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最容易写的宋词词牌

1.找十个词牌名,一个宋词

十个词牌名及简介:

蝶恋花

蝶恋花,商调曲;原唐教坊曲名,本采用于梁简文帝乐府:“翻阶蛱蝶恋花情”为名, 又名《黄金缕》、《鹊踏枝》、《凤栖梧》、《卷珠帘》、《一箩金》。

念奴娇

念奴娇:念奴是唐天宝年间著名歌妓,调名本此。又名《大江东去》、《千秋岁》、《酹江月》、《杏花天》、《赤壁谣》、《壶中天》、《大江西上曲》、《百字令》等十多个名称。

忆江南

《忆江南》本为隋唐时词牌名,原名《望江南》、《梦江南》、《江南好》、《春去也》。

渔歌子

渔歌子》,又名《渔父》,原唐教坊曲名,后来人们根据它填词,又成为词牌名。此调最早见于唐朝诗人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西江月

《西江月》是词牌名,原唐教坊曲,用作词调。又名《白苹香》、《步虚词》、《晚香时候》、《玉炉三涧雪》、《江月令》,另有《西江月慢》。

沁园春

沁园春》是常见的词牌名。创始于初唐。调名源于汉朝窦宪倚势变相强夺沁水公主田园之典故。亦名《寿星明》。

如梦令

《如梦令》原名《忆仙姿》,为后唐庄宗李存勖(勖:音xù)所作,因嫌其名不雅遂取尾句“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中的“如梦”得名。又名《宴桃园》,《不见》,《如意令》,《无梦令》,《比梅》等。

虞美人

虞美人是著名词牌之一,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因以为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

十六字令

《十六字令》,词牌名。又名《苍梧谣》、《归梧谣》、《归字谣》,因全词仅十六字而得名。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词牌名,又名《元会曲》、《台城游》、《凯歌》、《江南好》、《花犯念奴 》等。

一首宋词: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作者:北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简介:这首词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这首词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一方面,说明作者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当时虽已41岁,并且身处远离京都的密州,政治上很不得意,但他对现实、对理想仍充满了信心;另方面,由于政治失意,理想不能实现,才能不得施展,因而对现实产生一种强烈的不满,滋长了消极避世的思想。不过,贯穿始终的却是词中所表现出的那种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2.宋词中用的最多,最常用的几个词牌名分别是什么

关于词牌的来源,大概有下面三种情况: (1)本来是乐曲的名称。

如《菩萨蛮》、《西江月》、《风入松》、《蝶恋花》等 。这些有的来自于民间,有的来自于宫廷或官方。

(2)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例如《忆秦娥》,因为依照这个格式写出的 最早一首词的开头两句是“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所以词牌叫《忆秦娥》,又叫 《秦楼月》。

《忆江南》本名《望江南》,因为白居易的一首咏“江南好”的词,最后 一句是“能不忆江南”,所以又叫《忆江南》。《念奴娇》又叫《大江东去》,这由于 苏轼一首《念奴娇》的第一句是“大江东去”;又叫《酹江月》,因为苏轼这首词的最 后三个字是“酹江月”。

(3)本来就是词的题目。《浪淘沙》咏的是浪淘沙,《更漏子》咏夜,《抛球乐 》咏抛球,等等。

这是最普遍的。凡是词牌下面注明“本意”的,就是说,词牌同时是 词题,不另有题目了。

但是,绝大多数的词都不是用“本意”的,因此,词牌之外还有词题。 一般在词牌 下面或后面注明词题。

这种情况下,词题和词牌没有任何联系。一首《浪淘沙》可以完 全不提到浪和沙;一首《忆江南》也可以完全不提到江南。

这样,词牌只不过是词谱的 代号罢了。 。

3.宋词词牌名

⑴本来是乐曲的名称。

例如《菩萨蛮》,据说是由于唐代大中初年,女蛮国进贡,她们梳着高髻,戴着金冠,满身璎珞(璎珞是身上佩挂的珠宝),像菩萨。当时教坊因此谱成《菩萨蛮》曲。据说唐玄宗爱唱《菩萨蛮》词,可见是当时风行一时的曲子。《西江月》、《风入松》、《蝶恋花》等,都是属于这一类的。 这些都是来自民间的曲调。

这里有宋词词牌名啊,这里有宋词词牌名,我还是找不到宋词词牌名,到处问哪里有的话告诉我宋词词牌名的网址吧,宋词词牌名挺难找的,我现在真的需要宋词词牌名,谁要是可以找到宋词词牌名,就告诉我宋词词牌名网址吧,谢谢告诉我宋词词牌名,找到宋词词牌名挺不容易的啊,这儿有宋词词牌名啊,这里有宋词词牌名,我还是找不到宋词词牌名,到处问哪里有的话告诉我宋词词牌名的网址吧,宋词词牌名挺难找的,我现在真的需要宋词词牌名,谁要是可以找到宋词词牌名,就告诉我宋词词牌名网址吧,谢谢告诉我宋词词牌名,找到宋词词牌名挺不容易的啊,谢谢啊

