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唐宋词鉴赏辞典和宋词鉴赏辞典区别

1. 唐宋词鉴赏词典

唐宋词鉴赏词典

1.唐宋词鉴赏辞典txt

滕王阁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 佩玉鸣鸾罢歌摆。

画栋朝飞南浦云, 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 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 王勃诗鉴赏 《滕王阁》诗,是《滕王阁序》的结尾。

明人胡应麟在《诗薮》中曾高度评价说:“初唐短歌,子安《滕王阁》为冠”,“婉丽和平,极可法师。”这道工整精致的诗,一直被诗论家视作是王勃七言古诗的代表作。

滕王阁是唐高祖之子滕王元婴任洪州都督时建造的,号称江南第一阁。王勃十四岁那年,到****探望任县令的父亲,归途经过洪州,正值九月九日重阳节,都督阎伯屿在滕王阁上宴请宾客。

他参加了盛宴并创作了流传千古的名篇《滕王阁序》,一时震动了文坛,被作为佳话。按《唐摭言》里记载:“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

都督阎公不之信。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

以及纸笔巡让宾客,勃不辞让。公大怒,拂衣而起,专令人伺其下笔。

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 ‘亦是老生常谈。

’又报云:‘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沉吟不言。

又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公矍然而起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

可见《滕王阁序》是王勃即席挥笔写就的。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律。

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王勃诗鉴赏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是王勃初仕于长安时期的作品,格调高昂,情感浓烈,充满着青春勃发的活力。

在送别诗中,它是脍炙人口的名篇。“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更是世代相传的佳句,古往今来,不知抚慰了多少离人,激励过多少志士。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律”点出诗人送别的地点长安,友人赴任的地方是西川。从繁华的京都向西南方远望,只能看到烟尘雾霭迷漫,引人遐想。

在“风烟”后“五律”前置一“望”字,使句势流走,气韵流长,缱绻之情充盈字里行间。这联诗的宏伟寥阔意境,形成一种特殊的送别氛围,既不同于“风萧萧兮易水寒”那样的悲壮苍凉;又不同于“携手上河梁”,“徘徊蹊路侧”那样的凄怆犹疑;更不同于“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那样的悱恻缠绵

它所映衬的人物是洒脱的,而又略带乐观的憧憬。 自古人生伤离别,诗人们更是感慨良多,但在这里年轻的诗人能以豁达乐观的心态对待现实。

颔联“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正是描写两位挚友依依惜别之情的。诗人向朋友倾诉说:我心中的苦涩滋味是和你一样的。

可是我们都是漂泊在外求功名的人,岂能不四处游走呢!弦外之音,似乎是:我们为事业,分别在所避免,应当努力克制自己的感情。这话说得很自然,情意也很真切。

而真正脍炙人口,振奋人心的是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豪迈宏放的诗句,赞颂了人间坚不可摧的友谊。知音者心心相印,息息相通,即使千山万水难以遮拦。

这富有哲理意味的诗句,闪烁着永不磨灭的理性的光辉,使诗人与挚友的情感得到升华,引起世人的共鸣。曹子建《赠白马王彪》诗有云:“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王勃这联诗化用此诗,而更显自然流畅。 尾联“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是说在临别之际,不应当学习儿女之态,哭哭啼啼多难为情!此话既是对朋友说的,也是对自己说的。

“共沾巾”三字,表明双方情谊深厚,难舍难分。 这是一首内容健康、形式整齐的五言律诗,平仄协调,对仗工稳。

颔联采用流水宽对,更显自然活脱。全篇句句在叙事,而又句句有情。

诗人以朴实、洗练的语言,表达出真实、自然、亲切、豪爽的感情。 林庚先生评价这首诗说:“开始把诗歌导向典型洗练;技巧声色都结合在思想感情的表现上。

这就是统一南北文风的具体发展。” 明代胡应麟在《诗薮》中说:“大历以还,易空疏而难典赡;景龙之际,难雅洁而易浮华。

盖齐、梁代降,沿袭绮靡,非大有神情,胡能荡涤。唐初五言律,惟王勃“送送多穷路”、“城阙辅三秦”等作,终篇不著景物,而兴象婉然,气骨苍然,实首启盛、中妙境。”

别薛华 王勃 送送多穷路, 遑遑独问津。 悲凉千里道, 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 生涯共苦辛。 无论去与住, 俱是梦中人。

