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关于红军的诗歌有哪些

1. 关于红军的诗歌

关于红军的诗歌

1.关于红军的诗句有哪些

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泊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2、万里长征犹忆泸关险 ,三军远戍严防帝国侵 。

3、飞身可夺天堑 ,健步定攀高峰 。安顺急抢渡,大渡勇夺桥。

4、两军夹江上,泸定决分晓。 5、无边风雨夜,天堑大渡横。

火把照征途,飞兵夺泸定。 6、旧貌换新颜 。

7、铁索飞云空,浪涛汹汹,泸定桥横高峡中。西去平叛驱车急,往事潮涌。

当年抢英雄,敌军重重,红军冒死建奇功。而今又踏长征路,山河峥嵘。

8、那管寒烟照柳条,歼仇灭敌怒火烧。 红军遗迹今犹在,莫忘英雄夺险桥。

9、泸定深峡战敌顽,铁索强渡红旗传。 壮士悲歌垂千古,新桥落成万世欢。

10、泸定桥横铁索寒,战士悲歌英魂烈。 征程激荡过半百,永记当年创业艰。

11、一水扼津喉,桥横铁索寒。 飞师夺险隘,更上万重山。

12、弹雨枪林马不前,一桥飞渡箭难弦。 身肩民族存亡贵,写得光辉历史篇。

13、河水南流,任澎湃波涛,难阻当年红军,奋勇前进,创造光辉纪录,完成长征,奠下胜利基础; 14、旌旗西指,看神勇大军,全扫康藏残敌,努力建设,力求民族幸福,实行团结,组织友爱家庭。 赞美红军长征的句子:1.走在新长征的路上,我们应发扬红军长征精神,使之成为推动我们各项事业不断发展的精神力量。

我们回忆长征、纪念长征,就是要把红军长征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一代代传下去,艰苦奋斗,众志成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长征”的伟大胜利。2.长征的每段路程都上演过生离死别的悲壮故事,让老红军们刻骨铭心的,是一段段血与火、生与死的真实经历,是从生死考验中锤炼出的顽强意志,是激励着广大红军指战员艰苦征战的强大动力,是中国**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全面展示。

3.今天,当年的战争硝烟已经散去,但和平发展的天空并非晴空万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新的长征与当年红军长征一样将是山水重重的漫漫征程,也将面临着严峻的困难和考验。

正因如此,新世纪新阶段更需要我们高擎起长征精神的火炬,让曾经推动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光荣传统在新的长征中焕发出时代光芒,照耀着我们像当年的长征红军那样去不断开创出新的局面。4.中华民族精神源远流长,她们是中国悠久历史的积淀、光荣传统的升华和时代文明的结晶。

回望历史,从中华民族独立,到人民解放,再到国家富强,中国人民一路走来.长征不但继承了民族精神,而且丰富和发展了民族精神,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内容。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也是在未来岁月里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巨大精神动力。

5.长征精神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其可贵就在于,它能够在漫长的时间积淀中转化为对现实的启示,体现了党之魂、军之魂和民族之魂。

长征精神之所以历久弥新,就在于它不是静止的。它承接着井冈山精神,又不断形成了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更为它注入了新的时代血液,增加了新的丰富内涵。

6.历史已经走过个春秋,红军长征的脚步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是,岁月易老,精神永存。

长征精神将永远以它特有的魅力和震撼人心的力量鼓舞我们开拓进取,奋勇前进。7.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特有的魅力使它就像一部最完美的神话,突破时代和国界,在世界上广为传扬。

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一部史无前例、雄伟壮丽的史诗。8.红军长征途中那惊天地、泣鬼神、震山河、撼心灵的大无畏革命英雄主义壮举,那一幕幕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历史画面,仿佛就在眼前!那隆隆的炮声、震天的呐喊、成为激人奋进的咚咚战鼓!长征中那无数革命烈士,和无数动人的事件折射出来的长征精神,留给了人们工作和学习以无穷的力量,成为一代又一代人成长进步中的催化剂。

9.长征精神是中国的,都不约而同地把他们的焦点对准了红军的精神,那种英勇顽强、一往无前的精神。正如索尔兹伯里所说:“长征将成为人类坚定无畏的丰碑,永远流传于世。

阅读长征的故事将使人们再次认识到,人类的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10.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特有的魅力使它就像一部最完美的神话,突破时代和国界,在世界上广为传扬。

