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关于沛县的诗句

1.描写江苏的诗句有哪些

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唐 【释义】: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2、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枫桥夜泊 》张继 ·唐 【释义】: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 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3、宫馆余基辍棹过,黍苗无限独悲歌。

——《姑苏怀古》许浑·唐 【释义】:行舟经过姑苏古城,舍舟登岸,凭吊古台,初登台基,放眼眺望,只见残砖败瓦间禾黍成行。 4、南去北来休便休,白苹吹尽楚江秋。

——《题淮南寺》程颢·宋 【释义】:南来北往四处奔波,想休息便休息,白苹在楚江的秋风中被吹得没有了踪迹。 5、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

——《芙蓉楼送辛渐·丹阳城南秋海阴》王昌龄·唐 【释义】:往丹阳城南望去,只见秋海阴雨茫茫;向丹阳城北望去,只见楚天层云深深。 6、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夜看扬州市》王建·唐 【释义】:扬州城里夜市繁华,千灯万火映照碧云,高楼内外到处可见浓妆艳抹的女子,那些寻欢作乐的游客纷纷而来,络绎不绝。 7、客寻朝磬至,僧背夕阳归。

——《登蒋山开善寺》崔峒·唐 【释义】:早晨,香客循着寺院的磬声而至;傍晚,寺僧依着残阳从山里归来。 8、霜落邗沟积水清,寒星无数傍船明。

——《秋日三首其一》秦观·宋 【释义】:已是降霜时分,邗沟里,水还是清澈的,天上万颗星星,映在水里,和船是那么近。 9、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

——《横塘》范成大·宋 【释义】:我不记得多少年了,每年都在这横塘送客,眼前总是这熟悉的一幕:天下着细雨,杨柳依依,水边停泊着画船。 10、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送人游吴 》杜荀鹤 ·唐 【释义】:江南苏州那里,人们家的房子都造在河边上。

2.关于沛县的问题

沛县位于江苏省西北端,东靠微山湖、昭阳湖,与山东省微山县毗连,西北与山东省鱼台县接壤,西邻丰县,南界铜山县。地处北纬34度28分~34度59分,东经116度41分-117度09分,全境南北长约60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总面积1576平方公里。

沛县境内无山,全部为冲积平原,海拔由西南部的41米到东北部降至31.5米左右。境内有9条骨干河流,属淮河流域泗水水系中的南四湖水系。沛县属温暖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春季天干多变,年平均日照2307.9小时,年平均气温13.8度,一般年平均降水量766毫米。辖15个镇,共325个行政村,50个居委会。全县总人口123.8万,耕地面积114.66万亩,农村承包土地面积93.57万亩,农村承包土地人口 78.58万人,人均承包耕地1.19亩。

历史沿革

沛县,因古有“沛泽”而得名。沛县为汉高祖刘邦的故乡和发迹之地,亦是明太祖朱元璋祖籍,向有“汉汤沐邑”、“明先世家”和“千古龙飞地”之称。

春秋战国时,沛地属宋国,齐、楚、魏灭宋,楚得沛地,设县。

秦统一中国后,建沛县,属泗水郡。西汉改为沛郡,辖沛县。

北齐天宝元年(550)撤销沛郡,沛县隶属彭城郡。

隋、唐时隶属徐州。

宋金议合后,沛县入金。金天兴二年(1233),沛地升格称源州。

元代沛县先后属济宁府、济州。明、清时隶属徐州、徐州府。

民国初年隶属徐海道,民国37年(1948)11月全境解放,正式组建沛县民主政府,隶属于冀豫行署湖西专员公署。

1953年1月,隶属于徐州地区专员公署。

1983年1月,实行市管县新体制,沛县隶属徐州市。至今已有2200余年的历史 。

3.关于沛县的介绍

江苏沛县,中国的历史名城,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公元前286年建县,比秦统一在全国实行郡县制早65年。蚩尤部落兴于此。高士许由隐于此,这里是商朝的发祥地。沛人仲虺佐商汤灭夏。老聃居沛10多年,写出了饮誉世界的《道德经》。孔子来沛向老子请教。秦末,刘邦、萧何等率沛县3000子弟,驰骋疆场,诛暴秦、剪霸楚,建立了大汉王朝。从沛县走出两皇帝,一皇后,十二诸侯王,二十三诸侯,八大元勋,五大宰相。安国镇五里之内有三位诸侯,且都是汉初宰相,在全国绝无仅有,故有“五里三诸侯”之称。沛县还是明太祖朱元璋祖籍,故沛县享有汉高“故里,明先世家”的美誉,被国人尊称为“贵县”。

