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有关竹林的诗句和文章

1.描写竹林的诗句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隐过酒罅凉.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翦伐,会见拂云长.竹 (清)郑板桥 举世爱栽花,老夫只栽竹,霜雪满庭除,洒然照新绿.幽篁一夜雪,疏影失青绿,莫被风吹散,玲珑碎空玉.咏竹 (齐.谢眺)窗前一丛竹,清翠独言奇。

南条交北叶,新笋杂故枝。月光疏已密,风声起复垂。

青扈飞不碍,黄口独相窥。但恨从风箨,根株长相离。

竹 (梁.刘孝先)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

耻染湘妃泪,羞入上宫琴。谁人制长笛,当为吐龙吟。

赋得阶前嫩竹 (陈 . 张正见)翠云梢云自结丛,轻花嫩笋欲凌空。砌曲横枝屡解箨,阶来疏叶强来风。

欲知抱节成龙处,当于山路葛陂中。咏竹 (唐.李峤)高簳楚江濆,婵娟含曙气。

白花摇风影,青节动龙文。叶扫东南日,枝捎西北云。

谁知湘水上,流泪独思君。郡斋左偏栽竹百余诗 (唐 . 令狐楚)斋居栽竹北窗边,素壁新开映碧鲜。

青蔼近当行药处,绿阴深到卧帷前。风惊晓叶如闻雨,月过春枝似带烟。

老子忆山心暂缓,退公闲坐对婵娟。秋日白沙馆对竹 (唐 . 许浑)萧萧凌雪霜,浓翠异三湘。

疏影月移壁,寒声风满堂。卷帘秋更早,高枕夜偏长。

忽忆秦溪路,万竿今正凉。初食笋呈座中 (唐 . 李商隐)嫩箨香苞初出林,於陵论价重如金。

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金。咏竹 (唐.郑谷)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村复间松。

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疏净见前峰。侵阶藓拆春芽迸,绕径莎微夏荫浓。

诬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竹风 (唐.唐彦谦)竹映风窗数阵斜,---人愁坐思无涯。

夜来留得江湖梦,全为乾声似荻花。春日山中竹 (唐.裴说)数竿苍翠拟龙形,峭拔须教此地生。

无限野花开不得,半山寒色与春争。咏竹 (唐.张必)树色连云万叶开,王孙不厌满庭载。

凌霜尽节无人见,终日虚心待凤来。谁许风流添兴咏,自怜潇洒出尘埃。

朱门处处多闲地,正好移云抚翠苔。霜筠亭 (宋.苏轼)解箨新篁不自持,婵娟已有岁寒姿。

要看凛凛霜前意,须待秋风粉落时。赋园中所有 (宋.苏辙)寒地竹不生,虽生常若病。

斸根种幽砌,开叶何已猛。婵娟冰雪姿,散乱风日影。

繁华见孤深,一个敌千顷。令人忆江上,森耸缘崖劲。

无风箨自飘,策策鸣荒径。新竹 (宋.杨万里)东风弄巧补残山,一夜吹添玉数竿。

半脱锦衣犹半著,箨龙未信怯春寒。咏东湖新竹 (宋.陆游)插棘编篱谨护持,养成寒碧映沦漪。

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解箨时闻声簌簌,放梢初见叶离离。

官闲我欲频来此,枕簟仍教到处随。野竹 (元.吴镇)野竹野竹绝可爱,枝叶扶疏有真态。

生平素守远荆榛,走壁悬崖穿石埭。虚心抱节山之河,清风白月聊婆娑。

寒梢千尺将如何,渭川淇澳风烟多。新笋歌 (明.岳岱)满林黄鸟不胜啼,林下新笋与人齐。

春风闭门走山兔,白昼露滴惊竹鸡。雨中三日春已过,又近石床添几个。

竞将头角向青云,不管阶前绿苔破。竹石 (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 (清.郑燮)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题吾友梁铁君侠者画竹(清)康有为生挺凌云节,飘摇仍自持。

