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斛字古诗词 2. 50字的古诗词 斛字古诗词1.带苓字的古诗词《路逢襄阳杨少府入城,戏呈杨员外绾》杜甫 寄语杨员外,山寒少茯苓。 归来稍暄暖,当为劚青冥。 翻动神仙窟,封题鸟兽形。 兼将老藤杖,扶汝醉初醒。 《和杨明府早秋游法华寺》皎然 释事出县合,初闻兹山灵。 寺扉隐天色,影刹遥丁丁。 碧峰委合沓,香蔓垂蓂苓。 清景为公有,放旷云边亭。 秋赏石潭洁,夜嘉杉月清。 诵空性不昧,助道迹又经。 是以于物理,纷然若未形。 移来字人要,全与此道冥。 《酬答柳宗言秀才见赠》张祜 南下天台厌绝冥,五湖波上泛如萍。 江鸥自戏为踪迹,野鹿闲惊是性灵。 任子偶垂沧海钓,戴逵虚认少微星。 金门后俊徒相唁,且为人间寄茯苓。 《送阿龟归华》李商隐 草堂归意背烟萝,黄绶垂腰不奈何。 因汝华阳求药物,碧松根下茯苓多。 《酬道芬寄画松》刘商 闻道铅华学沈宁,寒枝淅沥叶青青。 一株将比囊中树,若个年多有茯苓。 《赠牛山人》贾岛 二十年中饵茯苓,致书半是老君经。 东都旧住商人宅,南国新修道士亭。 凿石养峰休买蜜,坐山秤药不争星。 古来隐者多能卜,欲就先生问丙丁。 2.斛字什么读的斛读音:[hú]。 斛,中国旧量器名,亦是容量单位,一斛本为十斗,后来改为五斗。 源于敕勒族,出自古敕勒族斛律部族,属于以部族名称汉化为姓氏。据史籍《姓氏考略》记载:斛姓为斛律、斛斯等复姓所改,而斛律、斛斯均为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的姓氏,后来才逐渐改为单姓斛。 释义1:斛 (汉语拼音hú) 是古代容积单位。 唐朝之前,斛为民间对石的俗称,1斛=1石,1石=10斗=120斤。汉朝许慎.《说文解字》:“斛,十斗也。” 宋朝开始,改为1斛 = 5斗,而1石 = 2斛。明.张自烈.《正字通》:“斛,今制五斗曰斛,十斗曰石。” 释义2:姓氏,是一个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 3.带田字的古诗词1、《江南》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译文: 江南水上可以采莲,莲叶多么茂盛,鱼儿在莲叶间嬉戏。 鱼在莲叶的东边游戏,鱼在莲叶的西边游戏,鱼在莲叶的的南边游戏,鱼在莲叶的北边游戏。 2、《悯农》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译文: 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粮食。 天下没有一块不被耕作的田,可仍然有种田的农夫饿死。 3、《归园田居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译文: 少小时就没有随俗气韵,自己的天性是热爱自然。偶失足落入了仕途罗网,转眼间离田园已十余年。 笼中鸟常依恋往日山林,池里鱼向往着从前深渊。我愿在南野际开垦荒地,保持着拙朴性归耕田园。 4、《过故人庄》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译文: 老朋友预备丰盛的饭菜,要请我到他好客的农家。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苍青的山峦在城外横卧。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手举酒杯闲谈庄稼情况。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再请君来这里观赏菊花。 5、《观刈麦》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译文: 农家很少有空闲的月份,五月到来人们更加繁忙。夜里刮起了南风,覆盖田垄的小麦已成熟发黄。 妇女们担着竹篮盛的饭食,儿童手提壶装的水,相互跟随着到田间送饭,收割小麦的男子都在南冈。 4.有关于带"娟"字的古诗词1. 《官桥柳色》 明代:朱栴 桥北桥南千百树,绿烟金穗映清流。 青闺娟眼窥人过,翠染柔丝带雨稠。 没幸章台成别恨,有情灞岸管离愁。 