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一部史无前例、雄伟壮丽的史诗。“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2.【有关长征的诗歌出七律·长征,字少一点.】

长征诗歌-纪念长征(21首) 一 马嘶人叫角号吹,万面红旗天际挥. 赤水金沙辗转渡,雪山草地等闲飞. 横空出世入天将,绝地逢生穿铁蹄. 一曲悲歌多壮烈,千秋正气树丰碑 二 滚滚红流染碧空,飘飘巨练舞长虹. 千山飞越云追月,万马奔腾虎啸风. 天地低昂歌正气,江山驰骛走英雄. 梦随万里长征路,凭吊忠魂觅旧踪. 三 千古江山吊英雄,红流磅礴走工农. 湘江血战连天浪,泸定飞行绝地风. 走马南天人似铁,挥鞭北地气凌虹. 江山不负英雄志,遗有风流天地中. 四 博古先生羞博古,翻云覆雨一言行. 兵临赣水狼烟滚,苦战湘江腥雨倾. 将士阵前纵喋血,书生纸上尚谈兵. 古城遵义英雄出,力挽狂澜日月擎. 五 古城遵义出真龙,一代伟人**. 赤水河边遗妙笔,金沙江畔走神工. 兵胜诸葛不毛地,将越达开绝境中. 三面红旗期陕北,英雄弯弓引雕弓. 六 一曲悲歌天地荡,红军血雨染湘江. 惊涛骇起连天雪,烈火熊燃彻夜光. 战马长嘶偎侠骨,飞鸿凄唳俯沙场. 湘江呜咽湘君泣,今古英灵是国殇. 七 一代枭雄石达开,安顺兵败不胜哀. 江河横断英雄路,风雨终消霸世才. 身陷重围孤奋战,军临死地久徘徊. 风云巧遇百年后,万里长征走疾雷. 八 一桥飞越风云里,大渡河头兵马行. 号角齐鸣穿地裂,炮弹俱发向天倾. 满腔正气冲霄汉,千古悲歌泣鬼灵. 深褐斑斑看铁索,终为壮士血凝成. 九 天风浩荡天神怒,一面红旗上雪峰. 背顶寒天吹面雨,足踏冻土打头风. 漫山壮士猛如虎,动地豪情矫胜龙. 一代伟人衣雪点,风流儒雅赋苍穹. 十 窃国窃军张国焘,红军队里一飞枭. 朝违北上搞分裂,暮作南冠降敌曹. 狼子心肠血开口,阴阳权术暗藏刀. 奴才面目一朝现,人物风流也折腰! 十一 万里长征歇远行,茫茫草地久纵横. 兵濒死地不曾灭,祸起萧墙但又生. 同室操戈千古恨,扬镳分道五更星. 才超益德板桥上,喝退曹操万甲兵. 十二 地缘深处莽千里,天宇尽头红一边. 千曲蜿蜒过草地,三军磅礴走泥丸. 马革饥餐粮食尽,河流渴饮血拼干. 人间风雨出奇迹,正气悲歌动九天. 十三 一道鬼门腊子口,长征北上挡头行. 三军号角震深谷,万道火光封险陉. 绝壁飞梭下云脚,横空出世走神兵. 当年鏖战风云急,侠路相逢死后生. 十四 气压风云天帝惊,红军横越陕川中. 长缨共舞千年雪,赤练齐飞七彩虹. 西指昆仑王母地,东临渭水汉秦宫. 巍巍宝塔锋芒露,万丈金光映碧空. 十五 一剑丰碑刺碧空,六盘山上气如虹. 百岩峻峭履平地,万马轩昂飞巨龙. 拔地千层迎旭日,插天一线送归鸿. 行吟高处今何在?一代伟人回首中. 十六 千山飞越关前月,万马嘶鸣垄上秋. 战士欢呼将台堡,红旗漫卷会师楼. 三江云歇高原上,四海风停陇水头. 万里长征魂不死,古看铁血尽风流. 十七 西路红军开后方,全军覆没泣沧桑. 男儿纵死极边土,女子不从马匪帮. 大漠孤烟血流海,黄昏落日骨如霜. 孤兵深入穿西域,抗日烽火在北疆. 十八 走马江天人未歇,长征万里几人回? 南天烽火沉沉灭,北国狼烟滚滚来. 指点江山回世力,肩挑日月挽天才. 西安事变惊雷动,抗日风云从此开. 十九 红军万里几消磨?人困马乏三万多. 西接穹庐北近漠,南连烽火东临河. 飞行瀚海征马匪,挺进太行抗日倭. 不是张扬戳天日,又多风雨几悲歌? 廿 盘古开天一代中,千山万水走红军. 铁蹄荡漾山前月,铜号徘徊岭上云. 慷慨悲歌天地泣,轩昂遗曲古今闻. 将军自古沙场死,壮士当年岂顾勋! 廿一 万里长征万里雄, 雄师谁吊觅遗踪? 砺磨剑气千山上, 挑战人生极限中. 日月朗朗魂不死, 风云浩浩曲难终. 今朝重走长征路, 兴我中华期大同. 西江月 井冈山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清平乐 六盘山 1935.10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念奴娇 昆仑 1935.10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十六字令三首 1934-1935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沁园春 雪 1936.02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3.关于红军的诗 歌

