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山峰的诗句题平都山 苏轼 足蹑平都古洞天, 此身不觉到云间。 抬眸四顾乾坤阔, 日月星辰任我攀。 平都天下古名山, 自信山中岁月闲。 午梦任随鸠唤觉, 早朝又听鹿催班。 《题西陵壁》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望岳》唐 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山中留客》唐 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 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 入云深处亦沾衣。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唐 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硭, 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作身千亿, 散向峰头望故乡。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2.含有“晓风” 的诗句的诗句有哪些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 --贾宝玉《咏白海棠》 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乾,泪痕残。 --唐琬 《钗头凤》 冻水消痕,晓风生暖,春满东郊道。 --柳永《古倾杯》 陌上蒙蒙残絮飞。杜鹃花里杜鹃啼。年年底事不归去,怨月愁烟长为谁。 梅雨细,晓风微。倚楼人听欲沾衣。故园三度群花谢,曼倩天涯犹未归。 --晏几道《鹧鸪天》 柳永 (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时学习诗词,有功名用世之志。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离开家乡,流寓杭州、苏州,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之中。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进京参加科举,屡试不中,遂一心填词。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碱、泗州判官等职,以屯田员外郎致仕,故世称柳屯田。 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 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3.含有峰字的诗句带“峰”字的诗句: 1、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唐代·李白《登太白峰》 译文:向西攀登太白峰,在日落时分才登上峰巅。 2、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唐代·李白《登庐山五老峰》 译文:五老峰坐落于庐山的东南,耸立如青天削出,就像一朵盛开的金色莲花。 3、来龙去脉绝无有,突然一峰插南斗。——清代·袁枚《独秀峰》 译文:全然找不到来龙去脉,只见一座高峰突然出现,高可入云,直插南斗星。 4、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唐代·李白《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 译文:黄山高耸四千仞,莲花攒簇三十二峰。 5、有时云与高峰匹,不放松峦历历。——清代·侯文曜《虞美人·影松峦峰》 译文:一时间云彩与高峰相聚,与峰间青松不明的样子。 4.与晓有关的诗句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梅花 陆游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春晓 孟浩然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春夜喜雨 杜甫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近试上张水部 朱庆余 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早梅 柳宗元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清明 王禹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江渐落晓星沉。——嫦娥 李商隐 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新凉 徐矶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李白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塞下曲六首 李白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马嵬 李商隐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无题 李商隐 晓雾朝暾绀碧烘,横塘西岸越城东。——初归石湖 范成大 半夜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农家 颜仁郁 蒲海晓霜凝马尾,葱山夜雪扑旗竿。——献封大夫破插仙凯歌 岑参 唱彻五更天未晓,一墀月浸紫薇花。——直玉堂作 洪咨夔 银烛朝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早朝大明宫 贾至 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和贾舍人早朝 杜甫 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和贾舍人早朝 岑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