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80年代的诗歌作品

1. 80年代的诗歌

80年代的诗歌

1.80年代流行歌曲大全

01.大海 02.千千阙歌 03.千年等一回 04.走过咖啡屋 05.雨蝶 06.滚滚红尘 07.沧海一声笑 08.潇洒走一回 09.大约在冬季 10.你的柔情我永远不懂 11.容易受伤的女人 12.童年 13.突然的自我 14.山不转水转 15.同桌的你 16.单身情歌 17.刀剑如梦 18.红豆 19.红尘有你 20.心雨 21.隐形的翅膀 22.星星点灯 23.把悲伤留给自己 24.再回首 25.情网 26.爱你在心口难开 27.踏浪 28.花好月圆夜 29.甘心情愿 30.外婆的澎湖湾 31.雾里看花 32.敢问路在何方 33.渴望 34.光辉岁月 35.我可以抱你吗 36.我是不是该安静的走开 37.菊花台 38.等你等到我心痛 39.会呼吸的痛 40.相逢在雨中 全选/反选播放加入列表41.美丽的神话 42.情非得已 43.风中有朵雨做的云 44.常回家看看 45.海阔天空 46.我是一只小小鸟 47.其实不想走 48.一直很安静 49.我们都是好孩子 50.青花瓷 51.霍元甲 52.一生有你 53.光阴的故事 54.独角戏 55.南泥湾 56.我不想说 57.祝你一路顺风 58.离别 59.寂寞沙洲冷 60.我曾用心爱着你 61.用心良苦 62.你究竟有几个好妹妹 63.遇见 64.冬天里的一把火 65.我的中国心 66.黄昏 67.冰雨 68.红颜 69.风吹麦浪 70.阳光总在风雨后 71.跟往事干杯 72.再见 73.轻轻的告诉你 74.真的爱你 75.谁的眼泪在飞 76.原来你也在这里 77.红日 78.暖暖 79.没有情人的情人节 80.寂寞在唱歌 全选/反选播放加入列表81.认真的雪 82.但愿人长久 83.故乡的云 84.心雨 85.相见恨晚 86.英雄泪 87.无情的雨无情的你 88.只对你有感觉 89.放手去爱 90.十七岁的雨季 91.男人哭吧不是罪 92.盛夏的果实 93.真心英雄 94.风雨无阻 95.广岛之恋 96.一无所有 97.爱你一万年 98.孤枕难眠 99.饿狼传说 100.最初的梦想 101.南屏晚钟 102.爱如潮水 103.月亮代表我的心 104.白天不懂夜的黑 105.樱花草 106.江南 107.当 108.算你狠 109.喜欢你 110.当你孤单你会想起谁 111.冷酷到底 112.冬季到台北来看雨 113.亲爱的你怎么不在我身边 114.笑看风云 115.真心真意过一生 116.听海 117.思念 118.分飞 119.童话 120.一天到晚游泳的鱼 全选/反选播放加入列表121.白桦林 122.有多少爱可以重来 123.逝去的诺言 124.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125.今天你要嫁给我 126.热情的沙漠 127.乡间的小路 128.酒干倘卖无 129.情人 130.无所谓 131.听妈妈的话 132.大地 133.黄种人 134.真的汉子 135.不让我的眼泪陪我过夜 136.城里的月光 137.明明白白我的心 138.忘记你我做不到 139.太委屈 140.完美世界 141.让我一次爱个够 142.笨小孩 143.征服 144.天天想你 145.不再犹豫 146.思念是一种病 147.一笑而过 148.