1.清平乐·会昌 (**) 东方欲晓, 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 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 颠连直接东溟。

战士指看南粤, 更加郁郁葱葱。 2.清平乐·六盘山 (**) 天高云淡, 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 屈指行程两万。 六盘山上高峰, 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 3.十六字令三首(**)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4.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 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

5.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一, 过 大 荒 岭 十 八 盘 上 叹 紫 荆 , 古 来 客 外 路 难 行。 今 天 再 越 大 荒 岭, 更 恨 人 间 路 不 平。

风 瑟 瑟, 雨 蒙 蒙, 盘 蛇 伏 我 入 云 中。 相 逢 且 问 西 来 客, 前 面 关 山 更 几 重? 二, 上 五 台 山 六 月 青 山 景 色 佳, 行 程 百 里 力 未 乏。

溪 水 潺 潺 鸟 迎 客, 草 树 青 青 蝶 戏 花。 清 风 有 缘 拂 人面, 白 云 无 羁 网 罗 纱。

功 名 尘 土 国 难 在, 未 敢 偷 闲 学 出 家。 三。

咏台怀镇 五 台 青 峰 抱 古 寺, 游 人 香 客 入 台 怀。 也 慕 佛 国 清 凉 境, 四 面 流 云 过 山 来。

四。 太 原 愁 雨 一 路 风 尘 入 晋 阳, 细 雨 凄 迷 扰 愁 肠。

无 边 恼 恨 谁 能 解? 且 敲 棋 子 放 疏 狂。 五。

登 华 山 华 山 奇 险 天 下 闻, 仙 踪 难 觅 景 森 森。 临 壑 苍 松 腾 紫 气, 破 天 绝 壁 挂 祥 云。

日 迫 长 安 秦 川 碧, 烟 笼 黄 河 水 天 浑。 泣 血 江 山 兴 亡 泪, 天 地 悠 悠 古 今 人。

六。 从 西 安 奔 商 州 一 辞 西 安 赴 楚 荆, 群 峰 拥 路 路 难 行。

半 岭 行 来 脚 下 软, 石 上 清 流 浴 肤 松。 才 觉 峰 口 云 天 阔, 又 追 丹 江 驾 长 风。

日 落 山 空 何 处 宿? 两 三 灯 火 商 州 城。 七。

赴 荆 门 路 上 胎 爆 于 道, 步 行 数 十 里 无 村 落, 暮 至, 缓 缓 独 行。 欲 赴 荆 门 阻 重 冈, 野 风 摇 树 倍 凄 凉。

数 声 归 鸟 伶 晚 客, 几 处 池 水 托 夕 阳。 天 涯 孤 旅 谁 牵 系, 无 声 草 木 含 情 长。

聚 散 难 期 儿 女 事, 从 此 枕 边 少 泪 行。 八。

过荆州 微 风 疏 雨 过 荆 州, 新 街 市 景 旧 城 头。 前 朝 英 雄 无 觅 处, 衣 冠 男 女 漫 街 游。

旧 笑 景 升 无 大 志, 新 恨 商 歌 依 悠 悠。 大 江 流 尽 帝 王 业, 华 夏 干 戈 几 时 休? 九。

三峡 独 倚 船 舷 观 画 屏, 山 眉 垂 敛 怨 云 浓, 水 天 黯 淡 客 多 情。 船 过 巴 东 忽 夜 降, 沿 江 灯 火 乱 如 星, 只 疑 银 汉 落 江 中。