朔风常凛冽,秋气不离披。乱叶犹能劲,柔枝不受吹。

只烦文与可,写照特淋漓。竹诗词自序周芳纯1991年元旦安居三年半,静坐读诗篇。

华夏竹文化,源远数千年。诗词如潮海,无力仔细看。

浏览逾万卷,选编万余言。古今诗竹者,常学竹风格。

虚心属秉性,高节贵终生。狂风竿不弯,暴雨肤更洁。

酷署生清阴,严寒葆翠色。竹帛留青史,竹箭射熊罴。

衣食住行用,无不劳此君。贡献愈卓越,砍伐更加烈。

此风若不止,竹林尽毁灭。我编竹诗词,奉献给读者。

劝君爱惜竹,弘扬竹风格。

2.描述竹子的诗句

咏竹 (齐。

谢眺) 窗前一丛竹,清翠独言奇。 南条交北叶,新笋杂故枝。

月光疏已密,风声起复垂。青扈飞不碍,黄口独相窥。

但恨从风箨,根株长相离。 竹 (梁。

刘孝先) 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 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

耻染湘妃泪,羞入上宫琴。 谁人制长笛,当为吐龙吟。

赋得阶前嫩竹 (陈 。 张正见) 翠云梢云自结丛,轻花嫩笋欲凌空。

砌曲横枝屡解箨,阶来疏叶强来风。 欲知抱节成龙处,当于山路葛陂中。

咏竹 (唐。李峤) 高?楚江?澹烤旰锲?白花摇风影,青节动龙文。

叶扫东南日,枝捎西北云。谁知湘水上,流泪独思君。

郡斋左偏栽竹百余诗 (唐 。 令狐楚) 斋居栽竹北窗边,素壁新开映碧鲜。

青蔼近当行药处,绿阴深到卧帷前。 风惊晓叶如闻雨,月过春枝似带烟。

老子忆山心暂缓,退公闲坐对婵娟。 秋日白沙馆对竹 (唐 。

许浑) 萧萧凌雪霜,浓翠异三湘。 疏影月移壁,寒声风满堂。

卷帘秋更早,高枕夜偏长。 忽忆秦溪路,万竿今正凉。

初食笋呈座中 (唐 。 李商隐) 嫩箨香苞初出林,於陵论价重如金。

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金。 咏竹 (唐。

郑谷) 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村复间松。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疏净见前峰。

侵阶藓拆春芽迸,绕径莎微夏荫浓。诬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

竹风 (唐。唐彦谦) 竹映风窗数阵斜,---人愁坐思无涯。

夜来留得江湖梦,全为乾声似荻花。 春日山中竹 (唐。

裴说) 数竿苍翠拟龙形,峭拔须教此地生。无限野花开不得,半山寒色与春争。

咏竹 (唐。张必) 树色连云万叶开,王孙不厌满庭载。

凌霜尽节无人见,终日虚心待凤来。谁许风流添兴咏,自怜潇洒出尘埃。

朱门处处多闲地,正好移云抚翠苔。 霜筠亭 (宋。

苏轼) 解箨新篁不自持,婵娟已有岁寒姿。 要看凛凛霜前意,须待秋风粉落时。

赋园中所有 (宋。苏辙) 寒地竹不生,虽生常若病。

岣钟钠觯ْ逗我衙汀f烤瓯┳耍⒙曳缛沼啊7被ؼ律睿桓龅星辍A钊艘浣希试笛戮ⅰN薹珞曜云卟呙木丁? 新竹 (宋。 杨万里) 东风弄巧补残山,一夜吹添玉数竿。

半脱锦衣犹半著,箨龙未信怯春寒。 咏东湖新竹 (宋。

陆游) 插棘编篱谨护持,养成寒碧映沦漪。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箨时闻声簌簌,放梢初见叶离离。 官闲我欲频来此,枕簟仍教到处随。

野竹 (元。吴镇) 野竹野竹绝可爱,枝叶扶疏有真态。

生平素守远荆榛,走壁悬崖穿石埭。虚心抱节山之河,清风白月聊婆娑。

寒梢千尺将如何,渭川淇澳风烟多。 新笋歌 (明。

岳岱) 满林黄鸟不胜啼,林下新笋与人齐。春风闭门走山兔,白昼露滴惊竹鸡。

雨中三日春已过,又近石床添几个。竞将头角向青云,不管阶前绿苔破。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 (清。

郑燮)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3.描写竹林的诗词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 郑燮《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 李峤《风》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 吴均《山中杂诗》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 高骈《对雪》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 —— 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 卓文君《白头吟》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 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林断山明竹隐墙。 —— 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 郑燮《新竹》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 白居易《夜雪》夜深风竹敲秋韵。