塞垣多少思归客,留着长条赠远游。 2. 《清平乐》 宋代:黄庭坚 舞鬟娟好。白发黄花帽。醉任旁观嘲潦倒。扶老偏宜年小。 舞回脸玉胸酥。缠头一斛明珠。日日梁州薄媚,年年金菊茱萸。 3. 《南歌子·倭堕低梳髻》 唐代:温庭筠 倭堕低梳髻,连娟细扫眉。终日两相思。为君憔悴尽,百花时。 4. 《七夕穿针》 南北朝:柳恽 代马秋不归,缁纨无复绪。 迎寒理衣缝,映月抽纤缕。 的皪愁睇光,连娟思眉聚。 清露下罗衣,秋风吹玉柱。 流阴稍已多,馀光亦难取。 5. 《东都望幸》 唐代:章碣 懒修珠翠上高台,眉月连娟恨不开。 纵使东巡也无益,君王自领美人来。 6. 《相见欢》 宋代:李处全 新凉襟袂冷然。乍晴天。风送谁家羌管、月便娟。 云散尽,秋空碧,玉色悬。洗耳时听三弄、等团圆。 7. 《新晴爱月》 唐代:陆畅 野性平生惟爱月,新晴半夜睹蝉娟。 起来自擘纱窗破,恰漏清光落枕前。 5.带莫字和池字的古诗词1、《再和三篇》 年代: 宋 作者: 苏颂 莫叹潜鳞久在池,已喧才誉满朝知。 雄辞自可吞云梦,博识应能对仲师。 荣辱早谙真采选,竞谦不校古儒棋。 使还即见金门召,况有中和乐职诗。 2、《方池》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莫笑方池小,清泉数斛宽。 照花红锦烂,洗研黑蛟蟠。 日取供茶鼎,时来掷钓竿。 秋风过栏角,也解作微澜。 3、《逢邻女》 年代: 宋 作者: 周濆 日高邻女笑相逢,慢束罗裙半露胸。 莫向秋池照绿水,参差羞杀白芙蓉。 4、《勉学诗(八首)》 年代: 明 作者: 方孝孺 莫驱屋上乌,乌有返哺诚。 莫烹池中雁,雁行如弟兄。 流观飞走伦,转见天地情。 人生处骨肉,胡不心自平。 田家一聚散,草木为枯荣。 我愿三春日,垂光照紫荆。 同根而并蒂,蔼蔼共生成。 5、《中春道中送别》 年代: 宋 作者: 周文 酒香衣袂许追随,何事东风送客悲。 溪遂飞花偏细细,津亭垂柳故丝丝。 征帆人与行云远,失侣心随落日迟。 满目流光君自惜,莫教春色共差池。 1、“莫”的基本释义: [ mò ] 1.不要:~哭。 2.没有,无:~大。~非。~名其妙(亦作“莫明其妙”)。 3.不,不能:~如。~逆。~须有。~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爱~能助。 4.古同“漠”,广大。 5.姓。 [ mù ] 古同“暮”。 详细释义: 莫 [mò] 〈副〉 1、表示否定,相当于“不” 2、表示劝戒。不要;不可;不能 [don't] 〈代〉 1、没有谁;没有什么(指处所或事物) 〈名〉 1、通“膜”。生物体内部的薄皮组织 2、通“漠”。沙漠 〈动〉 1、通“谟”。谟划 2、通“劘”。削 [pare,cut] 莫 [mù] 〈名〉 1、(会意。甲骨文字形。从日,从茻( mǎng)。太阳落在草丛中,表示傍晚天快黑了。是“暮”的本字。本义:日落时) 2、同本义 2、“池”的基本释义: 1.水塘,多指人工挖的:~子。水~。~鱼之殃(喻因牵连而受到的灾祸。亦称“池鱼之祸”)。 2.湖:~盐(从咸水湖采取的盐,成分和海盐相同)。 3.像水池的:浴~。花~。乐(yuè)~。舞~。 4.护城河:城~。金城汤~。 5.旧时指剧场中正厅前部:~座。 6.姓。 详细释义: 〈名〉 1、(形声。从水,也声。本义:水停积处) 2、水塘 组词: 池子 、水池、电池、池沼 、城池、池座、汤池、乐池、盐池、差池 、浴池 、池汤、池塘 50字的古诗词1.【五十字左一下的古诗词】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注释】 1.蒹(jiān):没长穗的芦苇.葭(jiā):初生的芦苇.苍苍:鲜明、茂盛貌.下文“萋萋”、“采采”义同. 2.苍苍:深青色. 3.为:凝结成. 4.所谓:所说的,此指所怀念的. 5.伊人:那个人,指所思慕的对象. 6.一方:那一边. 7.溯洄:逆流而上.下文“溯游”指顺流而下.一说“洄”指弯曲的水道,“游”指直流的水道. 8.从:追寻. 9.阻:险阻,(道路)难走. 10.宛:宛然,好像. 11.晞(xī):干. 12.湄:水和草交接的地方,也就是岸边. 13.跻(jī):升,高. 14.坻(chí):水中小洲,小岛. 15.涘(sì):水边. 16.右:迂回曲折. 17.