十。 别公安县公安朋友 云 雾 初 开 天 放 晴, 不 期 公 安 阻 行 程。

平 生 初 为 警 门 客, 斗 湖 城 关 乍 认 朋。 你 行 公 事 我 忧 民, 同 谓 报 国 道 不 同。

莫 说 异 乡 无 知 己, 最 无 情 处 尚 有 情。 长征歌 十月里来秋风凉, 中央红军远征忙, 星夜渡过雩都河, 古陂新田打胜仗。

十一月里来走湖南, 宣临兰道一齐占, 冲破两道封锁线, 赫得何键狗胆寒。 十二月里来过汀江, 广西军阀大恐慌, 四道封锁线都突破, 势如破竹谁敢挡。

一月里来梅花香, 打进贵州过乌江, 连占黔北十数县, 红军威名天下扬。 二月里来到扎西, 部队改编好整齐, 发展川南游击队, 扩大红军三千几。

三月打回贵州省, 二次占领遵义城, 打坍王家烈八个团, 消灭薛吴两师兵。 四月里来向南进, 打了贵阳打昆明, 巧妙渡过金沙江, 浩浩荡荡蜀中行。

五月里来泸定桥, 刘文辉打得如飞跑, 大渡河天险从容过, 十七个英雄姓名标。 六月里来天气热, 夹金山上还积妇, 一四两个方面军, 懋功取得大会合。

七月进入川西北, 艰苦奋斗为那个, 为了抗日救中国。 八月继续向前进, 草地行军不怕冷, 草地从来无人过, 无坚不摧是红军。

九月出发潘州城, 陕甘支队东北行, 腊子口渭河安然过, 打了步兵打骑兵。 二万五长征到陕北, 南北红军大会合, 粉碎敌人新“围剿”, 统一人民救中国! 长征组歌《到吴起镇》 肖华 锣鼓响,秧歌起, 黄河唱,长城喜。

腊子口上降神兵, 百丈悬崖当云梯。 六盘山上红旗展, 势如破竹扫敌骑。

陕甘军民传喜讯, 征师胜利到吴起。 南北兄弟手携手, 扩大前进根据地。

诗歌:长征 一部两万五千里的浩瀚史诗 独版在二十世纪的中华大地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千古绝唱 抄在了斯诺的美式笔记里 让全人类的读者 为之颤栗 史诗因围剿的抑窒奋然起笔 几万双草鞋的灵感奔涌如铁流决堤 七百二十个日日夜夜 展开了万水千山立体交叉的磅礴运思 艰难险阻多项辐合惊心动魄 力挽狂澜伏笔照应百感交集 声东击西运筹帷幄回肠荡气 霞光曙色彩线穿珠升华妙笔 风潇潇马嘶嘶穿越雪山 天苍苍地茫茫爬过草地 路迢迢人意志如钢 诗浩浩歌漫漫创造壮举 造就了一种精神 震惊了两个世纪 把濒临绝境的旧中国 走出了柳暗花明翻天覆地 这条英雄的路啊 还要我们继续 坚定不移勇往直前 一直走下去。

4.红军长征诗歌

一、《七律·长征》 作者:近代** 1、原文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2、翻译 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

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一颗泥丸。 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热气腾腾。

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 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

3、介绍 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为粉碎国民政府的围剿,保存自己的实力,也为了北上抗日,挽救民族危亡,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了举世闻名的长征。这首七律是作于红军战士越过岷山后,长征即将胜利结束前不久的途中。

作为红军的领导人,**在经受了无数次考验后,如今,曙光在前,胜利在望,他心潮澎湃,满怀豪情地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七律·长征》写于1935年9月下旬,10月定稿。

二、《十六字令三首》 作者:近代** 1、原文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 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 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 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2、翻译 山,高耸入云端。给快跑的马儿再加几鞭,翻越山巅未下鞍。

