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陌上花宋词

1.词牌《陌上花介绍陌上花据钦定词谱引东坡词话》:钱塘人

《钦定词谱》卷二十六(下)云:“《东坡词话》:钱塘人好唱《陌上花》、《缓缓曲》,盖吴越王遗事也。

调名取此。双调九十八字,前后段各八句,四仄韵。”

此所说字数98,与七剑兄所引不同,想必是版本不一样。然七剑兄的引文中说是“双调,99字”,而下面词谱所列平仄却是98字。

恐七剑兄有误。 2007-11-21 续 关于《陌上花》,流传下来的词例极少,目前仅有金元时期张翥的《陌上花•有怀》一例,故《钦定词谱》和《白香词谱》都选它为例,但二书断句和字数均有出入,《钦定词谱》所录的是98字,《白香词谱》所录的是99字,在下阕第5字后多一“香”字;上阕开头的12个字,《钦定词谱》作两个六字句,而《白香词谱》作3个四字句,下阕开头两句《钦定词谱》作三字句和五字“满罗衫、是酒痕凝处”共8字,《白香词谱》则是五字句和四字句“满罗衫是酒,香痕凝处”共9字,字数的出入便在于此。

比较如下: 《考正白香词谱•陌上花》99字 《钦定词谱•陌上花》98字 关山梦里, 关山梦里归来。 ⊙○●● ⊙○●●○○ 归来还又, ⊙○⊙● 岁华催晚。

还又岁华催晚。 ⊙○○▲。

⊙●●○○▲ 马影鸡声, 马影鸡声, ⊙●○○ ●●○○ 谙尽倦邮荒馆。 谙尽倦邮荒馆。

⊙●●○○▲ ⊙●●○○▲ 绿笺密记多情事, 绿笺密记多情事, ⊙○⊙●○○● ⊙○●●○○● 一看一回肠断。 一看一回肠断。

⊙●●○○▲ ⊙●●○○▲ 待殷勤寄与, 待殷勤 ●⊙○●● ●○○ 旧游莺燕, 寄与旧游莺燕, ⊙○○● ⊙●●○○● 水流云散。 水流云散。

●○○▲ ⊙○○▲ 满罗衫是酒, 满罗衫、●○○●● ⊙○○ 香痕凝处, 是酒痕凝处。 ⊙○⊙● ●●○⊙● 唾碧啼红相半。

唾碧啼红相半。 ⊙●⊙○○▲ ●●○○○▲ 只恐梅花, 只恐梅花。

⊙●○○ ●●○○ 瘦倚夜寒谁暖。 瘦倚夜寒谁暖。

⊙●●○○▲ ⊙●●○○▲ 不成便没相逢日, 不成便没相逢日。 ⊙○⊙●○○● ⊙○●●○○● 重整钗鸾筝雁。

重整钗鸾筝雁。 ○●⊙○○▲ ⊙●○○○▲ 但何郎纵有, 但何郎、●⊙○●● ●○○ 春风词笔, 纵有春风词笔。

⊙○○● ●●○○○● 病怀浑懒。 病怀浑懒。

●○○▲ ⊙○○▲ 七剑兄采用的格式当是《钦定词谱》中的格式。但据《考正白香词谱》陈栩、陈小蝶的考正:“此词盖集《玉漏迟》、《离亭燕》、《琐窗寒》三调而成,即所谓犯调也。

”就是说《陌上花》的格律,是剪取《玉漏迟》、《离亭燕》、《琐窗寒》中的句式组合而成的。具体说,除了上阕首句“关山梦里”和下阕首句“满罗衫是酒”之外,其余的句式都是《玉》《离》《琐》三调中的句子。

以四者对照,确实如此。因此,该词牌的格式,当以《考正白香词谱》所录99字谱为正。

一词牌有几体本属正常,但这《陌上花》的二体选的却都是张翥的同一首词,而且别无他证,这就没有理由有别体了。所以,《考正白香词谱》于此调后所附的“考正”说:“词谱于起句,注为六字两句,于‘归来’分句,‘还又’二字属下,后阕首句作三字,‘是酒’二字属下,无‘香’字,系误。

” 七剑兄在介绍《陌上花》一帖中说:“此格律由张翥《陌上花•有怀》而来,由于史上此词少,无可参考的词。今人填写的时候,大可不必如此填写,可将句子改为律句亦可。”

这似乎不妥。如上所述《陌上花》既然是集《玉漏迟》、《离亭燕》、《琐窗寒》三词的,此三词谱便是参考;词原是配乐的,一字的平仄关系到是否与所在乐曲中相应位置的音符相谐,故词的每字之平仄,往往比近体诗每字的平仄更严格,有时的地方不仅仅要分平仄,还要具体规定是四声中的那一声。

