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关于梅花表示美人,仙女的诗及鉴赏梅花自古就有“霜雪美人”的隐喻意义,诗人就爱将梅花比拟“霜美人”“雪美人”“冷美人”。这是由于梅花本身具有美人姿态,有清冷淡雅的美。 宋初诗人梅尧臣笔下的梅花是玲珑的小家碧玉:“家住寒溪曲,梅花杂暖春,学妆如小女,聚笑发丹唇。”(《红梅》) 也有诗人将梅花描绘成一个冰肌雪肤、玉骨霜心的仙子:“皎皎仙姿脉脉情,绛罗仙萼裹瑶英。”(晁端友《梅花》)“玉立寒烟寂寞滨,仙姿潇洒净无尘。”(朱熹《次韵列秀野前树梅》)“骑龙古仙绝火食,惯住空山啮冰雪。”(陆游《湖山寻梅》)在周必大眼中梅花既有仙子的袅娜多姿,又有邻家女子的娇涩可人:“初疑太真欲起舞,霓裳拂拭天然姿。又如东家窥墙女,施朱映粉尤相宜。”(《次韵史院洪境卢简洋馆中梅》)更有诗人将梅花比喻为爱人的:“秋水娟娟隔美人,江东日暮几重云。孤灯竹屋霜清夜,梦到梅花即见君。”可见梅花在诗人心中的地位是何等高尚与尊贵。 其实梅花这三个象征意象往往不是分离的,而是相融相通的。在很多咏梅诗中,这三个象征意义是同时存在的。如陆游的《开岁半月湖村梅开无馀偶得五诗以烟湿落梅村为韵》:“居人空巷者,疑是湖中仙。”久居荒芜之地的人,既是隐者,又像神秘的仙人,陆游巧妙地将这两个意象交织在一起,使此诗内容更丰富。张孝祥的《道间见梅》中则把梅花描绘成一个孤高自爱的女子,其实也是把贞士和美人的意象结合了。梅花的三个意象之所以能相融,是因为这三个意象都有共通的核心——贞洁的象征。 在咏梅的诗人中,声誉最高的当推宋代的林和靖。他梅妻鹤子,作了很多咏梅诗,最出色的应是《山园小梅》:“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诗人从众多方面刻画梅花冠绝群芳的形象,突出了梅花高洁超逸的品性。 另外,以梅花来表达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也是古诗中梅花又一重要意象。第一首梅花诗,南北朝陆凯所作的《赠范晔》就是以梅花传达友情:“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唐代不少诗人已经运用这个意象进行咏梅诗的创作。 折梅赠远已成为常用的典故。到了宋代,王安石等人继承了这一意象“驿使何时发,凭君寄一枝”(《梅花》)“殷勤手折遥相赠,不欲花前独举觞。”(《和史诚之谢送张明叔梅台三种梅花》)梅花成为传达友情的信物。“折梅寄友”表达友情的意象逐步深化、发展。到了宋朝中期,梅花在诗歌里不仅仅是一个信物,更代表着一种情绪,诗人看到梅花就不由想起远在他乡的朋友。“岭北霜枝最多思,忍寒留待使君来。”(苏轼《次韵杨公济奉议梅花》)“为怜北客飘流远,偷报东君信息回。香气轻于新酿熟,襟怀重似故人来。舟中莫问无兼有,呼儿觅酒杯。”(张舜民《舟行湘岸见梅盛开》) 也有诗人在咏梅诗中抒发对友人、情人的相思之情,如朱松《饮梅花下赠客》:“且当醉倒此花前,犹胜相思寄愁绝。”以及朱熹《清江道中见梅》:“他年千里梦,谁与寄相思。”都透露出悠悠相思的情愫。 更有迁客骚人以咏梅抒发思乡的愁苦:“还怜客路龙山下,未折一枝先断肠。”(陆游《客舍对梅》)“望远可无南北使,客愁定费短长吟。”(尤袤《梅花》)诗人有感于世路艰难,抒发了思乡却不得归的怆痛之感。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诗人们咏梅绝不只是为了描摹梅的物态,更重要的是借梅怡情,抒怀,表节。咏梅诗之不同于一般的咏物诗,是由于诗中歌咏之梅,已经成为诗人心灵的客观对应物,一代一代层层积淀,凝聚成中国传统文人的独立高标的心灵境界。 2.诗中有花带美人的诗句1、美人如花隔云端————<唐>李白 《长相思二首》2、美人如新花————<唐>曹邺 《其一怨》3、美人颜色娇如花————<唐>卢仝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有所思》4、三千美人曳花锦————<唐>王翰 《相和歌辞·蛾眉怨》5、美人二八面如花————<唐>顾况 《悲歌四》6、美人颜色如花发————<宋>贺铸 《小梅花/梅花引》7、美人曾插九枝花————<唐>徐凝 《长洲览古》8、美人盘金衣上花————<唐>鲍溶 《东邻女》9、美人惊起为花愁————<唐>罗邺 《长安春雨》10、美人颜色正如花————<唐>唐彦谦 《春日偶成》11、金楼美人花屏开————<唐>韦庄 《上春词》12、伤嗟美人兮雨泣花愁————<唐>洞庭龙君 《宴柳毅诗》13、帐中美人粲如花————<宋>陆游 《观小孤山图》14、彼美人兮莲正花————<宋>艾性夫 《经语诗戏效唐子西》15、美人缥缈隔花雾————<宋>敖陶孙 《灯前曲》16、青楼美人颜如花————<宋>李流谦 《青楼行》17、美人花貌映玲珑————<宋>苏泂 