惊诧高又险,回头瞥一眼,离天只有三尺三! 山,起伏如波涛,浩瀚似江海,倒海翻江卷巨澜。山势奔腾迅猛如奔马,好似万马厮杀正酣战。

山,傲立苍穹如长剑,刺破青天剑锋没伤残。天像快要塌下来,全靠着山的支撑,天才得以铺展于宇宙间。

3、介绍 这三首小令作于1934年到1935年间。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各军团分别从闽西的长汀、宁化和赣南的瑞金、雩都地区出发,开始了远离中央根据地井冈山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一路上,遭遇到数不尽的艰难困苦,除先后以鲜血和生命突破**设置的四道严密封锁线外,还越过了千山万水,不仅以举世罕见的牺牲精神,战胜了强敌,而且以同样罕见的吃苦精神,战胜了种种困难和天险。 **曾屡次妄图凭借水的天险阻挡和消灭红军,例如湘江、金沙江、大渡河等;而相对来说,红军则对山更有感情,尤其是**,对山的感情更深。

可以说,**开辟的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武装割据道路,始终是以山岭为依托的,在战略退却时,则更是以山岭为掩护。山岭是**和红军的好朋友,**和红军喜欢山,而**则在特定历史时期里,相当畏惧红军喜欢的山。

在实行战略大转移的长征途中,红军不仅大多数时候都在高山峻岭中行军,而且也常在万山丛中冲破**的围追堵截,既历尽艰辛,又充满胜利的喜悦。**这三首小令,就是怀着喜悦的心情,在翻山越岭的长征行军途中写下的。

三、《忆秦娥·娄山关》 作者:近代** 1、原文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2、翻译 凛冽的西风正猛烈地吹着,大雁鸣霜,晓月当空。晓月当空,马蹄声零碎而又纷杂,军号声声沉郁低回。

不要说群山起伏像铁般难以逾越,而今让我们重振旗鼓向前。重振旗鼓向前,茫茫青山如大海,夕阳光华赤如血。

3、介绍 此词写于1935年2月,最早发表于1957年1月的《诗刊》上。 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确立了**的领导地位,会后由**、**、王稼祥组成了军事指挥小组。

为了继续长征,红军经娄山关北上,准备于泸州与宜昌之间渡过长江;但遇到阻碍,**果断地决定二渡赤水,折回遵义,于是再次跨越娄山关。 2月25日凌晨,红军向娄山关挺进,在红花园与黔军遭遇,黔军仓皇应战,败退关口,红军沿盘山道猛烈攻击,傍晚时分终于把这座雄关控制在手中,使大部队顺利通过,迈向胜利的前程。

由于这一仗意义重大,所以诗人心情无比激动,在战斗结束不久即挥笔写下此词。 四、《清平乐·六盘山》 作者:近代** 1、原文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2、翻译 长空高阔白云清朗, 南飞的大雁已望到了天边。不登临长城关口绝不是英雄, 算下来已征战了二万。

六盘山上雄峰再拔, 烈烈西风漫卷着红旗。今天我长绳之武装紧握手中, 哪一天才会将那蒋家狂龙捆缚? 3、介绍 1935年8月,**主席粉碎了张国焘分裂红军的路线后,率红一方面军继续向陕北根据地挺进。

9月中旬,红军攻克天险腊子口,奇迹般越过岷山草地,进入甘肃南部。 10月7日,红军在宁夏六盘山的青石嘴,又击败了前来堵截的敌骑兵团,扫清了阻碍,摆脱了追敌,当天下午,一鼓作气,翻越了六盘山。

此词即是作者翻越六盘山时的咏怀之作。 此词最早发表于《诗刊》1957年1月号。

五、《念奴娇·昆仑》 作者:近代** 1、原文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 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

5.关于红军的诗歌

1、七律·长征 近现代:**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译文 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

五岭山脉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高大雄伟,在红军眼里也不过像在脚下滚过的泥丸。 金沙江浊浪滔天,湍急的流水拍击着高耸的山崖,给人以温暖的感觉。

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那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 更加令人欣喜的是千里岷山,皑皑白雪,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人人心情开朗,个个笑逐颜开。

2、七律·吊罗荣桓同志 近现代:** 记得当年草上飞,红军队里每相违。 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

斥鷃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非。 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 译文 记得当年红军初创的游击战争年代,你我同在军中却常常想见而见不到。

长征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困难日,战争胜利后如何保卫祖国的锦绣河山才是大问题。 斥鷃嘲笑鹏鸟为了飞得高而天天那么辛苦,哪像自己在蓬蒿中飞翔那么轻松自在。