4.求古代的好诗词,常用词牌名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

词的格式和律诗不同,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则总共有 两千多种格式(按钦定词谱)。词的这些格式称为词谱。

关于词牌的来源,大概有下面三种情况: (1)本来是乐曲的名称。如《菩萨蛮》、《西江月》、《风入松》、《蝶恋花》等 。

这些有的来自于民间,有的来自于宫廷或官方。 (2)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

例如《忆秦娥》,因为依照这个格式写出的 最早一首词的开头两句是“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所以词牌叫《忆秦娥》,又叫 《秦楼月》。《忆江南》本名《望江南》,因为白居易的一首咏“江南好”的词,最后 一句是“能不忆江南”,所以又叫《忆江南》。

《念奴娇》又叫《大江东去》,这由于 苏轼一首《念奴娇》的第一句是“大江东去”;又叫《酹江月》,因为苏轼这首词的最 后三个字是“酹江月”。 (3)本来就是词的题目。

《浪淘沙》咏的是浪淘沙,《更漏子》咏夜,《抛球乐 》咏抛球,等等。这是最普遍的。

凡是词牌下面注明“本意”的,就是说,词牌同时是 词题,不另有题目了。 但是,绝大多数的词都不是用“本意”的,因此,词牌之外还有词题。

一般在词牌 下面或后面注明词题。这种情况下,词题和词牌没有任何联系。

一首《浪淘沙》可以完 全不提到浪和沙;一首《忆江南》也可以完全不提到江南。这样,词牌只不过是词谱的 代号罢了。

念奴娇的来历: 念奴,唐天宝年间著名歌妓,曲名本此。 念奴是唐代歌女的名字,据元稹《连昌宫词》自注:“念奴,天宝中名倡,善歌。

每岁楼下酺宴,累日之后,万众喧隘,严安之、韦黄裳辈辟易不能禁,众乐为之罢奏。玄宗遣高力士大呼于楼上曰:‘欲遣念奴唱歌,邠二十五郎吹小管逐,看人能听否?’未尝不悄然奉诏。”

王灼《碧鸡漫志》卷五又引《开元天宝遗事》:“念奴每执板当席,声出朝霞之上。” 传说玄宗每年游幸各地时,念奴常暗中随行,因之取念奴为词牌名。

娇,我想是个形容词吧。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念奴娇”是词牌,“赤壁怀古”是词的标题,揭示该词是一首抒怀词,地点是“赤壁”。

词必须有词牌,但不一定有标题。 1:暗香 词牌名。

从小序中可知始自作者。绍熙二年冬天,作者冒雪去拜访石湖居士(范成大),逗了一个月,石湖拿出诗笺,向作者索要词章新作,作者填写了两首词。

石湖吟赏不已,命两个歌妓演唱,音调节律和婉,作者就将这首词名为《暗香》。 2: 卜算子 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等。