《金陵杂兴二百首》18、碧桃花下美人过————<宋>苏轼 《藏春坞》19、美人如花弄弦索————<宋>苏轼 《老人行》20、美人二八颜如花——<宋>苏轼 《辘轳歌》21、美人娟娟花灼灼——<宋>汪元量 《余将南归燕赵诸公子携妓把酒钱别醉中作把酒》22、美人如花弄弦索——<宋>无名氏 《老人行》23、美人貌如花——<宋>赵崇嶓 《美人貌如花》24、相对好花为美人——<宋>郑獬 《独游》25、美人娇步踏花行——<元>顾瑛 《和》26、美人座上花如颜——<明>郭奎 《长相思·长相思》27、昔日美人颜似花——<元>郭翼 《行路难(七首)》28、美人花间相对行——<明>刘崧 《春宴曲》29、美人如花不长好——<明>刘养晦 《王氏招饮席中有感》30、美人自脱玉花钿——<明>宋璲 《春夜辞》31、美人绰约万花西——<明>屠隆 《燕姬堕马》32、美人如花娇北堂——<明>徐祯卿 《白甿歌》33、美人如花舞娉婷——<明>张璨 《深宫春日行》34、美人凝妆花满镜——<明>郑若庸 《赠郑十二草书》35、美人花下教吹箫——<明>朱权 《宫词》。 3.诗词高手:有没有跟梅花有关的爱情诗词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出自《有所思》卢仝 有所思 唐 卢仝 当时我醉美人家,美人颜色娇如花。 今日美人弃我去,青楼珠箔天之涯。 天涯娟娟姮娥月,三五二八盈又缺。 翠眉蝉鬓生别离,一望不见心断绝。 心断绝,几千里? 梦中醉卧巫山云,觉来泪滴湘江水。 湘江两岸花木深,美人不见愁人心。 含愁更奏绿绮琴,调高弦绝无知音。 美人兮美人,不知为暮雨兮为朝云。 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 4.花和美人的诗句《长相思二首》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栏,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长天, 下有渌水之波澜。天长路远魂飞苦, 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 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 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 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 忆君迢迢隔青天, 昔时横波目,今作流泪泉。 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 《其一怨》 年代: 唐 作者: 曹邺 美人如新花,许嫁还独守。 岂无青铜镜,终日自疑丑。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有所思》 年代: 唐 作者: 卢仝 当时我醉美人家,美人颜色娇如花。今日美人弃我去, 青楼珠箔天之涯。天涯娟娟常娥月,三五二八盈又缺。 翠眉蝉鬓生别离,一望不见心断绝。心断绝,几千里, 梦中醉卧巫山云,觉来泪滴湘江水。湘江两岸花木深, 美人不见愁人心。含愁更奏绿绮琴,调高弦绝无知音。 美人兮美人,不知为暮雨兮为朝云,相思一夜梅花发, 忽到窗前疑是君。 《悲歌四》 年代: 唐 作者: 顾况 何处春风吹晓幕,江南渌水通朱阁。 美人二八面如花,泣向春风畏花落。 《长安春雨》 年代: 唐 作者: 罗邺 兼风飒飒洒皇州,能滞轻寒阻胜游。 半夜五侯池馆里,美人惊起为花愁。 《藏春坞》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朱阁前头露井多,碧桃花下美人过。 寒泉未必能胜此,奈有银瓶素绠何。 《美人貌如花》 年代: 宋 作者: 赵崇嶓 美人貌如花,独立古道边。 芳年抱幽思,艳裔春风前。 春风固无情,桃李终欲言。 不剪红豆枝,相思独悬悬。 《赠郑十二草书》 年代: 明 作者: 郑若庸 郑虔一吸三斗酒,雪毫洒墨鬼运肘。 惊猿斗虺出深薮,忽上微绡争欲走。 谁向高台歌大风,吹折万木千山中。 睢水围开兵甲乱,海波起立飞蛟龙。 怒欲相攻喜若舞,虫迹蜗涎遍环堵。 美人凝妆花满镜,侠客探丸电交吐。 五行十行笔不停,百丈峭壁悬枯藤。 长林萧萧日将暮,落叶已去蛛丝萦。 公孙剑术如转烛,张颠墓草几回绿。 就中三昧子自解,优孟未亡犹楚叔。 酒酣掷笔气夺虹,云梦八九吞胸中。 如何化作龙蛇阵,一扫胡尘万里空。 5.写梅花的宋词宋 ~陆 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这首《卜算子》,作者自注“咏梅”,可是它意在言外,象“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濂溪先生(周敦颐)以莲花自喻一样,作者正是以梅花自喻的。 