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南湖的红船诗歌散文朗诵

1. 南湖的红船诗歌

南湖的红船诗歌

1.南湖红船的有关诗词

1,《泛南湖至石帆诗》南北朝 谢惠连 轨息陆途初,枻鼓川路始。

涟漪繁波漾,参差层峰峙。 译文:刚刚停下陆路车马,举棹湖上游览开始。

涟漪丛生繁波荡漾,远方群山错落耸立。 2,《渌水曲》唐代 李白 渌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苹。

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 译文:清澈的湖水在秋夜的月亮下发着亮光,我到洞庭湖采白苹。

荷花姿态娇媚好像有话要对我说,却愁坏了我这个摇船人。 3,《西湖杂咏·夏》元代 薛昂夫 译文:映湖光,逞新妆。

笙歌鼎沸南湖荡,今夜且休回画舫。 倒映在水里的都是漂亮的新妆 ,在欢乐地歌舞声下西湖的水都在振动。

今晚这么高兴就留在这里不要把船摇回去了。 4,《南湖早春》唐代 白居易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 译文:乌云散去,风雨初停,天气刚刚放晴,阳光照射在湖面上形成倒影,有一种温暖明快之感。

漫山遍野的山杏,碎红点点;湖面上漂浮的水苹,一望无际,犹如整齐的草坪。 5,《南湖》唐代 温庭筠 湖上微风入槛凉,翻翻菱荇满回塘。

野船著岸偎春草,水鸟带波飞夕阳。 译文:南湖上微风入槛习习生凉,随风飘动的菱荇叶子遍满池塘。

野船紧靠在春草丛生的岸边;水鸟带着波光在夕阳下飞翔。

2.你可记得南湖的红船是哪首歌的歌词

你可记得南湖的红船,你可记得井冈山的烽烟,你可记得遵义的霞光,你可记得窑洞的风寒,苦苦追求,披肝沥胆,旗帜更鲜艳。

——摘自2011年春晚歌曲《旗帜更鲜艳》

你可记得南湖的红船

你可记得井冈山的烽烟

你可记得遵义的霞光

你可记得窑洞的风寒

苦苦追求 披肝沥胆

旗帜更鲜艳

只为日月清明 阳光灿烂

只为乾坤 朗朗国泰民安

你可记得春天的故事

你可记得新时代的画卷

你可听到和谐的歌声

你可听到科学发展的呼唤

继往开来 勇往直前

旗帜更鲜艳

只为天蓝水碧 风清云淡

只为风调雨顺 百姓梦圆

继往开来 勇往直前

旗帜更鲜艳

只为天蓝水碧 风清云淡

只为风调雨顺 百姓梦圆

风调雨顺 百姓梦圆

3.急求《红船 从南湖起航》的朗诵背景音乐啊

芦秀梅-《南湖的船 党的摇篮》

作词:张士燮 乔 羽

作曲:时乐蒙

演唱:芦秀梅

七月南湖水涟涟

烟雨楼台雨如烟

水涟涟 雨如烟

荷花深处摇来一只船

摇来一只船

哎……

南湖的船啊 党的摇篮

你和人民心相连心相连

七月南湖水涟涟

烟雨楼台雨如烟

云将收 雾将散

湖面上升起领航的帆

南湖的船啊 党的摇篮

你满载着神州大地风雨雷电

啊……

南湖的船啊 党的摇篮

波光闪霞光闪

伟大的中国**诞生在人间

南湖的船啊 党的摇篮

历史将从你这里揭开新篇

啊……

南湖的船啊 党的摇篮

你将化作艨艟巨舰

迎着惊涛骇浪 扬起万里风帆

奋勇向前

奋勇向前

奋勇向前

奋勇向前

就用这首歌,控制好伴奏音乐大小就成

4.红船,从这里起航的诗歌,谁知道

红船从这里起航

自从闭关守国

国运日趋暗弱