从开始到现在 149.只要你过得比我好 150.对面的女孩看过来 151.心碎了无痕 152.发如雪 153.爸爸妈妈 154.简单爱 155.你好毒 156.爱就一个字 157.约定 158.失恋阵线联盟 159.东风破 160.稻香 全选/反选播放加入列表161.中华民谣 162.我等到花儿也谢了 163.忘忧草 164.灰姑娘 165.青春舞曲 166.电台情歌 167.姐姐妹妹站起来 168.星星的约会 169.一眼万年 170.因为爱所以爱 171.不得不爱 172.真心英雄 173.永远不回头 174.飞得更高 175.你是我的女人 176.谁伴我闯荡 177.睡在我上铺的兄弟 178.如果没有你 179.栀子花开 180.一千年以后 181.宁夏 182.你知道我在等你吗 183.最长的电影 184.中国话 185.蒙娜丽莎的眼泪 186.再说一次我爱你 187.类似爱情 188.安妮 189.曾经的你 190.Super Star 191.伤痕 192.北极星的眼泪 193.当爱在靠近 194.追风少年 195.无地自容 196.白鸽 197.香水百合 198.最爱上海滩 199.太傻 200.男人海洋 全选/反选播放加入列表201.蜗牛 202.你的样子 203.缠绵 204.第一次 205.相见不如怀念 206.夜夜夜夜 207.说好的幸福呢 208.大国民 209.你最珍贵 210.想和你去吹吹风 211.春泥 212.红蜻蜓 213.冷雨夜 214.背叛情歌 215.梁山伯与茱丽叶 216.流年 217.像风一样自由 218.分手总要在雨天 219.不想长大 220.堕落天使 221.遗失的美好 222.忘情森巴舞 223.不见不散 224.折子戏 225.坚持到底 226.兰亭序 227.爱你痛到不知痛 228.爱情鸟 229.南海姑娘 230.青春纪念册 231.偷心 232.有一点动心 233.岁月无声 234.撕夜 235.曹操 236.甜甜的 237.朋友难当 238.温柔的慈悲 239.情书 240.知道不知道 全选/反选播放加入列表241.快乐崇拜 242.逝去日子 243.木鱼与金鱼 244.受了点伤 245.青春无悔 246.分手快乐 247.双截棍 248.彩虹 249.七月七日晴 250.千年泪 251.一路向北 252.对你爱不完 253.梦里花 254.外面的世界 255.大女人 256.灰色轨迹 257.稻草人 258.诀别诗 259.花房姑娘 260.他还是不懂 261.约定 262.农民 263.我不配 264.长城 265.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266.蒲公英的约定 267.回到过去 268.每天爱你多一些 269.再见 270.欧若拉 271.天若有情 272.狼 273.背对背拥抱 274.花祭 275.那些花儿 276.一无所有 277.突然想起你 278.我想更懂你 279.回头太难 280.执迷不悔(国语版) 全选/反选播放加入列表281.红茶馆 282.赤裸裸 283.本草纲目 284.七里香 285.好久不见 286.别再为他流泪 287.寂寞的季节 288.情不自禁 289.奔跑 黄征/羽泉 290.你知道我在等你吗 291.喜欢你没道理 292.不必在乎我是谁 293.短发 294.外婆 295.最近比较烦 296.借口 297.想太多 298.生如夏花 299.原来的我 300。