相传是借用唐代诗人骆宾王的绰号。骆宾王写诗好用数字取名,人称“卜算子”。

3:采桑子 原唐教坊大曲中有《采桑》,后截取一“遍”单行,取为词。又名《丑奴儿令》、《罗敷媚》等,四十四字。

宋词中又创慢词,《采桑子慢》等,九十字。唐代无此词牌,始于晏殊。

4:钗头凤 原名《撷芳词》,相传取自北宋政和间宫苑撷芳园之名。后因陆游有“可怜孤似钗头凤”词句,故名。

5:长相思 词牌名。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

又名《长相思令》、《相思令》等。因南朝乐府中有“上言长相思,下言夕别离”一句,故名。

6:丑奴儿 词牌名。出自唐教坊大曲《采桑》,所以,通称《采桑子》,又名丑奴儿令、罗敷媚。

7:捣练子 词牌名。以捣衣而名。

晚唐已有此词调。 8:定风波 唐教坊曲名,敦煌曲子词中有“问儒士,谁人敢去定风流”一语。

此调取名原来有平定叛乱的意思。又名《定风流》、《定风波令》等。

9;芳心苦 原名《踏莎行》,因词中有“红衣脱尽芳心苦”,故名。 10:风入松 唐僧人皎然有《风入松》歌,后取用为词调。

11:花犯 词牌名。周邦彦自度曲。

“犯”:意为“犯调”,是将不同的空调声律合成一曲,使音乐更为丰富。 12:浣溪沙 又名《小庭花》。

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 减字浣溪沙 词牌名。

减字,唐宋曲子词术语,一般填词应按谱填,但词人在声腔字数上有伸缩自由,以求旧曲出新声。这首词实际没有减字,末字“些”是语气助词,是取用楚地方言。

13:浪淘沙 唐代教坊曲名。又名《浪淘沙令》《过龙门》、《卖花声》。

此词最早创于唐代刘禹锡和白居易。 14:酹江月 即念奴娇,取苏轼《念奴娇》中“一樽还酹江月”。

临江仙 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原曲常用于咏水仙。

15:六丑 周邦彦自创。后人觉《六丑》不雅,易名为《个侬》。

传说当年名妓李师师为宋徽宗唱了这支曲子,徽宗觉得这首曲词圆婉好听,就问。“是谁写的?”李师师说:“这曲子叫《六丑》,周邦彦写的新调。”

徽宗召见周邦彦时问:“为何取名《六丑》?”周邦彦答道:“因为它冲犯了六个宫调,那都是最好听的章调,可是要唱好它并不容易。昔日高阳氏有子六人,富才华 而貌。

5.既短又容易背的宋词~~~~(10篇,当然越多越好)~~~~

忆秦娥十首 1 .言 志 志难挫, 鹰击长空万里阔。

万里阔: 力挽北斗, 气吞日月。 青山座座皆巍峨, 壮心上下勇求索。

勇求索: 披荆斩棘, 赴汤蹈火。 2 .少 年 天将晨, 雷声滚滚震忠魂。

震忠魂: 倾洒热血, 造福万民。 熊肝虎胆尚铄今, 捷报纷飞传佳讯。

传佳讯: 今日少年, 明朝伟人。 3 .中 年 天将午, 鹏程万里任崎岖。

任崎岖: 文能降龙, 武能伏虎。 百万壮士从天出, 奋臂为我击天鼓。

击天鼓: 摧枯拉朽, 势如破竹。 4 .老 年 天将暮, 凭栏望断天涯路。

天涯路: 日薄西山, 大江东去。 动如流水静如玉, 天公劝我天边住。

天边住: 瑶台一梦, 大彻大悟。 5 .送 年 北风寒, 北风南去何时还? 何时还: 才弃孤帆, 又登客船。

如烟往事成笑谈, 神州亿万尽欢颜。 尽欢颜: 爆竹声起, 又是一年。

6 .题芙蓉锦鸡图 歌声淳, 闲却梅花一曲琴。 一曲琴: 与君一别, 泪雨倾盆。

泉城旧事成烟云, 报晓雄鸡待良辰。 待良辰: 不鸣则已, 一鸣惊人! 7 .春泉小隐图 天光寒, 铁骑千里斗愚顽。

斗愚顽: 星河欲转, 力挽狂澜。 壮别泉城何时还? 齐鲁英豪尽少年。

尽少年: 壮心所向, 一往无前。 8 .山雨欲来图 乾坤重, 乾坤留下多少梦? 多少梦: 峥嵘岁月, 生死与共。

青山依旧伤别情, 百万壮士从君令。 从君令: 攻无不克, 战无不胜。

9 .彭德怀 枪如林, 立马横刀尽忠纯。 尽忠纯: 战鼓声急, 呐喊声频。

将军雄风何处寻? 岁月峥嵘展经纶。 展经纶: 足蹬大地, 手摘星辰。

10 .垓 下 归天难, 杀气腾腾剑光寒。 剑光寒: 力拨青山, 气盖中原。

欲渡江东却无颜, 四面楚歌歌声残。 歌声残: 逐鹿问鼎, 恨地无环。

6.关于宋词的词牌名

词牌只是代表一个格式,并不直接与内容相关。

但是当水平达到一定层次后,选择适当的词牌有利于更好地表达。词之题意,不外言情、写景、纪事、咏物四种:题意与音调相辅以成,故作者拈得题目最宜选择调名,选调得当则其音节之抑扬高下,可处处可助发其意趣。

1满江红、念奴娇、水调歌头:宜为慷慨激昂之词;小令浪淘沙,音调尤为激越,用之怀古抚今最为适当;2浣溪沙、蝶恋花:音节和婉,作者最多,宜写情,也宜写景3临江仙、凄清道上:最宜用于写情,对句两两作结,句法更见挺拔4洞仙歌:婉转缠绵,可以写情,可以纪事,一叠不足,作若干叠者更妙5祝英台近:顿挫得神,用以记事,亦甚佳妙;6齐天乐:音调高隽,宜用于写秋景之词,姜夔用以咏物;7金缕曲:宜用以写抑郁之情。此调变体甚多。