陆游曾经称赞梅花“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落梅》)。梅花如此清幽绝俗,出于众花之上,可是如今竟开在郊野的驿站外面,紧临着破败不堪的“断桥”,自然是人迹绝少、寂寥荒寒、倍受冷落了。 从这一句可知它既不是官府中的梅,也不是名园中的梅,而是一株生长在荒僻郊外的“野梅”。它既得不到应有得护理,也无人来欣赏,随着四季代谢,它默默地开了,又默默地凋落了。 它孓然一身,四望茫然,——有谁肯一顾呢,它是无主的梅呵。“寂寞开无主”这一句,诗人将自己的感情倾注在客观景物中,首句是景语,这句已是情语了。 日落黄昏,暮色朦胧,这孓然一身、无人过问的梅花,何以承受这凄凉呢?它只有“愁”——而且是“独自愁”,这几个字与上句的“寂寞”相互呼应。而且,偏偏在这个时候,又刮起了风,下起了雨。 “更著”这两个字力重千均,写出了梅花的艰困处境,然而尽管环境是如此冷峻,它还是“开”了!它,“万树寒无色,南枝独有花”(道源);它,“完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杨维桢)。总之,从上面四句看,这对梅花的压力,天上地下,四面八方,无所不至,但是这一切终究被它冲破了,因为它还是开了!谁是胜利者?应该说,是梅花!上阕集中写了梅花的困难处境,它也的确还有“愁”。 从艺术手法说,写愁时,作者没有用诗人、词人们那套惯用的比喻手法,把愁写得象这象那,而是用环境、时光和自然现象来烘托。况周颐说:“词有淡远取神,只描取景物,而神致自在言外,此为高手。” (〈蕙风词话〉)就是说,词人描写这么多“景物”,是为了获得梅花的“神致”;“深于言情者,正在善于写景”(田同之《西圃词说》)。上片四句可说是“情景双绘”。 下阕,托梅寄志。梅花,它开得最早。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齐己);“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张谓)。是它迎来了春天。 但它却“无意苦争春”。春天,百花怒放,争丽斗妍,而梅花却不去“苦争春”,凌寒先发,只是一点迎春报春的赤诚。 “苦”者,抵死、拼命、尽力也。从侧面讽刺了群芳。 梅花并非有意争春,“群芳”如果有“妒心”,那是它们自己的事情,就“一任”它们去妒忌吧。这里把写物与写人,完全交织在一起了。 花木无情,花开花落,是自然现象,说“争春”,是暗喻。“妒”,则非草木能所有。 这两句表现出陆游标格独高,决不与争宠邀媚、阿谀奉承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傲骨。最后几句。 把梅花的“独标高格”,再推进一层:“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前句承上句的寂寞无主、黄昏日落、风雨交侵等凄惨境遇。 这句七个字四次顿挫:“零落”,不堪雨骤风狂的摧残,梅花纷纷凋落了,这是一层。落花委地,与泥水混杂,不辨何这者是花,何者是泥了,这是第二层。 从“碾”字,显示出摧残者的无情,被摧残者承受的压力之大,这是第三层。结果呢,梅花被摧残被践踏而化作灰尘了。 这是第四层。看,梅花的命运有多么悲惨,简直令人不忍卒读。 但作者的目的决不是单为写梅花的悲惨遭遇引起人们的同情;从写作手法说,仍是铺垫,是蓄势,是为了把下句的词意腿上最高峰。虽说梅花凋落了,被践踏成泥土了,被碾成尘灰了,请看,“只有香如故”,它那“别有韵”的香味,却永远如故,一丝一毫也改变不了呵。 末句具有扛鼎之力,它振起全篇,把前面梅花的不幸处境,风雨侵凌,凋残零落,成泥作尘的凄凉、衰飒、悲戚,一股脑儿抛到九霄云外去了。正是“末句想见尽节”(卓人月〈词统〉)。 而这“尽节”的得以“想见”,正是由于此词运用比兴手法,十分成功,托物言志,给我们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成为一首咏梅的杰作。山园小梅林逋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黄金樽。梅花诗高启琼枝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绝几回开。《红楼梦》访妙玉乞红梅曹雪芹酒未开樽句未裁,寻春问腊到蓬莱。 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嫦娥槛外梅。入世冷桃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 槎桠谁惜诗肩瘦,衣上犹沾佛院苔。