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宋词中的科举

1.求古时名家所做的反映科举考试的诗词

科举考试悲喜诗

--------------------------------------------------------------------------------

2006年06月14日 10:14

自隋一代开科取士以后,科举考试成了读书人踏入仕途的唯一通路,因为事关荣华富贵,无不梦寐以求金榜题名。然称心如愿的毕竟极少数,也因此有大悲大喜,往往表现了在字里行间。

旧有夸世间得意事,把金榜题名时与洞房花烛夜并列为特大喜事。人逢喜事精神爽,金榜题名者如沐春风,飘飘然得意之至,代表作要数唐孟郊的《登科后》了: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唐制,新科进士要举行多种显示其荣耀的庆贺活动,其中一项,是游览京都长安著名花苑。诗人陶醉在美好前途中,过去的穷困潦倒也不值一提了。

唐朝诗人王建中举后同样的心花怒放,挥毫疾书:一士登甲科,九族光彩新。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的白居易二十七岁考取了进士,是十七名新科进士中最年轻的一个,参加了长安“雁塔题名”后,兴奋得夜难成寝,书写了《登第》诗,自豪之情洋溢:

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白居易又有《及第诗》,写的也是题名金榜后的喜悦与意气洋洋:

得意减别恨,半酣轻远程。翩翩马蹄疾,春日归乡情。

唐袁皓《及第后作》,自比蓬莱岛上神仙,又如展翅高空九万里的大鹏,自夸月宫折桂易哉勿难:

金榜高悬姓字真,分明折得一枝春。

蓬瀛乍接神仙侣,江海回思耕钓人。

九万抟扶排羽翼,十年辛苦涉风尘。

升平时节逢公道,不觉龙门是险惊。

宋代的梁灏屡试不第,但他并不气馁,苦读如新,有道是天道酬勤,终于在耄耋之年的八十二岁时中了进士,钦点头名状元,兴奋之余写道:

白首穷尽,少伏生八岁;青云得路,多太公二年。

这位高龄状元真是老当益壮,自称较之传授《尚书》的伏生还年轻八岁,比辅助周文王的开国功臣姜子牙只大了二岁!

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逃不出名落孙山的命运,失望与痛苦可想而知。唐时众多考生落榜后不回家,留在京都长安,既为下一次考试作准备,又因为无颜见江东父老,如常建的《落第长安》:

家园好在尚留秦,作明时失路人。恐逢故里莺花笑,且向长安度一春。

这首七律的大意谓:榜上无名感到羞?,回乡恐怕黄莺花草也会嘲笑,所以家园虽好还是留在长安再一年。

豆卢复《落第归乡留别长安主人》诗,也是自感羞愧,只是换了一个无颜面对的对象,意谓借住长安沉浸在忧愁中忘了春天到来,听到莺歌才知柳条发了新芽,年复一年落第后东回家乡,实在不好意思向长安客栈的店主告别:

客里愁多不记春,闻莺始叹柳条新。年年下第东归去,羞见长安旧主人。

常言道,男儿有泪不轻弹,因考场失意而悲泣者大有人在,更有屡试不第年年伤心落泪的,请看钱起《长安落第》:

花繁柳暗九门深,对饮悲歌泪满襟。数日莺花皆落羽,一回春至一伤心。

还有为落榜写下绝命词一死了之的,据清代笔记《冷庐杂识》载,咸丰年间江南乡试,一个浙江山阴(今绍兴)的胡姓考生,在考卷上题写云:

黄土丛深白骨眠,凄凉情事渺秋烟。何须更作登科记,修到鸳鸯便是仙。

未待放榜,这个考生已发疯致死,原因是一次又一次榜上无名绝望到顶。无怪乎古人将科场落第列为人间四大失意事之一:

寡妇携儿泣,将军被敌擒,失恩宫女面,下第举人心。

(来源:香港大公报 文:陆茂清)

2.关于唐诗中有关询问科举考试结果的古诗

唐代诗人朱庆余,在临考前给水部员外郎张籍写了一首七言绝句《近试上张水部》探听虚实:“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洞房花烛夜后,早晨要拜见公婆,精心梳妆,羞问夫婿,眉毛画得深浅合不合时宜?此诗借新婚之后的脉脉情事,把自己比喻成即将拜见公婆的新媳妇,把张水部比喻成舅姑(公婆),探听虚实。比喻通俗贴切,别出心裁。

