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和宗泽有关的诗句

1.求宗泽的原文和对应翻译,谢啦

原文:

宗泽字汝霖,婺州义乌人。泽自幼豪爽有大志。登元佑六年进士第。廷对极陈时弊,考官恶直,置末甲。

调大名馆陶尉。吕惠卿师鄜延,檄泽与邑令视河埽①,檄至,泽适丧长子,奉檄遽行。惠卿闻之,曰:“可谓国尔忘家者。”适朝廷大开御河,时方隆冬,役夫僵仆于道,中使督之急。泽曰浚河细事,乃上书其帅曰:“时方凝寒,徒苦民而功未易集,少需之,至初春,可不扰而办。”卒用其言上闻,从之。惠卿辟为属,辞。

靖康元年,中丞陈过庭等列荐,假宗正少卿,充和议使,泽曰:“是行不生还矣。”或问之,泽曰:“敌能悔过退师固善,否则安能屈节北庭以辱君命乎。”议者谓泽刚方不屈,恐害和议。上不遣,命知磁州。

时太原失守,官两河者率讬故不行。泽曰:“食禄而避难,不可也。”即日单骑就道,从羸卒十余人。泽至,缮城壁,浚隍池,治器械,募义勇,始为固守不移之计。上嘉之。除河北义兵都总管。金人破真定,引兵南取庆源,自李固渡渡河,恐泽兵蹑其后,遣数千骑直扣磁州城。泽擐甲登城,令壮士以神臂弓射走之,开门纵击,斩首数百级。所获羊马金帛,悉以赏军士。

二年正月,泽至开德。以孤军进,都统陈淬言敌方炽,未可轻举。泽怒,欲斩之,诸将乞贷淬,使得效死。泽命淬进兵,遇金人,败之。

泽兵进至卫南,度将孤兵寡,不深入不能成功。先驱云前有敌营,泽挥众直前与战,败之。转战而东,敌益生兵②至,王孝忠战死,前后皆敌垒。泽下令曰:“今日进退等死,不可不从死中求生。”士卒知必死,无不一当百,斩首数千级。金人大败,退却数十余里。泽计敌众十余倍于我,今一战而却,势必复来,使悉其铁骑夜袭吾军,则危矣。乃暮徙其军。金人夜至,得空营,大惊,自是惮泽,不敢复出兵。泽出其不意,遣兵过大河③袭击,败之。

译文: 宗泽,字汝霖,婺州义乌人。宗泽从小就豪爽有大志,元佑六年考中进士。在朝廷应对时极力指陈时弊,考官讨厌他的耿直,把他放在第三甲录取。

宗泽调任大名府馆陶县尉。吕惠卿统管鄜延,下公文要宗泽与县令巡视黄河堤防。公文到达时,正碰上宗泽长子丧亡,但宗泽还是拿上公文立即动身。吕惠卿得知此事,说:“他可说是个为国而忘家的人。”朝廷正在大规模疏浚御河,当时正是隆冬时节,不少服役的人冻僵了倒在路旁,可宫廷派出的使者仍然紧急催督。宗泽认为疏浚御河是个小事,于是向上级统帅呈递文书说:“现时正值严寒,这样做只会让百姓受苦却不容易见到功效,还是稍微等待一段时间,到了开春,就可以不受严寒干扰而继续施工了。” 上级统帅把他的意见禀奏皇上,最终被采纳。吕惠卿征召他为属官,他推辞了。

靖康元年,中丞陈过庭等联名举荐,让他凭借宗正少卿的身份,担任和议使,宗泽说:“这次出行不能活着回来了。”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金人能悔过撤军当然好,不然的话,我怎么能够在敌营屈节而有辱君命呢!”参与商议的大臣们认为宗泽刚正不屈,担心会妨害和议之事,因此皇上没有派他出使,而任命他为磁州知州。

当时太原失守,在两河地区任职的官员全都借故推诿不肯前往。宗泽说:“食国家俸禄却躲避国难,这不行啊。”当天就独自骑马赴任,只带了十多个瘦弱的士兵。到达后,修缮城墙,疏浚城河,整治兵械,招募义勇,开始作固守不动的打算。皇上嘉奖他,任命他为河北义兵都总管。金兵攻破真定,率军南取庆源,从李固渡渡黄河,由于担心宗泽带兵从后面追踪,就调遣几千骑兵直奔磁州城。宗泽披甲登上城楼,命令将士用神臂弓射箭,使金兵逃跑,又打开城门追击敌军,杀敌数百人。所缴获的羊马金帛,全部犒赏士兵。

