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海涅的诗歌乘着歌声的翅膀

1. 海涅的诗歌

海涅的诗歌

1.海涅的诗五首

1.《抒情插曲》第10首 荷花心惊胆战- 害怕烈日光辉, 低垂粉颈入梦- 静待夜幕低垂。

她的情郎月亮- 倾泻清光唤她, 花儿亲热地冲他- 揭去脸上的轻纱。 荷花盛开怒放- 默默仰望高处, 她哭得直颤香气四溢- 因为爱情和相思之苦。

2.《抒情插曲》第33首 在北方有一颗松树 孤独地长在山坡上。 它进入梦乡;冰和雪 给它裹上了白毯。

它梦见一棵棕榈, 长在遥远的东方, 孤单单默然哀伤, 在灼热的岩壁上。 3.《抒情插曲》第44首 我曾经爱过你,现在依然爱你! 要是天崩地陷,宇宙倾圮, 我的爱情的熊熊烈焰- 却从它的废墟瓦砾冉冉升起 4.《献给我的母亲B.海涅》第2首 我从前痴心妄想,离你而去, 我想走遍整个的大千世界, 想看看,我是否能寻找到爱, 以便让我亲切地将爱搂住。

我寻找着爱,走过大街小路。 在每户人家门前伸出手来, 向人乞求一点点爱的施舍, 却受到嘲笑,只得到冷酷的憎恶。

我总是到处瞎跑,总是在寻找, 可见,却始终没有将爱找到。 终于抑郁而忧伤,回转家来。

那时,却见你迎面向我走近, 唉,往你眼中浮现出的至情, 正是我找了许久的甜蜜的爱。 5.《新春集》第1首 奇妙的五月天, 百花破蕾开放, 爱情此时此刻- 在我心头滋长。

奇妙的五月天, 百鸟鸣啭歌唱, 我在此时此刻- 向她吐露衷肠。 扩展资料: 海因里希·海涅(Heinrich Heine,1797年12月13日~1856年2月17日)[1],德国著名抒情诗人和散文家,被称为“德国古典文学的最后一位代表”。

1797年12月13日生于德国莱茵河畔杜塞尔多夫一个犹太人家庭。童年和少年时期经历了拿破仑战争。

学过金融和法律。 1795年,拿破仑的军队曾开进莱茵河流域,对德国的封建制度进行了一些民主改革。

正如恩格斯所指出,拿破仑“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残人”。法军的这些改革,使备受歧视的犹太人的社会地位得到了较全面改善,因此海涅从童年起就接受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影响。

1821年开始发表诗作,以4卷《游记》(1826-27,1830-31)和《歌集》(1827)而闻名文坛。1825年为取得德国公民权而皈依基督教,但因此疏远了自己的犹太民族。

而他的革命思想又使他在德国无法找到工作。1830年革命后自愿流亡巴黎,从诗歌写作转向政治活动,成为国家民主运动的领导人,同时对法国和德国文化有许多评述。

诗人以平常的词汇,普通的语句构造出思想深刻、生动优美的诗篇。在德国文学中既是作家又是思想家的不乏其人,但像海涅那样将二者完美地统一起来,而又没有让诗歌负担哲学的沉重的,却不多见。

2.海涅的诗歌

我从前梦见过热烈的爱情,

梦见美丽的鬈发、桃金娘和木犀草,

梦见甜蜜的嘴唇和辛酸的话语,

梦见忧郁之歌的忧郁的曲调。

这些旧梦早已残破而无影无踪,

连我那最可爱的梦影也已消逝!

留下的只有我从前在那轻柔的小调里,

热情奔放地写下的小诗。

孤独的短歌呀,你还留着!现在也去吧,

为我寻访那消逝已久的梦影,

你若遇到了它,请你替我问好--

我要把我的幽思送给那个幻影。

小曲选

在亲切的夜之怀抱里

我寂寞地倾诉我的忧伤;

我要逃避快乐的人们,

畏怯地躲开欢笑的地方。

我的眼泪寂寞地长流,

静静地流着,流个不停;

