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有关邓世昌黄海海战的诗句

1.关于邓世昌的诗

光绪皇帝题的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1894年9月17日在大东沟海战中,邓世昌指挥“致远”舰奋勇作战,后在日舰围攻下,“致远”多处受伤全舰燃起大火,船身倾斜。邓世昌鼓励全舰官兵道:“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倭舰专恃吉野,苟沉此舰,足以夺其气而成事”,毅然驾舰全速撞向日本主力舰“吉野”号右舷,决意与敌同归于尽。倭舰官兵见状大惊失色,集中炮火向“致远”射击,不幸一发炮弹击中“致远”舰的鱼雷发射管,管内鱼雷发生爆炸导致“致远”舰沉没。邓世昌坠落海中后,其随从以救生圈相救,被他拒绝,并说:“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所养的爱犬“太阳”亦游至其旁,口衔其臂以救,邓世昌誓与军舰共存亡,毅然按犬首入水,自己亦同沉没于波涛之中,与全舰官兵250余人一同壮烈殉国。

邓世昌牺牲后举国震动,光绪帝垂泪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并赐予邓世昌“壮节公”谥号,追封“太子少保”,入祀京师昭忠祠,御笔亲撰祭文、碑文各一篇。

2.形容北洋水师的最著名诗句

日夜卫海疆 . 艨艟巨舰巡国界,定远号上龙旗妍. 旅顺威海龙虎距,舳舻千里锁雄关. 甲午风烟蔽华夏,视死如归赴国难. 东沟洋面天如墨,火光熊熊浪滔天. 军中将士多豪杰,世昌独将鳌头占. 临危不惧亲发炮,舍身报国撞日舰. 只缘清廷多孱弱,报国壮志难完现 力战捐躯亦无奈,亚洲第一终覆亡 新式海军由此创,铁血男儿丛中塑. 风自刘公吹浪去,涛声依旧浪淘沙. 临江仙 刘公怀古 踯躅刘公,海苍茫.天渊翻覆,有记当年鏖战时.山屹碣石,北洋英魂铸.回首望,惊涛拍岸,忆入甲午年. 销烟起,炮声隆,黄溟浪拍千重.看我水师将士,一袭征袍鲜血染,东沟宏志此心丹.怅寥廓,把酒酹 甲午诗词 作者:秋瑾 万里乘云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

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3.邓世昌的名言【5条】

1.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

2.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

3.今日无非一死,但虽死而海军的声威永在!今天是我们报国的时候了

4.人谁无死?但愿我们死得其所,死得值!

5. 倭舰专恃吉野,苟沉此舰,足以夺其气而成事

邓世昌(1849年10月4日-1894年9月17日),汉族,原名永昌,字正卿,广东广府人籍广东番禺县龙导尾乡(广州市海珠区),清末北洋水师将领 、中国民族英雄。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时为致远号巡洋舰管带(即舰长)。

1894年9月17日在黄海海战中壮烈牺牲,谥壮节公,追封太子少保衔。

4.写出与下列诗句有关的人物

林则徐,邓世昌,谭嗣同,孙中山

试题分析:第(1)题,“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讲的是禁烟的林则徐。

第(2)题,“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讲的是在黄海海战中牺牲的邓世昌。

第(3)题,“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讲的是戊戌变法中牺牲的谭嗣同。

第(4)题,“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是孙中山写的。

点评:一些诗句中涉及的历史人物需要我们牢牢掌握。这些诗句要么是其他人对历史人物的评判,或者是诗句作者对于历史的感叹。学习这些诗句我们能够品味其中蕴藏的历史观点。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