靖康二年正月,宗泽到达开德。他准备凭借孤军进兵救援京城,都统陈淬说敌军气势正盛,不可轻举妄动。宗泽大怒,准备杀了他,诸将请求宽恕陈淬,让他能在阵前以死效命。宗泽命令陈淬进军,遇到金兵,陈淬战胜了敌人。

宗泽领兵到达卫南,考虑到将孤兵寡,不深入敌营不能成功。先头部队回报说前面有敌人军营,宗泽就率军向前直奔敌营,与敌战斗,打败了敌人。宗泽领兵转战东进,可是敌人增援的生力军到了,王孝忠战死,前后都是敌人的营盘。宗泽下令说:“今天进与退同样都是死,我们不能不从死中求生。”士兵知道总是一死,无不以一当百,杀敌几千人。金兵大败,溃退几十里。宗泽考虑到敌军十多倍于己,现在这一战出其不意,敌军势必再来,假使他们出动全部骑兵在夜间偷袭我军,就危险了,于是就连夜转移了自己的军队。金乒当晚到达,只得到一座空营,非常惊恐,从此害怕宗泽,不敢再出兵。宗泽出其不意,又派兵过黄河袭击敌军,打败了他们。

2.和洵有关的诗句

《又赋一律》

年代: 宋 作者: 宗泽

罢兵【洵】上策,试问可诚然。

竟弃三军力,空抛半壁天。

上林无旅雁,绝哉有啼鹃。

羞见龙泉剑,飞光牛斗前。

《故太夫人章氏挽词二首》

年代: 宋 作者: 范成大

【洵】美相门裔,有齐邦媛贤。

藻苹南涧下,萱竹北堂前。

孝敬三从谨,哀荣五福全。

松铭诸健笔,题作晋陵阡。

《芳洲》

年代: 宋 作者: 李兼

芳洲日云夕,薄言撷兰荃。

悠悠无与赠,脉脉空自怜。

美人【洵】且都,为加一笑嫣。

知己古所重,欲报甘縻捐。

未省晼晚姿,可复成春妍。

彼哉爨下桐,犹为朱丝弦。

《治冢二首》

年代: 明 作者: 徐渭

明器夜为人,幽宫尽婚婿。

此事容有之,要非是常纪。

尝闻掘冢徒,自言习见鬼。

齿骨满百年,比次作泥委。

水银筑长河,鱼膏灯玉几。

苦作沙丘仪,未免劫时毁。

客有明月珠,一夕失所在。

黄金饰椟箱,【洵】美亦何济。

3.关于宗泽的一切

宗泽(1060~1128) 中国宋代抗金大臣。字汝霖。浙江义乌人,民族英雄。世代务农,家境贫寒。北宋元祐六年(1091)应进士试,对策陈时弊,考官恶其直言,抑为:同进士出身“录取。自此历任何并馆陶县尉,浙江龙游、山东胶州及登州掖县县令,勤政爱民,治绩卓著,名声远扬,但得不到朝廷的赏识。宣和元年(1119),反对朝廷连结女真征契丹,被贬提举鸿庆宫,于是上表引退,拟在东阳山谷中结庐,以读书著述终老。

然而事与愿违,因在登州任上得罪过某些权贵,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其撤职并软禁在镇江,不得自由。两年后先后被委任为理教郎监理润州都酒税和巴州通判。靖康元年(1126)任磁州知州。时金兵入侵,太原失守,真定危急,赴磁州的一些官员以种种借口不肯前去,只有宗泽率随从几十个人赴任。

到磁州后,积有极修复城墙,整治兵器,招募义兵,广集粮饷,防止敌人进拢。不久,受到任河北义兵都总管,率军救真定。宗泽先以神臂弓挫敌凶焰,后纵兵进击,破金兵30余寨,斩敌数百,所获羊马金帛全部赏将士。些时康王赵构赴金议和至磁州,宗泽叩马劝止,乃留相州。是年冬,宋钦宗任康王为兵马大元帅,宗泽为副帅。泽率军趋李固渡,途中遇敌,大破之。

次年正月,率军至开德,与敌人打了13仗,仗仗获胜。建炎元年(1127)六月,泽以70高龄任东京留守,知开封府,招聚义兵近200万,分署京郊16县,与金兵隔黄河对峙。此时岳飞投奔宗泽,泽见而奇其才,给以500骑兵,要其奋勇立功。岳飞听命而行,歼灭了敌人。从此岳飞就在宗泽部下南征北战。