沛县,地当苏、鲁、豫、皖交汇处,总面积1576平方公里,人口120万。东有盛产芦、藕、鱼、鳖,“日出斗金”的微山湖、昭阳湖,京杭大运河穿湖而过。西有瓜果飘香,花木扶疏的黄河故道大沙河。一级公路、铁路贯穿全境。土地膏腴,水源充沛,四季分明,煤储丰富,是全国著名的粮食生产基地、无公害蔬菜瓜果生产基地、优质煤生产基地、历史文化名城、武术之乡,还被评为全国农田林网先进县、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县、省级文明城市。沛城是一座既古老又现代,极富特色的中小城市,南为县委、县政府驻地,北为大屯煤电公司驻地,中间有中心大道连接,占地近20平方公里。一进城区便看见“千古龙飞地”的雕塑高高矗立,四根挺拔的柱子立四极,擎一巨型蓝色地球,一条金色巨龙昂首飞动。迎宾大道整洁而宽阔,各具特色的楼房错落林立,城中之城的汉城古朴典雅,点缀其中,令人有融合古今、贯通西东之感。南城北部一条沿河贯穿东西,河两侧八华里的河岸,近年修整为开放式滨河公园,绿树掩映,碧草如毯,花木摇曳,间有亭台宝鼎,清新壮观。朝霞夕照中,人们在这里休息锻炼,一派盎然生机,一派祥和景象。沛人崇文尚武,豪爽好客。沛县是一方旅游胜地,也正当南京—徐州—曲阜—泰山旅游热线的正中间。

4.有关刘邦的诗句

乱世枭雄--刘邦

林河

自幼就有称王志

农家耕作手不抬

混迹市井耍无赖

却有一帮兄弟在

陈胜吴广揭杆起

诸侯割据兵马疾

沛县举兵反暴秦

势单力孤难为继

求贤若渴得张良

征战处处思民心

后勤保障有萧和

安民抚民立招牌

百姓拥戴兵马壮

从善如流局面开

天下勇士称项羽

虚与周旋兄弟拜

怀王彭城立会盟

金兰分路破秦关

先入秦都关中王

顺民心势如破竹

开武关兵不血刃

入秦都秋毫无犯

封财库还军灞上

鸿门宴五体投地

可怜相真叫窝囊

欲决战时机未到

图霸业忍字当道

受分封领汉中地

烧栈道绝霸王疑

得韩信如虎添翼

修栈道暗渡陈仓

拉锯战各有胜负

划鸿沟楚汉相安

撕和约穷追项羽

唱楚歌十面埋伏

敌国灭猛将杀尽

风烟消智臣贬黜

挫豪杰极尽残忍

抚黎民大义大仁

开汉室百年帝业

抖一代枭雄威风

5.关于宋朝的诗词

语文第一册:《咏鹅》《悯农》《静夜思》

语文第二册: 《草》《春晓》《古朗月行》《登鹳雀楼》

语文第三册:《蚕妇》《夜宿山寺》《江雪》《梅花》

语文第四册:《小池》《村居》《村居》

语文第五册: 《江畔独步寻花》《 菊花》《登飞来峰》《鹿柴》《江上渔者》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元日》

语文第六册:《四时田园杂兴》《小儿垂钓》《三衢道中》《独坐敬亭山》

《宿建德江》《 舟夜书所见 》《送元二使安西》

语文第七册:《绝句》《早发白帝城》《滁州西涧》《望庐山瀑布》《山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清平乐 》

