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尊师的诗句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唐。韩愈《师说》 2、一日之师,终身为父。 ——元。关汉卿 3、为学莫重于尊师。 ——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4、君子隆师而亲友。——《荀子修身》 5、疾学在于尊师。 ——《吕氏春秋劝学》 6、事师之犹事父也。 ——《吕氏春秋劝学》 7、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 ——《吕氏春秋。劝学》 8、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 (经:途经。好其人:爱戴教授自己的人,虚心向他 们求教。 隆礼:尊崇礼义)——《荀子。劝学》 9、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 ——晋。葛洪《勤求》 10、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 ——《荀子。大略》 1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 12、片言之赐,皆事师也。——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 自序》 13、师道既尊,学风自善。 ——康有为《政论集。 在浙之演说》 14、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宋〕李觏《广潜书》。 2.关于守纪的名言名句一、遵守法律,是谓正义;正直者的良心赞成正义,谴责非正义。 出自:〔荷〕格老秀斯《战争与和平法》 介绍:胡果·格劳秀斯(Hugo Grotius,1583—1645)近代西方思想先驱,国际法学创始人,被人们同时尊称为“国际法之父”与“自然法之父”,亨利四世赞其为“荷兰的奇迹”。 二、公民能服从国家的法令,他才被认为值得享受国家的权益。 出自:〔荷〕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 介绍:巴鲁赫·德·斯宾诺莎(Baruch de Spinoza,1632年11月24日—1677年2月21日),犹太人,近代西方哲学公认的三大理性主义者之一,与笛卡尔和莱布尼茨齐名。 三、只有在社会状态下,善与恶皆为公共的契约所决定,每一个人皆受法律的约束,必须服从政府。 出自:〔荷〕斯宾诺莎《伦理学》 四、在一个法制政府之下,善良公民的金科玉律是什么呢?那就是“严正地服从,自由地批判”。 出自:〔英〕边沁《政府片论》 介绍:杰里米·边沁(Jeremy Bentham,公元1748年2月15日—公元1832年6月6日)是英国的法理学家、功利主义哲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改革者。 五、如果有很多双眼睛在敏锐地监视的话,大家就会为维护和平而遵守法律。 出自:〔英〕温斯坦莱《温斯坦莱文选》 介绍:杰腊德·温斯坦莱(约1609—1652)是十七世纪英国掘地派运动的著名领袖和杰出思想家。 3.守纪的诗歌七古 手莫伸 作者:陈毅手莫伸, 伸手必被捉。 党与人民在监督, 万目睽睽难逃脱。 汝言惧捉手不伸, 他道不伸能自觉, 其实想伸不敢伸, 人民咫尺手自缩。 岂不爱权位, 权位高高耸山岳。 岂不爱粉黛, 爱河饮尽犹饥渴。 岂不爱推戴, 颂歌盈耳神仙乐。 第一想到不忘本, 来自人民莫作恶。 第二想到党培养, 无党岂能有所作? 第三想到农食住, 若无人民岂能活? 第四想到虽有功, 岂无过失应惭怍。 吁嗟乎, 九牛一毫莫自夸, 骄傲自满必翻车。 历览古今多少事, 成由谦逊败由奢。 4.关于守法的古诗1、况当受明礼(唐·曹邺·《长相思》) 2、明庭礼百神(唐·杨炯·《奉和上元酺宴应诏》) 3、展礼值明时(唐·崔曙·《奉酬中书相公至日圆丘摄事,合于中书后阁宿》) 4、谨访景明嘉礼(宋·无名氏·《庆清朝·银漏花残》) 5、容礼辉明(宋·无名氏·《六州》) 6、质明三献虽终礼(唐·周墀·《酬李常侍立秋日奉诏祭岳见寄》) 7、里面礼明师(元·王哲·《真欢乐》) 8、羌习礼而明诗(魏晋·曹植·《洛神赋》) 9、礼达幽明(南北朝·沈约·《梁雅乐歌 諴雅 三》) 5.遵纪守法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孟子 2.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乱。——韩非子 3.不为重宝亏其命,故曰令贵于宝;不为爱人而枉其法,故曰法爱于人。 ——管仲 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 刘备 5.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 —— 张衡 6.在一个人民的国家中还要有一种推动的枢纽,这就是美德。 —— 孟德斯鸠 7.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 但丁 8.谁把法律当儿戏,谁就必然亡于法律。 ——拜伦(英) 9.执行法比制定法更重要。——杰弗逊(美) 10.