可是任何眼泪都不能

熄灭我心中的相思热情。

我从前是个快乐的少年,

我做过许多可爱的游戏,

这生命的赏赐使我欢欣,

我从不知道苦痛的滋味。

因为这世界只是一座花园,

里面各种花儿灿烂茂盛,

我的日常工作就是看守百花,

看守蔷薇、紫罗兰和迎春。

我曾像梦幻一样快乐地

在绿野里看溪水流动;

现在我再来临流自顾,

却出现一个苍白的面容。

自从我看见了她,

我变成了憔悴的人;

我觉得隐隐的悲痛,

我的变化真奇异万分。

我在心底里很久地

拥抱着安静和平的天使;

她却忧心颤栗地飞去,

飞回她星辰的故里。

黑夜包围了我的眼睛,

黑影怒冲冲地向我逼紧;

在我的胸中隐隐地传出

一种奇怪陌生的声音。

新奇的苦痛,新奇的烦恼

狂怒地往上直冒,

一种新奇的烈火,

在我的五脏里燃烧。

可是我愿这心中的火焰,

无休止地燃烧不熄,

让我苦痛地死去--

恋爱啊,瞧!这都是你的伟业!

早晨我起身问道:

今天爱人可来?

晚上我偃卧自叹:

今天她又没来。

夜里我睁着眼失眠,

抱着无限忧伤;

昼间我恍如半寐,

梦沉沉地彷徨。

爱人啊,把你的手按住我的心胸;--

啊,你可听到,这小房里的跳动?

里面住着一个木匠,阴险无赖,

他在为我制造一口棺材。

不分昼夜,总在那儿弄斧挥锤;

它已吵得我许久不能入睡。

啊,木匠师傅,请你快点,

好让我马上能够安眠!

15

在星辰照耀的上空,

那儿一定有

下界没有的欢喜;

在死神冰凉的怀里,

人生才可以得到温暖,

黑夜才会透出晨曦。

17

如果年轻的心儿碎了,

星儿就要因此发笑,

它们在遥远的碧空中

发笑而且说道:

“可怜的人类,

全心全意相爱,

因此而惹起烦恼,

甚至至死不改。

“对于下界的人类

具有毁灭性的爱情,

我们从来没有感到;

因此我们得以长生。”

另外还有抒情插曲,还乡曲

新春曲 群芳杂咏 时事诗

3.海涅的诗歌

我从前梦见过热烈的爱情, 梦见美丽的鬈发、桃金娘和木犀草, 梦见甜蜜的嘴唇和辛酸的话语, 梦见忧郁之歌的忧郁的曲调。

这些旧梦早已残破而无影无踪, 连我那最可爱的梦影也已消逝! 留下的只有我从前在那轻柔的小调里, 热情奔放地写下的小诗。 孤独的短歌呀,你还留着!现在也去吧, 为我寻访那消逝已久的梦影, 你若遇到了它,请你替我问好-- 我要把我的幽思送给那个幻影。

小曲选 二 在亲切的夜之怀抱里 我寂寞地倾诉我的忧伤; 我要逃避快乐的人们, 畏怯地躲开欢笑的地方。 我的眼泪寂寞地长流, 静静地流着,流个不停; 可是任何眼泪都不能 熄灭我心中的相思热情。

我从前是个快乐的少年, 我做过许多可爱的游戏, 这生命的赏赐使我欢欣, 我从不知道苦痛的滋味。 因为这世界只是一座花园, 里面各种花儿灿烂茂盛, 我的日常工作就是看守百花, 看守蔷薇、紫罗兰和迎春。

我曾像梦幻一样快乐地 在绿野里看溪水流动; 现在我再来临流自顾, 却出现一个苍白的面容。 自从我看见了她, 我变成了憔悴的人; 我觉得隐隐的悲痛, 我的变化真奇异万分。

我在心底里很久地 拥抱着安静和平的天使; 她却忧心颤栗地飞去, 飞回她星辰的故里。 黑夜包围了我的眼睛, 黑影怒冲冲地向我逼紧; 在我的胸中隐隐地传出 一种奇怪陌生的声音。