别名《贺新郎》,可赋本意,用以贺婚8沁园春:多四字对句,宜于咏物。别名《寿星明》,可赋本意,用以祝寿9高阳台:跌宕生姿,亦为写情佳调;10、金菊对芙蓉:有回鸾舞凤之姿,用以纪事、咏物,皆流利可爱;楼主注意以上只是根据该词牌特点决定的,不一定拘泥于这些感情。

只不过这些感情配上该词牌的句式比较便于表达而已。

7.唐诗宋词的词牌名一共有几个

宋词词牌名 1. 暗香 词牌名.从小序中可知始自作者.绍熙二年冬天,作者冒雪去拜访石湖居士(范成大),逗了一个月,石湖拿出诗笺,向作者索要词章新作,作者填写了两首词.石湖吟赏不已,命两个歌妓演唱,音调节律和婉,作者就将这首词名为《暗香》. 2. 八声甘州 词牌名. 3. 拜星月慢 词牌名.原是唐教坊曲名. 4. 卜算子 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等.相传是借用唐代诗人骆宾王的绰号.骆宾王写诗好用数字取名,人称“卜算子”. 5.. 采莲令 词牌名. 6.. 采桑子 原唐教坊大曲中有《采桑》,后截取一“遍”单行,取为词.又名《丑奴儿令》、《罗敷媚》等,四十四字.宋词中又创慢词,《采桑子慢》等,九十字.唐代无此词牌,始于晏殊. 7. 苍梧谣 词牌名. 8. 钗头凤 原名《撷芳词》,相传取自北宋政和间宫苑撷芳园之名.后因陆游有“可怜孤似钗头凤”词句,故名. 9. 长相思 词牌名.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又名《长相思令》、《相思令》等.因南朝乐府中有“上言长相思,下言夕别离”一句,故名. 10. 朝中措 词牌名.宋以前旧曲,名为《照江梅》、《芙蓉曲》. 11. 丑奴儿 词牌名.出自唐教坊大曲《采桑》,所以,通称《采桑子》,又名丑奴儿令、罗敷媚. 12. 捣练子 词牌名.以捣衣而名.晚唐已有此词调. 13. 点绛唇 又名《南浦月》《点樱桃》等. 14. 蝶恋花 本名《鹊踏枝》,唐教坊曲名,后改名《蝶恋花》,另名《凤栖梧》、《一箩金》、《黄金缕》、《卷珠帘》等. 15. 定风波 唐教坊曲名,敦煌曲子词中有“问儒士,谁人敢去定风流”一语.此调取名原来有平定叛乱的意思.又名《定风流》、《定风波令》等. 16. 东风第一枝 词牌名.又名《琼林第一枝》,此调最早见于史达祖. 洞仙歌 词牌名.原是唐教坊曲名.又称《羽仙歌》、《洞中仙》. 17. 芳心苦 原名《踏莎行》,因词中有“红衣脱尽芳心苦”,故名. 18. 风流子 词牌名. 19. 风入松 唐僧人皎然有《风入松》歌,后取用为词调. 20. 凤萧吟 《词谱》误将这首词的标题“芳草”,当作词牌. 21. 隔浦莲 词牌名. 22. 关河令 词牌名. 23. 桂枝香 词牌名.又名《疏帘淡月》. 24. 过秦楼 词牌名.又名《选官子》、《选冠子》. 25. 汉宫春 词牌名. 26. 好事近 词牌名.又名《钓船笛》、《倚秋千》. 27. 贺新郎 词牌名. 28. 花犯 词牌名.周邦彦自度曲.“犯”:意为“犯调”,是将不同的空调声律合成一曲,使音乐更为丰富. 29. 浣溪沙 又名《小庭花》.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 30. 减字浣溪沙 词牌名.减字,唐宋曲子词术语,一般填词应按谱填,但词人在声腔字数上有伸缩自由,以求旧曲出新声.这首词实际没有减字,末字“些”是语气助词,是取用楚地方言. 31. 减字木兰花 词牌名. 32. 江城子 又名《江神子》、《水晶帘》. 33. 江南春 此词牌不曾有别人填写过.可能是作者从南朝梁柳恽的《江南曲》中“日暖江南春”一句,择取而名. 34. 浪淘沙 唐代教坊曲名.又名《浪淘沙令》《过龙门》、《卖花声》.此词最早创于唐代刘禹锡和白居易. 35. 浪淘沙令 词牌名. 36. 酹江月 即念奴娇,取苏轼《念奴娇》中“一樽还酹江月”. 37. 临江仙 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原曲常用于咏水仙. 38. 留春令 词牌名. 39. 柳梢青 词牌名.又名《陇头月》、《早春怨》. 40. 六丑 周邦彦自创.后人觉《六丑》不雅,易名为《个侬》.传说当年名妓李师师为宋徽宗唱了这支曲子,徽宗觉得这首曲词圆婉好听,就问.“是谁写的?”李师师说:“这曲子叫《六丑》,周邦彦写的新调.”徽宗召见周邦彦时问:“为何取名《六丑》?”周邦彦答道:“因为它冲犯了六个宫调,那都是最好听的章调,可是要唱好它并不容易.昔日高阳氏有子六人,富才华而貌 ,故以此取为曲调的名字.” 41. 六州歌头 词牌名.原是唐代的鼓吹曲.宋时入词牌.六州指伊、凉、甘石、氐、渭.六州各有歌曲,统称《六州》.歌头即引歌. 42. 绿罗裙 原名《生查子》,因有“记得绿罗裙”一句,取名之. 43. 绿头鸭 词牌名. 44. 罗敷歌 词牌名.又名《采桑子》. 45. 卖花声 词牌名.唐教坊曲名.又名《浪淘沙》、《浪淘沙令》、《过龙门》.此曲最早创自唐代刘禹锡.初为小令,形式与七言绝句相同.其内容专咏浪淘沙.五代至宋,此调发展为长短句,内容也更广泛. 46. 满江红 词牌名. 47. 满庭芳 词牌名.因柳宗元有“偶此即安居,满庭芳草积”的诗句而得. 又名《满庭霜》、《江南好》、《满庭花》. 48. 眉妩 词牌名,又名《百宣娇》. 49. 梅花引 词牌名. 50. 木兰花 又作《玉楼春》《西湖曲》等.唐和五代词人所填《木兰花》,句式参差不一.宋人定为七言八句. 51. 木兰花令 词牌名. 52. 木兰花慢 又名《木兰花》原是唐教坊名,宋时变为词调,并演化成慢调. 53. 南歌子 原唐教坊曲名.后作词牌.最初始由唐代温庭筠所作. 54. 南柯子 词牌名. 55. 南浦 唐教坊曲中有《南浦子》,宋词借旧曲名另制新调. 56. 南乡子 词牌名.原是唐教坊曲名. 57. 念奴娇 念奴是唐朝天宝年间的著名歌妓,因念奴音色绝妙,后人用其名为词调. 58. 破阵子 原是唐朝开国时创制的大型武舞曲《破阵乐》中一曲,后改用为词牌. 59. 菩萨蛮 原为唐教坊曲.唐代苏鹗《杜阳杂编》载:“大中初,女蛮国入贡,危髻金冠,缨络被体,号菩萨蛮队.当时倡优遂制《菩萨蛮曲》,文士亦往往。