此时此刻你却不幸辞世,今后国家大事的商讨可问计于谁? 3、忆秦娥·娄山关 近现代:**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译文 西风猛烈,长空中一群群大雁南飞,一阵阵鸣叫,霜花满地,残月在天。天将破晓,马蹄声零碎而又纷杂,军号声声沉郁低回。

不要说娄山关坚硬如铁难以逾越,而今让我们重振旗鼓向前。青山起伏,像海的波涛,夕阳鲜红,像血的颜色。

4、清平乐·六盘山 近现代:**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译文 长空高阔白云清朗,南飞的大雁已飞到了天际尽头。

不登临目的地绝不是英雄,算下来已征战了二万里的路途。 在高峰险峻的六盘山上,猛烈的西风吹得红旗猎猎地卷起来。

今天我长绳之武装紧握手中, 哪一天才会将那蒋家狂龙捆缚? 5、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 近现代:** 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

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

译文 万千枫林被霜打过焕发鲜亮的红色,红军战士一腔怒火直冲云天。大雾笼罩龙冈深暗的连绵群峰,我军齐声高呼,前线杀敌并活捉了张辉瓒。

二十万敌兵又来侵犯,狼烟四起遮掩了半边天。我将唤醒千百万的工农大众,同心协力齐努力,那时不周山下红旗遍插迎风招展。

6.红军长征的诗

长征诗歌-纪念长征(21首) 一 马嘶人叫角号吹,万面红旗天际挥。

赤水金沙辗转渡,雪山草地等闲飞。 横空出世入天将,绝地逢生穿铁蹄。

一曲悲歌多壮烈,千秋正气树丰碑 二 滚滚红流染碧空,飘飘巨练舞长虹。 千山飞越云追月,万马奔腾虎啸风。

天地低昂歌正气,江山驰骛走英雄。 梦随万里长征路,凭吊忠魂觅旧踪。

三 千古江山吊英雄,红流磅礴走工农。 湘江血战连天浪,泸定飞行绝地风。

走马南天人似铁,挥鞭北地气凌虹。 江山不负英雄志,遗有风流天地中。

四 博古先生羞博古,翻云覆雨一言行。 兵临赣水狼烟滚,苦战湘江腥雨倾。

将士阵前纵喋血,书生纸上尚谈兵。 古城遵义英雄出,力挽狂澜日月擎。

五 古城遵义出真龙,一代伟人**。 赤水河边遗妙笔,金沙江畔走神工。

兵胜诸葛不毛地,将越达开绝境中。 三面红旗期陕北,英雄弯弓引雕弓。

六 一曲悲歌天地荡,红军血雨染湘江。 惊涛骇起连天雪,烈火熊燃彻夜光。

战马长嘶偎侠骨,飞鸿凄唳俯沙场。 湘江呜咽湘君泣,今古英灵是国殇。

七 一代枭雄石达开,安顺兵败不胜哀。 江河横断英雄路,风雨终消霸世才。

身陷重围孤奋战,军临死地久徘徊。 风云巧遇百年后,万里长征走疾雷。

八 一桥飞越风云里,大渡河头兵马行。 号角齐鸣穿地裂,炮弹俱发向天倾。

满腔正气冲霄汉,千古悲歌泣鬼灵。 深褐斑斑看铁索,终为壮士血凝成。

九 天风浩荡天神怒,一面红旗上雪峰。 背顶寒天吹面雨,足踏冻土打头风。

漫山壮士猛如虎,动地豪情矫胜龙。 一代伟人衣雪点,风流儒雅赋苍穹。

十 窃国窃军张国焘,红军队里一飞枭。 朝违北上搞分裂,暮作南冠降敌曹。

狼子心肠血开口,阴阳权术暗藏刀. 奴才面目一朝现,人物风流也折腰! 十一 万里长征歇远行,茫茫草地久纵横。 兵濒死地不曾灭,祸起萧墙但又生。