法律就是秩序,有良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 ——亚里士多德。 6.劝勉人们遵纪守法的诗句1、唐·杨炯《杜袁州墓志铭》:言非法度不出于口,行非公道不萌于心。 释义:不合乎规矩制度的话语不说,不合乎公正道理的行为不去想。 2、刘备: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释义:不要以为是件较小的坏事就去做,不要以为是件较小的善事就不去做。只有贤明和德行, 能服从于人。 3、唐·李白《君道曲》: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 释义:泥土积累多了可以筑成城墙,美德积累多了,安身立命的基础就深厚了。 4、战国·韩非子: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乱。 释义:家庭有固定的产业,即使闹饥荒,也不会挨饿;国家有健全的法制,即使遇到危难也不会 灭亡。 5、春秋·管仲:不为重宝亏其命,故曰令贵于宝;不为爱人而枉其法,故曰法爱于人。 释义:不因为重宝而使命令亏损,所以说把命令看的比宝物贵重:不因为爱护别人而使法律得不 到伸张,所以说爱护法律甚于爱护人。 6、东汉张衡: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 释义:不要担心职位不够高,而应该想想自己的道德是不是完善;不要以自己的收入不够高而感 到耻辱,而应该想想自己的学识够不够渊博。 寓义:不要在官位俸禄上患得患失,而应该去追求个人道德和学识的进步。 扩展资料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出自《孟子》的《离娄章句上》。规:圆规;矩:曲尺。孟子要求当政者实施仁政的呐喊。具体落实到两个方 面:一是“法先王”;二是选贤才。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从字面意思上来说,就是如果不用规和矩,就画不成方形和圆形。后来引申为行为举止的标准和规则。这句话就是告诉人们,做事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只有这样,事情才能做好的道理。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7.求关于遵规守纪的名言警句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孟子》世界上的一切都必须按照一定的规矩秩序各就各位 ------莱蒙特 人们厌烦了寂静,就希望来一场暴风雨;厌烦了规规矩矩气度庄严地坐着,就希望闹出点乱子来。 ------契诃夫 你挣得了安适的睡眠,你就会睡得好;你挣得了很好的胃口,你吃饭就会吃得很香。 这儿的情形和人间是一样的——你得规规矩矩,老老实实地挣一样东西,然后才能享受它。你决不能先享受,然后才来挣得。 ------马克·吐温 地狱是一个炉灶,上面放着僧侣的热锅。它是教士的专用灶。 天父教士的大厨师,很关心改善僧侣的营养,他把自己的那些不规规矩矩地注意僧侣的诫命的孩子放在烤锅上。 ------霍尔巴赫 求必欲得,禁必欲止,令必欲行。 ——《管子.版法》 仲景诸方,实万世医门之规矩准绳也,后之欲为方圆平直者,必于是取则焉。 ------元朱震亨《局方发挥》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管子》 立法令者以废私也,法令行而私道废。 ——《韩非子。 有度》 言无二贵,法无两适。 ——《韩非子。 问辩》 圣王者不贵义而贵法,法必明,令必行,则已矣。 ——《韩非子。 八说》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 8.关于守纪的名言名句一、遵守法律,是谓正义;正直者的良心赞成正义,谴责非正义。 出自:〔荷〕格老秀斯《战争与和平法》 介绍:胡果·格劳秀斯(Hugo Grotius,1583—1645)近代西方思想先驱,国际法学创始人,被人们同时尊称为“国际法之父”与“自然法之父”,亨利四世赞其为“荷兰的奇迹”。 二、公民能服从国家的法令,他才被认为值得享受国家的权益。 出自:〔荷〕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 介绍:巴鲁赫·德·斯宾诺莎(Baruch de Spinoza,1632年11月24日—1677年2月21日),犹太人,近代西方哲学公认的三大理性主义者之一,与笛卡尔和莱布尼茨齐名。 三、只有在社会状态下,善与恶皆为公共的契约所决定,每一个人皆受法律的约束,必须服从政府。 出自:〔荷〕斯宾诺莎《伦理学》 四、在一个法制政府之下,善良公民的金科玉律是什么呢?那就是“严正地服从,自由地批判”。 出自:〔英〕边沁《政府片论》 介绍:杰里米·边沁(Jeremy Bentham,公元1748年2月15日—公元1832年6月6日)是英国的法理学家、功利主义哲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改革者。 五、如果有很多双眼睛在敏锐地监视的话,大家就会为维护和平而遵守法律。 出自:〔英〕温斯坦莱《温斯坦莱文选》 介绍:杰腊德·温斯坦莱(约1609—1652)是十七世纪英国掘地派运动的著名领袖和杰出思想家。 |