8.求几个宋词的词牌名和填词方法

给你一个我自己的原创吧,以前在某社区弄的填词教程。

有兴趣可以找我慢慢填啊。 词是个很美丽的文体。

古人说,诗言志、词言情,很多人因此误会,觉得词是不是低了诗一头。当然不是这样。

“情”,并不是只是爱情,还有其他更多更多,豪情、悲情、苦情,甚至读禅念书后的会意心得,种种心情,都是情。 所以,词有更多人性,更加摇曳多姿,不像诗,总是个四四方方……嘿嘿~~~~ 填词真的不难,首先看看词牌介绍分析,看看前人句子,我会附带词谱给出至少一首前人词作。

然后想想大概要写什么,按照词谱规定的平仄,选好韵脚,好了,慢慢写吧!(*^__^*) 嘻嘻…… 希望有兴趣的朋友都来玩啊 (本系列默认符号:○平声●仄声⊙可平可仄△平韵▲仄韵) 一、菩萨蛮 菩萨蛮,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亦作菩萨鬘,又名《子夜歌》、《花间意》、《重叠金》等。

双调四十四字,为词调中之最古者,即以五七言组成;通篇两句一韵,凡四易韵,两平两仄。第一、二句即为七言仄句。

第三句为仄起之五言句,换用平韵。第四句为五言拗句。

后半第一句为平起仄韵之五言句。第二句为仄起仄韵之五言句。

第三、四句与前半第三四句同。 为什么这个放在第一个呢?因为,嘿嘿,它4个韵啊,可以随便换韵,多方便啊~~~而且其句子结构,很有古意,按照谱填出来怎么也有几分味道,实在是入手的最佳词牌啊!可是啊,这个词牌也是入手容易写好不容易。

因为韵换的太多,所以容易出现脱节的感觉,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语义相连。 词谱: 菩萨蛮闺情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 ⊙○⊙●○○▲ 寒山一带伤心碧。

