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贺铸的<鹧鸪天>的原文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宋代词人中,贺铸的名气虽然不及柳永、欧阳修、苏轼、黄庭坚等大家那么显赫,但是,这位以一句“若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而出名的“贺梅子”,却自有他在词坛上遮掩不住的光辉。特别是他的词,英雄豪气与儿女情长并存,在两宋词坛上尤其难得。下面,就让我们从他这首悼亡词《鹧鸪天》中来感受一下词人真挚凄婉的词风。 贺铸夫人赵氏,勤劳贤惠,贺铸曾有《问内》诗写赵氏冒酷暑为他缝补冬衣的情景,夫妻俩的感情是很深的。作者与妻子曾经住在苏州(阊门是苏州著名的城门,用来借指苏州),后来妻子死在那里,当贺铸不久因事要离开苏州时,痛感物是人非,满腹辛酸无处倾诉,只能哀叹:“好好一起来的,怎么就不能一起离开呢?”窗前的梧桐在经历了清霜之后,已经树木凋零,落叶萧索;而池中原先那对比翼双飞的白头鸳鸯如今也只剩下孤零零的一只,它肯定也经历了失伴之苦吧!那晨光初露的草原,东方才刚刚发白,躺在草丛上的一颗颗晶莹剔透的露珠儿,须臾之间就不见了。人生原来就是这样短暂啊!(晞,xi晒干了)在那新垒起来的坟头前,作者默默地哀悼着亡妻;在从前两人住过的地方,作者更是久久留恋,不肯离去。回到家里,躺在死者睡过的床上,聆听着南窗的夜雨,遥想当年妻子在深夜里为自己补衣的情形,作者沉痛地表现出了对亡妻患难与共、相濡以沫之情的深切怀念。 贺铸长相奇丑,又因为个性耿介,得罪过不少豪门显贵,因此,他一生都只能混迹于下层官员的职务上,郁郁不得志。而妻子赵氏则是他人生最亲近最钟爱的人之一,她的早早过世,实在是贺铸人生之一大不幸(“早年丧父,中年丧妻,晚年丧子”是古时人生之三大不幸)。但光有悲伤也是做不出好词来的,接下来,再让我们看看词的结构。 全词以心理感受和自我探问起首,中间暗中以时间作为发展线索,并且穿插了许多意象。这些意象大多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如梧桐二句,以树鸟比喻失偶,恰是化用了孟郊《烈女操》“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之意;原上草二句感叹人生短促,又是化用了古乐府《薤露歌》“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恰当地表现了主题,结句更是提炼出“挑灯夜补衣”这一细节,体现了作者心绪之细,感情之真。这最后一句敲响了全词的最强音符,将全词的意境推向了高潮。读之无不令人殇然泪下。 在两宋词坛上,悼亡词写到如此地步的,也许只有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能与之媲美,而我认为,在意境的塑造上,《鹧鸪天》不在《江城子》之下,而在点睛之笔上,《鹧鸪天》却是更胜一筹! 这便是贺铸的《鹧鸪天》的魅力:它体现的是人性的深度!发出的是内心的呐喊! 2.贺铸的“芳草渡”这首词有什么寓意这首词写别后经年,相思成梦,梦回凄凉的真实情景,分别从设想与现实两个角度表现了主人 公对所恋之人的诚挚深情。 第一句的“疑”字用得极妙。这个“疑”,理所当然为男子之“疑”。 因为心上人所居之“花院”, 即使是“深”,也绝不会无路可通,因此,此疑应为梦中之“疑”。 相别日久,朝思暮想,以致因情生幻, “灵魂出窍”,不惜在梦中跋涉千里,回到旧地与情人欢聚。 