—— 欧阳修《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 柳宗元《渔翁》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 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 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 杜牧《题扬州禅智寺》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 李贺《李凭箜篌引》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 张舜民《村居·水绕陂田竹绕篱》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 岳飞《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

—— 李白《别储邕之剡中》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 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 李商隐《瑶池》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 王维《山居即事》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 杜荀鹤《题弟侄书堂》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 —— 蔡确《夏日登车盖亭》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 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 —— 陆游《观村童戏溪上》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

—— 张舜民《村居·水绕陂田竹绕篱》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 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 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 郑谷《鹧鸪》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

—— 曹组《卜算子·兰》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 王维《竹里馆》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 郑燮《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 王维《竹里馆》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 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 —— 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 杨万里《夏夜追凉》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 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乱蝉衰草小池塘。

—— 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 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 杜甫《九日五首·其一》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 —— 曹组《蓦山溪·梅》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 李煜《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 —— 陆游《鹧鸪天·家住苍烟落照间》杖藜徐步转斜阳。

—— 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 刘禹锡《潇湘神·斑竹枝》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尊前。

—— 刘禹锡《忆江南·春去也》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 符曾《上元竹枝词》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

—— 柳宗元《晨诣超师院读禅经》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 —— 刘禹锡《潇湘神·斑竹枝》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鸣秋。

—— 李白《谢公亭·盖谢脁范云之所游》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 —— 姜夔《疏影·苔枝缀玉》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

—— 苏舜钦《初晴游沧浪亭》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 —— 叶梦得《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会须上番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迎。

—— 杜甫《咏春笋》片帆西去,一声谁喷霜竹。 —— 辛弃疾《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 符曾《上元竹枝词》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

—— 戎昱《桂州腊夜》井灶有遗处,桑竹残圬株。 ——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四》功名不早著,竹帛将何宣。

—— 李白《长歌行》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 李颀《望秦川》涧影见松竹,潭香闻芰荷。

—— 孟浩然《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 》十里西畴熟稻香,槿花篱落竹丝长,垂垂山果挂青黄。 —— 范成大《浣溪沙·江村道中》南山截竹为觱篥,此乐本自龟兹出。

—— 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 汤显祖《午日处州禁竞渡》翠葆参差竹径成。

—— 。

4.有关竹的诗词,文章,急呀

题吾友梁铁君侠者画竹 (清)康有为 生挺凌云节,飘摇仍自持。

朔风常凛冽,秋气不离披。 乱叶犹能劲,柔枝不受吹。

只烦文与可,写照特淋漓。 竹诗词自序 周芳纯1991年元旦 安居三年半,静坐读诗篇。

华夏竹文化,源远数千年。 诗词如潮海,无力仔细看。

浏览逾万卷,选编万余言。 古今诗竹者,常学竹风格。

虚心属秉性,高节贵终生。 狂风竿不弯,暴雨肤更洁。

酷署生清阴,严寒葆翠色。 竹帛留青史,竹箭射熊罴。

衣食住行用,无不劳此君。 贡献愈卓越,砍伐更加烈。

此风若不止,竹林尽毁灭。 我编竹诗词,奉献给读者。

劝君爱惜竹,弘扬竹风格。 “水调歌头·咏竹” 钱樟明 有节骨乃坚,无心品自端。

几经狂风骤雨,宁折不易弯。 依旧四季翠绿,不与群芳争艳, 扬首望青天 默默无闻处,萧瑟多昂然。

勇破身,乐捐躯,毫无怨。 楼台庭柱,牧笛洞萧入垂帘。

造福何论早晚? 成材勿计后,鳞爪遍人间。 生来不为已,只求把身献。

七律·答友人 ** 1961年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年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病中见窗外竹感赋 ** 1952年3月4日 竹叶青青不肯黄,枝条楚楚耐严霜。 昭苏万物春风里,更有笋尖出土忙。