2.八十年代一首诗是怎样的

诗集编好了,找谁写序呢? 我想到了被称为中国诗歌评论家第一人的北京大学教授谢冕。

作为“三个崛起”理论的主要论家,遭受官方压力的谢冕教授,在中国诗坛可谓举足轻重。 谢教授在北京大学开设“中国现代诗歌名篇欣赏”课程。

由于选课的人很多,给外校的旁听者提供了机会。 我在人民大学校门口,搭上332路公共汽车,混入课堂听课。

据我观察,一百多人的大教室里,坐在后排的大约1/3的听众,都并非北京大学的学生。 有一天,下课了,谢教授正在收拾讲义,准备离开。

我抱着编好的诗稿,走上前去,自我介绍,并请求谢教授帮忙写一篇序言。 谢教授说:“我最近很忙。

这样吧,稿子我先拿回去看看,两个星期后给你答复。” 一周以后,下课了,谢教授走到我的座位旁,拿出一个旧的牛皮纸信封,说:“序已经写好了,我留了底,这是我老伴抄下的,你看能不能用。

三千字的长序,标题(《雨季已经来临》。 字体秀丽、一笔一划。

谢教授是这样写的: 程宝林诗作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以现代人的心胸,拥抱着并融化了绵延数千年的民族心理文化传统的因袭。他能以青春的流行色调、当代生适的节奏感来再现这片古老土地以及吾土吾民的淳厚乡风民俗,并把二者加以融会贯通:体现出独创性。

程宝林以经过精心锤炼加工的提高了的口语化语言,以流动的活泼的节秦,平易地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生活的情感。他以同代人的身分,表现同代人的民灵世界,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成就。”

这篇序言,发表在1985年4月8日安徽“诗歌报”的头版头条。 两年后的1987年,我已经毕业分配到四川日报工作。

谢冕教授和夫人,到拉萨参加“雪域之光”诗会后,途经成都返京,住在我家附近的一个宾馆。我提着一瓶四川名酒,去看望他们。

谢教授写序之后,我们便再无任何联系,替我抄写序言的师母,更是从未谋面。 三人正在交谈,忽然,服务员来敲门,说楼下大堂里,有北京来的重要电话,找谢冕夫妇接听。

当时,宾馆房间里,还没有普及电话。 我们交谈的客房桌上,放着一个信封,一些钞票露出来,大约有300元左右,大概是两位老师的旅费。

我看得出来,师母临出门时,略为犹豫了一下,不知道,将这个初次见面的年轻人单独留在这个桌上放着钱的房间里,是否妥当。 谢教授也看出了师母的犹豫,说:“走吧,有宝林在屋里,放心!” 给我的诗集写跋的,是诗人李小雨。

当时,我已经在《诗刊》发表了好几组诗,都是她的责任编辑。 热情、诚恳、鼓励和希望,洋溢在她的每一句话里。

诗的末尾,记下了写作日期:1984年12月25日深夜于北京。 圣诞节的半夜,这个快要临产的诗歌编辑,给一个大学生的诗集写跋。

最令我感动的是,不久,她竟然挺着大肚子,换乘几路公共汽车(80年代初,北京公共汽车的拥挤程度,居全国之冠),在严寒路滑的北京,从虎坊桥的(《诗刊》编辑部,找到西郊白石桥路的人民大学,将跋文送到了我的宿舍。 不巧,我尚未回宿舍,同学替我收下了这篇诗。

在奉行利益交换原则的今天,这样的事情,完全不可思议。 但是,在八十年代初的中国诗坛上,这样的事情却很多、很多。

(五) 1984年的寒假来临了。我的亲戚,嘱咐我给印刷厂的厂长送点礼。

我推着自行车,龙头上挂着两只老母鸡,后架上,驮着一袋糯米。路上泥泞,无法骑行,我必须随时拿一根细棍子,清除车轮上的泥巴,才能将自行车推走。

30里的土路,从乡下到小镇,我走了几乎一整天。 当天晚上,在“黄叔叔”的陪同下,我参观了这家印刷厂。

它的名字叫“荆门市装潢彩印厂”。一切就绪,1000元预付款已经交给工厂,当晚开机。

在这位叔叔家吃过晚饭,我们来到位于郊外的印刷厂。当印刷机开始飞速旋转时,我走到厂外去散步。

那是江汉平原的腹心地带,土地肥沃。这时,大雾升腾起来。

在弥天的大雾里,行走着一个正等待自己的诗集印刷完毕的22岁青年人。 我突然觉得,青春是这样美好,还不曾体验过的爱情和激情,是这样美好。

“我对世界怀着难以抑制的情欲。” 这样的诗句就涌上了脑海。

20多天后,开学了,我带着200本书,坐公共汽车到了武汉。 找到分别在中南财经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读书的同学王长城、范军。

他们买了红纸,写了广告,抱着书,来到武昌火车站的一盏太阳灯下,开始卖书。 我很骄傲:前者,现在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教授、系主任;后者,是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出版社社长,虽然我,什么头衔都没有。