夜阑人静,月明星稀,看着那繁茂的花 木,曲折幽深的花园,不禁产生“近乡情更怯”的疑虑:此次相会是否能如愿以偿?这种种忐忑不安 的忖度借“疑无路通”表现出来,真是写得迷离惝恍,恰似于梦境。 第二、三句重点在“芙蓉”上。 此处用“芙蓉”来喻美人。词人在“芙蓉”之上加以“玉”字,前面 又限以“碧纱窗影下”之绝美环境,真是形神倶现,呼之欲出。 主人公拂柳穿花,孑孑前行,从幽雅的 回廊旁绕行而过,便看到心上人伫立在如梦如幻的朦胧碧纱窗影之下,似玉琢芙蓉,袅袅婷婷,顾盼 生辉,笑颜以待。 玉人之俊秀,一见之乍喜,倶在不言之中。 第四句,“五更钟”即报晓之钟。良夜佳人,欢娱恨短。 正当两人意惬情浓、热烈缠绵之际,东方 已白,晓钟已响,这怎能不使人产生“偏恨”的感慨呢!句首的“当时”,既指今梦,亦指昔时,是梦亦 真,是虚亦实,动荡变幻之中,语语意著,令人神伤。 第五、六句“分携”,即分别。 在晓钟的声声催促之下,两人在户外执手依依,洒泪相别,帘栊之 上的清冷月光,更增添了此刻的痛苦和感伤。景中含情,情中蕴景,使上阕的欢会在一派凄凉的氛 围中结束。 下阕笔锋陡转,将上阕一笔喷醒。首句承上启下,由虚入实。 “楚梦”是借指上阕的情事。蓦然 惊觉,梦冷踪沉,残月断烛,空虚寂寞。 眼前精心绣制(也许是心上人亲手所绣)的金缕双枕,更反衬 出男主人公此时的孤独凄冷;身边空荡荡的半床鸳被,更令男主人公感到黯然销魂。这两句与上阕 形成鲜明对比,是全词的词眼所在。 结拍三句,又化实为虚。“凤城”,即京城。 男主人公这时正远在天涯,而他所恋的女子却远在 京城东边一角。由上句的“双枕”“半床”,很自然地联想起对方同样也对自己思恋不已。 只是词人 在此处以楼前杨柳几度秋风、几度凋零来暗示女方的失望和樵悴,寄情于物,以物衬人,情何以堪。 3.全宋词一共多少首词共收录宋代词人1330余家,约20000 首词唐圭璋,共收录宋代词人1330余家,约20000 首词 潘阆 范仲淹 柳永 张先 晏殊 欧阳修 杜安世 张伯端 韩维 王安石 韦骧 晏几道 张舜民 苏轼 李之仪 舒 黄庭坚 晁元礼 郑仅 李元膺 刘 秦观 米芾 李甲 赵令 贺铸 晁补之 陈师道 张耒 周邦彦 陈 阮阅 谢逸 晁冲之 苏庠 毛滂 谢 沈蔚 葛胜仲 米友仁 曾纡 吴则礼 赵子发 徐俯 王安中 张继先 叶梦得 李光 刘一止 汪藻 曹组 王庭 陈克 朱敦儒 周紫芝 赵佶 李纲 李祁 张纲 李清照。 4.《全宋词》中以“少年”开头的词有几首是头两个字必须是少年的吗?那也不少,如下:浪淘沙近·浪淘沙宋祁少年不管。 流光如箭。因循不觉韶光换。 至如今,始惜月满、花满、酒满。扁舟欲解垂杨岸。 尚同欢宴。日斜歌阕将分散。 倚兰桡,望水远、天远、人远。风流子谢懋少年多行乐,方豪健、何处不嬉游。 记情逐艳波,暖香斜径,醉摇鞭影,扑絮青楼。难忘是,笑歌偏婉娩,乡号得温柔。 娇雨娱云,旋宽衣带,剩风残月,都在眉头。一成憔悴损,人惊怪,空自引镜堪羞。 谁念短封难托,征雁虚浮。念夜寒灯火,懒寻前梦,满窗风雨,供断闲愁。 情到不堪言处,却悔风流。水龙吟阎苍舒少年闻说京华,上元景色烘晴昼。 朱轮画毂,雕鞍玉勒,九衢争骤。春满鳌山,夜沈陆海,一天星斗。 正红球过了,鸣鞘声断,迥鸾驭、钧天奏。谁料此生亲到,十五年、都城如旧。 而今但有,伤心烟雾,萦愁杨柳。宝箓宫前,绛霄楼下,不堪回首。 愿皇图早复,端门灯火,照人还又。木兰花令黄庭坚少年得意从军乐。 晚岁天教闲处著。功名富贵久寒灰,翰墨文章新讳却。 是非不用分今昨。云月孤高公也莫。 喜欢为地醉为乡,饮客不来但自酌。六州歌头贺铸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 肝胆洞。毛发耸。 立谈中。死生同。 一诺千金重。