建炎二年正月,金人大举入侵,泽妙半又大破之,金溃不成军,尽弃辎重。自此宗泽威震天下,金人畏惮宗泽,都称“宗爷爷”。建炎元年七月起,一年上疏24次,这就是著名的《乞回銮殿疏》,上疏中力劝宋高宗还京,以图恢复北方失地,均为奸佞所阻。泽忧愤成疾,疽发于背。

宗泽明知自己病重,在世不长,却还是念念不忘地请求赵构回銮开封,誓师北伐。临终前,他对前来探望的将领沉痛地说:“我以二帝蒙尘,悲愤至此,你们多能歼灭敌寇,那我死而无恨!”又不停地念诵杜甫名句:“出师未捷生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闻者无不泣涕。直至断气,无一语及家事,惟连呼“渡河!渡河!渡河”而逝。子颖与部半岳飞护柩至镇江,与夫人陈氏合葬于京岘山麓。后赠观文殿学士,通议大夫,赐谥忠简。

在国难深重的时候,宗泽的死无疑是南宋巨大的损失。他去世当天,东京人士无不痛哭流涕,千余名太学生慰问哭奠。朱熹叙述当时的情景,宗泽去世,刚入棺,士兵便蜂拥而入,吊祭三日不绝,大厅也摆满了无数祭品,如此深得军心民心!李纲在挽诗中也发出了“梁摧大厦倾,谁与扶穹窿”的哀号。而高宗获悉此事,却得意洋洋地表示,黄潜善与汪伯彦分任左右丞相,国事何须担心?

宗泽即逝,高宗派投降派的杜充继任东京留守,此人冷酷无谋略,一改宗泽所为。于是豪杰离心,前被宗泽招抚的义兵也因不满杜充的倒行逆施而纷纷散去。宗泽苦心经营的开封防线不再是不可逾越的了,开封已经完全丧失抵御金兵的能力。 [编辑本段]二、宗泽墓 宗泽墓在镇江市东郊京岘山北麓。宗泽去世后,子宗颖和岳飞护相至镇江,与夫人合葬京岘山上。墓坐南朝北,依山势用块石驳砌圆形墓扩。详见百度百科“宗泽墓”词条。

二、宗泽后裔

宗氏“忠简堂”(宗泽)一支子孙散居江浙皖间乡村,以义乌、金华、丹徒、兴化、宜兴、溧阳、如皋、江都、常熟、郎溪为多,少数远至华北和东西北(汉汝南太守宗资远祖),明清宗必大、宗臣、宗元鼎、宗源翰、宗稷辰、宗承烈、宗继先、宗嘉谟,国朝宗庆后、宗宇后、宗耀祖、宗益寿、宗成乐、宗才怡、宗毓华、宗维隆、宗毅、宗福先、宗白华、宗菊如、宗志华等均其嫡裔。居如皋的始祖为宗氏第10世南宋名将宗泽之孙宗安六、宗安七。主要集中居住在如皋西北部和南部,如皋境内至今以宗氏命名的村庄有宗家庄、宗港、宗家港等9处,城内原有宗家巷。 [编辑本段]三、岷县湫神崇拜之首--忠简公宗泽 岷县民间的18位湫神之首就是忠简公宗泽,在甘肃省岷县俗称“南川大爷”,本庙在岷阳镇南川村。香火极旺,每年正月15日为当地庙会。

4.宗泽的早发一诗表现了怎样的主人公形象

全诗可以用一个“静”字来概括。

这“静”有清晨大自然所特有的静——“水长山远路多花”写了行军队伍周围的自然景色。悠长的流水、绵绵的远山、路旁的野花,这三者所构成的意境,是一种大自然在清晨时分的静。

这“静”有宗泽部队行军时纪律严明的静——“缴幄垂垂”,是主帅率领部队有序而无声地移动的是静;战马沙沙,这沙沙更衬托出行军队伍的静。诗中更有一场激战即将来临之前的静——宗泽骑在马上,甚有情趣地欣赏着周围的山水花草,他对即将来临的军事行动早巳成竹在胸,胜券在握,正因为这样,所以部队坚定而又稳重地向前推进,呈现了激战来临之前的肃穆、稳健和宁静。

这三种“静”相互交织,构成了一幅逼真的行军图。这首诗平平实实,没有豪言壮浯,却写出了一个大将的品行和风度,令人难忘。

满意请点击右上角采纳,不满意请追问~~~。

5.含有"徐"字的诗句有哪些

1,徐行不记山深浅,一路莺啼送到家。

——出自明代:杨基《天平山中》 白话文释义:顺着山路慢慢地走着,竟不知路途远近。沿路的黄莺鸣叫着把我送到了家。

2,凋瘵筵初秩,欹斜坐不成。流霞分片片,涓滴就徐倾。

——出自唐代:杜甫《宗武生日》 白话文释义:我病中为你的生日开筵,侧着身子斜靠在椅子上,慢慢倒酒以细饮。仙酒美肴、饮食是莫大享受,然我体衰、不能多饮,为你生日那就缓缓干杯吧。

