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刘禹锡的诗歌 刘禹锡的诗歌1.刘禹锡的诗有哪些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 刘禹锡 去国十年同赴召,渡湘千里又分歧。 重临事异黄丞相,三黜名惭柳士师。 归目并随回雁尽,愁肠正遇断猿时。 桂江东过连山下,相望长吟有所思。 酬令狐相公春日言怀见寄 刘禹锡 前陪看花处,邻里近王昌。 今想临戎地,旌旗出汶阳。 营飞柳絮雪,门耀戟枝霜。 东望清河水,心随艑上郎。 奉酬湖州崔郎中见寄五韵 刘禹锡 山阳昔相遇,灼灼晨葩鲜。 同游翰墨场,和乐埙篪然。 一落名宦途,浩如乘风船。 行当衰暮日,卧理淮海边。 犹期谢病后,共乐桑榆年。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2.刘禹锡的诗歌风格刘禹锡是唐代一个比较有特色的诗人,在中唐诗坛上,他的诗既不像韩愈的奇崛,也不像白居易的平易,而能独树一帜,自成风格.刘刘禹锡的诗歌,成就最高的主要有三类:政治讽刺诗,寓意深刻,辛辣犀利.怀古诗,均用律绝形式,吊古伤今,沉郁苍凉,感慨无限.至于他学习民歌所作的《竹枝词》、《杨柳枝词》、《浪淘沙词》等,则活波清新,自然流转,尽洗文人习气. 从他各类诗歌创作的总体上看,刘禹锡具有进步的政治主张和卓越见识,对于社会政治观察敏锐.他写诗注重立意、选材构思,以及塑造形象,多从表达丰富深刻的思想出发;所以世人评“刘禹锡诗以意为主”. 他的很多诗或针砭时弊、讽刺权贵,或讴歌平藩战争,表达统一的愿望;或者描述自己的政治生涯,表现刚直不阿的精神面貌;立意深刻.加之由于较多采用怀古、咏物等形式,运用比兴、象征、讽喻等手段,借此言彼,寓实于虚,融情于景,故又显得精炼含蓄.如名篇《乌衣巷》.像刘禹锡的这类怀古诗,选取的往往只是一角一隅的景物和细节,但却小中见大,含意丰富,具有一种蕴藉之美. 刘禹锡的政治讽刺诗,除了辛辣犀利外,也上述兼有这些特点,如脍炙人口的《戏赠看花诸君子》和《再游玄都观》.象这类讽刺诗,往往用意双关,语带讽刺,曲折写来,更觉诗意隽永.宋代苏辙曾说刘禹锡的诗“用意深远,有曲折处”,明末清初的王夫之也说刘诗“深于影刺”,都是指的这些特点.而刘禹锡的“深于影刺”,也体现在他的咏物诗上:如《白鹰》、《聚蚊谣》、《百舌吟》等诗,锋芒锐利,有着很强的斗争性,不过由于采用寓托的手法,又显得含意深远. 刘禹锡还是唐代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因此他的诗常融形象与哲理于一炉;在许多生动的诗歌形象中,经常能反映出诗人对社会人生的观察和思考,闪烁着哲学家的思想火花.刘诗中多见饱含哲理的诗句,虽非有意的论述哲学思想,但见解精辟,给人以启迪.例《金陵怀古》、《浪淘沙词九首》中的第九首等作品中的诗句,借助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把深微的哲理以诗化;这些名言佳句,点缀在诗中,使他的诗既有审美价值,又富有哲学思想. 明朝人胡震亨在《唐音癸签》中说刘诗“开朗流畅,含思宛转”,又说:“运用似无过人之处,却都惬人意,语语可歌.”这些个特点,在刘禹锡的民歌体诗中表现的尤为突出.他这些诗保存了清新开朗的民间情调,采撷朴素生动的民间口语,运用俚歌俗调的形式,绘真景、抒真情,具有浓厚的天然风韵——“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竹枝词》之二)。 3.刘禹锡写的诗有代表作有《乌衣巷》、《秋词》、《竹枝》(六)、《浪淘沙》(一)、《浪淘沙》(八)、《杨柳枝》(一)、《西塞山怀古》、《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等,其中《竹枝》(六)中“道是无晴(情)却有晴(情)”句为著名的双关语,足见诗人之匠心独具.其诗结有《刘宾客集》.秋风引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堤上行酒旗相望大堤头,堤下连樯堤上楼.