题竹 ** 1963年 彩笔凌云画溢思,虚心劲节是吾师; 人生贵有胸中竹,经得艰难考验时。 咏竹 方志敏 雪压竹头低,低下欲沾泥, 一轮红日起,依旧与天齐。

竹 (题画诗) 邓拓 阶前老老苍苍竹,却喜长年衍万竿, 最是虚心留劲节,久经风雨不知寒。 岁寒三友 (题画诗) 陶行知 万松岭上松,鼓荡天风, 震动昆仑第一峰。

千军万马波涛怒;海出山中。 竹绿梅花红,转战西东, 争取最后五分钟,百草千花休闲笑, 且待三冬。

《萧湘竹子诗词》代序 熊文愈 1991年4月 华夏竹文化,上下五千年。 衣食住行用,处处竹相连。

诗词书画卷,卷卷有竹篇。 多少高雅士,情寄幽篁间。

竹溪六君子,竹林七大贤。 东坡有三绝,板桥更超前。

刚直凌云志,虚怀不私偏。 郁郁婆娑叶,经冬不凋残。

迎风更潇洒,亮节益韧坚。 群承竹风格,研竹数十年。

业余集诗画,选纂万余言。 宏扬竹文化,四海共仰瞻。

我亦爱竹者,相逢庆有缘。 聊聊记数语,以电竹诗篇。

咏 竹 宋·文同 (忽忆故园修竹因作此诗) 故园修竹绕东溪,占水浸沙一万枝。 我走官途休未得,此君应是怪归迟。

摘自《132名中国国画家》 春江晓景 宋·惠崇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暧鸭先知。 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笋 宋·王元之 数里春畦独自寻。迸犀抽锦乱森森。

田文死去宾朋散。抛掷三个玳瑁簪。

摘自《咏物诗选》 谢刘仲行惠笋 宋·朱子 谁寄寒林新属笋,开奁喜见白参差。 知君调我酸寒甚,不是封侯食肉姿。

摘自《咏物诗选》 竹 唐·李建勋 琼节高吹宿风枝,风流交我立忘归。 最怜瑟瑟斜阳下,花影相和满客衣。

摘自《咏物诗选》 庭竹 唐·李中 偶自山僧院,移归傍砌栽。 好风终日起,幽鸟有时来。

筛月牵诗兴,笼烟伴酒杯。 南窗轻睡起,萧飒风雨声。

竹 唐·郑谷 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时复间松。 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巯侵见前峰。

侵阶藓折春芽迸,绕径莎微夏阳浓。 无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

竹 唐·韦式 竹,临池,似玉。 悒露静,和烟绿。

抢节宁改,贞心自束。 渭曲偏种多,王家看不足。

仙杖正惊龙化,美实当随凤熟。 唯愁吹作别离声,回首驾骖舞阵速。

摘自《古今中外21—30期合订本》 从韦续处觅绵竹 唐·杜甫 华轩蔼蔼他年到,绵竹亭亭出县高。 江上舍前无此物,幸分苍翠拂波涛。

寄题江外草堂 唐·杜甫 我生性放诞,雅欲逃自然。 嗜酒爱风竹,卜居必林泉。

衡阳道中二绝 宋·范成大 黑羖钻篱破,花猪突户开。 空山竹瓦屋,犹有燕飞来。

发合江数里,寄杨商卿诸公 宋·范成大 临分满意说离愁,草草无言只泪流。 船尾竹林遮县市,故人犹自立沙头。

将别巫峡,赠南卿兄襄西果园四十亩 唐·杜甫 苔竹素所好,萍蓬无定居。 远游长儿子,儿地别林庐。

堂成 唐·杜甫 背郭堂成荫白茅,绿江路熟俯青郊。 桤林碍日呤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竹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隐过酒罅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翦伐,会见拂云长。

