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词牌《陌上花介绍陌上花据钦定词谱引东坡词话》:钱塘人《钦定词谱》卷二十六(下)云:“《东坡词话》:钱塘人好唱《陌上花》、《缓缓曲》,盖吴越王遗事也。 调名取此。双调九十八字,前后段各八句,四仄韵。” 此所说字数98,与七剑兄所引不同,想必是版本不一样。然七剑兄的引文中说是“双调,99字”,而下面词谱所列平仄却是98字。 恐七剑兄有误。 2007-11-21 续 关于《陌上花》,流传下来的词例极少,目前仅有金元时期张翥的《陌上花•有怀》一例,故《钦定词谱》和《白香词谱》都选它为例,但二书断句和字数均有出入,《钦定词谱》所录的是98字,《白香词谱》所录的是99字,在下阕第5字后多一“香”字;上阕开头的12个字,《钦定词谱》作两个六字句,而《白香词谱》作3个四字句,下阕开头两句《钦定词谱》作三字句和五字“满罗衫、是酒痕凝处”共8字,《白香词谱》则是五字句和四字句“满罗衫是酒,香痕凝处”共9字,字数的出入便在于此。 比较如下: 《考正白香词谱•陌上花》99字 《钦定词谱•陌上花》98字 关山梦里, 关山梦里归来。 ⊙○●● ⊙○●●○○ 归来还又, ⊙○⊙● 岁华催晚。 还又岁华催晚。 ⊙○○▲。 ⊙●●○○▲ 马影鸡声, 马影鸡声, ⊙●○○ ●●○○ 谙尽倦邮荒馆。 谙尽倦邮荒馆。 ⊙●●○○▲ ⊙●●○○▲ 绿笺密记多情事, 绿笺密记多情事, ⊙○⊙●○○● ⊙○●●○○● 一看一回肠断。 一看一回肠断。 ⊙●●○○▲ ⊙●●○○▲ 待殷勤寄与, 待殷勤 ●⊙○●● ●○○ 旧游莺燕, 寄与旧游莺燕, ⊙○○● ⊙●●○○● 水流云散。 水流云散。 ●○○▲ ⊙○○▲ 满罗衫是酒, 满罗衫、●○○●● ⊙○○ 香痕凝处, 是酒痕凝处。 ⊙○⊙● ●●○⊙● 唾碧啼红相半。 唾碧啼红相半。 ⊙●⊙○○▲ ●●○○○▲ 只恐梅花, 只恐梅花。 ⊙●○○ ●●○○ 瘦倚夜寒谁暖。 瘦倚夜寒谁暖。 ⊙●●○○▲ ⊙●●○○▲ 不成便没相逢日, 不成便没相逢日。 ⊙○⊙●○○● ⊙○●●○○● 重整钗鸾筝雁。 重整钗鸾筝雁。 ○●⊙○○▲ ⊙●○○○▲ 但何郎纵有, 但何郎、●⊙○●● ●○○ 春风词笔, 纵有春风词笔。 ⊙○○● ●●○○○● 病怀浑懒。 病怀浑懒。 ●○○▲ ⊙○○▲ 七剑兄采用的格式当是《钦定词谱》中的格式。但据《考正白香词谱》陈栩、陈小蝶的考正:“此词盖集《玉漏迟》、《离亭燕》、《琐窗寒》三调而成,即所谓犯调也。 ”就是说《陌上花》的格律,是剪取《玉漏迟》、《离亭燕》、《琐窗寒》中的句式组合而成的。具体说,除了上阕首句“关山梦里”和下阕首句“满罗衫是酒”之外,其余的句式都是《玉》《离》《琐》三调中的句子。 以四者对照,确实如此。因此,该词牌的格式,当以《考正白香词谱》所录99字谱为正。 一词牌有几体本属正常,但这《陌上花》的二体选的却都是张翥的同一首词,而且别无他证,这就没有理由有别体了。所以,《考正白香词谱》于此调后所附的“考正”说:“词谱于起句,注为六字两句,于‘归来’分句,‘还又’二字属下,后阕首句作三字,‘是酒’二字属下,无‘香’字,系误。 ” 七剑兄在介绍《陌上花》一帖中说:“此格律由张翥《陌上花•有怀》而来,由于史上此词少,无可参考的词。今人填写的时候,大可不必如此填写,可将句子改为律句亦可。” 这似乎不妥。如上所述《陌上花》既然是集《玉漏迟》、《离亭燕》、《琐窗寒》三词的,此三词谱便是参考;词原是配乐的,一字的平仄关系到是否与所在乐曲中相应位置的音符相谐,故词的每字之平仄,往往比近体诗每字的平仄更严格,有时的地方不仅仅要分平仄,还要具体规定是四声中的那一声。 以上意见未必成熟,仅供参考。 。 2.求优美的宋词,像“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那样的诗句落花如梦凄迷,麝烟微,又是夕阳潜下小楼西。——纳兰性德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自是朝来寒雨晚来风。姻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李煜 落花已作风前舞,又送黄花雨。晓来庭院半残红,惟有游丝千丈袅晴空。 