日暮行人争渡急,桨声幽轧满中流.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再游玄都观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江南春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竹枝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竹枝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竹枝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竹枝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竹枝巫峡苍苍烟雨时,清猿啼在最高枝.个里愁人肠自断,由来不是此声悲.竹枝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竹枝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今朝北客思归去,回入纥那披绿罗.竹枝江上春来新雨晴,瀼西春水縠纹生.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竹枝两岸山花似雪开,家家春酒满银杯.昭君坊中多女伴,永安宫外踏青来.竹枝城西门外滟澦堆,年年波浪不能摧.懊恼人心不如石,少时东去复西来.竹枝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凭寄狂夫书一纸,住在成都万里桥.步虚词阿母种桃云海际,花落子城二千岁.海风吹折最繁枝,跪捧琼盘献天帝.步虚词华表千年一鹤归,凝丹为顶雪为衣.星星仙语人听尽,却向五云翻翅飞.抛球乐五色绣团圆,登君玳瑁筵.最宜红烛下,偏称落花前.上客如先起,应须赠一船.抛球乐春早见花枝,朝朝恨发迟.及看花落后,却忆未开时.幸有抛球乐,一杯君莫辞.纥那曲杨柳郁青青,竹枝无限情.同郎一回顾,听唱纥那声.纥那曲踏曲兴无穷,调同辞不同.愿郎千万寿,长作主人翁.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浪淘沙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浪淘沙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令人忽忆潇湘渚,回唱迎神三两声.浪淘沙洛水桥边春日斜,碧流轻浅见琼沙.无端陌上狂风急,惊起鸳鸯出浪花.浪淘沙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寒沙始到金.浪淘沙汴水东流虎眼纹,清淮晓色鸭头春.君看渡口淘沙处,渡却人间多少人.浪淘沙濯锦江边两岸花,春风吹浪正淘沙.女郎剪下鸳鸯锦,将向中流定晚霞.浪淘沙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浪淘沙鹦鹉洲头浪颭沙,青楼春望日将斜.衔泥燕子争归舍,独自狂夫不忆家.杨柳枝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杨柳枝御陌青门拂地垂,千条金缕万条丝.如今绾作同心结,将赠行人知不知.杨柳枝轻盈袅娜占年华,舞榭妆楼处处遮.春尽絮飞留不得,随风好去落人家.杨柳枝南陌东城春草时,相逢何处不依依.桃红李白皆夸好,须得垂杨相发挥.杨柳枝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西时.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杨柳枝扬子江头烟景迷,隋家宫树拂金堤.嵯峨犹有当时色,半蘸波中水鸟栖.杨柳枝迎得春光先到来,轻黄浅绿映楼台.只缘袅娜多情思,更被春风长挫摧.杨柳枝巫峡巫山杨柳多,朝云暮雨远相和.因想阳台无限事,为君回唱竹枝歌.杨柳枝凤阙轻遮翡翠帏,龙墀遥望麴尘丝.