推翘勇。 衿豪踪。轻盖拥。 聊飞鞚。斗城东。 轰饮酒炉,春色浮寒瓮。吸海垂虹。 闲呼鹰嗾犬,白羽摘雕弓。狡穴俄空。 乐匆匆。似黄粱梦。 辞丹凤。明月共。 漾孤篷。官冗从。 怀倥偬。落尘笼。 薄书从。鶡弁如云众。 共粗用。忽奇功。 笳鼓动。渔阳弄。 思悲翁。不请长缨,系取天娇种。 剑吼西风。恨登山临水,手寄七弦桐。 目送归鸿。惜花容盼盼少年看花双鬓绿。 走马章台管弦逐。而今老更惜花深,终日看花看不足。 坐中美女颜如玉。为我一歌金缕曲。 归时压得帽檐敧,头上春风红蔌蔌。念奴娇王庭珪少年时节,见皇州灯火,衣冠朝市。 天汉桥边瞻凤辇,帘幕千家垂地。人似神仙,身游佛国,谪堕红尘里。 如今憔悴,渐无往岁欢味。此夜帝里喧传,太平祥瑞,有街头人醉。 更值端门新又起,楼阙千兵严卫。朝野多欢,边庭初静,歌舞方腾沸。 良宵好景,异时多少遗事。玉楼春王之道少年心性消磨尽。 三斗烂肠浑是闷。看书聊复强寻行,属句不妨闲趁韵。 此生自断天休问。富贵时来还有分。 一卮芳酒送清歌,楼下玉人相去近。念奴娇毛并少年奇志,笑功名画虎,文章刻鹄。 永夜漫漫悲昼短,难挽苍龙衔烛。飞藿飘零,浮云迁变,过眼邮传速。 昔人真意,眇然千载谁属。犹喜二子当年,诸公籍甚,赏云和孤竹。 翰墨流传知几许,遗响宫商相续。梦里京华,不须惊叹,春草年年绿。 赤霄归去,更看奔电喷玉。念奴娇辛弃疾少年握槊,气凭陵、酒圣诗豪馀事。 缩手旁观初未识,两两三三而已。变化须臾,鸥飞石镜,鹊抵星桥□。 捣残秋练,玉砧犹想纤指。堪笑千古争心,等闲一胜,拼了光阴费。 老子忘机浑谩与,鸿鹄飞来天际。武媚宫中,韦娘局上,休把兴亡记。 布衣百万,看君一笑沈醉。丑奴儿·采桑子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喜迁莺程珌少年意气,脑燕兵胡?,虏王区脱。 眼底朦胧,腹中空洞,不著曹刘元白。闻道殊科八中,也要彩卢连掷。 收拾尽,到如今但有,寸心如铁。天付,真奇特。 口静神充,双眼胡僧碧。楚国离骚,唐朝词学,未信芳尘□歇。 结取佳人香佩,截断儿曹绮舌。归去也,且斓斑戏彩,好春长日。 朝中措程正同少年不入利名场。花柳作家乡。 一片由甲口觜,几多耍俏心肠。周郎学识,秦郎风度,柳七文章。 聊借生绡一幅,与君写尽行藏。清平乐辛弃疾少年痛饮。 忆向吴江醒。明月团圆高树影。 十里蔷薇水冷。大都一点宫黄。 人间直恁芳芬。怕是九天风露,染教世界都香。 玉楼春辛弃疾少年才把笙歌?。夏日非长秋夜短。 因他老病不相饶,把好心情都做懒。故人别后书来劝。 乍可停杯强吃饭。云何相遇酒边时,却道达人须饮满。 鹊桥仙辛弃疾少年风月,少年歌舞,老去方知堪羡。叹折腰、五斗赋归来,问走了、羊肠几遍。 高车驷马,金章紫绶,传语渠侬稳便。问东湖、带得几多春,且看凌云笔健。 ……查这么多真辛苦,楼主自己上/view/3066.htm 辛弃疾:/view/2982.htm 范仲淹:/view/5465.htm 晏殊:/view/7329.htm柳永:/view/2134.htm 晏几道(约1040-约1112):北宋词人。 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晏殊第七子。 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晚年家境中落。 其词多感伤情调。 临江仙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贺铸:/view/68729.htm 岳飞:/view/2545.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