《红楼梦》咏红梅花(红字)曹雪芹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已笑东风。 魂飞庾岭春难辨,霞隔罗浮梦未通。绿萼添妆融宝炬,缟仙扶醉跨残虹。 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红楼梦》咏红梅花(梅字)曹雪芹白梅懒赋赋红梅,逞艳先迎醉眼开。 冻脸有痕皆是血,酸心无恨亦成灰。误吞丹药移真骨,偷下瑶池脱旧胎。 江北江南春灿烂,寄言蜂蝶漫疑猜。《红楼梦》咏红梅花(花字)曹雪芹疏是枝条艳是花,春妆儿女竟奢华。 闲厅曲槛无余雪,流水空山。 6.关于梅花的唐诗,宋词山园小梅 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 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 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 不须檀板黄金樽。 梅花诗 高启 琼枝只合在瑶台, 谁向江南处处栽。 雪满山中高士卧, 月明林下美人来。 寒依疏影萧萧竹, 春掩残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无好咏, 东风愁绝几回开。 《红楼梦》访妙玉乞红梅 曹雪芹 酒未开樽句未裁, 寻春问腊到蓬莱。 不求大士瓶中露, 为乞嫦娥槛外梅。 入世冷桃红雪去, 离尘香割紫云来。 槎桠谁惜诗肩瘦, 衣上犹沾佛院苔。 《红楼梦》咏红梅花(红字) 曹雪芹 桃未芳菲杏未红, 冲寒先已笑东风。 魂飞庾岭春难辨, 霞隔罗浮梦未通。 绿萼添妆融宝炬, 缟仙扶醉跨残虹。 看来岂是寻常色, 浓淡由他冰雪中。 《红楼梦》咏红梅花(梅字) 曹雪芹 白梅懒赋赋红梅, 逞艳先迎醉眼开。 冻脸有痕皆是血, 酸心无恨亦成灰。 误吞丹药移真骨, 偷下瑶池脱旧胎。 江北江南春灿烂, 寄言蜂蝶漫疑猜。 《红楼梦》咏红梅花(花字) 曹雪芹 疏是枝条艳是花, 春妆儿女竟奢华。 闲厅曲槛无余雪, 流水空山有落霞。 幽梦冷随红袖笛, 游仙香泛绛河槎。 前身定是瑶台种, 无复相疑色相差。 赠范晔 陆凯 折梅逢驿使, 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 聊赠一枝春。 忆梅 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 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 常作去年花。 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 李商隐 匝路亭亭艳,非时袅袅香。 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 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 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早梅 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 迥临村旁傍溪桥。 不知进水花先发, 疑是经冬雪未销。 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 王安石 华发寻春喜见梅, 一株临路雪倍堆。 凤城南陌他年忆, 香杳难随驿使来。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寒夜 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 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穸前月, 才有梅花便不同。 梅花绝句 陆游 闻道梅花坼晓风, 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 一树梅花一放翁。 梅 王琪 不受尘埃半点侵, 竹篱茅舍自甘心。 只因误识林和靖, 惹得诗人说到今。 真适园梅花盛放 王鏊 花间小坐夕阳迟, 香雪千枝与万枝。 自入春来无好句, 杖藜到此忽成诗。 早梅 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 回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 疑是经冬雪未销。 《杂诗》之一 王维 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 来日欹穸前, 寒梅著花未。 杨柳枝词 刘禹锡 塞北梅花羌笛吹, 淮南桂树小山词。 