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白桦诗歌的诗意

1. 诗歌的诗意

诗歌的诗意

1.古诗带诗意

【作者】:王昌龄 【朝代】:唐 【体裁】:七言绝句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诗文解释】

迷蒙的烟雨在夜幕中笼罩着吴地,与浩邈的江水连成一片,天亮时我将送你启程,而我却要独自留下,如同这形单影只的楚山。如果洛阳的亲友询问我的情况,请你一定转告他们,我的一颗心如晶莹剔透的冰,清正廉明,贮藏在玉壶中一般。

【注释】

1. 芙蓉楼:原址在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

2.辛渐:诗人的一位朋友。

3.吴:三国时的吴国在长江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为吴。

4.平明:清晨。

5. 楚山:春秋时的楚国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的山为楚山。

6.一片冰心在玉壶:冰在玉壶之中,比喻人的清廉正直。冰心:比喻心的纯洁。

【韵译】

迷蒙的烟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

清晨送走你,孤对楚山离愁无限!

朋友呵,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

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坚守信念!

2.古诗诗句及诗意

金陵酒肆留别 作者: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2。 金陵子弟来相送3,欲行不行各尽觞4。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全部注释 1.金陵:今南京。酒肆:酒店。留别:临别留诗给送行者。 2.吴姬:吴地的女子,这里指酒店中的侍女。压酒:压糟取酒。古时新酒酿熟,临饮时方压糟取用。 3.子弟:年轻人。 4.欲行:要走的人,指李白自己。不行:送行的人,指金陵子弟。尽觞:干杯。 这是李白离金陵东游扬州时留赠友人的一首话别诗。全诗热情洋溢,反映了李白与金陵友人的深厚友谊及其豪放性格。全诗流畅明快,自然天成。语虽明浅,却清新俊逸,情韵悠长。尤其结尾两句,兼用拟人、比喻、对比、设问等手法,构思新颖奇特,借滔滔不绝的大江流水来倾吐自己的真挚感情,亲切而且深情,有强烈的感染力。李白《赠汪伦》诗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句可参读。《四溟诗话》:"太白《金陵留别》……妙在结语。……谢宣城《夜发新林》诗:'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阴常侍《晓发金陵》诗:'大江一浩荡,悲离足几重。'二语突然而起,造语雄深,六朝亦不多见。太白能变化为法,令人叵测,奇哉!……刘禹锡'欲问江深浅,应如远别情',不如太白'请君……谁短长'。" 【诗文解释】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地的女子压好了酒请客人品尝。金陵的年轻朋友们多来为我送行,送与被送的人都频频举杯尽觞。请你们问问这东流的水,离情别意与它相比究竟谁短谁长? 【词语解释】 吴姬:吴地女子。 压酒:酒熟时将酒汁压出。 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 子弟:年轻人。 尽觞:喝干杯中酒。觞:酒器。 【诗文赏析】 这是一首惜别的诗,虽然短,却情意深长。全诗语言如同白话,但很有特色,洋溢着乡土气息。诗人写情饱满酣畅,起伏跌宕,清新自然。 诗人描绘出了一幅令人陶醉的春光春色图。春风暖人,柳絮飘扬,诗人即将离开金陵,独自坐在江南水村的一家小酒店里饮酒为别。飞扬的柳絮飘满小店,香气醉人。诗人依依惜别之情,不觉涌上心头。金陵子弟来送别,使诗人离别场面变得热闹起来,但是,越热闹,越会体现出离别后的寂寥。但诗人并没有沉溺于离别之伤,而是情绪饱满,哀叹而并不悲伤,表现了诗人风华正茂、风流潇洒的特点。

麻烦采纳,谢谢!

3.有诗意的古诗词也要有蕴含哲理的.