先是内乱纷纷你争我夺

再是外强入侵肆意瓜分

东方雄鸡垂下了高傲的头

亚州巨龙进入了睡梦

外国用中国火药造成了枪炮

中国人用火药做焰火放红了云霄

用指南针为封锁中国铺平了海上通道

中国人用罗盘看风水宝穴

总有些不死的灵魂在黑暗里寻找

寻找那强国之道

那怕是抛头颅洒热血也不屈不挠

你看漂洋过海的船上

有他们的身影

血雨腥风里有他们的长笑

一艘红色渔舟

从南湖烟雨里起航

载着中华热血儿女走了84个春秋

从租界到水乡

从运河到山村

从城市到边陲

从延安到北京

东方龙醒了又睡

睡了又醒

磕磕绊绊里走过了二个世纪

在这举国同庆的日子里

不由得记起了共和国走过的56年风风雨雨

强国富民曾是多少仁人志士的梦寐以求

多少热血儿女付出了生命和亲戚

中华民族在1949重新站起

雄鸡一唱天下白

使多少中华儿女欢呼雀跃

一句“一切帝国主义都是纸老虎”的豪言壮语

曾使武装到牙齿的世界强国两度灰心丧气

有时先进武器确实不如意志的坚韧

一声“自力更生”让海陆空封锁毫无意义

有人确实是用小米加步枪

让飞机大炮唉声叹气

人是什么都可以没有

就是不能没志气

一个实在的行动远比空谈强国有力

改革开放唤醒了沉睡多年的灵魂

让东方巨龙再次发出了夺目光辉

56年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瞬息

是对是错要让后人来评析

世界上没有一个政党不说自己是为民谋福利

是真是假要看它把国家带往哪里去

成功失败要让历史去检阅

水能载舟也能覆舟是千古不变的规律

只要没忘记历代帝王将相死后在哪里

没忘别想骑到别人头上去

真心实意去为民谋几件福利

老百姓的眼睛还是雪亮的

生死相随谈不上

同甘共苦还是可以的

5.南湖红船的红船介绍

这只仿建的“红船”,不仅集无锡丝网船、灯船的优点于一身,而且船上的屏风、气楼的雕刻图案,如花卉和戏曲人物等表现得栩栩如生。

这只“红船”竣工后至今仍停泊在南湖烟雨楼东南方向。 徐经纬说,1959年9月,父亲等3人参加了在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召开的造船庆功会,他们被授予了奖状和锦旗,当地政府曾向无锡红旗船厂提出,希望父亲能留在当地工作,但厂方考虑到父亲人才难得,终未同意。

为了更好地纪念这一特殊时刻,河北省工艺美术大师杨洪武,用5个多月的时间精心刻制了一枚题为“南湖红船”的核 舟作品。该核舟选用上好橄榄核为原料,以嘉兴南湖画舫为原型,细致入微的刻画了参加党的一大代表们,在画舫上创建中国**的历史瞬间。

嘉兴南湖画舫长16米、宽3米,分前、中、后三舱,中共一大就是在画舫的中舱内举行的。核舟虽仅长3.9厘米、宽1.4厘米、高1.3厘米,也按画舫的行止,刻制了前中后三舱,宽敞的舱室、舱顶瓦楞线、舱窗以及桅杆等 都一一展现出来。

为增强艺术效果,前舱顶还精刻了党旗、后舱顶刻制了和平鸽。船舱两旁分别刻制小窗5扇,共10扇,每扇小窗都能开启。

小核舟的舱顶、舱壁、小窗等都刻制了精美的花纹,把核舟装扮得富丽堂皇。船头坐4人,**坐在船头右侧,他目光睿智、慈祥坚定,风吹动着他头发,身上穿的长衫衣纹清晰可辨,手中的文件纸卷页翻,页页可数;何叔衡侧身靠近**讨论着;**还坐在船头左侧,手捧书籍思考着问题;李达在阅读,他还习惯地用手推了推眼镜,犹如身临其境。