食笋诗 唐·白居易 此处乃竹乡,春笋满山谷; 山夫折盈把,把来早市鬻。 竹里 清·蒲松龄 尤爱此君好,搔搔缘拂天, 子猷时一至,尤喜主人贤。

摘自《聊斋诗集》 文章:。

5.关于竹林的诗句

《好事近·行到竹林头》年代: 宋 作者: 葛长庚行到竹林头,探得梅花消息。

冷蕊疏英如许,更无人知得。冰枯雪老岁年徂,俯仰自嗟惜。

醉卧梅花影里,有何人相识。《浣溪沙》年代: 宋 作者: 刘辰翁暮暮相望夕甫谐。

针楼巧巧似身材。下头无数老人媒。

昨夜竹林那得见,朝来干鹊是空回。人间五日后能来。

《长相思·吴山深》年代: 宋 作者: 汪元量吴山深。越山深。

空谷佳人金玉音。有谁知此心。

夜沈沈。漏沈沈。

闲却梅花一曲琴。月高松竹林。

《沁园春·老子当年》年代: 元 作者: 许有壬老子当年,壮志凌云,巍科起家。被尘嚣沸耳,鏖成重听,簿书眯眼、攻作昏花。

天上归来,山中绝倒,部曲黄牛鼓吹蛙。闲宫好,判园丁牧竖,一日三衙。

平生几度天涯。恰舣住飘飘泛海槎。

向竹林苔径,时来教鹤,山泉石鼎,自为烹茶。庭下花开,楼头雨霁,尽着春风笑鬓华。

功名事,问西山爽气,多少烟霞。

6.有关文竹的诗词、文章

1、唐代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释义:嫩绿的竹子有一半还包着笋壳,新长的枝梢刚伸出墙外。翠竹的影子投映在书上,使人感到光线暗下来。竹影移过酒樽也觉得清凉。竹经雨洗显得秀丽而洁净,微风吹来,可以闻到淡淡的清香。只要不被摧残,一定可以看到它长到拂云之高。

2、唐代王维《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释义:独自闲坐幽静竹林,时而弹琴时而长啸。密林之中何人知晓我在这里?只有一轮明月静静与我相伴。

3、五代和凝《江城子·竹里风生月上门》:

竹里风生月上门。理秦筝,对云屏。

轻拨朱弦,恐乱马嘶声。

含恨含娇独自语:今夜约,太迟生!

释义:竹林里传来阵阵风声,月光悄悄地溜进闺门。她面对云屏,调试秦筝。轻轻地拨弄筝弦,恐难听见那马儿的嘶叫。她含恨娇媚地独自言语:只怪我呀只怪我,今晚相约的时间太迟了!

4、清代郑燮《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 》: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释义:在衙门里休息的时候,听见竹叶萧萧作响,仿佛听见了百姓啼饥号寒的怨声。我们虽然只是州县里的小官吏,但百姓的每一件小事都在牵动着我们的感情。

5、宋代向子諲《卜算子·竹里一枝梅》:

竹里一枝梅,雨洗娟娟静。

疑是佳人日暮来,绰约风前影。

新恨有谁知,往事何堪省。

梦绕阳台寂寞回,沾袖余香冷。

释义:竹林里的一枝梅花经过雨水的冲洗显得柔美可人,亭亭静立。让人怀疑这是美人在傍晚时绰约的身影。心中出现的遗憾有谁知道呢,往事不堪回首啊。眠梦绕着小平台游走,回来后只有寂寞作陪,此时沾在袖子上梅花的余香已经冷淡了。

7.有关于;具有竹的精神的人,诗句,著名文章

七律·答友人-** 1961年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年衣。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病中见窗外竹感赋-** 1952年3月4日竹叶青青不肯黄,枝条楚楚耐严霜。