《观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半亩大小的方形池塘里的水光明澄清澈像一面打开的镜子,蓝天和白云的影子倒映在池面上,仿佛悠闲自在地来回走动.它怎么会这样清澈?因为发源处不断有活水流下来. 前两句写景,后两句议论.一问一答,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深切而独特的读书感受,暗含哲理. 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全诗以方塘作比,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池塘并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这种情景,同一个人在读书中搞通问题、获得新知而大有收益、提高认识时的情形颇为相似.这首诗所表现的读书有悟、有得时的那种灵气流动、思路明畅、精神清新活泼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作为一位大学问家的切身的读书感受.诗中所表达的这种感受虽然仅就读书而言,却寓意深刻,内涵丰富,可以做广泛的理解.特别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因此人们常常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人们也用这两句诗来赞美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渊源.我们也可以从这首诗中得到启发,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明宽阔的胸襟,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广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这两句诗已凝缩为常用成语“源头活水”,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这也是一首有哲理性的小诗.人们在读书后,时常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诗中就是以象征的手法,将这种内心感觉化作可以感触的具体行象加以描绘,让读者自己去领略其中的奥妙.所谓"源头活水",当指从书中不断汲取新的知识.。

4.《江雪》古诗的诗意和诗情

《江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所作. 《江雪》,即江上雪景.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绝:绝迹.人踪:人的踪迹.灭:消失,没有了.千山:虚指所有的山.万径:虚指所有的路.这两行的意思是:所有的山上,都看不到飞鸟的影子,所有的小路,都没有人的踪影.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孤:孤零零.舟:小船.蓑:蓑衣.笠:斗笠.这两行的意思是:(在)孤零零的一条小船上,坐着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翁,在大雪覆盖的寒冷江面上独自垂钓. 写雪景而前三句不见“雪”字,纯用空中烘托之笔、一片空灵.待结句出“雪”而回视前三句,便知“千山”、“万径”、渔翁,已全覆盖于深雪之中,而那雪还在纷纷扬扬,飞洒不休.要不然,“千山”何故“鸟飞绝”?“万径”何故“人踪灭”?“孤舟”渔翁,又何故披“蓑”戴“笠”? 用“千山”、“万径”反衬“寒江”、“孤舟”,用“鸟飞绝”、“人踪灭”反衬“蓑笠翁”寒江“独钓”,从而在广阔、寂寥、清冷的画面上突出了“孤舟”“独钓”的“蓑笠翁”形象. 全诗句句写景,合起来是一幅图画,所以正如黄周星《唐诗快》 所说:“只为此二十字,至今遂图绘不休,将来竟与天地相终结始矣.” 那么,有没有景中之情,言外之意呢?吴烻《唐诗直解》云:“千山万径,人鸟绝迹,则雪之深可知.然当此之时,乃有蓑笠孤舟、寒江独钓者出焉.噫!非若傲世之严光,则为待聘之吕尚.赋中有比,大堪讽咏.”徐增《说唐诗详解》云:“此乃子厚在贬所以自寓也.当此途穷日短,可以归矣,而犹依泊于此,岂非一官所系耶?一官无味,如钓寒江之鱼,终亦无所得而已矣.余岂效此渔翁哉!”王尧衢《古唐诗合解》云:“置孤舟于千山万径之间而以一老翁披蓑戴笠,兀坐于鸟不飞、人不行之地,真所谓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矣,何足为轻重哉?江寒而鱼伏,岂钓之可得?彼老翁何为而作孤舟风雪中乎?世态寒凉,宦情孤冷,如钓寒江之鱼,终无所得,子厚以自寓也.”诸如之类,都认为作者以渔翁“自寓”,尽管各人的解释不尽相同. 这首《江雪》与其另作《渔翁》,都以渔翁“自寓”,反映了柳宗元在长期流放过程中交替出现的两种心境.他有时不甘屈服,力图有所作为;有时又悲观愤懑,寻求精神上的解脱.《渔翁》中的渔翁,超尘绝俗,悠然自得,正是后一心境的外化.《江雪》中的渔翁,特立独行,凌寒傲雪,独钓于众人不钓之时,正是前一种心情的写照.。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