殷勤花下同携手,更尽杯中酒。美人不用敛蛾眉,我亦多情无奈酒阑时!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晏几道 谒金门 风丝袅,水浸碧天清晓。一镜湿云清未了,雨晴春草草。 梦里轻螺谁扫。帘外落花红小。独睡起来情悄悄,寄愁何处好? 采桑子 彤霞久绝飞琼字,人在谁边。人在谁边,今夜玉清眠不眠。 香销被冷残灯灭,静数秋天。静数秋天,又误心期到下弦。 又 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 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 又 冷香萦遍红桥梦,梦觉城笳。月上桃花,雨歇春寒燕子家。 箜篌别后谁能鼓,肠断天涯。暗损韶华,一缕茶烟透碧纱。 采桑子 桃花羞作无情死,感激东风。吹落娇红,飞入窗间伴懊侬。 谁怜辛苦东阳瘦,也为春慵。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处浓。 又 海天谁放冰轮满,惆怅离情。莫说离情,但值良宵总泪零。 只应碧落重相见,那是今生。可奈今生,刚作愁时又忆卿。 又 拨灯书尽红笺也,依旧无聊。玉漏迢迢,梦里寒花隔玉箫。 几竿修竹三更雨,叶叶萧萧。分付秋潮,莫误双鱼到谢桥。 又 凉生露气湘弦润,暗滴花梢。帘影谁摇,燕蹴风丝上柳条。 舞鹍镜匣开频掩,檀粉慵调。朝泪如潮,昨夜香衾觉梦遥。 减字木兰花 烛花摇影,冷透疏衾刚欲醒。待不思量,不许孤眠不断肠。 茫茫碧落,天上人间情一诺。银汉难通,稳耐风波愿始从。 又 相逢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小晕红潮,斜溜鬟心只凤翘。 待将低唤,直为凝情恐人见。欲诉幽怀,转过回阑叩玉钗。 玉楼春 拟古决绝词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落花时 夕阳谁唤下楼梯,一握香荑。回头忍笑阶前立,总无语,也依依。 笺书直恁无凭据,休说相思。劝伊好向红窗醉,须莫及,落花时。 河传 春浅,红怨。掩双环,微雨花间画闲。无言暗将红泪弹。阑珊,香销轻梦还。 斜倚画屏思往事,皆不是,空作相思字。记当时,垂柳丝,花枝,满庭蝴蝶儿 减字木兰花 烛花摇影,冷透疏衾刚欲醒。待不思量,不许孤眠不断肠。 茫茫碧落,天上人间情一诺。银汉难通,稳耐风波愿始从。 又 相逢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小晕红潮,斜溜鬟心只凤翘。 待将低唤,直为凝情恐人见。欲诉幽怀,转过回阑叩玉钗。 酒泉子 谢却荼蘼,一片月明如水。篆香消,犹未睡,早鸦啼。 嫩寒无赖罗衣薄,休傍阑干角。最愁人,灯欲落,雁还飞。 纳兰性德的词都比较优美的。还有南唐后主的李煜的也是。还有晏殊,晏几道的你也可以看看。 3.关于苏轼的陌上花苏轼的《陌上花》诗,风流蕴藉,含意深远,读之令人感慨。在诗的背后,还有一个很美丽的故事。当年吴越王钱镠的爱妃每到春天,就要回到临安娘家省亲。有一年,又到春暖花开的时候,钱镠坐在王宫大殿上,思念远方的爱妃,给她的信中这样写道:“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钱镠此人,史载“权勇有谋,性任侠,以解仇报怨为事。”彪悍且野心勃勃的男人,不识几个大字,从市井小流氓起家,硬是在五代十国的乱世中,拼抢下一片江山。诗僧贯休为其献诗 道:“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虽然有马屁之嫌,倒也大致与实际情况相符。就是这样的人,却给他爱的女人写出了敏感而温情的信――好比在报纸上 看到当红歌星自言“休闲时爱看看黑格尔的哲学书”,让人大跌眼镜。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这里有着对于美的赞叹,还有着在急景流年中心灵敏感的悸动,一种面对良辰美景、如花美眷而发自内心的珍惜之情。春天总是让人感伤的, 春天又是一个饱含骚动不安生命力的季节,而在这个季节里开遍陇头陌上的鲜花,就是最容易为人们的心灵带来微妙触动的事物,枭雄如钱鏐者竟亦不能幸免。 