3,眼中形势胸中策,缓步徐行静不哗。——出自宋代:宗泽《早发》 白话文释义:眼观敌我形势,战术方略早已成竹在胸。

兵马缓步前进,三军肃静无人喧哗。 4,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出自宋代: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白话文释义: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行走。 5,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

浮云连海岱,平野入青徐。——出自唐代:杜甫《登兖州城楼》 白话文释义:我在来到兖州看望我父亲的日子里,初次登上城楼放眼远眺。

飘浮的白云连接着东海和泰山,一马平川的原野直入青州和徐州。

6.关于岳庙的诗句

七绝·谒岳庙有思

精忠报国名青史,罹难悲歌旷世哀。

奸佞无良祭长跪,昏君垢面羞庙台。

西溪寨将官子弟(宋)

经略中原二十秋,功多过少未全酬。

丹心似石凭谁诉,空自游魂遍九州。

建康人(宋)

强金扰扰我提兵,血战中原恨未平。

大厦已斜支一木,岂期长脚误苍生。

武昌军士(宋)

自古忠臣帝主疑,全忠全义不全尸。

武昌门外千株柳,不见杨花扑面飞。

吊岳飞

胡铨(宋)

匹马吴江谁着鞭,惟公攘臂独争先。

张皇貔貅三千士,搘拄乾坤十六年。

堪悯临淄功未就,不知钟室事何缘。

石头城下听舆论,万姓颦眉亦可怜。

书愤

陆游(宋)

山河自古有乖分,京洛腥膻实未闻。

剧盗曾从宗父命,遗民犹望岳家军。

上天悔祸终平虏,公道何人肯散群?

白首自知疏报国,尚凭精意祝炉熏。

(陆游《剑南诗稿》卷二十五)

感事

陆游(宋)

堂堂韩岳两骁将,驾驭可使复中原。

庙谋尚出王导下,顾用金陵为北门!

(陆游《剑南诗稿》卷三十四)

夜读范至能《揽辔录》,言中原父老见使者多挥涕,感其事,作绝句

陆游(宋)

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

遗老不应知此恨,亦逢汉节解沾衣。

建安叶绍翁题西湖岳鄂王庙

叶绍翁(宋)

万古知心只老天,英雄堪恨复堪怜。

如公少缓须臾死,此虏安能八十年!

漠漠凝尘空偃月,堂堂遗像在凌烟。

早知埋骨西湖路,悔不鸱夷理钓船!

六州歌头 题岳鄂王庙

刘过(宋)

中兴诸将,谁是万人敌?

身草莽,人虽死,气填膺,尚如生。

年少起河朔,弓两石,剑三尺,

定襄汉,开虢洛,洗洞庭。

北望帝京。狡兔依然在,良犬先烹。

过旧时营垒,荆鄂有遗民,忆故将军,泪如倾!

说当年事,知恨苦,不奉诏,伪耶真?

臣有罪,陛下圣,可鉴临,一片心。

万古分茅土,终不到,旧奸臣。

人世夜,白日照,忽开明。

衮佩冕圭百拜,九泉下、荣感君恩。

看年年三月,满地野花春,卤簿迎神。

六州歌头 淮西帅李忱和仍为书庙额

刘过(宋)

高皇神武,善驾驶豪英。

攘北狄,驱群盗,命天膺,救苍生。

奈梦绕沙漠,隔温情,屈和好,

召大将,归兵柄,列枢庭。

公指汴京。威已振河洛,不顾身烹。

失一时机会,嗟左衽吾民,痛岳家军,孰扶倾?

久沉怨愤,七十载,还复遇,帝王真。

表遗烈,锡王号,日照临,激士心。

始识安刘计,宁祸已,是忠臣。

我乘传,访壁垒,想精明。

英气凛然若在,仍题匾,昭揭天恩。

笑原头荒草,一死不能春,交怨天神。

观岳侯石像

薛季宣(宋)

万死何知狱吏尊,威名盖代古难存。

二桃岂以功高赐,一舸不容身退论。

几见饮江思道济,缪为图像肖王敦。

沉碑千古蛟川恨,付与无穷客断魂。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