王勃诗鉴赏 唐乾封元年(666 ),王勃17岁,进入沛王府任修撰,奉命撰写《平台秘略》。写完后,沛王赏给他帛50匹,十分赏识他。

王勃少年得志,可惜好景不长。据《旧唐书·王勃传》记载,总章二年(669),“诸王斗鸡,互有胜负,勃戏为檄英王鸡文。

高宗览之,怒曰:‘据此,是交构之渐。’即日斥勃,不令入府。”

被逐出沛王府时王勃年仅20岁。他在《夏日诸公见寻访诗序》中说:“天地不仁,造化无力,授仆以幽忧孤愤之性,禀仆以耿介不平之气。

顿忘山岳,坎坷于唐尧之朝,傲想烟霞,憔悴于圣明之代。”对自己的被驱逐,他心中怀着一腔悲愤。

当年五月他离开长安南下入蜀,后来客居剑南两年多,遍游汉州、剑州、绵州、益州、彭州、梓州等地。在此过程中,他对现实生活有了新的深切的感受,写下了一些影响深远的诗文。

《别薛华》就是其中一首。 这首送别诗的色彩、。

2.唐诗、宋词鉴赏辞典

读书不能感潮流。最经典的当数上海辞书出版社的鉴赏系列。该书于80年代陆续出版,包括《唐诗鉴赏辞典》《宋诗鉴赏辞典》《唐宋词鉴赏辞典》(两本)《元曲鉴赏辞典》《古文鉴赏辞典》《中国新诗鉴赏辞典》等等,推荐唐诗、宋诗、和唐宋词,一共四本。

推荐理由:

一、该书一出,全社会诗词鉴赏风气始流行,各出版社跟风而起,随之鉴赏书开始泛滥,鱼目混珠。

二、该书在鉴赏辞典里属于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何以见得呢?因为80年代的出版社多以务实为主,无投机赚钱之心机,市场购买力有限,所以上海辞书出版社这一系列可谓古典鉴赏类辞书的始作俑者,我家这本1983年12月第1版的《唐诗鉴赏辞典》1536页,才9.8元。后无来者,是指该书汇及当时国内几乎全部的诗词研究大家,如萧涤非、夏承焘、唐圭璋、程千帆、马茂元、周汝昌、周振甫、俞平伯、余恕诚、缪钺、霍松林、沈祖棻、傅庚生等学界大家(可上网查查他们的成就),很多人现已仙逝,而且其学术成就及诗词修养后才也根本不可能超越。所以说这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鉴赏词典。

三、现在的辞典类书籍哗众取宠者多,不求质量,只求利润,或以价格取胜,或以教子吸引父母眼球,内容无非是找些研究生、在校生批量生产,有的甚至在网上搜集后,找一名教授作序或推荐,最好的也不过是搬用已逝大家的作品不用给稿费哟。而上海辞书系列当时可是国内全部约稿而成。

四、国内各大书店好像都有销售,版本应该相同,但价格已不是从前了。买好书,不应该心疼钱,应该是世世代代传下去都是经典的那一种。

不知介绍的全不全面,全是个人观点,自家有一套,是一本一本买回来的(因为当时是陆续出版的),偶尔翻阅,受益无穷。

3.哪个版本的唐宋词鉴赏辞典最好

1首推上海辞书出版社的唐宋词鉴赏辞典第二版,最权威

《唐宋词鉴赏辞典》是上海辞书出版社中国文学鉴赏辞典系列中重要品种。

该书初版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编者精心选目,并延请国内外专家撰写赏文,打造出继《唐诗鉴赏辞典》之后的又一文学鉴赏精品,面世二十余年来在广大读者中久负盛誉,至今长销不衰。

但因编撰历时已久,原书不少信息已显陈旧,不及反映词学界二十多年来研究成果,故出版社延请词学研究名家钟振振、王兆鹏、刘尊明等诸位先生,对原书赏析文、词学书目及诗人小传等内容进行深入修订,推出《唐宋词鉴赏辞典》第二版。此版改正原书舛讹,增补新材料,酌删少量篇目,充分吸收近年来词学研究成果,使全书质量更上层楼,更能满足读者需求。正是“精益求精谱新篇,畅销廿年续华章”。

2另外,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的由唐圭璋主编的唐宋词鉴赏辞典也可以,较成体系,唐老先生在这一道上还是蛮权威的,也邀请了众多国内外人士,当然,主要是唐系一派的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