【赏析】 《陌上花》是苏轼根据当时民歌改写的,作于熙宁六年(1073),诗意宛转凄伤。 本诗的历史背景:宋朝兴起,吴越王钱俶以国献宋。宋太祖时,钱俶经常朝宋,往来汴京与临安之间。据载,吴越王妃开宝九年三月曾随王入朝。这些是此诗背景。至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诏钱俶举族归京师,除国号。 诗中感慨人世荣华富贵,虚名浮利的过眼云烟,皆如那草头露,陌上花,转眼即消逝凋谢不见;人们生前的一切荣华富贵,全如那清晨草头上的露水,不多久就散发消失;死后所留下的美好名声,也全如那路上的花朵,很快就会凋枯谢落。 4.“陌上花开缓缓归”这句诗词是什么意思这句话最初的来历: 吴越王钱镠的原配夫人戴氏王妃,是横溪郎碧村的一个农家姑娘。戴氏是乡里出了名的贤淑之女,嫁给钱镠之后,跟随钱镠南征北战,担惊受怕了半辈子,后来成了一国之母。虽是年纪轻轻就离乡背井的,却还是解不开乡土情节,丢不开父母乡亲,年年春天都要回娘家住上一段时间,看望并侍奉双亲。钱镠也是一个性情中人,最是念这个糟糠结发之妻。戴氏回家住得久了,便要带信给她:或是思念、或是问候,其中也有催促之意。过去临安到郎碧要翻一座岭,一边是陡峭的山峰,一边是湍急的苕溪溪流。钱镠怕戴氏夫人轿舆不安全,行走也不方便,就专门拨出银子,派人前去铺石修路,路旁边还加设栏杆。后来这座山岭就改名为"栏杆岭"了。 那一年,戴妃又去了郎碧娘家。钱镠在杭州料理政事,一日走出宫门,却见凤凰山脚,西湖堤岸已是桃红柳绿,万紫千红,想到与戴氏夫人已是多日不见,不免又生出几分思念。回到宫中,便提笔写上一封书信,虽则寥寥数语,但却情真意切,细腻入微,其中有这么一句: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九个字,平实温馨,情愫尤重,让戴妃当即落下两行珠泪。此事传开去,一时成为佳话。清代学者王士祯曾说:"‘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二语艳称千古。"后来还被里人编成山歌,就名《陌上花》,在家乡民间广为传唱。 理解一:引文,散文家忍冬的《陌上花开缓缓归》选段: 那是春天里一幅最美妙的图画:在粉黛佳丽的簇拥下,一位美若天仙、仪态雍容的贵夫人款摆腰肢走在一千多年前的江南临安的阡陌上,其时陌上花团锦簇,杨柳轻摇,蝶飞蜂舞,三月风情旖旎之至。这时,一骑快马打陌头杨柳的绿阴中飘然而来,驿者翻身下马,气喘吁吁中把一封书信递给夫人。夫人展开一看,不禁满面春色。原来,吴越王钱镠身在王宫大殿却惦记着远在临安陌上的爱妃,嘱她只管怜花惜柳,消受春色,不必急着回归,“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钱镠,这位在五代十国的夹缝中占了十二州江山的吴越国王,不提他江山坐得如何,只是这一番对爱妃的体贴,对春色的倾心之情,就足以让后人击掌了,缓缓归,缓缓归。多么柔情的一句话,游移在古籍史册中,艳称千古。 理解二:短短九个字,竟然令王妃落下两行珠泪,侧然心动道:“王爷迈,既有信来,命我归去,安可有违?”遂返杭州。 以此理解王妃不是在路上收到的信而是在家里还未动身时收到的。所以原句是温柔的催促。 以上。 5.安意如的 陌上花开缓缓归 又是诗词评论,还是是她的新书,关于乐府诗的评论,和她的其他书是一个类型的,我个人更喜欢《当时只道是寻常》。看了之后感慨良多啊! 目录: 自序·蔷薇记 01 山有本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02 欢若见怜时,棺木为侬开 03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 04 百年离别在高楼,一代容颜为君尽 05 休夸此地分天下,只得徐妃半面妆 06 曲中无别意,并是为相思 07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08 秋去春来双燕,愿衔杨花窠里 09 谢公东山三十春,傲然携妓出风尘 10 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