新奇的苦痛,新奇的烦恼 狂怒地往上直冒, 一种新奇的烈火, 在我的五脏里燃烧。 可是我愿这心中的火焰, 无休止地燃烧不熄, 让我苦痛地死去-- 恋爱啊,瞧!这都是你的伟业! 五 早晨我起身问道: 今天爱人可来? 晚上我偃卧自叹: 今天她又没来。

夜里我睁着眼失眠, 抱着无限忧伤; 昼间我恍如半寐, 梦沉沉地彷徨。 八 爱人啊,把你的手按住我的心胸;-- 啊,你可听到,这小房里的跳动? 里面住着一个木匠,阴险无赖, 他在为我制造一口棺材。

不分昼夜,总在那儿弄斧挥锤; 它已吵得我许久不能入睡。 啊,木匠师傅,请你快点, 好让我马上能够安眠! 15 在星辰照耀的上空, 那儿一定有 下界没有的欢喜; 在死神冰凉的怀里, 人生才可以得到温暖, 黑夜才会透出晨曦。

17 如果年轻的心儿碎了, 星儿就要因此发笑, 它们在遥远的碧空中 发笑而且说道: “可怜的人类, 全心全意相爱, 因此而惹起烦恼, 甚至至死不改。 “对于下界的人类 具有毁灭性的爱情, 我们从来没有感到; 因此我们得以长生。”

另外还有抒情插曲,还乡曲 新春曲 群芳杂咏 时事诗。

4.海涅的诗中文

我在心底哭泣,

眼前的情景,

令我想起告别恋情时的那一幕。

和你分手是命运,

我知道不久之后你就会死了。

我离开时是夏天,

但你却已是枯萎的森林了。

森林的树梢在夕阳照耀之下,

微微的颤动着,

这是即将告别的夏日阳光,

在森林中留下的最后之吻

出自

亨利希·海涅 Heinrich Heine诗集《逝去的夏》。

颂歌

[德]海涅

我是剑,我是火焰。

黑暗里我照耀着你们,

战斗开始时,

我奋勇当先

走在队伍的最前列。

我周围倒着

我的战友的尸体,

可是我们得到了胜利。

我们得到了胜利,

可是周围倒着

我的战友的尸体。

在欢呼胜利的凯歌里

响着追悼会严肃的歌声。

但我们没有时间欢乐,

也没有时间哀悼。

喇叭重新吹起,

又开始新的战斗。

我是剑,我是火焰。

找不到更短的了

5.海涅的诗

海涅说,叶子落了,才想起枝头上的花,可是明年春天,你却不在了. 至少google上有很多搜索结果都说明这首诗应该是海涅所做。

然而,我对海涅诗集的pdf做了检索之后,没有发现相同的诗句。检索发现,海涅在诗中有多处使用到“春天”、“叶子”的意象。

而此句也极有可能是别人对海涅某一首长诗内容的归纳。他的《新春曲》就是借助花的意向来表达爱情的一首诗。

(可以认为这里的“爱人”其实就是指海涅的祖国德国啦,当然必须承认我看得比较粗略)你如果真的喜欢的话可以直接买海捏的诗集来看。我只看过他的《德国,一个冬天的神话》,感觉海涅是个很关心现实的诗人。

另外,他的《乘着歌声的翅膀》也被门德尔松改编成了艺术歌曲,很有名哦。

6.海涅的简介和诗歌

海因里希·海涅(Heinrich Heine 1797年12月13日~1856年2月17日),德国著名抒情诗人,被称为“德国古典文学的最后一位代表”。诗人以平常的词汇,普通的语句构造出思想深刻、生动优美的诗篇。在德国文学中既是作家又是思想家的不乏其人,但像海涅那样将二者完美地统一起来,而又没有让诗歌负担哲学的沉重的,却不多见。

《诗歌集》(1827年)为海涅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是他的第一部诗集,包含《青春的苦恼》、《抒情插曲》、《还乡集》、《北海集》等组诗。《哈尔茨游记》(1826年~1831年);《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1844年);《论浪漫派》(1836年);《西里西亚织工之歌》(1844年);《罗曼采罗》(1851年)优美的诗篇吸引了很多作曲家为其谱上曲子,据《音乐中的海涅》(贡特·麦茨纳著,1989年出版)一书记载,为海涅诗歌谱曲或改编加工的曲目约一万首,其中被谱曲次数最多的五首诗歌是:

《你像一朵鲜花》388曲

《孤独立着的一棵苍松》209曲

《我在梦中哭泣》149曲

《美丽的五月》130曲

《每逢注视着你的眼睛》127曲。

由作曲家弗里德希·西尔歇谱曲的《罗累莱》广为流传

7.海涅的诗有哪些

《我又走上从前的旧路》我又走上从前的旧路,那非常熟悉的胡同;我走过我恋人的家门,却已是人去楼空。

街道尽是那样狭窄!石子路令人难忍!房子像倒到我的头上!我尽力拔足飞奔!《五月已来到人间》五月已来到人间,花木都欣欣向荣,那蔷薇色的云彩飘过蔚蓝的天空。从高枝茂叶丛中传来夜莺的歌唱,在那绿苜蓿之中跳着白色的羔羊。

我不能唱,不能跳,病倒在芳草丛中;听到远处的音响,我做着莫名的梦。 《在我的泪水里面》在我的泪水里面, 有许多鲜花怒放, 而我的唉声叹气, 变成夜莺的合唱。

如果你爱我,姑娘, 我把花全部奉赠, 而且在你的窗前, 发出夜莺的歌声。

8.海涅的主要诗歌作品有哪些

海涅,德国诗人。

1797年出生于杜塞尔多夫一个犹太商人家庭,1815年在法兰克福学习经商。第二年到汉堡,在叔父所罗门的资助下开商店。

1817年在汉堡一家刊物上发表了处女诗作。1819年经商失败后,在叔父资助下进波恩大学和格丁根大学攻读法律,后转入柏林大学,最后仍在格丁根大学完成大学学业。

1821年出版了《诗集》,此后接连发表了许多诗作。为了获得一张欧洲文化的入场券,在1825年接受基督教洗礼,同年获法学博士学位。

1827年将已发表的诗作稍加整理,结集出版第一部诗歌总集《诗歌集》,其中包括《青春的烦恼》、《哈尔茨山游记插曲》、《抒情插曲》、《还乡曲》和《北海》。 1830年海涅在黑尔戈兰岛温泉浴场疗养时,听到法国七月革命的消息,欢欣鼓舞,渴望到巴黎去“呼吸新鲜空气”。

1831年5月到巴黎,开始了他生活中的新阶段。在巴黎他密切注视着革命的发展,关心自己祖国的状况,为德国报纸写了大量通讯和政治评论,集为《法兰西状况》一书出版。

同时还在法国报刊上撰文介绍德国文化和宗教,出版《论德国宗教和哲学的历史》和《论浪漫派》两本学术著作。 1843年10月海浬从巴黎启程回国,12月中旬返回巴黎后不久,就结识了马克思,两人交往密切,成了终生不渝的浄友。

海浬最出色的政治抒情诗就是在与马克 思交往的时期创作的,如《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西里西亚织工之歌》、讽 刺诗《路德维希国王赞》、《新亚历山大》、《中国皇帝》和《教义》等。 1844年 海涅的第二部诗歌总集《新诗集》出版,集中收进了 19世纪30年代以后的创作。

诗人的后半生一直为病魔所缠。早在19世纪30年代,海浬便出现了瘫痪症的 征兆,40年代中期健康状况严重恶化,瘫痪逐渐向全身蔓延,左眼失明。

1848年法 国二月革命时,他的身体几乎垮了,此后便在他称之为“褥垫墓穴”的病榻上躺了 8年。 在妻子玛蒂黛的精心照护下,诗人表现了非凡的毅力,以口授的方式,创作 了第三部诗歌总集《罗曼采罗》,还从19世纪40年代为《奥格斯堡总汇报》撰写的 通讯中精选了一本《卢苔齐亚》。

直到逝世前,他还创作了最后一首诗《受难之 歌》。 海浬一方面称自己为“人类解放斗争中的一名勇敢的战士”,他要唱“一支新 的歌”,要“在地上建立起天堂”,预见了共产主义最终将取得胜利,同时又对共 产主义满怀恐惧,担心它会毁坏艺术,破坏他心爱的东西。