⊙○⊙●○○▲ 暝色入高楼, ⊙●⊙○△ 有人楼上愁。 ⊙○○●△ 玉阶空伫立, ⊙○○●▲ 宿鸟归飞急。

⊙●⊙○▲ 何处是归程, ⊙●●○△ 长亭更短亭。 ⊙○⊙●△ 菩萨蛮 (我自己填的) 昨宵夜半枕边见,桃源不改莲花灿。

忽乱失烟霞,依然各天涯。 梦从此刻坠,心自彼时碎。

欲诉怕妨君。多情付酒樽。

(注:天涯的天字,平仄不对,按词谱应该仄字而我用了平的。所以我以写诗的拗救办法前面用了“各”字。

当然,词没有拗救这样的概念,所以仍旧是出律。但是,我也是实在不想修改,一修改,这句就是推翻了,所以我不愿意。

只好由他了。)。

9.宋词词牌名有哪些

宋词词牌名 1. 暗香 词牌名。

从小序中可知始自作者。绍熙二年冬天,作者冒雪去拜访石湖居士(范成大),逗了一个月,石湖拿出诗笺,向作者索要词章新作,作者填写了两首词。

石湖吟赏不已,命两个歌妓演唱,音调节律和婉,作者就将这首词名为《暗香》。 2. 八声甘州 词牌名。

3. 拜星月慢 词牌名。原是唐教坊曲名。

4. 卜算子 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等。相传是借用唐代诗人骆宾王的绰号。

骆宾王写诗好用数字取名,人称“卜算子”。 5.. 采莲令 词牌名。

6.. 采桑子 原唐教坊大曲中有《采桑》,后截取一“遍”单行,取为词。又名《丑奴儿令》、《罗敷媚》等,四十四字。

宋词中又创慢词,《采桑子慢》等,九十字。唐代无此词牌,始于晏殊。

7. 苍梧谣 词牌名。 8. 钗头凤 原名《撷芳词》,相传取自北宋政和间宫苑撷芳园之名。

后因陆游有“可怜孤似钗头凤”词句,故名。 9. 长相思 词牌名。

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又名《长相思令》、《相思令》等。

因南朝乐府中有“上言长相思,下言夕别离”一句,故名。 10. 朝中措 词牌名。

宋以前旧曲,名为《照江梅》、《芙蓉曲》。 11. 丑奴儿 词牌名。

出自唐教坊大曲《采桑》,所以,通称《采桑子》,又名丑奴儿令、罗敷媚。 12. 捣练子 词牌名。

以捣衣而名。晚唐已有此词调。

13. 点绛唇 又名《南浦月》《点樱桃》等。 14. 蝶恋花 本名《鹊踏枝》,唐教坊曲名,后改名《蝶恋花》,另名《凤栖梧》、《一箩金》、《黄金缕》、《卷珠帘》等。

15. 定风波 唐教坊曲名,敦煌曲子词中有“问儒士,谁人敢去定风流”一语。此调取名原来有平定叛乱的意思。

又名《定风流》、《定风波令》等。 16. 东风第一枝 词牌名。

又名《琼林第一枝》,此调最早见于史达祖。 洞仙歌 词牌名。

原是唐教坊曲名。又称《羽仙歌》、《洞中仙》。

17. 芳心苦 原名《踏莎行》,因词中有“红衣脱尽芳心苦”,故名。 18. 风流子 词牌名。

19. 风入松 唐僧人皎然有《风入松》歌,后取用为词调。 20. 凤萧吟 《词谱》误将这首词的标题“芳草”,当作词牌。

21. 隔浦莲 词牌名。 22. 关河令 词牌名。

23. 桂枝香 词牌名。又名《疏帘淡月》。

24. 过秦楼 词牌名。又名《选官子》、《选冠子》。

25. 汉宫春 词牌名。 26. 好事近 词牌名。

又名《钓船笛》、《倚秋千》。 27. 贺新郎 词牌名。

28. 花犯 词牌名。周邦彦自度曲。

“犯”:意为“犯调”,是将不同的空调声律合成一曲,使音乐更为丰富。 29. 浣溪沙 又名《小庭花》。

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 30. 减字浣溪沙 词牌名。

减字,唐宋曲子词术语,一般填词应按谱填,但词人在声腔字数上有伸缩自由,以求旧曲出新声。这首词实际没有减字,末字“些”是语气助词,是取用楚地方言。

31. 减字木兰花 词牌名。 32. 江城子 又名《江神子》、《水晶帘》。

33. 江南春 此词牌不曾有别人填写过。可能是作者从南朝梁柳恽的《江南曲》中“日暖江南春”一句,择取而名。

34. 浪淘沙 唐代教坊曲名。又名《浪淘沙令》《过龙门》、《卖花声》。

此词最早创于唐代刘禹锡和白居易。 35. 浪淘沙令 词牌名。

36. 酹江月 即念奴娇,取苏轼《念奴娇》中“一樽还酹江月”。 37. 临江仙 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