语文第八册:《惠崇春江晚景》《江南春》《四时田园杂兴》《如梦令》

语文第九册:《望天门山》 《题西林壁》 《夜书所见》 《枫桥夜泊》 《别董大》 《暮江吟》《 终南忘余雪》

语文第十册:《忆江南》《渔歌子》《长相思》《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语文第十一册:《墨梅》《竹石》《石灰吟》《泊船瓜洲》 《游子吟》 《长征》

语文第十二册: 《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江畔独步寻花》 《七步诗》 《鸟鸣涧》《芙蓉楼送辛渐》《石灰吟》《竹石》《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已亥杂诗》《浣溪沙》《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累啊~~给分吧

6.6年级作文我们爰你,沛县用诗歌形式写出来

和妈妈一起上街买到了我们需要的材料:面条、黄瓜、豆芽,还有一瓶香喷喷的芝麻酱.看到这里你可能已经猜到我家今天要吃什么饭了吧?对,那就是清爽可口的凉面.这都怪天气实在是太热了,坐在那里不动都会出一身的汗,所以妈妈就决定中午做凉面,而且让我来做帮手.正好,可以跟着学学怎么做了. 步骤一:煮面、晾面十点钟妈妈就开始煮面了.我问妈妈怎么这么早就做了,妈妈反问我什么是凉面.“凉面就是不热、吃起来凉凉的.”“就是呀,煮熟的饭要想不热那就只能是晾凉了,所以要早点把面煮好后晾一晾,这样吃起来才舒服.”噢,原来如此哟. 看着妈妈把面条放到了烧开的水里,搅动了几下后盖上了锅盖.没有一会儿时间锅里的面条都漂了起来,妈妈往锅里加了一点凉水后,这些四下乱翻腾的面条又沉到了锅底安静了下来.我问妈妈为什么要加凉水,妈妈说是为了给锅里的水降温后,再重新让水烧开,通过这样几次的烧开过程把生面条煮熟. 在此之前妈妈还让我往一个大的不锈钢盆里接了一些凉水,说是一会煮熟的面条要进行一次过水,这样面条才不会粘住. 经过三次的点凉水后,妈妈把煮好的面条捞进了盛有凉水的不锈钢盆里.果真如此,刚才看起来粘糊糊的面条这时候都一根一根分离的很开. 接着妈妈把面条捞出来控干水后倒进了一个大盘子里,又往面条上到了一些橄榄油后搅拌均匀.妈妈说这样做也是为了不让面条粘在一起,而且一会吃起来也好吃. 步骤二:准备辅助材料在妈妈切黄瓜丝的时候给我分配了一项任务:剥蒜.妈妈“当当当”在熟练的切着黄瓜丝,可这大蒜在我的手里就有点不听话了.那一层薄薄的外衣紧紧地裹在它们的身上,我施展指甲的抠功才帮大蒜脱掉了外衣. 把绿豆芽放到锅里煮了一煮捞出来备用. 加点油炸花生会更好吃.于是妈妈又在炒菜锅里倒了点油,开始油炸花生米.“炸花生米的时候要用小火,而且是油不热的时候就把花生米倒进去,这样等油热了花生米也好了.”妈妈一边操作一边又给我讲解. 蒜汁,这是凉面里不能缺少的.妈妈又把捣蒜的任务交给了我.把刚才剥好的大蒜放进蒜臼里,我一手扶住蒜臼,一手拿蒜捶使劲的捣了起来.蒜娃娃呀蒜娃娃,你们可真是不听话,在这里还调皮呢,来回乱蹦,不过最后还是我的功夫厉害,让蒜娃娃都乖乖的变成了蒜泥. 妈妈把我捣好的蒜泥进行了加入各种调料调成蒜汁. 步骤三:开吃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诱惑我肚子里的馋虫早就在提意见了,于是等不及爸爸下班回来我就先让妈妈给我拌了一份. 带着橄榄油清香的面条,加上翠绿的黄瓜丝,再加上白生生的小豆芽,上面还撒了点被捣碎的油炸花生,又添上一点芝麻酱,倒上蒜汁,还没有搅拌均匀,我的口水就在嘴里打转了.搅拌好后我迫不及待的吃了一口到嘴里,真是好吃极了! 一大碗凉面几分钟的时间就进到了我的肚子里.。

7.描写帝王的诗句

●西楚霸王的《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如何?