以上意见未必成熟,仅供参考。 。

2.求优美的宋词,像“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那样的诗句

落花如梦凄迷,麝烟微,又是夕阳潜下小楼西。——纳兰性德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自是朝来寒雨晚来风。姻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李煜

落花已作风前舞,又送黄花雨。晓来庭院半残红,惟有游丝千丈袅晴空。

殷勤花下同携手,更尽杯中酒。美人不用敛蛾眉,我亦多情无奈酒阑时!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晏几道

谒金门

风丝袅,水浸碧天清晓。一镜湿云清未了,雨晴春草草。

梦里轻螺谁扫。帘外落花红小。独睡起来情悄悄,寄愁何处好?

采桑子

彤霞久绝飞琼字,人在谁边。人在谁边,今夜玉清眠不眠。

香销被冷残灯灭,静数秋天。静数秋天,又误心期到下弦。

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

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

冷香萦遍红桥梦,梦觉城笳。月上桃花,雨歇春寒燕子家。

箜篌别后谁能鼓,肠断天涯。暗损韶华,一缕茶烟透碧纱。

采桑子

桃花羞作无情死,感激东风。吹落娇红,飞入窗间伴懊侬。

谁怜辛苦东阳瘦,也为春慵。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处浓。

海天谁放冰轮满,惆怅离情。莫说离情,但值良宵总泪零。

只应碧落重相见,那是今生。可奈今生,刚作愁时又忆卿。

拨灯书尽红笺也,依旧无聊。玉漏迢迢,梦里寒花隔玉箫。

几竿修竹三更雨,叶叶萧萧。分付秋潮,莫误双鱼到谢桥。

凉生露气湘弦润,暗滴花梢。帘影谁摇,燕蹴风丝上柳条。

舞鹍镜匣开频掩,檀粉慵调。朝泪如潮,昨夜香衾觉梦遥。

减字木兰花

烛花摇影,冷透疏衾刚欲醒。待不思量,不许孤眠不断肠。

茫茫碧落,天上人间情一诺。银汉难通,稳耐风波愿始从。

相逢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小晕红潮,斜溜鬟心只凤翘。

待将低唤,直为凝情恐人见。欲诉幽怀,转过回阑叩玉钗。

玉楼春 拟古决绝词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落花时

夕阳谁唤下楼梯,一握香荑。回头忍笑阶前立,总无语,也依依。

笺书直恁无凭据,休说相思。劝伊好向红窗醉,须莫及,落花时。

河传

春浅,红怨。掩双环,微雨花间画闲。无言暗将红泪弹。阑珊,香销轻梦还。

斜倚画屏思往事,皆不是,空作相思字。记当时,垂柳丝,花枝,满庭蝴蝶儿

减字木兰花

烛花摇影,冷透疏衾刚欲醒。待不思量,不许孤眠不断肠。

茫茫碧落,天上人间情一诺。银汉难通,稳耐风波愿始从。

相逢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小晕红潮,斜溜鬟心只凤翘。

待将低唤,直为凝情恐人见。欲诉幽怀,转过回阑叩玉钗。

酒泉子

谢却荼蘼,一片月明如水。篆香消,犹未睡,早鸦啼。

嫩寒无赖罗衣薄,休傍阑干角。最愁人,灯欲落,雁还飞。

纳兰性德的词都比较优美的。还有南唐后主的李煜的也是。还有晏殊,晏几道的你也可以看看。

3.关于苏轼的陌上花

苏轼的《陌上花》诗,风流蕴藉,含意深远,读之令人感慨。在诗的背后,还有一个很美丽的故事。当年吴越王钱镠的爱妃每到春天,就要回到临安娘家省亲。有一年,又到春暖花开的时候,钱镠坐在王宫大殿上,思念远方的爱妃,给她的信中这样写道:“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钱镠此人,史载“权勇有谋,性任侠,以解仇报怨为事。”彪悍且野心勃勃的男人,不识几个大字,从市井小流氓起家,硬是在五代十国的乱世中,拼抢下一片江山。诗僧贯休为其献诗 道:“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虽然有马屁之嫌,倒也大致与实际情况相符。就是这样的人,却给他爱的女人写出了敏感而温情的信――好比在报纸上 看到当红歌星自言“休闲时爱看看黑格尔的哲学书”,让人大跌眼镜。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这里有着对于美的赞叹,还有着在急景流年中心灵敏感的悸动,一种面对良辰美景、如花美眷而发自内心的珍惜之情。春天总是让人感伤的, 春天又是一个饱含骚动不安生命力的季节,而在这个季节里开遍陇头陌上的鲜花,就是最容易为人们的心灵带来微妙触动的事物,枭雄如钱鏐者竟亦不能幸免。