原曲常用于咏水仙。 38. 留春令 词牌名。

39. 柳梢青 词牌名。又名《陇头月》、《早春怨》。

40. 六丑 周邦彦自创。后人觉《六丑》不雅,易名为《个侬》。

传说当年名妓李师师为宋徽宗唱了这支曲子,徽宗觉得这首曲词圆婉好听,就问。“是谁写的?”李师师说:“这曲子叫《六丑》,周邦彦写的新调。”

徽宗召见周邦彦时问:“为何取名《六丑》?”周邦彦答道:“因为它冲犯了六个宫调,那都是最好听的章调,可是要唱好它并不容易。昔日高阳氏有子六人,富才华而貌,故以此取为曲调的名字。”

41. 六州歌头 词牌名。原是唐代的鼓吹曲。

宋时入词牌。六州指伊、凉、甘石、氐、渭。

六州各有歌曲,统称《六州》。歌头即引歌。

42. 绿罗裙 原名《生查子》,因有“记得绿罗裙”一句,取名之。 43. 绿头鸭 词牌名。

44. 罗敷歌 词牌名。又名《采桑子》。

45. 卖花声 词牌名。唐教坊曲名。

又名《浪淘沙》、《浪淘沙令》、《过龙门》。此曲最早创自唐代刘禹锡。

初为小令,形式与七言绝句相同。其内容专咏浪淘沙。

五代至宋,此调发展为长短句,内容也更广泛。 46. 满江红 词牌名。

47. 满庭芳 词牌名。因柳宗元有“偶此即安居,满庭芳草积”的诗句而得。

又名《满庭霜》、《江南好》、《满庭花》。 48. 眉妩 词牌名,又名《百宣娇》。

49. 梅花引 词牌名。 50. 木兰花 又作《玉楼春》《西湖曲》等。

唐和五代词人所填《木兰花》,句式参差不一。宋人定为七言八句。

51. 木兰花令 词牌名。 52. 木兰花慢 又名《木兰花》原是唐教坊名,宋时变为词调,并演化成慢调。

53. 南歌子 原唐教坊曲名。后作词牌。

最初始由唐代温庭筠所作。 54. 南柯子 词牌名。

55. 南浦 唐教坊曲中有《南浦子》,宋词借旧曲名另制新调。 56. 南乡子 词牌名。

原是唐教坊曲名。 57. 念奴娇 念奴是唐朝天宝年间的著名歌妓,因念奴音色绝妙,后人用其名为词调。

58. 破阵子 原是唐朝开国时创制的。

10.宋词中的词牌名都有哪些

一,词牌 (两字) 丁儿 八归 八塞 入塞 九日 三台 大有 大椿 大酺 个侬 子夜 无闷 无怨 天香 不见 木笡 五拍 六丑 比梅 白萱 白雪 月慢 犯花 古记 东仙 乐正 乐令 乐世 长春 西子 西河 西湖 西施 多丽 导引 寻梅 竹枝 合欢 防露 红情 出塞 花犯 芳草 步月 别怨 杜宇 阳春 河传 佳色 尾犯 招潮 鸣梭 侧犯 录调 孤鸾 征招 南浦 秋水 秋霁 胜常 宣情 眉妩 垂阳 相月 品令 拜星 胡州 夏州 春游 春晴 春弄 绿腰 绿意 哨遍 倾杯 索酒 消息 离鸾 留家 调笑 薄幸 黄金 排歌 探春 望梅 减兰 情词 渔父 戚氏 梁令 寒姑 湘月 琼台 凯歌 韵令 催雪 塞姑 琴调 禁烟 解红 疏影 歌令 赚煞 瑶花 酹月 暗香 镇西 踏月 横云 簇水 鞮红 露华 三字(一画) 一七令 一寸金 一叶叶 一叶乐 一叶落 一半子 一江风 一丝风 一过金 一梦金 一丛花 一枝花 一样花 一点春 一枝春 一落春 一年春 一痕沙 一落索 一络索 一捻红 一萼红 一斛珠 一斛球 一剪梅 一翦梅 (二画) 二郎神 二色莲 卜算子 卜玉郎 人月圆 人南渡 七娘子 七娘仔 八六子 八宝妆 八拍蛮 八音谐 九能归 九回肠 九张帆 十拍子 十样花 十爱词 十二时 十二红 十二郎 十八香 二十时 丁香结 (三画) 三字令 