西楚霸王项羽是一位豪气盖世、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在秦末风云变幻、群雄并起的大环境下,他以拔山之力、盖世之气,突起于垄亩之中,没有任何凭借,很快就摧毁了暴秦的政权,于是宰割天下,分封王侯,号称“西楚霸王”。项羽虽未成帝业,但司马迁在《史记》中,仍把他列入“本纪”,作为帝王来看待。倘若不以成败论英雄的话,项羽才是真正的英雄。

楚汉相争,开始时项羽节节胜利,刘邦几为其所掳。后来由于项羽骄傲自满,刚愎自用,导致其战略上连续失误,而刘邦则逐渐转败为胜。最后项羽被汉军围困于垓下(今安徽灵壁东南),兵少粮尽,自知败局已定。夜饮帐中,面对美人虞姬,宝马乌骓,乃慷慨悲歌。唱出了气盖一世的英雄豪杰穷途末路的悲慨。全诗“慷慨激烈,有千载不平之余愤”(宋·朱熹),他心爱的美人虞姬持剑起舞,其间举剑自刎,由此还演绎出中国历史上至美爱情的千古绝唱。而这首《垓下歌》,则历代传颂,成为脍炙人口的诗篇。

●汉高祖刘邦的《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这首诗是刘邦称帝后第七年(公元前195年)所作。当时淮南王英布叛乱,刘邦亲率大军征讨,英布败逃,刘邦命其部将乘胜追击,自己则班师回朝。归途中,他停留在自己的故乡沛县,在沛宫摆下筵席,与家乡父老纵情欢歌,酒酣刘邦击筑起舞,慷慨悲歌。全诗仅三句,首句起兴,展现群雄相争中的风云变幻,后两句抒发了自己平定天下、开创大汉基业、荣登帝座威加海内的喜悦心情,表达了渴望巩固统治、维护政权的迫切愿望,气势雄浑,气魄浩荡,千古传颂。

《大风歌》对后世影响很大。历代的封建帝王,在荣归故里之际,往往效法汉高祖,大摆筵席,宴请故旧亲友。有些君主也吟诗作赋,以《大风歌》来比附自己的豪迈情怀,讴歌自己的文治武功。

●汉武帝刘彻的《秋风辞》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萧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公元前 113年,汉武帝刘彻率领群臣到河东郡汾阳县祭祀后土,途中传来南征将士的捷报,而将当地改名为闻喜,沿用至今。

时值秋风萧飒,鸿雁南归,汉武帝乘坐楼船泛舟汾河,饮宴中流,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写下了千古绝调《秋风辞》。诗以景物起兴,继写楼船中的歌舞盛宴的热闹场面,最后以感叹乐极生悲,人生易老,岁月流逝作结。

诗开篇写道:“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阵阵秋风下白云纷飞,岸边的树木已不复葱郁,然而纷纷飘坠的金色的落叶,为秋日渲染了一副斑斓的背景。大雁苍鸣,缓缓掠过樯桅。。。。。。短短两句,清远流丽。

秋日乃惹人思情,虽有幽兰含芳,秋菊斗艳,然凋零的草木,归雁声声,勾起汉武帝对故去的“佳人”不尽的思念之情:“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此句写的缠绵流丽乃一诗之精华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萧鼓鸣兮发棹歌”三句,竭力描写汉武帝泛舟中流、君臣欢宴景致。当楼船在汾河中流疾驶,潺缓的碧水,顿时扬起一片白色的波浪。在酒酣耳热之际,不禁随着棹橹之声叩舷而歌。

紧接着却出现了“欢乐极兮哀情多”。君临天下,当藐视一世,俯视天地之间,应慨然得意忘形尔。何来如此幽情哀音?王尧衢《古诗合解》卷一一语道破:“乐极悲来,乃人情之常也”。原来,即便是君王也免不了生老病死,尊贵荣华终有尽时,人生老之将至,所有一切也会随着死亡不复存在,所以又怎能不因为“少壮几时兮奈老何”而忧伤呢?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