【赏析】

《陌上花》是苏轼根据当时民歌改写的,作于熙宁六年(1073),诗意宛转凄伤。

本诗的历史背景:宋朝兴起,吴越王钱俶以国献宋。宋太祖时,钱俶经常朝宋,往来汴京与临安之间。据载,吴越王妃开宝九年三月曾随王入朝。这些是此诗背景。至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诏钱俶举族归京师,除国号。

诗中感慨人世荣华富贵,虚名浮利的过眼云烟,皆如那草头露,陌上花,转眼即消逝凋谢不见;人们生前的一切荣华富贵,全如那清晨草头上的露水,不多久就散发消失;死后所留下的美好名声,也全如那路上的花朵,很快就会凋枯谢落。

4.“陌上花开缓缓归”这句诗词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最初的来历:

吴越王钱镠的原配夫人戴氏王妃,是横溪郎碧村的一个农家姑娘。戴氏是乡里出了名的贤淑之女,嫁给钱镠之后,跟随钱镠南征北战,担惊受怕了半辈子,后来成了一国之母。虽是年纪轻轻就离乡背井的,却还是解不开乡土情节,丢不开父母乡亲,年年春天都要回娘家住上一段时间,看望并侍奉双亲。钱镠也是一个性情中人,最是念这个糟糠结发之妻。戴氏回家住得久了,便要带信给她:或是思念、或是问候,其中也有催促之意。过去临安到郎碧要翻一座岭,一边是陡峭的山峰,一边是湍急的苕溪溪流。钱镠怕戴氏夫人轿舆不安全,行走也不方便,就专门拨出银子,派人前去铺石修路,路旁边还加设栏杆。后来这座山岭就改名为"栏杆岭"了。

那一年,戴妃又去了郎碧娘家。钱镠在杭州料理政事,一日走出宫门,却见凤凰山脚,西湖堤岸已是桃红柳绿,万紫千红,想到与戴氏夫人已是多日不见,不免又生出几分思念。回到宫中,便提笔写上一封书信,虽则寥寥数语,但却情真意切,细腻入微,其中有这么一句: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九个字,平实温馨,情愫尤重,让戴妃当即落下两行珠泪。此事传开去,一时成为佳话。清代学者王士祯曾说:"‘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二语艳称千古。"后来还被里人编成山歌,就名《陌上花》,在家乡民间广为传唱。

理解一:引文,散文家忍冬的《陌上花开缓缓归》选段:

那是春天里一幅最美妙的图画:在粉黛佳丽的簇拥下,一位美若天仙、仪态雍容的贵夫人款摆腰肢走在一千多年前的江南临安的阡陌上,其时陌上花团锦簇,杨柳轻摇,蝶飞蜂舞,三月风情旖旎之至。这时,一骑快马打陌头杨柳的绿阴中飘然而来,驿者翻身下马,气喘吁吁中把一封书信递给夫人。夫人展开一看,不禁满面春色。原来,吴越王钱镠身在王宫大殿却惦记着远在临安陌上的爱妃,嘱她只管怜花惜柳,消受春色,不必急着回归,“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钱镠,这位在五代十国的夹缝中占了十二州江山的吴越国王,不提他江山坐得如何,只是这一番对爱妃的体贴,对春色的倾心之情,就足以让后人击掌了,缓缓归,缓缓归。多么柔情的一句话,游移在古籍史册中,艳称千古。

理解二:短短九个字,竟然令王妃落下两行珠泪,侧然心动道:“王爷迈,既有信来,命我归去,安可有违?”遂返杭州。

以此理解王妃不是在路上收到的信而是在家里还未动身时收到的。所以原句是温柔的催促。

以上。

5.安意如的 陌上花开缓缓归 又是诗词评论,还是

是她的新书,关于乐府诗的评论,和她的其他书是一个类型的,我个人更喜欢《当时只道是寻常》。看了之后感慨良多啊!

目录:

自序·蔷薇记 01 山有本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02 欢若见怜时,棺木为侬开 03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 04 百年离别在高楼,一代容颜为君尽 05 休夸此地分天下,只得徐妃半面妆 06 曲中无别意,并是为相思 07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08 秋去春来双燕,愿衔杨花窠里 09 谢公东山三十春,傲然携妓出风尘 10 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 ……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