请君莫凑前朝曲, 听唱新翻杨柳枝。 新栽梅 白居易 池边新栽七株梅, 欲到花时点检来。 莫怕长洲桃李嫉, 今年好为使君开。 早梅 柳宗元 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 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初识梅花 卢撰 江北不如南地暖, 江南好断北人肠。 胭脂桃颊梨花粉, 共作寒梅一面妆。 次韵中玉早梅 黄庭坚 折得寒香不露机, 小穸斜日两三枝。 罗帷翠叶深调护, 已被游蜂圣得知。 十一月后庭花盛开之二 蔡襄 日暖香繁巳盛开, 开时曾达千百回。 春风岂是多情思, 相伴花前去又来。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红梅 苏轼 年年芳信负红梅, 江畔垂垂又欲开。 珍重多情关伊令, 直和根拨送春来。 墨梅 张臬 山边幽谷水边村, 曾被疏花断客魂。 犹恨东风无意思, 更吹烟雨暗黄昏。 梅花绝句之一 陆游 闻道梅花圻晓风, 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 一树梅花一放翁。 梅花绝句之二 陆游 幽谷那堪更北枝, 年年自分着花迟。 高标逸韵君知否, 正是层冰积雪时。 梅花绝句之三 陆游 雪虐风号愈凛然, 花中气节最高坚。 过时自会飘零去, 耻向东君更乞怜。 岭上红梅 范大成 雾雨胭脂照松竹, 江面春风一枝足。 满城桃李各焉然, 寂寞倾城在空谷。 题梅花图 杨无咎 忽见寒梅树, 花开汉水滨。 不知春色早, 疑是弄珠人。 探梅 杨万里 山间幽步不胜奇, 正是深夜浅暮时。 一枝梅花开一朵, 恼人偏在最高枝。 雪梅之一 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 有雪无梅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 与梅并作十分春。 雪梅之二 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 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圣恩寺看梅 周永年 众香国里人来去, 花信风中鸟倒悬。 更喜水光相映发, 横斜疏影托波来。 早梅 李公明 东风才有又西风, 群木山中叶叶空。 只有梅花吹不尽, 依然新白抱新红。 墨梅 居简 莫恨丹青废画工, 不须求异只须同。 玉容不及寒鸦色, 故托缁尘异汉宫。 题画梅 李方膺 挥毫落纸墨痕新, 几点梅花最可人。 愿借天风吹得远, 家家门巷尽成春。 红梅 王十朋 桃李莫相妒, 夭姿元不同。 犹余雪霜态, 未肯十分红。 岭梅 张道洽 到处皆诗境, 随时有物华。 应酬都不暇, 一岭是梅花。 墨梅 赵秉文 画师不作粉脂面, 却恐傍人嫌我直。 相逢莫道不相识, 夏馥从来琢玉人。 7.赞美梅花的诗句有哪些《蝶恋花 》 欧阳修 帘幕东风寒料峭,雪里香梅,先报春来早。 红蜡枝头双燕小,金刀剪彩呈纤巧。 旋暖金炉薰蕙藻。 酒入横波,困不禁烦恼。 绣被五更春睡好,罗帏不觉纱窗晓。 《卜算子.咏梅 》 宋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杂诗》之一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欹穸前,寒梅著花未。 山园小梅 林和靖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黄金樽 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百度上截得) 还有小说上看到的诗句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点评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8.宋词里的梅花卜算子·咏梅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原文: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宋朝著名的诗人林和靖的《山园小梅》 “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宋朝大诗词家苏轼的《再和杨公济梅花》 “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着花迟。高标逸韵君知否,正是层冰积雪时。” 宋朝诗人卢梅坡的《雪梅》“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