第一本书是一个旅客买走的。定价九角,他给了一元,叫我们不要找零。

后面的故事,我已写在散文《旅途卖书记》中, 就不重复了。 我回到大学后,20包书也已托运到了北京海淀区。

我到大学的食堂里,找到负责人,说明原委,食堂负责人慷慨地借给了我一辆平板大三轮。我从未骑过这种车,居然骑得非常熟练。

在同学的帮助下,顺利将书运回宿舍。 那一天中午,全班同学一起出动,在学校食堂前面,出售诗集《雨季来临》。

同学们常在校刊上看到我的诗,一看广告,马上将食堂前面的马路围得水泄不通。 限额出售300册。

300册在40分钟内卖光。 至少有一半的书款,是学校的菜票,要拿到后勤处,兑换成现金。

3.50年代到90年代励志诗歌

不是因为想要获得而去热爱,不生僻难解、先天不足的。

中国的诗歌,可以说是汪国真的代表作之一。热爱生命,使他成为诗歌界的新秀,因此他的诗歌甚至可以进入语文教材、“吐露真诚”……这些都是体现热爱的种种表现。

朦胧诗多半孤傲,也是汪国真的诗歌取得成功之原因所在,对九十年代的诗歌读者来说,这是非常明智的一种教化手段。相反,只要心中有爱、“成功”等意象、“奋斗历程”和“未来”为意象进行分析和回答,这首诗以四个肯定的回答表达出为何要热爱生命的哲理,甚至在韵律的营造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但是朦胧诗却背弃了这个主要功能,诗歌的主题就升华了,自然也较容易接受这种诗歌形式了。四个段落。

《热爱生命》,而是娓娓吟唱建议你去这么做,也可以作为励志的诗歌来读。我个人虽然非常欣赏朦胧诗热爱生命

汪国真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

既然钟情于玫瑰

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汪诗热爱的不是最终的成功和未来的美好结局,这也许是汪国真本人的偏好,可以说是完全区别于朦胧诗的特点,而是因为热爱而最终获得。

汪国真的诗歌总是体现出一种鲜明的教化功能,是一首非常适合朗读的抒情诗歌。汪国真惯用“爱情”,这帮助诗歌成功。这样。

《热爱生命》,便只顾风雨兼程”,成为年青人的朋友和老师,汪国真的诗歌背弃孤傲,汪国真的诗歌不是单纯的说教。在我读来,从最早开始,就大多承载着歌唱功能的,一切美好的结果也就在意料之中了。他没有呼喊口号非要你去这么做、是一种追求?

还是来说《热爱生命》。四个段落分别以“成功”,曾经掀起过一个热潮,汪国真似乎不如朦胧派,但它毕竟是残缺的,强调意象和个人理想的追求,却各有其趣,他的大量作品都采用了这些基本意象。他的诗歌基本上都是可以直接拿来谱曲歌唱的,不晦涩,有着对生命的一种热爱,不是爱情的获得和奋斗目标的实现、席慕容在内的一些清新哲理派诗人惯用的几个意象。诗作里溢出的热爱,也可能是为了迎合意识形态的一种妥协吧。

其实,不故弄玄虚,他说“既然已经选择了远方,也促使它衰败,这一切是否得助于他的诗歌的富有热情的教化作用、“爱情”,“风雨兼程”。我相信,但对这一缺陷却深感遗憾,对安抚痴迷者的心灵起过很大的作用。

在意境上,其实是一个过程。尽管朦胧诗在八十年代受到读者的极大关注和追捧。我不知道,看似相似。汪国真的诗歌,热衷于流行音乐的年青人。这四个意象可以说是包括汪国真,都在意料之中

汪国真的诗作

4.推荐80年代的诗人的诗,越多越好

《夏天的时候》夏天的时候你走在姚家园路上 身子轻飘飘的 打算到朝阳区体育馆 或者去三里屯 看看朋友们都在忙些什么;快到一半的时候 你习惯地回头望了望;看那尽头,到了没有。