御沟春水相辉映,狂杀长安年少儿.杨柳枝花萼楼前初种时,美人楼上斗腰肢.如今抛掷长街里,露叶如啼欲恨谁.杨柳枝炀帝行宫汴水滨,数株残柳不胜春.晚来风起花如雪,飞入宫墙不见人.杨柳枝金谷园中莺乱飞,铜驼陌上好风吹.城东桃李须臾尽,争似垂杨无限时.踏歌词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连袂行.唱尽新词欢不见,红窗映树鹧鸪鸣.踏歌词桃蹊柳陌好经过,镫下妆成月下歌.为是襄王故宫地,至今犹自细腰多.踏歌词新词宛转递相传,振袖倾鬟风露前.月落乌啼云雨散,游童陌上拾花钿.踏歌词日暮江南闻竹枝,南人行乐北人悲.自从雪里唱新曲,直到三春花尽时.忆江南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帙浥露似沾巾,独坐亦含颦.忆江南春去也,共惜艳阳年.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尊前,惟待见青天.潇湘神湘水流,湘水流,九疑云物至今秋.若问二妃何处所,零陵芳草露中愁.潇湘神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西塞山怀古西晋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心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蜀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闻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4.【刘禹锡的秋词中可写的景物很多刘禹锡在诗中为什么只写冲天而上的“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人抓住秋天“一鹤凌云”,这一别致的景观的描绘,展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那凌云的鹤,也载着诗人的诗情,一同遨游到了云霄.虽然,这鹤是孤独的,然而它所呈现出来的气势,却是非凡的.一个“排”字,所蕴涵的深意,尽在不言中了.也许,诗人是以“鹤”自喻,也许是诗人视“鹤”为不屈的化身.这里,有哲理的意蕴,也有艺术的魅力,发人深思,耐人吟咏.它给予读者的,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机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读这样的诗,洋溢在我们心头的,绝非什么悲凉的气息,我们随着诗人的“诗情”,借助诗人想象的翅膀,天马行空般驰骋于碧空之上.于是,鹤飞之冲霄,诗情之旷远,“实”和“虚”便融合在了一起,所获得的全然是一种励志冶情的美的感受.。 5.刘禹锡的诗团扇歌」刘禹锡 团扇复团扇,奉君清暑殿。 秋风入庭树,从此不相见。 上有乘鸾女,苍苍虫网遍。 明年入怀袖,别是机中练。 卷354_2 「宜城歌」刘禹锡 野水绕空城,行尘起孤驿。 荒台侧生树,石碣阳镌额。 靡靡度行人,温风吹宿麦。 卷354_3 「顺阳歌」刘禹锡 朝辞官军驿,前望顺阳路。野水啮荒坟,秋虫镂宫树。 曾闻天宝末,胡马西南骛。城守鲁将军,拔城从此去。 卷354_4 「莫瑶歌」刘禹锡 莫瑶自生长,名字无符籍。市易杂鲛人,婚姻通木客。 星居占泉眼,火种开山脊。 夜渡千仞谿,含沙不能射。 卷354_5 「度桂岭歌」刘禹锡 桂阳岭,下下复高高。人稀鸟兽骇,地远草木豪。 寄言迁金子,知余歌者劳。 卷354_6 「插田歌」刘禹锡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 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农妇白?裙,农父绿蓑衣。 齐唱郢中歌,嘤伫如竹枝。 但闻怨响音,不辨俚语词。 时时一大笑,此必相嘲嗤。 水平苗漠漠,烟火生墟落。 黄犬往复还,赤鸡鸣且啄。 路旁谁家郎,乌帽衫袖长。 