海涅思想上的这种矛盾 表现了他作为一位革命民主主义诗人在世界观上的局限。

9.海涅的诗歌和简介有多少

1797年12月13日生于德国杜塞尔多夫,童年和少年时期经历了拿破仑战争。海涅出生在莱茵河畔杜塞尔多夫一个破落的犹太商人家庭。1795年,拿破仑的军队曾开进莱茵河流域,对德国的封建制度进行了一些民主改革。正如恩格斯所指出,拿破仑“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残人”。法军的这些改革,使备受歧视的犹太人的社会地位得到了较全面改善,因此海涅从童年起就接受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影响。

1819至1823年,海涅(Heyne)先后在波恩大学和柏林大学学习法律和哲学,他听过浪漫主义作家奥古斯特·威廉和唯心主义哲学家黑格尔的讲课。海涅早在20岁时就开始了文学创作,他的早期诗作:《青春的苦恼》、《抒情插曲》、《还乡集》、《北海集》等组诗,多以个人遭遇和爱情苦恼为主题,反映了封建专制下个性所受到的压抑以及找不到出路的苦恼。1820年的冬季学期,他来到哥廷根大学,在那里,他参加了一个学生组织。然而,仅仅在1821年1月,他就被迫离开了学校和这个组织。还是在哥廷根,海涅1825年获得法学博士学位。

“我跟一些人一样,在德国感到同样的痛苦,说出那些最坏的苦痛,也就说出我的痛苦。”(《每逢我在清晨》)这些诗句中所抒发的个人感受,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这些诗作于1827年收集出版时,题名为《诗歌集》。它们表现了鲜明的浪漫主义风格,感情淳朴真挚,民歌色彩浓郁,受到广大读者欢迎,其中不少诗歌被作曲家谱上乐曲,在德国广为流传,是德国抒情诗中的上乘之作。

从1824年到1828年间,海涅游历了祖国的许多地方,并到英国、意大利等国旅行。由于他广泛接触社会,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理解,写了四部散文旅行札记。

在第一部 《哈尔茨山游记》里, 海涅以幽默活泼的笔调描绘了20年代令人窒息的德国现状,讽刺嘲笑了封建的反动统治者、陈腐的大学、庸俗的市侩、反动的民族主义者、消极的浪漫主义者;以浓郁的抒情笔调描绘了祖国壮丽的自然景色,同时又以深厚的同情,描绘了山区矿工的劳动生活。

在第二部《观念——勒·格朗特文集》里,海涅描绘了法国军队进入故乡的情景,刻画了拿破仑的形象,表现了作者对法国革命的向往和对德国封建统治的憎恶。

在第三部《从慕尼黑到热那亚的旅行》等意大利游记里,描绘了意大利的风光和社会生活,揭露了贵族天主教的反动性,同时对贵族作家脱离现实的倾向进行了批判。

在第四部《英国片段》里,作家描绘了富豪的贵族和资产阶级与劳动人民的尖锐对立,揭露了大资产阶级的贪婪和掠夺。

这四部札记的主要倾向是抨击德国的封建反动统治,期望德国能爆发一场比较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这四部旅行札记的创作表明,海涅在思想上已成长为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在艺术上,海涅已从青年时代对个人遭遇与感情的描写,转向对社会现实的探讨,走向现实主义道路。

海涅晚年思想上的矛盾与怀疑突出的表现在他对共产主义的信念与理解上,他思想上的矛盾是那个时代的产物,正如列宁在纪念赫尔岑时所说,“是资产阶级民主派的革命性已在消亡,而社会主义无产阶级的革命性尚未成熟这样一个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时代的产物和反映”。同时,也反映了海涅本身资产阶级世界观的局限。1856年2月27日,海涅逝世。

海涅的一个小故事

德国大诗人海涅是犹太人,常常遭到无端攻击。有一次晚会上,一个旅行家对他说: “我发现了一个小岛,那个岛上竟然没有犹太人和驴子!”他的言外之意很明显是在骂海涅是驴子,而海涅不动声色地说:“看来,只有你我一起去那个岛上,才会弥补这个缺陷!”海涅这个回答真是太妙了!又把那个旅行家骂自己的话巧妙地回击过去了。

范文涉及诗人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