张籍看过,大为赏识,回诗一首《酬朱庆余》:“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是人间贵,一曲菱歌敌万金。”诗歌仍以比喻作答,把朱庆余比作“越女”,把他的诗比作“菱歌”,用“一曲菱歌敌万金”表明对其才华的赏识。

3.请问有没有科举内容的宋词啊

有禽声急而似可晓乡人以催税目之其声亦颇类 年代:【宋】 作者:【廖行之】 怪底微禽似有知,区区舌吻竟奚为。

欲将终日能鸣巧,深为当时远害思。 布谷尚应勤播种,春畦何事较公私。

谁如独占催科考,无复阳城恨拙迟。 至性灵迂僻学术空虚幸逢好古之君获在藏书之 年代:【宋】 作者:【李至】 蓬阁多余暇,天寒懒出门。

宴眠书幌静,夜话地炉温。 瓯触烹茶鼎,瓢浮著酒盆。

翻同未应举,嵩洛住山村。 扬州寒食赠屯田张员外成均吴博士同年殿省柳 年代:【宋】 作者:【王禹偁】 前年寒食节,待诏直内庭。

休暇百官出,独掩深严扃。 近侍不敢醉,赐酒空满瓶。

闲就通中枕,时闻索上铃。 思入无何乡,兀然欲忘形。

去年寒食日,滁上忝专城。 山歌喧里巷,春物媚池亭。

永阳溪水渌,琅邪山色青。 谪宦自消遣,不敢夸独醒。

往往取官酝,时时对花倾。 醉来念身世,翻使泪纵横。

今年莅淮海,时节又清明。 堆案有留事,听歌无欢声。

胥徒费簿领,使客烦送迎。 狴牢未空歇,堰埭劳修营。

衰病力不支,懒慢性已成。 虚花满双目,素发添几茎。

酒肴略无味,妓乐固难听。 谁言寒食下,终日取茶烹。

屯田有素交,屈此关市征。 昔年同应举,典衣飞巨觥。

博士东观客,求官得步兵。 况且丹陛前,同为出谷莺。

殿丞尹我邑,桑梓复弟兄。 吏隐掌鹾茗,终朝看道经。

三贤宴会少,七夕休假并。 何不策我马,废苑寻放萤。

何不荡我舟,楼基访摘星。 三春景欲尽,九曲波始平。

居然逼吏役,顿此阻交情。 老态厌春华,病身忧宿醒。

如水若不改,藉糟亦胡宁。 解印蓄素志,吟诗露丹诚。

维扬非所爱,有便即归耕。 小子只自夜来风气又作肿连颐颔热发心脾无以 年代:【宋】 作者:【李至】 此心未足便何如,官职於君不啻余。

辇下十年前进士,省中四品次尚书。 曾陪国相裨时少,亦掌王言属思疏。

终乞分司洛阳去,就泉依竹水南居。 张屯田弄璋三日略不会客戏题短什共以满月开 年代:【宋】 作者:【王禹偁】 布素相知二十年,喜君新咏弄璋篇。

洗儿已过三朝会,屈客应须满月筵。 桂子定为前进士,兰芽兼是小屯田。

至时担酒移厨去,请办笙歌与管弦。 累日前伏蒙袖书临访并小文编及明堂图披玩寻 年代:【宋】 作者:【叶清臣】 进士不读书,明经不根义。

诟病君子儒,于今作文弊。 礼部右词赋,诸生窃科第。

从道不违人,追趋斯近利。 李生何为者,力学务逊志。

羞耻事章句,深湛刺经艺。 常惟天子贵,无大明堂位。

邈焉三代风,尠矣百世继。 去圣日逾远,攻端非其致。

公玉既妄图,戴德亦缪记。 汉唐盛容典,规画不足示。

其间区区者,何暇盛德事。 确论无甚高,阔讲寖而坠。

披文会今古,援笔考同异。 面势本周官,织悉探吕氏。

俛拾林甫长,仰擿康成盩。 昭发老生蒙,冥符作者意。

圣期接千统,缛礼恢万祀。 无文既已秩,同节此云备。

宁当总章法,未擥云台议。 废兴有时合,聪明自民视。

成厦繄众材,至理岂一士。 南阙朝奏书,中朝夕鸣佩。

行矣无自遗,日中今可熭。 府解后有诏旨权停贡举因成长句寄太素兼简韩 年代:【宋】 作者:【田锡】 一名倜傥动皇州,寄应王门作解头。

将领风骚推李杜,较量英勇让曹刘。 春闱有诏俄中辍,秋赋随时亦暂休。

金殿制科思取应,远飞章句间嘉谋。 丹后诸先辈被荐书赴试南宫郡守曾敦既大合乐 年代:【宋】 作者:【曾敦】 夜窗几岁聚寒萤,一日秋闱较艺精。

不但春秋明古义,雅知月旦著乡评。 毫端剩埽三千牍,云路方期九万程。

三郡看魁天下士,丹丘应未坠家声。 锁院既久考文将毕适承按察使房公子靖遣诗相 年代:【宋】 作者:【赵汝腾】 恭承礼聘典文宗,秉笔秋闱合至公。

城郭纵游知有日,院门深锁寂无风。 抡才未拟升司马,发策方将问卧龙。

忽辱有诗相慰藉,一时裁答愧匆匆。 没查到有词是表现科举的,只查到些诗。

4.关于科举的诗句

1、《登科后》

唐•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2、《名联谈趣》

顾宪成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3、省试湘灵鼓瑟

钱起