昭苏万物春风里,更有笋尖出土忙。题竹-** 1963年彩笔凌云画溢思,虚心劲节是吾师;人生贵有胸中竹,经得艰难考验时。

咏竹--方志敏雪压竹头低,低下欲沾泥,一轮红日起,依旧与天齐。竹(题画诗) 邓拓阶前老老苍苍竹,却喜长年衍万竿,最是虚心留劲节,久经风雨不知寒。

岁寒三友(题画诗)陶行知万松岭上松,鼓荡天风,震动昆仑第一峰。千军万马波涛怒;海出山中。

竹绿梅花红,转战西东,争取最后五分钟,百草千花休闲笑,且待三冬。《萧湘竹子诗词》代序-熊文愈 1991年4月华夏竹文化,上下五千年。

衣食住行用,处处竹相连。诗词书画卷,卷卷有竹篇。

多少高雅士,情寄幽篁间。竹溪六君子,竹林七大贤。

东坡有三绝,板桥更超前。刚直凌云志,虚怀不私偏。

郁郁婆娑叶,经冬不凋残。迎风更潇洒,亮节益韧坚。

群承竹风格,研竹数十年。业余集诗画,选纂万余言。

宏扬竹文化,四海共仰瞻。我亦爱竹者,相逢庆有缘。

聊聊记数语,以电竹诗篇。题吾友梁铁君侠者画竹(清)康有为生挺凌云节,飘摇仍自持。

朔风常凛冽,秋气不离披。乱叶犹能劲,柔枝不受吹。

只烦文与可,写照特淋漓。竹诗词自序-周芳纯1991年元旦安居三年半,静坐读诗篇。

华夏竹文化,源远数千年。诗词如潮海,无力仔细看。

浏览逾万卷,选编万余言。古今诗竹者,常学竹风格。

虚心属秉性,高节贵终生。狂风竿不弯,暴雨肤更洁。

酷署生清阴,严寒葆翠色。竹帛留青史,竹箭射熊罴。

衣食住行用,无不劳此君。贡献愈卓越,砍伐更加烈。

此风若不止,竹林尽毁灭。我编竹诗词,奉献给读者。

劝君爱惜竹,弘扬竹风格。“水调歌头·咏竹”-钱樟明有节骨乃坚,无心品自端。

几经狂风骤雨,宁折不易弯。依旧四季翠绿,不与群芳争艳,扬首望青天,默默无闻处,萧瑟多昂然。

勇破身,乐捐躯,毫无怨。楼台庭柱,牧笛洞萧入垂帘。

造福何论早晚?成材勿计后,鳞爪遍人间。生来不为已,只求把身献。

竹子(哲理诗)泥土里,收集拼搏的语言。憋不住,给大地开一个眼。

冒尖了,既虚心又委婉。做一次总结,继续向上伸展。

一朵绿色的云,和太阳把理想畅谈。——摘自《陕西科技报》咏 竹-宋·文同-(忽忆故园修竹因作此诗)故园修竹绕东溪,占水浸沙一万枝。

我走官途休未得,此君应是怪归迟。摘自《132名中国国画家》春江晓景-宋·惠崇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暧鸭先知。

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笋-宋·王元之数里春畦独自寻。

迸犀抽锦乱森森。田文死去宾朋散。

抛掷三个玳瑁簪。摘自《咏物诗选》谢刘仲行惠笋-宋·朱子谁寄寒林新属笋,开奁喜见白参差。

知君调我酸寒甚,不是封侯食肉姿。摘自《咏物诗选》竹-唐·李建勋琼节高吹宿风枝,风流交我立忘归。

最怜瑟瑟斜阳下,花影相和满客衣。摘自《咏物诗选》庭竹-唐·李中偶自山僧院,移归傍砌栽。

好风终日起,幽鸟有时来。筛月牵诗兴,笼烟伴酒杯。

南窗轻睡起,萧飒风雨声。竹-唐·郑谷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时复间松。

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巯侵见前峰。侵阶藓折春芽迸,绕径莎微夏阳浓。

无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竹-唐·韦式竹,临池,似玉。

悒露静,和烟绿。抢节宁改,贞心自束。

渭曲偏种多,王家看不足。仙杖正惊龙化,美实当随凤熟。

唯愁吹作别离声,回首驾骖舞阵速。摘自《古今中外21—30期合订本》从韦续处觅绵竹-唐·杜甫华轩蔼蔼他年到,绵竹亭亭出县高。

江上舍前无此物,幸分苍翠拂波涛。寄题江外草堂-唐·杜甫我生性放诞,雅欲逃自然。

嗜酒爱风竹,卜居必林泉。 衡阳道中二绝-宋·范成大黑羖钻篱破,花猪突户开。

空山竹瓦屋,犹有燕飞来。发合江数里,寄杨商卿诸公-宋·范成大临分满意说离愁,草草无言只泪流。

船尾竹林遮县市,故人犹自立沙头。将别巫峡,赠南卿兄襄西果园四十亩-唐·杜甫苔竹素所好,萍蓬无定居。

远游长儿子,儿地别林庐。堂成-唐·杜甫背郭堂成荫白茅,绿江路熟俯青郊。

桤林碍日呤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竹-唐·杜甫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隐过酒罅凉。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翦伐,会见拂云长。食笋诗-唐·白居易此处乃竹乡,春笋满山谷;山夫折盈把,把来早市鬻。

竹里-清·蒲松龄尤爱此君好,搔搔缘拂天,子猷时一至,尤喜主人贤。摘自《聊斋诗集》咏竹-清·吴昌硕客中常有八珍尝,那及山家野笋香。

寄罢筼筜当独惆怅,何时归去看新篁。竹石-清·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长竹-唐·陈陶青岚帚亚君祖,绿润高枝忆蔡邕。长听南园风雨夜,恐生鳞甲尽为龙。

竹石-清·郑板桥淡烟古墨纵横,写出此君半面,不须日报平安,高节清风曾见。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清·郑板桥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咏竹著-明·陈良规殷勤问。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