目。不光是诗歌在消失,前人编的各种诗集、诗选也在消失。

何况,过去不少学者编诗集有不少偏见。有的人拼命选盛唐诗,中唐、晚唐的诗选得很少。

有的人只爱选些清汤挂面的诗,粗犷豪迈的一首都不选。在当时,号称最全、最完整的一本唐诗,叫作《唐诗纪》。

胡震亨找到这套书,只翻开第一卷就不满意了:“开篇就把唐高祖李渊的一首诗给。

2.诗词大会刷屏,今天能读到唐诗你知有多幸运吗

今天,每读到一首唐诗,我都觉得很庆幸。

我的主业是读金庸。对比一下那些同样伟大的武功秘籍吧,从凌波微步到六脉神剑,从九阴真经到北冥神功,都无一例外湮灭了。降龙十八掌到元末就只剩十五掌,最后统统失传。它们的拥有者都是强横的武士,却没能保住这些经典。

相比之下,守护着我们的唐诗的,是一群手无缚鸡之力的柔弱书生。他们呵护着脆弱的纸张和卷册,他们的藏书楼建了烧、烧了建,编的书印了毁、毁了印,仍然让五万首唐诗穿越兵燹水火,度过重重浩劫,一直传到了今天。

因为他们,我们今天才能看到唐朝的伟大诗人们朝辞白帝、夜泊牛渚、暮投石壕、晓汲清湘;看诗人们记录下千里莺啼、万里云罗、百尺危楼、一春梦雨;看他们漫卷诗书、永忆江湖、哭呼昭王、笑问客来。

这是何等的享受,又是何等的幸运。

3.《今天你读到唐诗,你知道有多幸运吗

今天,每读到一首唐诗,我都觉得很庆幸。

我的主业是读金庸。对比一下那些同样伟大的武功秘籍吧,从凌波微步到六脉神剑,从九阴真经到北冥神功,都无一例外湮灭了。

降龙十八掌到元末就只剩十五掌,最后统统失传。它们的拥有者都是强横的武士,却没能保住这些经典。

相比之下,守护着我们的唐诗的,是一群手无缚鸡之力的柔弱书生。他们呵护着脆弱的纸张和卷册,他们的藏书楼建了烧、烧了建,编的书印了毁、毁了印,仍然让五万首唐诗穿越兵燹水火,度过重重浩劫,一直传到了今天。

因为他们,我们今天才能看到唐朝的伟大诗人们朝辞白帝、夜泊牛渚、暮投石壕、晓汲清湘;看诗人们记录下千里莺啼、万里云罗、百尺危楼、一春梦雨;看他们漫卷诗书、永忆江湖、哭呼昭王、笑问客来。这是何等的享受,又是何等的幸运。

4.完成1次摘抄,安求是1.文章2美的段落3.美词语5个以上4、仿

【美文摘抄】 恋上唐诗宋词 恋上唐诗宋词,全因它美丽的字句,然而体验后,更感悟到的是唐诗如山,宋词如水。

唐诗宋词有太多的感情,情怀如淡淡的香茗。欣赏唐诗宋词的路途中,我体会到的是最美的笑,最知足的幸福,最感动的快乐,最悲伤的泪……在每个不同的情感中都伴随着幸福与快乐,痛苦和哀怨

唐诗是美丽的,在唐诗中“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何人不识君?”就会哂然一笑,心情好起来了。 宋词是多情的,在宋词中,当一个人无奈地承受着“物是人非事事休”时,那双溪的蚱蜢舟,自然是“载不动许多愁”。

唐诗是属于漠北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豪迈的气势,道出唯美的边塞风景。

宋词是属于江南的,“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柔情的江水道出了宋词壮阔醇美的万千气象。 当我读到唐诗宋词时,就有一种齿颊生香的感觉。

那么唐诗宋词是什么呢?难道只是风花雪月么?只是文学遗产么?只是语言艺术么?当然是的,可是我又总觉得不够。我们仅从风花雪月去看唐诗宋词,或许表明,我们的人生可能太功利了。

唐诗如山,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神采飞扬。 我们要让我们的民族在千年长途的风霜满面中,有少年精神,让我们的民族永远保持少年得青春活力;宋词如水,如烟,如絮,如月,如钩,氤氲中有红袖佳人、五陵少年、侠骨柔肠。

像从小巷中袅袅而来的佳人,明丽如花,眉山紧锁,若蹙若颦。 唐诗宋词的蓬勃发展,不仅来自国力、开放等时代气象,而且来自开明、先进的政治文化。

也跟科举考试有很大的关系,跟汉魏以来中国古代知识人的地位大幅度上升有很大的关系,跟全社会崇尚诗歌、崇尚人文、崇尚美有很大的关系,跟唐宋的国力有很大的关系,这是中国文化的复兴之象。只有这样的时代,才会有尽气的精神突出表现,只有社会上有一种尽理尽心的气象,文学上才会有尽才尽气的表现。

而今天的我们似乎缺少了提澌生命的真实力量。提倡科学,而科学的傲慢,加上消费主义的物化浪潮,没有了唐诗宋词生动的理性构架,没有了唐诗宋词的主心骨,没有了唐诗宋词的人格意识拼贴,更没有唐诗宋词真实的内容、真实的需求。

要么是幽暗化了,成为一团人欲物欲;要么游戏化,成为一种商业性大众化的表演。 唐诗如山、如雨前龙井;宋词如水、如陈年女儿红;千年的繁华旖旎、胭脂粉泪,熏染了这一纸红笺。

回过来让我们读一读唐诗宋词吧。

相关内容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