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荀子名言名句大全荀子名言名句大全: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 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强自取柱 ,柔自取束。 邪秽在身,怨之所构。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 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 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 醯酸,而蚋聚焉。故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下臣事君以身,上臣事君以人。下臣事君以货,所愿不得遂毁之。 组织里若有人送礼太大,必有所求,如所求未遂,则常反向攻击。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 荣辱之来,必象其德。 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 君子隆师而亲友,以致恶其贼。 以善先人者谓之教,以善和人者谓之顺;以不善先人者谓之谄,以不善和人者谓之谀。 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 治气养心之术:血气刚强,则柔之以调和;知虑渐深,则一之以易良;勇胆猛戾,则辅之以道顺;齐给便利,则节之以动止;狭隘褊小,则廓之以广大;卑湿重迟贪利,则抗之以高志;庸众驽散,则劫之以师友;怠慢僄弃,则照之以祸灾;愚款端悫,则合之以礼乐,通之以思索。 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内省而外物轻矣。 身劳而心安,为之;利少而义多,为之;事乱君而通,不如事穷君而顺焉。 良农不为水旱不耕,良贾不为折阅不市,士君子不为贫穷怠乎道。 体恭敬而心忠信,术礼义而情爱人;横行天下,虽困四夷,人莫不贵。 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端悫诚信,拘守而详;横行天下,虽困四夷,人莫不任。 人有气 有生 有知亦且有义 故最为天下贵也 仁义礼善之于人也,辟之若货财粟米之于家也。 人知贵生乐安而弃礼义,辟之是犹欲寿而刎颈也。 礼,所以正身也;师,所以正礼也。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 君子崇人之德,扬人之美,非谄谀也。 名人名言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学无止境。 流言止于智者。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千人万人之情,一人之情也。 君子宽而不僈,廉而不刿,辩而不争,察而不激,直立而不胜,坚强而不暴,柔从而不流,恭敬谨慎而容。 诚心守仁则形,形则神,神则能化矣。诚心行义则理,理则明,明则能变矣。 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 推礼义之统,分是非之分,总天下之要,治海内之众,若使一人。 荣辱之大分,安危利害之常体 君子能则宽容易直以开道人,不能则恭敬繜绌以畏事人。 君子易知而难狎,易惧而难胁,畏患而不避义死,欲利而不为所非,交亲而不比,言辩而不辞,荡荡乎其有以殊于世也。 君子位尊而志恭,心小而道大;所听视者近,而所闻见者远。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礼,所以正身也;师,所以正礼也。 --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公生明,偏生暗。 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 积土而为山,乘之而后高,积水而为海,积之而后深。 故圣者众之所积也。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 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则配尧舜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 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 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 2.有关励志、劝学的名言、诗句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2、业精于勤,荒于嬉.—— 韩 愈《进学解》 3、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 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5、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7、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诫外生书》 8、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曹 植《赠白马王彪》 9、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 列传》 10、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 1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 甫《望岳》 1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13、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14、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15、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诚廉》 16、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 17、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18、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 轼《晁错论》 19、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 原《离骚》 20、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盖棺.—— 陆 游《病起》 2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屈 原《卜居》 22、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曹 学《蜀中广记•上川南道彭山县》 23、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罗大经《鹤林玉露》 24、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格言联璧•处事》 25、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诸葛亮《出师表》 26、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 陆 游 27、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荀子•儒效》 28、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训俗遗规》 29、坚志而勇为,谓之刚.刚,生人之德也.——《练兵实纪•刚复害》 30、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 植《白马篇》 3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32、丈夫不报国,终为愚贱人.—— 陈恭尹《射虎射石头》 33、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鲍 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34、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赴戎登程口占示家人》 35、不为外撼,不以物移,而后可以任天下之大事.吕 坤《呻吟语•应务》 36、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渔夫》。 3.谁有关于荀子的名言(1)锲而不舍(《荀子·劝学》):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2)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荀子·劝学》):比喻学生胜过老师,后人胜过前人。 名言 (1)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修身》) (2)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3)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荀子·劝学》) (4)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 (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6)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 (7)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8)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4.求几句有关荀子的名言,并解释其中的两句,1,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修身》)解释:批评我而且批评得恰当的人,是我的老师;赞扬我而且赞扬得恰当的人,是我的朋友;阿谀奉承我的人,是害我的敌人.2.,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解释:社会发展有其自然、特定的规律,它不会因为尧的圣明而就存在,也不会因为桀而就不存在.3,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荀子·劝学》)解释: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指眼睛因为不能同时盯着两个东西(或两种事物),所以能看清一切事物(是因为专注所致);耳朵因为不能同时听取两种人的意见,所以能明辨是非.4,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6,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7,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8,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9,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10,天不言而人推高焉,地不言而人推厚焉,四时不言而百姓期焉.。 5.谁有关于荀子的名言(1)锲而不舍(《荀子·劝学》):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 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2)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荀子·劝学》):比喻学生胜过老师,后人胜过前人。 名言 (1)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修身》) (2)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荀子·天论》) (3)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荀子·劝学》) (4)道虽迩,不行不至。 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 (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6)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 (7)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 (8)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劝学》)。 6.荀子最有名的诗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1)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修身》) (2)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3)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荀子·劝学》) (4)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 (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6)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 (7)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8)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9)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 劝学>>) (10)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11)天不言而人推高焉,地不言而人推厚焉,四时不言而百姓期焉。<<x荀子 不苟>> 7.关于荀子的诗句1、君子不可不抱身心之忧,亦不可不耽风月之趣.——明·洪自诚2、君子不重则不威.——论语3、君子得时如水,小人得时如火.——汉·刘向4、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论语·宪问》5、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6、君子浩然之气,不胜其大,小人自满之气,不胜其小.——明·薛萱7、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8、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史记9、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礼记10、君子乐与人同,小人乐与人异.君子同其远,小人同其近.——《易·同人·彖》11、君子量不极,胸吞百川流.——唐·孟郊12、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论语13、君子山岳定,小人丝毫争.——唐·孟郊14、君子上达,小人下达.——《论语·宪问》15、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16、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17、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近者.——左传18、君子暇豫则思义,小人暇豫则思邪.——阮子19、君子小人,如冰炭之不相容,薰莸之不相入.——宋·朱熹20、君子小人趣向不同,公私之间而已.——宋·朱熹21、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通鉴22、君子扬人之善,小人扬人之恶.——唐·吴兢23、君子以道德轻重人,小人以势轻重人.——清·宋缍24、君子有终生之忧,无一朝之患也.——孟子25、君子于细事未必可观,而才能足以任重;小人虽器量浅狭,而未必无一长可取.——宋·朱熹。 8.关于春秋时荀子的句子,有那些关于荀子的句子有: 1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 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说明在学习上持之以恒是首要的。 3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说明在学习中日积月累,终富学识的遭理。 荀子,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说”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