《闲坐说玄宗》今晚长安 雨点密集 你我对决 影子高悬 大密宗手印 印在窗帘 青梅花开过之后的 凌晨三点 诸事无聊 诸神不来 你脸色铁青,你呐呐道 “我们谈谈玄宗吧?” 《萍聚》亲爱的,听说,现在又流行,爱你等于爱自己了。走在北平的街道上 首都妇幼保健医院的护士换了好几个,杨花飘的乱 七八糟。

可这些没有什么关系啊 记得第一次见你 那是在福建的某一地方 《三年》那一天。我的意思是说,坚硬像黑夜。

覆盖通往身体的铁路。如果温度适宜。

我多想把你压在田埂上。再爱一次。

《烧烤》我想在一首叫烧烤的小诗里 隐藏一些情绪。假设现在是傍晚六点。

南方某省。雨水落在岸边 《倾盖如故》大雨后 八达市场人来人往 车如泥人过江 放晴的时候你的大巴车遭遇红灯 停在路口你 看见旁边也停着一部五十铃 写着“石楼义牒镇” 几个字;你感到特别亲切 想走下去 问问义牒镇的近况而 事实上那个叫“义牒镇”的地方 你从未去过 《毕竟》天上下着雨 你去见朋友 朋友不在 唯有他妻子出来和你见面 她拿出上等的女儿红 招待你 顺便告诉你最好 趁 他不在 那是什么意思 你听得直冒冷汗 《金缕衣》那年春天,你走了,给你的爱人留下短暂而深刻的悲伤;第二年她改嫁了 但,偶然,还是会想起你。

想给你立个小碑 有空的时候 好回来看看你 在我看来,这是最好的礼物了 这世上没人比她更了解你 她深知你。你初恋的爱人叫无趣 二丫头韩愈 《与君》在乡下,洗澡,烧香 水龙头 不断,涌出,大量的水珠和野菊花 覆盖你;远处炊烟 茕茕孑立 窗外的坟墓遍地开放 你看出它们 具有 一定的形状 但手机没有信号 《形式主义的哀伤》你还记得她离开时的样子 汽车开动前 你们像中日领导人一样握了握手。

声音像弹簧 往回走的时候它拉住你,弹个不停 车内太吵 你向她挥手示意,想告诉她,你好喜欢她 但她不知道,以为你想告诉她 你指的方向那里是一片荔枝生产保护林区 《旅行》你表情冷漠 你磕瓜子 你出生没人理解你 你降临无端化雨 你永远在另一阵风中风中 《酸菜》道路两旁 是光杆的白桦 长势不良的冬青 这是北京的十二月 这是从北京到天津 汽车里 依然热播上月我们一起发出过的声音:那些语言你都认识 一个叫辣手 一个叫党组织 《纪念张小曼》五年前的福州 与现在的福州有何分别?八一七大街仍和东百交错、交往,恍如初见;道路拓宽 友谊热烈 土地咸湿 大叶榕没有大寂寞 根须还在其中;那年街上 闲散的人群 我经过之后,还在继续丢失。《死于电击》电流接通 脉搏加速 我的眼中浮现泪珠 秋天的田野 孤单的接通:去年花少 今年花多。

《高山常青》我爱,这些翻唱的歌碟 这么多美女,一看就知道来自对岸台湾。三点一式,乱唱一通。

也有些来自广东。厦门本土盗版的地下工厂被抓的差不多了。

现在很难见到。不禁有些怀念。

这次回福建 又带了几个碟片到北京。听,现在唱到了,又是落叶时节;是否把我忘记?是否把我忘记?雨啊雨,下个不停 芭蕉啊茅屋,下个不停 《夏天》人死如灯灭,为什么黑暗带来人间 永久的别离?亲爱的。

我酷爱这样跟你说话,仿佛你就是黑暗本身 《结局》过完这个夏天,悲伤并没有减少一点 我很高兴的读出了这两个句子 没有想到这是一首歌曲中的句子,自我感觉真不 错。因为我。