自言上计吏,年幼离帝乡。 田夫语计吏,君家侬定谙。 一来长安道,眼大不相参。 计吏笑致辞,长安真大处。 省门高轲峨,侬入无度数。 昨来补卫士,唯用筒竹布。 君看二三年,我作官人去。 卷354_7 「葡萄歌(一作蒲桃)」刘禹锡 野田生葡萄,缠绕一枝高。 移来碧墀下,张王日日高。 分岐浩繁缛,修蔓蟠诘曲。 扬翘向庭柯,意思如有属。 为之立长檠,布?C当轩绿。 米液溉其根,理疏看渗漉。 繁葩组绶结,悬实珠玑蹙。 马乳带轻霜,龙鳞曜初旭。 有客汾阴至,临堂瞪双目。 自言我晋人,种此如种玉。 酿之成美酒,令人饮不足。 为君持一斗,往取凉州牧。 卷354_8 「蛮子歌」刘禹锡 蛮语钩輈音,蛮衣斑斓布。 熏狸掘沙鼠,时节祠盘瓠。 忽逢乘马客,恍若惊?顾。 腰斧上高山,意行无旧路。 卷354_9 「马嵬行」刘禹锡 绿野扶风道,黄尘马嵬驿。 路边杨贵人,坟高三四尺。 乃问里中儿,皆言幸蜀时。 军家诛戚族,天子舍妖姬。 群吏伏门屏,贵人牵帝衣。 低回转美目,风日为无晖。 贵人饮金屑,倏忽舜英暮。 平生服杏丹,颜色真如故。 属车尘已远,里巷来窥觑。 共爱宿妆妍,君王画眉处。 履綦无复有,履组光未灭。 不见岩畔人,空见凌波袜。 邮童爱踪迹,私手解鞶结。 传看千万眼,缕绝香不歇。 指环照骨明,首饰敌连城。 将入咸阳市,犹得贾胡惊。 卷354_10 「百花行」刘禹锡 长安百花时,风景宜轻薄。 无人不沽酒,何处不闻乐。 春风连夜动,微雨凌晓濯。 红焰出墙头,雪光映楼角。 繁紫韵松竹,远黄绕篱落。 临路不胜愁,轻烟去何托。 满庭荡魂魄,照庑成丹渥。 烂熳簇颠狂,飘零劝行乐。 时节易??晚,清阴覆池阁。 唯有安石榴,当轩慰寂寞。 卷354_11 「壮士行」刘禹锡 阴风振寒郊,猛虎正咆哮。 徐行出烧地,连吼入黄茅。 壮士走马去,镫前弯玉??。 叱之使人立,一发如铍交。 悍睛忽星堕,飞血溅林梢。 彪炳为我席,膻腥充我庖。 里中欣害除,贺酒纷呶号。 明日长桥上,倾城看斩蛟。 卷354_12 「苦雨行」刘禹锡 悠悠飞走情,同乐在阳和。 岁中三百日,常恐风雨多。 天人信遐远,时节易蹉跎。 洞房有明烛,无乃酣且歌。 卷354_13 「华山歌」刘禹锡 洪垆作高山,元气鼓其橐。 俄然神功就,峻拔在寥廓。 灵迹露指爪,杀气见棱角。 凡木不敢生,神仙聿来托。 天资帝王宅,以我为关钥。 能令下国人,一见换神骨。 高山固无限,如此方为岳。 丈夫无特达,虽贵犹碌碌。 卷354_14 「抛球乐词」刘禹锡 五彩绣团圆,登君玳瑁筵。 最宜红烛下,偏称落花前。 上客如先起,应须赠一船。 春早见花枝,朝朝恨发迟。 及看花落后,却忆未开时。 幸有抛球乐,一杯君莫辞。 卷354_15 「华清词(一作华清宫词)」刘禹锡 日出骊山东,裴回照温泉。 楼台影玲珑,稍稍开白烟。 言昔太上皇,常居此祈年。 风中闻清乐,往往来列仙。 翠华入五云,紫气归上玄。 哀哀生人泪,泣尽弓剑前。 圣道本自我,凡情徒颙然。 小臣感玄化,一望青冥天。 卷354_16 「送春曲三首」刘禹锡 春向晚,春晚思悠哉。 风云日已改,花叶自相催。 漠漠空中去,何时天际来。 春已暮,冉冉如人老,映叶见残花,连天是青草。 可怜桃与李,从此同桑枣。 春景去,此去何时回。 游人千万恨,落日上高台。 寂寞繁花尽,流莺归莫来。 卷354_17 「初夏曲三首」刘禹锡 铜壶方促夜,斗柄暂南回。 稍嫌单衣重,初怜北户开。 西园花已尽,新月为谁来。 时节过繁华,阴阴千万家。巢禽命子戏,园果坠枝斜。 寂寞孤飞蝶,窥丛觅晚花。 绿水风初暖,青林露早??。 麦陇雉朝雊,桑野人暮归。 百舌悲花尽,平芜来去飞。 卷354_18 「捣衣曲」刘禹锡 爽砧应秋律,繁杵含凄风。一一远相续,家家音不同。 户庭凝露清,伴侣明月中。长裾委襞积,轻?垂璁珑。 汗馀衫更馥,钿移麝半空。 报寒惊边雁,促思闻候虫。 天狼正芒角,虎落定相攻。盈箧寄何处,征人如转蓬。 卷354_19 「?田行」刘禹锡 何处好?田,团团缦山腹。钻龟得雨卦,上山烧卧木。 惊?走且顾,群雉声咿喔。红焰远成霞,轻煤飞入郭。 风引上高岑,猎猎度青林。 青林望靡靡,赤光低复起。 照潭出老蛟,爆竹惊山鬼。夜色不见山,孤明星汉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