打开前舱两旁的小窗,临窗而坐的是陈潭秋、王尽美;坐在中舱两旁小窗前的是邓恩铭、刘仁静和李汉俊、包惠僧。船尾右侧是一位船工,正在用力摇橹;左侧是李达的夫人王会悟,她一面照料会务、烧水沏茶;一面警惕地观察着四周,为会议做好保卫工作。

王会悟左手提壶、右手端杯,神态自然。壶上的花草纹理似隐似现。

核舟的每一个人物,都是按照当时参加党一大的人物肖像写真刻制的,人物虽不足2毫米,但都生动传神,栩栩如生。核舟船底刻一大党纲98字,题款7字,共105字。

字是按竖式书写阴刻的,填成黑色,笔画细如毫丝,一行一行的小字好似船行时荡漾起的涟漪。此外,为真实再现南湖画舫的全面,在核舟“红船”后面也拖一小舟。

小舟长2.3厘米,高1.1厘米,宽1.0厘米。舟顶分为两层,箬篷顶周边雕刻着精美的文饰,两侧透雕的篷壁玲珑剔透、精巧可人。

小舟底部刻的是一大闭幕时代表们呼的口号:“**万岁!第三国际万岁!共产主义——人类的解放者万岁!”共23个字。大舟与小舟之间用一条链环联接,也是用核材精刻而成的。

整个“南湖红船”共刻核舟2、人物12人、小窗10扇、舱室4、壶2、杯皿2、书籍文件5、橹、炉、小桌各1、链环1条、文字128字,此外12人中有5人还佩带了眼镜,均都一一俱足。核舟“南湖红船”展现了“日出东方、开天辟地”的伟大创举,既是古为今用,也是推陈出新,使古老的民间艺术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6.红船,从这里起航的诗歌,谁知道

红船从这里起航 自从闭关守国 国运日趋暗弱 先是内乱纷纷你争我夺 再是外强入侵肆意瓜分 东方雄鸡垂下了高傲的头 亚州巨龙进入了睡梦 外国用中国火药造成了枪炮 中国人用火药做焰火放红了云霄 用指南针为封锁中国铺平了海上通道 中国人用罗盘看风水宝穴 总有些不死的灵魂在黑暗里寻找 寻找那强国之道 那怕是抛头颅洒热血也不屈不挠 你看漂洋过海的船上 有他们的身影 血雨腥风里有他们的长笑 一艘红色渔舟 从南湖烟雨里起航 载着中华热血儿女走了84个春秋 从租界到水乡 从运河到山村 从城市到边陲 从延安到北京 东方龙醒了又睡 睡了又醒 磕磕绊绊里走过了二个世纪 在这举国同庆的日子里 不由得记起了共和国走过的56年风风雨雨 强国富民曾是多少仁人志士的梦寐以求 多少热血儿女付出了生命和亲戚 中华民族在1949重新站起 雄鸡一唱天下白 使多少中华儿女欢呼雀跃 一句“一切帝国主义都是纸老虎”的豪言壮语 曾使武装到牙齿的世界强国两度灰心丧气 有时先进武器确实不如意志的坚韧 一声“自力更生”让海陆空封锁毫无意义 有人确实是用小米加步枪 让飞机大炮唉声叹气 人是什么都可以没有 就是不能没志气 一个实在的行动远比空谈强国有力 改革开放唤醒了沉睡多年的灵魂 让东方巨龙再次发出了夺目光辉 56年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瞬息 是对是错要让后人来评析 世界上没有一个政党不说自己是为民谋福利 是真是假要看它把国家带往哪里去 成功失败要让历史去检阅 水能载舟也能覆舟是千古不变的规律 只要没忘记历代帝王将相死后在哪里 没忘别想骑到别人头上去 真心实意去为民谋几件福利 老百姓的眼睛还是雪亮的 生死相随谈不上 同甘共苦还是可以的。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