早就忘掉你啦。就像忘掉这个句子是歌曲中的句子 许多个下午有电话来,你未接,你静观其变,有短 信来 你亦未能推迟。

5.80年代诗歌的总体特征

无论从世纪初的眼光回首历史,还是从已有的研究出发,以“80年代以来”的方式,看待近30年的诗歌历史,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成立。[1]当然,以这样的时间范围进行论述并非要忽视“**”结束至80年代之间的历史。作为一种策略,这里的时间起点只是出于诗歌艺术的完整性,比如:如:创作风格的连续性、创作方法的一致性、区别于以前诗歌创作以及造成显著影响等等来研讨内容,以及避免“新时期文学”这一概念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2]。尽管,任何一段历史的连接常常并非泾渭分明的事实,往往使理想中的历史分期带有前后矛盾的成分。

1976年“**”的结束,使诗歌创作以及诗歌“想象”逐渐真实起来。然而,如果只是考察此后一段时间内的诗歌创作和诗歌发表,可以看到的是,对于历史记忆的清理仍然是一个过程。这不但为“复出的诗人”、“归来者”之类的诗歌史称谓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同样的,也为年轻一代诗人浮出历史的地表,获得了历史的机遇。这种由于历史的原因而造成的迅速而频繁的登场,及其之间的代际差异,无疑为考察80年代诗歌潮流的演进方式,提供了参照的可能。

构成日后80年代诗歌写作阵营的诗人,主要来自两个诗歌“群体”。即一类是“复出”的诗人,一类是“青年诗人”。“复出”的诗人,主要显示了当代一体化时代特别是“**”时代的历史遭遇。因此,从广义的角度上讲,“复出”的一代并不仅仅是“归来的一代”,其中还包含着对更早历史记录的重新书写:40年代的“中国新诗派”,50年代因“胡风集团”而遭受牵连的“七月诗派”,1957年反右斗争中的“右派分子”,都可以被视为是“复出的一代”,只不过,这些诗人在“**”结束重新进行创作时,都在主题、情感上表达了一种“归来者”的身份和反思意识,然而,由于年龄的限制和诗歌观念上长期遭遇“桎梏”,所以,“复出”一代诗人的绝大多数显示“后劲不足”,而少数保持创作活力的诗人,则更多体现为对一种历史思维的拒斥以及自我的不断超越。相比较而言,“青年一代”诗人则发挥了巨大的诗歌想象空间,他们的出现特别是“潜在作品”的重新问世,填补了“**”时代苍白的诗歌历史。当然,这些在年龄、写作价值取向并不一致的“一代”很快由于“朦胧诗”及其论争的出现而呈现出“断裂现象”,此后的诗歌必将向“多元姿态”的历史予以展开。

与诗人相继“复出”、浮现相适应的是,诗歌的阅读和发表也呈现出一种新的态势。与50、60年代相比,80年代正式出版的诗歌刊物有相当的数量增加。除《诗刊》、《星星诗刊》在“**”结束之后较早复刊之外,针对当时诗界乃至文艺界本身走向繁荣的景象,各地也相继通过不同形式创办诗歌刊物,此外,各种综合类文学刊物大都开辟一定版面,以及1981年,唯一的诗歌理论刊物《诗探索》的创办,均为80年代诗歌的繁荣和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与正式期刊刊发诗歌作品相呼应的,是非正式印刷品在80年代的盛行,这种可以视为是写作与正式发表之间的“中介”(即“民刊”),同样具有无法忽视的诗歌史意义。这种常常在80年代以“油印”、“手抄本”形式出现的“刊物”,既在一定程度上接续了现代文学史意义上的同类现象,也可以在视为是一种“民间权利”的同时留下了时代的“记忆”。以著名的《今天》为例,它的出现以及日后显著的位置,不但使这种“发表”方式得以流传,而且,还在日后的诗歌交流和阅读接受中,比如:80年代中后期特别是90年代诗歌,起到了重要的“典范作用”。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