沚(zhǐ):水中的沙滩. 【译文】 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意中人在何处?就在河水那一方.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 河边芦苇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干.意中人在何处?就在河岸那一边.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攀登难.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滩. 河边芦苇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意中人在何处?就在水边那一头.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曲难求.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洲.。 2.【古诗词赏析50字急.】范仲庵 (989-1052),字希文,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进士出身.累官至参知政事(副相).是北宋初期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有《范文正公诗余》. 渔家傲①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②.四面边声连角起③,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④.羌管悠悠霜满地⑤.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注释〕 ①渔家傲:又名《吴门柳》、《忍辱仙人》、《荆溪咏》、《游仙关》. ②衡阳雁去:相传大雁飞至衡阳不再南去,城南有回雁峰. ③边声:边地的各种声音. ④燕然未勒:无破敌之功.勒:刻. ⑤羌管:笛也,因出自羌中,得名. 〔赏析〕 这是一首抒怀词.当时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今陕西延安市).这是当时第一首描写边塞题材的作品,也是宋代最早表现军旅生活的词作.上阕写景.首句顿入,起调突兀,俊骨雄风,已自夺人.千峰连亘如屏障,一座孤城,日未落而城门紧闭.也突出布防将士的备战警惕.下阕抒情.表达将士功业未立,无计归家的责任感,披露爱国衷肠.不愧苍凉感慨的豪士之伟词.这首词开启了苏辛豪放派的先声.。 3.赞美老师的诗歌50字^(一)四度春风化绸缪, 几番秋雨洗鸿沟. 黑发积霜织日月, 粉笔无言写春秋. 蚕丝吐尽春未老, 烛泪成灰秋更稠. 春播桃李三千圃, 秋来硕果满神州. ——老师,辛苦了 是谁——把无知的我们领进宽敞的教室, 教给我们丰富的知识? 是您!老师! 您用辛勤的汗水, 哺育了春日刚破土的嫩苗. 是谁——把调皮的我们 教育成能体贴帮助别人的人? 是您!老师! 您的关怀就好似和煦的春风 温暖了我们的心灵. 是谁——把幼小的我们 培育成成熟懂事的少年? 是您!老师! 您的保护让我们健康成长. 在金秋时节结下硕果. 您辛苦了!老师! 在酷暑严寒中辛勤工作的人们. 您辛苦了!老师! 把青春无么奉献的人们. 我们向您致以崇高的敬意! ——您辛苦了,老师! 我也只能帮到这里了老 师 老师——您如春天中的细雨, 滋润着花儿,灌溉着大地, 而我们再着吮吸着细雨茁长成长. 老师——您如秋天里的一丝风, 吹黄了大地,唤金了稻谷, 而我们得到了丰收的硕果. 老师——在我黑暗的人生道路上是您为我点燃了一盏最明亮的灯; 老师——再我迷蒙的人生道路上是您做我的了的引路人; 老师——在我跌跌碰碰的人生道路中是您为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老师——是您给了我一双强有力的翅膀,让我在知识的世界里遨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