曲终人不见, 江上数峰青。 善鼓云和瑟, 常闻帝子灵。 冯夷空自舞, 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 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 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湘浦, 悲风过洞庭。

4、《琵琶记》

高明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神童衫子短,袖大惹春风。未去朝天子,先来谒相公。年少初登第,皇都得意回。禹门三级浪,平地一声雷。一举登科日,双亲未老时。锦衣归故里,端的是男儿。”

5、天一生水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

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 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神童衫子短,袖大惹春风。

未去朝天子,先来谒相公。

年少初登第,皇都得意回。 禹门三级浪,平地一声雷。 一举登科日,双亲未老时。

锦衣归故里,端的是男儿。

6、皇榜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7、《都堂试贡士日庆春雪》

密雪分天路,群才坐粉廊。 霭空迷昼景,临宇借寒光。 似暖花消地,无声玉满堂。

洒池偏误曲,留砚忽因方。 几处曹风比,何人谢赋长。 春晖早相照,莫滞九衢芳。

8、鹤冲天

柳永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 明代暂遗贤,如何向? 未遂风去便,争不恣狂荡? 何须论得丧。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 幸有意中人,堪寻访。

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 青春都一饷。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9、恐是孙山朝升落、雏雁凯归草再升。

5.关于科举的古诗词

《鹤冲天·黄金榜上》柳永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登科后》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

《登第报家人》 董德元

御笔封题墨未乾,君恩重许拜金銮。

故乡若问登科事,便是当初老榜官。

《省试湘灵鼓瑟》钱起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

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潇湘,愁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6.唐诗宋词发展的原因

唐诗发展原因很多:1、唐朝的科举制度极力推崇诗歌,科举考试分进士和明经。

自高宗起规定以诗赋作为进士考试的内容,玄宗时以诗赋取士以蔚然成风。 2、魏晋诗歌发展,为唐朝诗歌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唐朝经济繁荣,促进了诗歌的发展。 4、唐朝的文化交流频繁,对于诗歌也是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5、唐朝的风气开放,对于诗歌的发展也起了积极的作用。 发展轨迹:魏晋时期的诗歌已经在音律和形式方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唐朝初期的诗歌律诗的发展以沈宋为代表,五言律诗形成雏形。 以初唐四杰为代表,五言律诗得到进一步发展。

之后各个流派出现并发展成熟,像王孟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以王昌龄、岑参王维代表的边塞诗派。这时除了内容,形式也得到进一步发展。

后来随着李杜的出现,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流派得到迅速发展。随着这两位大诗人的出现,之后,唐朝诗歌便逐渐衰落。