同室操戈千古恨,扬镳分道五更星。 才超益德板桥上,喝退曹操万甲兵。

十二 地缘深处莽千里,天宇尽头红一边。 千曲蜿蜒过草地,三军磅礴走泥丸。

马革饥餐粮食尽,河流渴饮血拼干。 人间风雨出奇迹,正气悲歌动九天。

十三 一道鬼门腊子口,长征北上挡头行。 三军号角震深谷,万道火光封险陉。

绝壁飞梭下云脚,横空出世走神兵。 当年鏖战风云急,侠路相逢死后生。

十四 气压风云天帝惊,红军横越陕川中。 长缨共舞千年雪,赤练齐飞七彩虹。

西指昆仑王母地,东临渭水汉秦宫。 巍巍宝塔锋芒露,万丈金光映碧空。

十五 一剑丰碑刺碧空,六盘山上气如虹。 百岩峻峭履平地,万马轩昂飞巨龙。

拔地千层迎旭日,插天一线送归鸿。 行吟高处今何在?一代伟人回首中。

十六 千山飞越关前月,万马嘶鸣垄上秋。 战士欢呼将台堡,红旗漫卷会师楼。

三江云歇高原上,四海风停陇水头。 万里长征魂不死,古看铁血尽风流。

十七 西路红军开后方,全军覆没泣沧桑。 男儿纵死极边土,女子不从马匪帮。

大漠孤烟血流海,黄昏落日骨如霜。 孤兵深入穿西域,抗日烽火在北疆。

十八 走马江天人未歇,长征万里几人回? 南天烽火沉沉灭,北国狼烟滚滚来。 指点江山回世力,肩挑日月挽天才。

西安事变惊雷动,抗日风云从此开。 十九 红军万里几消磨?人困马乏三万多。

西接穹庐北近漠,南连烽火东临河。 飞行瀚海征马匪,挺进太行抗日倭。

不是张扬戳天日,又多风雨几悲歌? 廿 盘古开天一代中,千山万水走红军。 铁蹄荡漾山前月,铜号徘徊岭上云。

慷慨悲歌天地泣,轩昂遗曲古今闻。 将军自古沙场死,壮士当年岂顾勋! 廿一 万里长征万里雄, 雄师谁吊觅遗踪? 砺磨剑气千山上, 挑战人生极限中。

日月朗朗魂不死, 风云浩浩曲难终。 今朝重走长征路, 兴我中华期大同。

7.描写有关红军战士的诗歌有哪些

河水南流,任澎湃波涛,难阻当年红军,奋勇前进,创造光辉纪录,完成长征,奠下胜利基础; 旌旗西指,看神勇大军,全扫康藏残敌,努力建设,力求民族幸福,实行团结,组织友爱家庭. ——廖志高 红军女战士墓 越过这片茫茫戈壁 再涉过黑河 就是一座 英姿飒爽的墓碑 最初一个孩子到那儿,见到了 就告诉另一个孩子 说那墓碑上的星 亮闪闪的,像不谢的花 在夜晚也不熄灭 映得白杨林和雪山 格外壮美 第二个孩子去看 说那墓碑上 飘着战马的红鬃毛 像一丛红柳在拂动 接着就听到嘹亮的军号声 战刀扬起 一把白皑皑的战刀 雪很深很深 远近的野兔们都知道 那一柄闪动的冷雪 是春天的源头 珍藏着繁茂的荆棘和红浆果 许多年过去了 一群又一群孩子 从那儿回来,从军号声里回来 带回那位纵马挥刀的大姐姐 更多更神奇的故事 有的说她是微笑着的有的 说那儿临近峡谷风口 当凛冽的西风搅天刮起 她脸上是最严肃的表情 过草地 张爱萍 一九三五年八月 绿原无垠漫风烟,蓬高没膝步泥潭. 野菜水煮果腹暖,干草火烧驱夜寒. 随意坐地堪露宿,卧看行云逐浪翻. 帐月席茵刀枪枕,谈笑低吟道明天. 长 征 一九三五年八月,经巴西阿西作 林 伯 渠 刚过草地到巴阿,无那西风日末斜. 且喜境界新耳目,不虞粮秣少胡麻. 巨猿解缆技殊巧,野虻射人事可嗟. 前路纵遥知马力,谁予便利敢分家 江 城 子 忆长征 李志民 一九八六年 长征万里路遥迢,风萧萧,雨飘飘.浩气比 天,千军势如潮.为雪国耻洒热血,真理在,恨难消. 梦断推窗听鼓角,冷月皎,流萤高.身居京 华,常盼归鸿早.抽出心丝填旧句,写往事,万年骄.。

