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宋词《雨霖铃》的祥解及最后一个字“说”的读音1、“说”的读音是:shuo,第一声,意思是诉说。 2、原文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摧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沈 通:沉)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3、注释 秋后的蝉叫得是那样地凄凉而急促,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时分,一阵急雨刚停住。在京都城外设帐饯别,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想到这回去南方,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这一去长年相别,(相爱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即使有满腹的情意,又再同谁去诉说呢? 4、赏析 《雨霖铃》词牌名,也写作《雨淋铃》,节选自《乐章集》。相传唐玄宗入蜀时在雨中听到铃声而想起杨贵妃,故作此曲。曲调自身就具有哀伤的成分。宋代柳永的《雨霖铃》最为有名,而其中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一句更成为千古名句。 2.随便一首宋词的原文和鉴赏(200字)越简单越好《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账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仅仅是风中的铃声,就已经够撩人情思和遐想了,如平常院落檐角的风铃,如宫殿寺观檐前的风铃。李商隐当年咏叹齐梁两代统治者荒淫亡国,他借古讽今,讽刺唐代帝王的重蹈覆辙,其《齐宫词》就有“梁台歌管三更罢,犹自风摇九子铃”之句。风中的铃声已然如此,那风声复兼雨声的奔亡道中的铃声呢? 唐代天宝年间,渔阳的动地鼙鼓敲破了唐玄宗燕舞莺歌的好梦,仓皇中他携杨贵妃离开长安而奔往四川。马嵬驿之变,他为了自己的安全与皇位而只得忍痛“割爱”。进入蜀道之后,大雨滂沱,杨贵妃已经作了替罪之羊,唐玄宗的安全危机也已过去,他难免愧恨与怀念交集,泪水与雨水齐流,更何况在长时间寂寞与颠簸的行进途中,那风雨中车驾上叮叮当当的铃声,轻一声重一声,兀自敲叩着他内心的孤寂与哀愁。闻雨霖銮铃,长于音乐的他,大约是在剑州桐梓县的上亭,采其声为乐曲,命名“雨霖铃”,令跟随而来的善吹筚篥的梨园辫子张野狐吹奏,于是这支乐曲就得以传诸后世。而宋词借旧曲而别倚新声成为词牌,衍为双调慢词,最早见于北宋柳永的《乐章集》,延续了这一支唐曲的生命而另开新境的,正是宋代的这位白衣卿相词中王者。 3.雨霖铃是什么诗词的名称词牌《雨霖铃》原是唐代教坊大曲名,柳永始用为词牌之名,又名《雨 霖铃慢》,为双调,上片九句,押五仄韵,五十一字,下片八句,押五仄韵, 五十二字,共一百零三字。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借口 讨伐杨国忠,引发了安史之乱。第二年六月,安 禄山大军逼近长安,潼关失守,长安城危如累 卵。 七月,唐玄宗携杨贵妃、宰相杨国忠、太子 李亨,以及诸皇亲国戚、心腹宦官,仓皇逃往四 川。行至马嵬驿(今陕西兴平)时,六军因缺粮 不肯继续前行。 在陈玄礼的煽动下,众将士把怨 恨都发泄到祸国殃民的杨国忠身上,发动兵变, 斩杀了杨国忠,史称“马嵬驿之变”。 杨国忠死后,众将士将馆释围住,要求唐 玄宗赐死杨贵妃。 唐玄宗迫于情势危急,为平息 军心不得不下令缢死杨贵妃。唐玄宗人蜀行至斜 谷口时,一路霖雨绵绵,山风刮得驿站檐铃“叮 当”、“叮当”地响个不停,悲痛之情油然而 生,于是写下了《雨霖铃》曲。 《明皇杂录》里 记载:“明皇既幸蜀,西南行,初人斜谷,属霖雨涉旬,于栈道雨中闻铃,音与山相应。上即悼念贵妃,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寄恨焉。” 这就是《雨 霖铃》的来历。 以《雨霖铃》作为词牌的词中最著名的当属柳永的《雨霖铃》:“寒蝉 凄切。 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 4.急寻带 铃 字的诗词1.南乡子 为亡妇题照 纳兰容若 泪咽却无声,只向从前悔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识。 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 别语忒分明。午夜鹣鹣梦早醒。 卿自早醒侬自梦,更更。泣尽风檐夜雨铃。 2.题卢道士房 李颀 秋砧响落木,共坐茅君家。惟见两童子,林前汲井华。 空坛静白日,神鼎飞丹砂。麈尾拂霜草,金铃摇霁霞。 上章人世隔,看弈桐阴斜。稽首问仙要,黄精堪饵花。 3 帘 李峤 清风时入燕,紫殿几含秋。暧暧笼铃阁,纤纤上玉钩。 窗中翡翠动,户外水精浮。巧作盘龙势,长迎飞燕游。 4.送李纵别驾加员外郎却赴常州幕 卢纶 霄汉正联飞,江湖又独归。暂欢同赐被,不待易朝衣。 山雨迎军晚,芦风候火微。还当宴铃阁,谢守亦光辉。 5.忆秦娥 刘辰翁 收灯节。霖铃又似龟山雪。 龟山雪。今宵清绝,今宵愁绝。 老人似少终然别。痴痴更望春三月。 春三月。花如人面,自羞余发。 6.青玉案 刘辰翁 无肠可断听花雨。沉沉已是三更许。 如此残红那得住。一春情绪。 半生羁旅。寂寞空山语。 霖铃不是相思阻。四十平分犹过五。 渐远不知何杜宇。不如归去。 不如归去。人在江南路。 7.刘 生 卢照邻 刘生气不平,抱剑欲专征。 报恩为豪侠,死难在横行。 翠羽装刀鞘,黄金饰马铃。 但令一顾重,不吝百身轻。 8.临江仙 纳兰性德 昨夜个人曾有约,严城玉漏三更。一钩新月几疏星。 夜阑犹未寝,人静鼠窥灯。 原是瞿唐风间阻,错教人恨无情。 小阑干外寂无声。几回肠断处,风动护花铃。 9.浣溪沙 兰性德 风髻抛残秋草生。高梧湿月冷无声。 当时七夕记深盟。 信得羽衣传钿合,悔教罗袜葬倾城。 人间空唱雨淋铃。 10. 朝中措 纳兰性德 蜀弦秦柱不关情,尽日掩云屏。 已惜轻翎退粉,更嫌弱絮为萍。 东风多事,余寒吹散,烘暖微酲。 看尽一帘红雨,为谁亲系花铃?。 5.所有带“霖”的诗词唐代:张祜 · 《雨霖铃》 “雨霖铃夜却归秦,犹见张徽一曲新。” 原文: 雨霖铃夜却归秦,犹见张徽一曲新。长说上皇和泪教,月明南内更无人。 清代:纳兰性德 · 《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原文: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宋代:李清照 · 《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 “点滴霖霪。 点滴霖霪。” 原文: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 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 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宋代:曾几 · 《苏秀道中》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原文: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唐代:杜牧 · 《云》 “莫隐高唐去,枯苗待作霖。” 原文: 东西那有碍,出处岂虚心。 晓入洞庭阔,暮归巫峡深。 渡江随鸟影,拥树隔猿吟。 莫隐高唐去,枯苗待作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