中晚唐诗歌的发展相对低落。只是简述,太多了,这个问题。

赞同6| 评论 宋词兴盛的原因 清代潘德舆说:「词之有北宋, 犹诗之有盛唐。」宋是词的兴盛时期, 上自帝王卿相, 下至倡优歌妓, 莫不竞作新声。

据唐圭璋《全宋词》辑入两宋词人一千二百馀家, 词二万一千六百馀首。 可见, 宋代词人之多, 词作之富, 任何时代都不能与之比拟。

宋词兴盛, 大致有以下诸方面的原因: (1) 经济的繁荣 北宋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治统治, 加强了集权制度, 抑制了地方势力的兴起, 使国内局势较安定; 宋室还采用一系列措施, 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手工业和商业也随之兴起, 城市经济颇为繁荣。 北宋前期, 中原地区百馀年间没有受到兵祸, 与社会经济繁荣相适应的艺术文化也迅速地发展起来, 其中特别是形式简短, 以歌唱为特色的词, 如同盛唐之诗, 得到了非常突出的发展。

(2) 教坊与歌楼的设立 为了适应当时统治者的娱宾遣兴,歌舞升平的需要, 不但宫廷内设有「教坊」, 大城市中都有歌楼妓馆, 贵族豪绅家中也多有歌妓舞女, 这都促使歌词更加普遍地发展。 (3) 文学本身的发展 诗歌发展到唐末, 无论长篇短制,古体律绝, 都达到成熟的阶段, 作家再难有新的突破, 另一种文体代之而兴, 而词正是代诗而起的新形式。

词在晚唐五代专门摹写闺情, 而在宋代, 词则成为士大夫享乐的一部分。由於晚唐五代的词境界狭窄, 这便给宋代作家留下充分驰骋才情的广阔天地。

他们运用自然而通俗的腔调, 表达著真挚而坦率的感情, 因此词的题材越加广阔, 词的体制也逐渐完备, 艺术风格上也呈现多样化, 可谓进入词的黄金时代。 。

7.宋词中的名句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萧神心 回答采纳率:20.0% 2009-07-02 14:53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匿名 回答采纳率:30.0% 2009-07-02 14:56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 望处雨收云断,凭栏悄悄,目送秋光。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水风轻、苹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遣情伤,故人何在?烟水茫茫。 难忘,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念双燕、难凭音信;指暮天、空识归航。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柳永《玉胡蝶》 漏箭移,稍觉轻寒,渐呜咽、画角数声残。对闲窗畔,停灯向晓,抱影无眠。柳永《戚氏》 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晏几道《阮郎归》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昔日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拼今生、对花对酒,为伊落泪。(周邦彦《解连环》) 去意徊徨,别语愁难听。(周邦彦《蝶恋花》) 两地离愁,一尊芳酒凄凉,危阑倚遍。蔡伸《苏武慢》 如今风雨西楼夜,不听清歌也泪垂。周紫芝《鹧鸪天》 柳锁莺魂,花翻蝶梦,自知愁染潘郎。轻衫未揽,犹将泪点偷藏。忘前事,怯流光。早春窥、酥雨池塘。向消凝里,梅开半面,情满徐妆。史达祖《夜合花》 可惜东风,将恨与闲花俱谢。史达祖《三姝媚》 少年自负凌云笔,到而今春华落尽,满怀萧瑟。刘克庄《贺新郎》 易挑锦妇机中字,难得玉人心下事。男儿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桥畔泪。刘克庄《木兰花》 载酒买花年少事,浑不似、旧心情。卢祖皋《江城子》 离肠未语先断,算犹有凭高望眼。更那堪衰草连天,飞梅弄晚。卢祖皋《宴清都》 生怕倚阑干,阁下溪声阁外山。惟有旧时山共水,依然,暮雨朝云去不还。潘方《南乡子》 故人楼上,凭谁指与,芳草斜阳?吴文英《夜合花》 门隔花深旧梦游,夕阳无语燕归愁,玉纤香动小帘钩。落絮无声春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东风临夜冷于秋。吴文英《浣溪沙》 近清明,翠禽枝上消魂。可惜一片清歌,都付与黄昏。欲共柳花低诉。怕柳花轻薄,不解伤春。念楚乡旅宿,柔情别绪,谁与温存?黄孝迈《湘春夜月》 今日江城春已半,一身犹在,乱山深处,寂寞溪桥畔。黄公绍《青玉案》 最关情、折尽梅花,难寄相思。周密《高阳台》 天涯倦旅,此时心事良苦。只愁重洒西州泪,问杜曲人家在否?恐翠袖天寒,犹倚梅花那树。张炎《月下笛》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