三台令 三学士 三部乐 三登乐 三奠子 三株媚 上行杯 上升花 上江虹 上马娇 上西平 上南平 上平西 上平南 上小楼 上束马 上西楼 上林春 上阳春 下水船 下手迟 大江西 大江乘 大圣乐 小圣乐 小冲山 小重山 小阑干 小桃红 小桃花 小庭花 小梅花 小镇西 小秦王 小梁州 千秋岁 千秋节 千年调 千春词 万年秋 万年枝 万年春 万里春 万年斯 山外云 山花子 山桃红 山坡羊 山渐青 山鬼谣 山亭柳 山亭燕 于飞乐 于中好 广寒枝 广寒秋 子夜歌 川拨棹 干荷叶 女冠子 (四画) 天仙子 天下乐 天门谣 天香引 天净沙 月儿高 月下笛 月中行 月中桂 月当听 月当窗 月边娇 月宫春 月城春 月华清 风入松 风中柳 风光好 风归云 风马儿 风流子 风蝶令 风敲竹 云雾敛 云松令 云鬓乱 水仙子 水龙吟 水云游 水漫声 水调歌 水晶帘 凤仙引 凤池吟 凤来朝 凤求凰 凤栖梧 凤孤飞 凤时春 凤楼春 凤楼吟 凤萧吟 凤御杯 凤凰间 双双燕 双飞燕 双燕儿 双头莲 双瑞莲 双声子 双带子 双韵子 双红豆 双劝酒 双荷叶 双蕖怨 双鸿鹑 斗百花 斗百草 斗鸡回 斗婵娟 斗鹌鹑 无梦令 无俗念 无漏子 无锡景 太平时 太平令 太常引 不水船 不是路 不怕醉 六六峰 六么序 六么令 少年心 少年游 五更转 五供养 丰乐楼 丰年瑞 中央乐 开元乐 升平乐 王孙信 木兰花 见龙门 内家娇 厅前柳 丹凤吟 丑奴儿 飞来峰 比目鱼 文风盛 乌夜啼 劝金船 引驾行 巴渝辞 元和令 元会曲 (五画) 玉人歌 玉山枕 玉山颓 玉京秋 玉京谣 玉京箫 玉竹斩 玉烛新 玉团儿 玉交枝 玉连环 玉莲花 玉堂春 玉楼春 玉龙瑶 玉壶冰 玉阑干 玉梅令 玉美蓉 玉抱肚 玉漏迟 玉蝴蝶 玉簟秋 玉簟凉 忆江南 忆江月 忆汉月 忆岁月 忆萝月 忆人人 忆故人 忆王孙 忆君王 忆帝京 忆少年 忆仙姿 忆旧游 忆多娇 忆余杭 忆吹箫 忆闷令 忆章台 忆柳曲 忆秦娥 忆真妃 忆瑶姬 归去来 归去难 归去曲 归巴乐 归平遥 归国遥 归国谣 归字谣 归自谣 归朝欢 归塞北 四字令 四时好 四边静 四园竹 四代好 四和香 四和春 四块玉 四犯令 四季花 四换头 甘草子 甘州子 甘州令 甘州遍 甘州曲 甘州歌 长生乐 长安女 长命女 长相思 长寿乐 长桥月 长亭怨 石州行 石州引 石州慢 石湖仙 石榴花 白雪词 白萱歌 白苹香 白鸽子 白鹤子 东平引 东坡引 东阳歌 东原乐 东风寒 东湖月 古阳关 古梅曲 古倾杯 古调笑 古竹马 永遇乐 永原乐 台城路 台城游 占春芳 占春魁 占梅芳 龙山会 龙吟曲 圣乐王 圣无忧 乐中悲 乐逊曲 扑粉蝶 扑蝴蝶 汉宫春 加侍香 叨叨令 且坐令 生查子 市桥柳 兰陵王 瓜茉莉 北杨柳 击裙腰 丝罗袄 犯胡兵 付金钗 冉冉云 对玉环 鸟鸣涧 (六画) 江城子 江神子 江南忆 江南好 江南春 江南柳 江儿水 江月令 江如练 江亭怨 江梅引 西平曲 西平乐 西江月 西湖月 西湖边 西湖路 西湖春 西子妆 西施锦 西地锦 西意曲 西意令 西梦令 西楼子 西河慢 西笑吟 西溪子 庆千秋 庆长春 庆青春 庆宫春 庆春时 庆春岁 庆春泽 庆春深 庆同天 庆东原 庆清朝 庆宣和 庆春宫 曲入门 曲入冥 曲千秋 曲玉管 曲游春 红娘子。

上一篇
唐诗客至
下一篇
最好宋词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