8.推荐几首关于“红军”的诗词

1、《无题》——聂荣臻 安顺急抢渡, 大渡勇夺桥。

两军夹江上, 泸定决分晓。 2、《江城子·忆长征》——李志民 长征万里路遥迢,风萧萧,雨飘飘。

浩气比天,千军势如潮。 为雪国耻洒热血,真理在,恨难消。

梦断推窗听鼓角,冷月皎,流萤高。 身居京华,常盼归鸿早。

抽出心丝填旧句,写往事,万年骄。 3、《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4、《过草地》——张爱萍 绿原无垠漫风烟,蓬高没膝步泥潭。

野菜水煮果腹暖,干草火烧驱夜寒。 随意坐地堪露宿,卧看行云逐浪翻。

帐月席茵刀枪枕,谈笑低吟道明天。 5、《长征》——林伯渠 刚过草地到巴阿,无那西风日末斜。

且喜境界新耳目,不虞粮秣少胡麻。 巨猿解缆技殊巧,野虻射人事可嗟。

前路纵遥知马力,谁予便利敢分家。 6、《七律》——乌兰夫 共话长征忆昔年,朝朝塞北望江南。

行踪奇正敌围破,信息浮沉民意浅。 捷报迅传逾朔漠,义诗响应度阴山。

此生留得豪情在,再作长征岂畏难。 7、《三十五岁生日寄怀》——陈毅 大军西去气如虹,一局南天战又重。

半壁河山沉血海,几多知友化沙虫。 日搜夜剿人犹在,万死千伤鬼亦雄。

物到极时终必变,天翻地覆五洲红。 8、《清平乐·会昌》——**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

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9、《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10、《清平乐·六盘山》——**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1. 一九七九年十月,聂荣臻同志为大渡河纪念馆题词,有感于当年红军过大渡河的英雄气概和我们取得这一战役胜利的主要过程,写下了这么几句:“安顺急抢渡,大渡勇夺桥,两军夹江上,泸定次分晓。”反映了我军强渡大渡河的实际情况。

2. 李志民(1906-1987)原名李风瑞,别名李明阶,曾用名李轩。湖南省浏阳县人。

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杰出的政治工作领导者,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28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五军第二纵队二大队四中队党代表、特务大队政治委员,红五军党委秘书长,红三军团政治部保卫大队政治委员,红五军第六师七团政治委员,第二师政治部主任,红三军团教导营政治委员,军团卫生部政治委员,军团保卫局二科科长,中央军委直属第八十一师政治部主任,红二十七军政治部主任。参加了长征。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

逝世日期1987年11月16日。 3. 《七律·长征》是一首七言律诗,选自《**诗词集》,这首诗写于1935年10月,当时**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

回顾长征一年来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 4. 这首诗正是描写了红军过草地时风餐露宿的生活.听老红军回忆,过草地时牺牲的战士最多,都是掉进沼泽里或是饿死的.那时每个人只有10斤青稞粉,却要度过两三个月.每天吃的就是野菜和着及少青稞粉,没有一丁点油盐,充分体现了长征途中的艰苦生活.再想想今天生活在和平年代幸福的我们,有好吃好穿的却还挑三拣四,随意浪费,着实觉得惭愧. 5. 林伯渠(1886年3月20日-1960年5月29日),原名林祖涵,字邃园,号伯渠,湖南省常德安福(今临澧县)人。

早年加入同盟会。1921年加入中国**。

他曾参加南昌起义、长征等重要革命活动,任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新中国成立后,林伯渠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一、二届副委员长。

[2] 林伯渠同志是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是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之一,与**、徐特立、谢觉哉、吴玉章并称“延安五老”。

1960年林伯渠先生去世。骨灰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

2013年4月2日林伯渠同志骨灰回归故里。 6. 这首七律是乌兰夫同志为纪念长征胜利五十周年而作,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它使全国人民对革命前途和抗日前途有了希望;长征的胜利促使抗日战争得以实现,也保证了抗日战争的胜利;长征的胜利,保存了红军的基干和党的大批优秀干部。

特别是在遵义会议上形成了毛在全党的领导地位,为中国**正确地领导人民革命到胜利奠定了基础。 7. 陈毅(1901年8月26日-1972年1月6日),字仲弘;四川乐至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诗人;国共内战时期的重要将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

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总理、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长,上海市人民政府首任市长。**期间,不顾自己的安危,毅然挺身而出与四人帮斗争,被诬陷为“二月逆流”。

1968年,下放石家庄。1972年去世。

1977年其遗作专集《陈毅诗词选集。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